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 三国之弃子 > 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 太平山

三国之弃子 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 太平山

作者:双木道人 分类: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2:30

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 太平山

刘玉得知先锋部队已经追上孙策之后,吩咐全军加快速度,并且吩咐典韦派出更多的斥候出去。刘玉非常担心孙策会用火攻!

难道派出大量的斥候就可以避免被孙策用火攻算计?

答案是肯定的。

火攻,杀伤力巨大。但是却有着必要的先提条件。比如必须布置可燃物。可以燃烧的东西,是可以隐藏起来的,只要仔细观察就可以被发现。另外一点就是用各种手段使得对方大意,最后才用的火攻。纵观整个东汉末年,用火攻之计都是对方麻痹大意之下才能够攻城的。火烧赤壁是如此,火烧连营也是如此。一个是曹操大意了,另外一个是刘备大意了。

刘玉经历过那么多的战斗,当然是对于这些伎俩是有经验的。派出去更多的斥候,就可以保证有更多的安全。大意是不可能的!

的确是如此,刘军的进军路线之中要路过很多的树林,这些地方都是用火攻的最佳地方。

而刘玉派出去的斥候,在进入丹阳郡之后还真的在一些比较狭窄的地段发现了很多可燃之物。同时斥候们还发现有不少东吴军士兵的行踪。东吴士兵发现了斥候的行踪之后,立刻就对他们进行了追击。试图将所有的斥候都给干掉,以达到隐藏消息的目的。

斥候们大惊失色,纷纷认为刘玉英明,连忙脱离原地,慌忙地回来,将自己等人发现的情况汇报给刘玉。

东吴军真的要使用火攻的消息,送到了刘玉等人的面前。

曹操和刘玉陷入了沉默。反倒是其他人却是不停地称颂刘玉和贬低孙策。

“这个孙策真是太小看我军了,区区火攻之计,怎么可能会成功呢?”典韦咋胡地说道:“咱们打了这么多仗,还会中了火攻之计?”

“黔驴技穷了呗!孙策到了这个地步,也是没什么办法了。死马当成活马医。”曹彰也附和着典韦的话。

其他武将则是不停地歌颂刘玉的英明。

“陛下派出大量的斥候,一举就将孙策的阴谋给破解了。”

“孙策小儿怎么可能和陛下相提并论,给陛下提鞋都不够。”

“想要算计我军?孙策是白日做梦!有陛下带领我军,我军就是战无不胜的!”

典韦和曹彰鄙视地看着一帮歌功颂德的武将们,说了这么漂亮话有用么?

这么多人在歌功颂德,而刘玉却一点反应都没有。曹操也没有一点反应。其中还有荀彧和曹昂、李贵,也是一脸的深思。最让人奇怪的就是李贵了。但凡有对刘玉歌功颂德的机会,李贵都是会紧紧把握住的。在拍刘玉马屁的事情上,李贵比谁都厉害,他称第一,谁也不敢反驳的。

歌功颂德的众人也感觉到了刘玉等人的反应,他们纷纷闭上了嘴巴,不敢再继续说下去了。

刘玉和曹操沉默不语,他们心中想的和那些歌功颂德的不一样。

“陛下,看来孙策这小子不简单啊!”曹操思考了一会之后说道。

刘玉轻笑一声,说道:“要是那么简单的话,他就不会那么受朕重视了!来人,去传令夏侯惇、夏侯渊,让他们不要追击,原地待命!”

荀彧、曹昂等人非常的认可。孙策已经有阴谋了,要是夏侯渊和夏侯惇继续追击的话,很有可能遭遇暗算。

在刘玉的心中,如果这次斥候没有打探到任何计策的前兆,那么刘玉还会轻视孙策。但发现了有火攻计策的东西,那情况就不一样了。

之前提到火攻之计是需要敌人大意。那就是说必须要隐秘的。但是偏偏现在被刘军斥候给打探到了。这岂不是意味着孙策这边布置工作不谨慎,造成了打草惊蛇,使得计策失败了?以孙策和周瑜的能力,刘玉根本就不相信他们的计划会被斥候轻松地打探得到。不是刘玉不认可自己这边的斥候,而是觉得孙策和周瑜一定会预防刘玉派出斥候打探这一点的。任何的智谋之士,谋划的时候一定是谨慎且环环相扣。所以说,刘玉可以断定,斥候打探到的消息,是周瑜和孙策希望刘玉看到的。

刘玉不得不高看了周瑜和孙策一眼。特别是最后那一下让东吴士兵击杀斥候的表演,绝对是会让大部分人相信的。

偏偏刘玉就是不相信这个。

前方有情况,刘玉干脆就让全军原地休息。刘玉和曹操、荀彧、曹昂等人来到了一个大树下,他们要好好地商议一下。

李贵安排士兵弄了一张桌子,然后在上面铺上了地图,方便刘玉等人分析。

“尔等可以畅所欲言!”刘玉直接说道:“我等需要尽快分析出问题所在。”

“陛下,孙策此举是在迷惑我军。我军接下来的行军就必须非常的谨慎了。”荀彧出来说道:“孙策非常有可能在某个地方用火攻!”

曹昂则是说道:“文若先生,吾觉得这甚至是孙策的缓兵之计,故意让我军得知情况,使得我军进军变缓,他可以从容地后撤,并且实施其他的阴谋。”

曹昂在地图上不停地划线,说道:“我军在这里,而从两位夏侯将军的汇报,他们”

“子修之言并无道理。”荀彧也同意曹昂的说法。

刘玉对于荀彧和曹昂的看法也都是认同,但他却有着其他的想法。

“孟德,你怎么看?”刘玉询问了一下旁边的曹操。

曹操沉声说道:“虚虚实实,实实虚虚。孙策这小子或许本意不在火攻之上!”

荀彧、曹昂等人听完之后,一脸希冀地看着曹操。曹操的智慧不是盖的,他能够看到很多人看不到的地方。

“朕与孟德想的是一样的。”刘玉开口说道。

剩余的众人就疑惑了,曹操和刘玉都是一样的想法?难道他们已经看破了孙策的计划,有了应对之策?那他们就安心多了。

唯有荀彧很是苦恼地深思起来。在智慧上,荀彧不比刘玉和曹操差。曹操和刘玉都能够看得出来,那么荀彧怎么可能看不出来呢?作为一个智者,自己看不透的事情,绝对是非常纠结的。

“不是火攻?”荀彧脑海里闪过了一道灵光,虽然眼睛一亮,扑到地图上,细细地看了起来。

荀彧最后明白了,惊讶地看着曹操和刘玉,同时带着询问的眼神。

曹操和刘玉都知道荀彧已经看明白了,于是轻轻点头。

荀彧站了起来,沉默不语,他心中知道了答案,同时也知道刘玉和曹操一定是做了预防的措施。

“仲允,调查得怎么样了?”刘玉看向了李贵。

之前刘玉在李贵的耳边吩咐了一下,就是让他去调查一些事情。看李贵现在的表情,就知道他已经完成了刘玉的吩咐。

“陛下,据探子回报,孙策和周瑜之前在陵阳城驻扎。而且孙策在陵阳城按兵不动。”李贵将自己打探到的消息给刘玉汇报道。

刘玉轻轻点头,指着地图上的陵阳城,说道:“也就是说,孙策选择计策的地方,就是陵阳一带了!”

“全军开拔,往陵阳城进发!”刘玉直接下达了旨意。

刘玉已经可以确定孙策的阴谋是什么了,他现在可以放开手脚去干了。

刘军继续行军,而曹昂则是被刘玉安排去做了一件事情。曹昂也从刘玉的安排中想到了孙策的阴谋是什么。

中军大部队最后和夏侯渊和夏侯惇两部兵马汇合一处,趾高气扬地奔向陵阳城。

刘玉吩咐全军行军必须谨慎,一路严查,不准出现任何的差错。大量的斥候再次被派出去,而他们也不停地发现了东吴军的踪迹。最后都是以东吴军撤退为结束。

当然了,刘军发现了很多引火之物。这些东西有些被送到了刘玉的面前。

刘玉看了一眼之后,让士兵直接扔到路边点燃起来,看看孙策和周瑜发现有烟火会这么办。

可实际上,东吴军就没有对刘军发动任何的进攻。

在另外一边,孙策和周瑜已经到了陵阳城,并且驻扎在了陵阳城外。

刘玉大军的情况,孙策也是派出了大量的斥候去打探。刘玉大军停止前进的时候,孙策就感觉到一股不妙。

“公瑾,咱们故意让刘玉发现火攻的东西,会不会适得其反?”孙策忧心忡忡地说道。

计划了那么久,孙策最担心的就是出现问题。刘玉命令大军停下,百分百就是因为发现了易燃物的事情,看出了什么。

周瑜很是自信地说道:“刘玉在打探知道我军在他的必经之路上布置了一些易燃物,他还是继续前进的话,那就真的有问题了。纵观刘玉和曹操这么多年的打仗风格,他们向来是谋定而后动。从新都到陵阳城这段路程,道路两旁树木众多,我军若是用火攻,刘玉和曹操就算再明智,也不能保证。他们停留下来商议,再看看情况也是正常了。按照吾的估计,刘军估计不用多久就会继续行军,而且行军起来为会十分的谨慎。”

之前被刘军发现的一切,都是周瑜故意给刘玉发现的。为的就是让刘玉担忧火攻,周瑜才可以隐藏真正的计划。在计划真正发动之前,一切的动作都是为了迷惑。

看到周瑜那么有信心,孙策微微有点心安。

过了那么一会时间,斥候回来将刘军继续行军,并且如同周瑜估计的一样,行军很是缓慢和谨慎,沿途不断地盘查道路两边的情况。

听到这样的消息,孙策就放心了,对周瑜夸赞道:“公瑾,刘军果然是如此。真的是缓慢进军!他们怕了!”

周瑜非常淡定地说道:“刘军在东吴太过顺利了。这使得刘玉和曹操对自己有着盲目的自信。此时的他们一定是在内心看不起我们。骄兵必败!我吴国就是要利用这一点,完成整个计划。”

孙策现在有信心了,对斥候吩咐道:“继续打探!刘军任何的异动都要回报。”

等周边没有其他人之后,周瑜对孙策说道:“伯符,刘玉要到陵阳,以他的速度的话,估计都要天黑了。我需要去准备了,这里就交给你了。”

周瑜是计划的谋划者与执行者,时间也差不多了,是周瑜出动的时候了。

孙策自然明白周瑜说的重要性,拱手说道:“公瑾,一切都交给你了。”

周瑜也是拱手回礼。

孙策和周瑜两人配合多年,今天要对付他们一生当中遇到的最强的对手,刘玉和曹操的联合。成功了,东吴转败为胜,神武朝廷十几年来无法再对东吴进行吞并。败了,孙策和周瑜就全完了。

一切的一切都在乎今天这一仗。

刘军十分谨慎地走完了一大段路程,斥候们不再有发现火攻的迹象,东吴军的踪迹也没有再出现了。刘玉和曹操心中清楚,孙策和周瑜是不会用火攻。如此缓慢行军,也是刘玉故意为之。慢慢的,刘玉带领大军进入了陵阳城的地界。

“这里就是陵阳?”刘玉看着路边上的地界碑,放眼看了远处,陵阳城已经出现在他的视线内,一个小小的黑点。

“陛下,前方就是陵阳城了,如今天色已晚,就算是快速前进,到了陵阳城也都快天黑了。”李贵回答道:“据斥候汇报,孙策带领大军就是进入了陵阳城。而且在城外还驻扎了军营。”

天黑了,不适合攻城。刘玉对所有人下旨道:“那咱们就全速前进,到达陵阳城之后再做打算。”

刘军开始继续前进。

走着走着,陵阳城就越来越近。

刘玉看到陵阳城外五里之外有座山峰,不由得对李贵询问道:“仲允,那座山叫做什么名字?”

李贵拿出地图比对了一下,再根据刘玉的指示,最终知道了答案,说道:“陛下,那座不高的山峰,叫做太平山。”

“太平山?好名字!”刘玉对于山峰的名字认为有股吉兆。“此战之后,天下太平!非常好!太好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