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 三国之弃子 > 第六百零四章 诸葛亮的见闻

三国之弃子 第六百零四章 诸葛亮的见闻

作者:双木道人 分类: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2:30

第六百零四章 诸葛亮的见闻

庞统的担心是正确的,今天的酒桌中就有一个大嘴巴把他的事迹广为流传,致使刘玉麾下所有人都知道了庞统的事迹。这个人就是打庞统最多的典韦典恶来。以至于后来,庞统每次见到典韦总想着用各种方法报答这个“大恩”。

庞统最后还是喝高了,被崔均等好友抬了回去。因为庞统现在没有安排住所,崔均就把庞统抬回了自己的住所之中,免得露宿街头。

首先他心情低落,借酒消愁。其次他不知道洛冰泉的度数那么高,那么容易上头。最后庞统生平第一次醉倒了。

在庞统被人抬回去的时候,与他齐名的诸葛亮,现在正带着他的媳妇来到了洛阳城。

诸葛亮离开隆中卧龙岗后,就带着黄月英朝着洛阳方向前进。只不过诸葛亮在路上的时候,经常停留下来游山玩水。主要是诸葛亮觉得自己好久没有带着黄月英出来了,有着想借此弥补黄月英的意思。

所以这一路走走停停,欣赏着壮丽的风景,两人花了大量的时间才来到洛阳。

现在雄伟的洛阳城已经出现诸葛亮和黄月英的眼前了。

黄月英从马车里探出头来,对着诸葛亮说道。“夫君,这里就是洛阳了么。好雄伟啊。比襄阳还要高还要大。”

“大汉的国都,经历数百年的建设,这可是天下第一城啊。”诸葛亮笑道。

“里面肯定非常繁华,我们快进去吧。”黄月英有点迫不及待了。

“月英,你坐稳了。”诸葛亮跃马扬鞭驾驶着马车向着城门而去。

守城的士兵拦住了诸葛亮,要求诸葛亮出示身份证明。诸葛亮对这种事情都司空见惯了,将自己怀中的身份证明拿了出来。

这个身份证明还是诸葛亮进入刘玉领地后在一个县城办的。刘玉领地内实施全新的身份证明制度,凡是进入刘玉领地的都必须要有身份证明。诸葛亮当时就被一个县令给挡住了去路,花了很长的时间才证明自己不是坏人也不是细作。

县令弄清楚诸葛亮的清白后,立刻向诸葛亮表示了歉意,知道诸葛亮要去洛阳后,给诸葛亮开了一个身份证明,让他可以在刘玉的治下畅通无阻地在通行。

这种身份文件和以往的身份文牒是不同的,上面有着个人的姓名与住址,甚至还有编号。

因为诸葛亮不是刘玉治下的百姓,是外来人,没有办法确切证明自己的来路,所以县令给诸葛亮发放了一个临时的身份证明。如果用这个身份证明在刘玉治下行走,都必须要被检查的,而且还会被记录起来,最后汇总到司隶校尉那里。司隶校尉李贵李仲允李大人会把这些资料让“暗部”统统整理一遍,仔细调查,不会给其他诸侯的细作有太多的机会进入刘玉的领地。

诸葛亮对这种新的制度很好奇,特意向县令询问了一番。县令感觉诸葛亮文质彬彬的,应该不是坏人,也把这个制度的相关细节都说了出来。而且刘玉下达了相关命令,要求地方官员向百姓宣传这个制度,县令也是按照刘玉的命令办事而已。

其实这个制度是刘玉参照后世的户籍制度与身份证制度,加上汉朝先行的制度,结合起来的一套十分适合刘玉统治的管理制度。

这个制度把士农工商分类起来,除了汉室宗亲外所有的汉人全部都成为汉民,这个得到了广大百姓的支持。汉室宗亲有着自己的宗碟,那些汉室中的老顽固可不是刘玉一句话就可以改变的。

外族之人是无法得到身份证明,除了进贡的使者可以得到特批之外,其他外族人想要进入汉地十分困难,更别说要得到身份证明了。刘玉原本想要放宽的,只是朝中大臣一致反对,他们坚持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不愿意将这一条进行任何改变。这个时代,汉人高人一等的思想已经深入每一个汉人的血液,整个民族都是拥有血性和自豪感,对其他民族都以蛮夷称之。这也是为什么黄月英这种混血儿不受他人待见的原因。

最后刘玉只能用自己皇帝的权利,在条款注明了一条:外族之人要成为汉人,唯有大汉皇帝特批才行。

至于其他诸侯的百姓要得到身份证明就轻松得多了。他们必须先得到一张临时的身份证明,然后自愿接受官府的安排,在居住地带上三年,那么就可以申请成为该地的百姓,成为刘玉治下的良民,接受刘玉的统治。在正式成为良民之前,他们要交的赋税会比其他得到身份证明的百姓要高一点,但却是在外来百姓可接受的范围之内。三年期限一满,那么就可以去官府申请一个户籍了。刘玉一直以来采用是低赋税的制度,对治下的百姓十分仁慈,几乎没有向百姓加税,而且对官员在收税方面的监督是很严格的,一旦发现有人加收朝廷没有发布的赋税,那么该官员就会被问斩,不管是何原因。这是刘玉最铁血的一个政策。相比其他诸侯的横征暴敛,刘玉就是百姓心中最仁慈的天子,他们个个都愿意到刘玉这边过来生活。其他诸侯都采取了各种措施防止人口的流失,一定程度上和刘玉的政策对着干。同样的,诸侯们开始善待自己的百姓,免得都被刘玉给蛊惑了。

这临时身份证明是有期限的,一般都是一个月,到期之后,必须到所在当地官府补办,否则的话,一旦发现没有补办,立刻就会被驱逐出去,有犯罪或者间谍行动甚至要被关押起来,处以惩罚。

而诸葛亮手中的身份证明就是一个临时身份证明,他每到一个城池就要在城门口那里登记一番,官吏也会在临时身份证明上注明何时来到某地。

同时实行的还有保甲制度,与新的身份证明制度和户籍制度并行,三者之间并不冲突。

诸葛亮不由得对刘玉天马行空的创新感到佩服,能想出这中新颖有效的方法,的确对吸引百姓有着很好的效果,而且还能防止领地内出现其他势力的探子。

诸葛亮在刘玉的领地中行走了很长一段时间,发现了刘玉治下的百姓要比其他诸侯的百姓要活得更好,官吏也比较友善。

诸葛亮的出生于徐州琅琊郡,那里是一个十分富裕的地方,是大汉难得的百姓安居乐业的地方。但当时年幼的诸葛亮也可以看到路边冻死饿死的人。等诸葛亮到了荆州后,荆州在刘表治下也算是乱世中难得安宁之地,可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情况一直存在。

只是诸葛亮进入刘玉的领地后,一路走来,没有发现沿街乞讨的落难百姓。稍微一打听,诸葛亮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了。

神武朝廷的官府会把所有活不下去的百姓集中起来,发放粮食、种子和耕地,给他们耕种,田税只是收入的三成。没有太多的耕地也没有关系,官府会组织垦荒的,当然必要的粮食和工具都会发放,开垦出来的田地,五年内的税收是五成,五年过后这个税收就变成三成了。

要是不想当农夫,那也没有关系,官府会安排这些人去做工,城池、河道、道路都需要巨大的人力来修缮。官府会管饭,还有工钱可以拿。工钱虽然不多,可养活一个小家庭是足够的。诸葛亮还是第一次听说修缮这些东西,官府会给工钱的。以前这些都算是劳役啊,官府能管一顿饭已经不错了。其他诸侯都是强逼着百姓无偿付出的,怎么会像刘玉那样给工钱。最后得知这是刘玉力主的,诸葛亮都佩服刘玉的勇气了,那是多大的一笔开销啊,要是用到争霸之上,恐怕可以增加不少战力。

诸葛亮不是后世来的,他不知道刘玉采取的是以工代赈的方式来振兴自己领地内的经济,百姓得来的工钱都是用来养活自己或者家人,购买必要的生活用品,那么经过多番流通之后,这些钱财都会回到刘玉手中,可以把刘玉的经济搞活。只有经济强了,国力才会强。百姓安居乐业了,人口才会不断增长,兵员才会越来越多。说句难听的,就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刘玉哪里会有那么大方呢。

不怕死的或者没有什么牵挂的,可以入伍当兵,建功立业可是很多人为后人博一个富贵的最好办法。

这么多选择可以让百姓活下去,自然街道上就没有那么多无业游民和乞丐了。如果真的天生懒惰,官府也不会不管,会用强制的手段将他们都给收押了,然后分配到苦寒之地去。

可以说一系列的操作下来,刘玉领地内的百姓都得到了最大的利用,个个都有着自己的位置,不会因为无所事事而添乱。街上没有那么多游手好闲的人,治安也就好了很多。

百姓们对神武皇帝十分崇拜,深刻相信神武皇帝是上天赐给大汉的,没有他的存在,大汉或许还在混乱之中。

“吏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大汉有盛世之象啊。”诸葛亮内心感叹着。

洛阳的城门守军查看了一下诸葛亮的身份证明,交给了一个军官。军官接过了诸葛亮的临时身份证明,看了一下,上下打量着诸葛亮说道:“孔二?字亮主?南阳人?”

“真是在下。”孔二是诸葛亮的化名,他可不会把自己的真实姓名给暴露出来。

“看你文质彬彬的,想必是书香世家,怎么就取这个名字啊?”该军官有点怀疑诸葛亮的真实身份,看眼前此人俊朗且气质不凡,叫孔二有点奇怪了。

“家道中落,老父又是目不识丁的庄家汉,几个兄弟都是阿大,阿二的取名。在下读过几年书,算是比较幸运的了。”诸葛亮自然有一番说辞。

军官信了,这个时代太多目不识丁的了,这些人的孩子有些还叫阿牛阿狗的,这不出奇。

“你是南阳人,来洛阳干什么?”军官继续问道。

“在下与贱内从来没有来过洛阳,听说洛阳繁华无比,特意来此。”诸葛亮说道。

“你拿得是临时身份证明,按照惯例,需要检查一番。麻烦你让马车内的人下来下,我们要检查一番。还望配合一番。”军官公事公办地说道。

守城的一队士兵都靠近过来,他们不是担心诸葛亮会反抗,但必要的防备是要的。

“自然。”诸葛亮进入马车带着黄月英走了出来。他们一路走来都习惯了,刘玉的士兵只会检查一番,并不会太大的为难。

军官一看到黄月英,就对诸葛亮的身份深信不疑了,只有家道中落到不成样子才会取这么丑的妻子了。

士兵对马车检查了一遍,没有发现什么可疑之处。于是军官也命令让开道路,在临时身份证明上注明何时进入洛阳城,让诸葛亮他们进入洛阳城。

“记住了,太阳下山后,一定要找到住所。你们是临时身份证明,要是晚上被巡逻队遇到的话会很麻烦的。”军官叮嘱了一句。

“劳烦了。”诸葛亮对着军官一拱手,重新上了马车,带着黄月英走进了洛阳城。

诸葛亮走远后,军官感慨道:“如此英俊的男子却娶了那么丑的妻子,可惜了。”

军官想起了自己家中的黄脸婆,看来自己的运气是不错的,起码媳妇比刚才那个人的媳妇好看多了。

感慨完后,军官又开始了检查工作,他没有太多时间可以浪费了。

黄月英刚才察觉到那个军官对自己的厌恶,自己这个样貌实在是给诸葛亮丢人了,心情不由得有点低落起来。

诸葛亮察觉到自己老婆的异样,手臂轻轻将黄月英搂了过来,笑道:“别想那么多。无论其他人怎么看你,我诸葛亮都会一辈子对你好。”

“嗯。”黄月英感受到诸葛亮的温柔,轻轻点了一下头,依偎在诸葛亮怀里。

“驾!”诸葛亮轻轻鞭打了一下马匹,驱使着马车继续前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