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第一太子 > 第三百五十七章 各有所图

大明第一太子 第三百五十七章 各有所图

作者:夜星月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3:01

第三百五十七章 各有所图

毕竟臣下也都是活生生的人,各有各的追求,或是图光宗耀祖或是图荣华富贵,总不可能就是为了陪你玩的,当你的决定不符合众人的利益之时,他们就会替你做主选择。

比如当年还是吴王时候的朱元璋要是突然下令让小明王韩林儿回来登基称帝,那李善长徐达常遇春汤和等谋臣将帅会答应吗?

不会的,他们肯定先是私下拼命劝谏,如果确定朱元璋真的是想让韩林儿称帝,那他们就会自己组织人手诛杀韩林儿满门老少,不会留下一条活口。

因为韩林儿一旦登基,那他们这些人就没有了从龙之功,荣华富贵一场空,这无异于要他们的命,他们自然不会答应。

朱标也是如此,谁敢窥视他的太子大位,常遇春蓝玉陈佑宗阎东来宋濂等人会答应吗?不会的,就是朱元璋的意思都不行,宋濂得到消息就敢领着一群大儒撞死在宫门上。

他们是皇帝的臣子,可他们的身家性命都押在了朱标身上,其余人当了皇帝,他们这些前太子的人难逃清洗,苟活都是难事更别说达成自己的理想抱负了。

很多时候麾下人多了,到底做什么就由不得自己了,御下之道难之又难,人类群体之所以赋予一个人权力,是因为事实证明,这符合大多数人利益,这句话简单,但是仔细想想,就会明白,这就是权力的基础。

朱标坐在空荡荡的大殿内想到,自己父皇真是太厉害了,凝聚共识驾驭人才何其困难,李善长常遇春刘伯温李善长等人各个都是当世人杰,为何偏偏对朱元璋俯首帖耳呢?

纵观老朱这一路从没有什么黄袍加身之类的,从起兵到开国,从自幼悲贫少年流亡到青年从军,他对麾下的控制对大局的把握从没有出过错处。

刘邦是认命自己谋策不如张良,治国不如萧何,打仗不如韩信,而朱元璋则不是,他是如饥似渴的吸取别人身上的优点,不懂就问,怎么也得学会,因为他自小就懂得了别人有终究不如自己会。

现如今的朱元璋统兵打仗强过徐达常遇春,治国谋略不输李善长刘伯温,而且就连诗句书法也是相当不错,平日里虽然不用,但老朱的素养相当不错,这是很多底层出生的将领乃至帝王不具备的素质。

按大一统王朝算,能被称为开国皇帝就是秦始皇,刘邦,刘秀,司马炎,杨坚,李渊,忽必烈,朱元璋,顺治,都不用多解释,一眼看去你就能看出其中的朱元璋有多特殊。

朱标停止了自己发散的思维,摇摇头喝了口茶水随口问道:“皇子公主们都去了?”

刘瑾一直在旁伺候自然不太清楚,躬身快步走了出去,没一会儿就回来说道:“都去了,连那几位小殿下都被奶娘抱进去了,圣上接见一面后就都打发了。”

朱标点点头:沐英呢?”

这话来得突然,刘瑾思索了一下说道:“按路程来算应该就是这两日到京了。”

朱标突然看了刘瑾两眼说道:“这次你就留在宫里吧,太子妃有孕在身,没个人看着本宫也不放心。”

刘瑾郑重的应诺道:“爷放心,奴婢一定会看顾好太子妃!”

刘瑾也没发什么毒誓,因为他自认自己的一条烂命也不值钱,与其说那些没用的,不如尽心竭力的去做事。

朱标听后也放心了许多,马皇后虽然也在宫中,但她身为皇后执掌六宫嫔妃以及宫外的命妇,林林总总的琐事也很多,不可能有时间一直看着儿媳妇。

刘瑾是他的嫡系心腹,而且还是太监,自然是最好的选择,何况刘瑾在宫里的威望可也不低,朱元璋自己并没有贴身太监,这就导致刘瑾身份特殊,宫里所有宫女太监都敬着。

又仔细的吩咐了几句,然后就起身前往谨身殿伺候,虽然知道自己父皇身体康健,但别人不知道啊,他身为人子没有不在旁伺候的道理,天家无私事,什么时候都有无形的规矩束缚。

不过朱标也不反感,得到什么就要付出什么,总不能只知道享受太子身份带来的权势富贵却又不想承担责任,只想着什么自由,天底下哪有那么好的事情。

到了谨身殿,正殿内只有老朱在批阅一小摞奏章,朱标走进去后挥退殿内伺候的宫女太监,这也是习惯了,他们父子俩独处的时候都不喜欢有人在旁听着,最多只留下刘瑾端茶倒水。

朱元璋也没抬头:“都吩咐好了?”

朱标坐下随手拿起一本批阅完的奏章回答道:“安排好了,毛骧已经动身了,儿臣还叫来胡惟庸谈了一会儿。”

朱元璋不置可否,朱标看起手中的奏章,还是巡查钦差韩宜可发过来的,奏报开封知府贪污粮税挪用公款侵占百姓良田之罪名,而且证据确凿且有属官认罪,愿意佐证指认开封知府。

朱元璋的批示也很简单,即刻将开封知府等一干犯官押送入京,由刑部大理寺审理,如罪责确立主犯处腰斩之刑,其余官吏一律斩首,其家男丁流放至凤阳充当劳役,女眷入教坊司为奴。

【书友福利】看书即可得现金or点币,还有iPhoch等你抽!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可领!

朱标又拿起其他几个,大体内容和处罚都想仿:“这都还是京城附近,真是贪婪成性,死不足惜。”

朱元璋都没停笔,笔墨之下不知道有多少贪官污吏要家破人亡:“不要生气,他们不算什么,有多少就杀多少,总能杀的他们胆寒,虽然咱也知道杜绝官吏贪污是不可能的,但咱至少要让他们不敢在明面上大肆贪污。”

不敢在明面上贪污百姓的日子就会好过十几倍,有些地方都以及不是贪污了,那就是强征豪夺,收完朝廷的赋税他们还要巧立名目再收各项杂税,百姓种了一年的地,到头来把税交完还倒欠他们几十两,最后被逼的卖田卖女。

这些事情朱元璋父子俩都很清楚,这次御史钦差下地方巡视不过是开开路罢了,把那些根本不知道遮掩强征豪夺的官员拿下,其余隐藏更深的惊慌之下就很可能漏出马脚,亲军都尉府的人都在一旁盯着呢。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