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第一太子 > 第四百四十三章 加以笼络

大明第一太子 第四百四十三章 加以笼络

作者:夜星月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3:01

第四百四十三章 加以笼络

阎东来退出去后,朱标的目光投向赵庸等人身上:“你们也下去吧,约束自己莫要这个时候找麻烦,家中子弟也看的紧一点,若是都不舍得管教,那就送到金吾卫或者府军卫吧。”

几个侯爷欣然应诺,上十二卫亲军是皇帝的侍从亲军,平时都不会对外招收兵卒,难得殿下开恩,他们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侯爷们各个志得意满退了出去,朱标看着他们的背影也没说什么,虽然明面上太子没有指挥上十二位的权力,不过朱标这个太子终究是于旁的不同。

在朱元璋的纵容下,朱标太子谕令却是有了莫大的权威,只要不与天子谕令产生冲突,即可遂心如意。

朱标允许勋贵子弟入府军卫也是早有准备的,放任这些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的纨绔整日流连于青楼赌坊才是取祸之源,还不如放在眼皮子底下好好调教。

往后不好说,但最起码在他这两代的勋贵子弟不成材也得成人,休想过上堕落奢靡的小日子。

陈佑宗见其余人都走光了禀报道:“殿下吩咐的事情已经着手安排了,江南所有精通制纸票的匠人已经都已经尽快赶来了,包括其家属徒弟等。”

朱标闻言点点头,难得手里有这么多的银子,自然是要准备发行纸币了,朝廷其实也有这个意向,毕竟宋元两代都有纸币,其中利大于弊自然清晰可见。

而且经过这四年的大规模铸造洪武通宝,朱标看了宝源局的账目,每年大概铸钱两亿文,这就导致朝廷铜储存量急剧消耗,朝廷近来的通宝质量越来越低下,华夏历来就是缺乏金银铜这类金属矿的国家。

而且铜钱的许多问题也难以解决,比如铜矿稀少,难以开发,铸造成本高,劳民伤财,私铸问题严重,屡禁不止。

而白银黄金也是如此,物以稀为贵,可却不太适合作为流通的货币,而且携带不便,纯度不一等各式各样的问题也多。

所有朱标得到这一批银子之后,最先想到的就是以金银为本位,以纸币代替铜币,当然这得是一个循循渐进的过程,毕竟大航海未开,大明的金银储备并不充足。

经过宋元两朝,民进百姓士绅都开始不相信朝廷的信誉了,长期缺乏节制的印刷,导致纸币发生了通货膨胀,完全比不上金银保值稳定。

这也是历朝历代的毛病,哪怕是历史上的明清也一样,根本没有建立一个金融体系的概念,完全就是为了压榨民间财富而发放的纸币。

朝廷发的宝钞朝廷自己竟然不认不回收,而且朝廷完全没有储备金的概念,也没有相应的通胀应对机制,这不崩是不可能的。

说实在的宝钞产生本就是个迫不得已的选择,在目前这种百姓被严重束缚于土地之上、社会产业流动困难,且商业还没发展起来的社会环境下,用纸币作为主流的流通货币本就是个不怎么聪明的办法。

不过开国之初也并没有太多选择的余地,尤其是大明开国所面对的糜烂局面,元朝确实把基层祸害的太惨了。

去年朝廷大规模打压佛教,也有一部分原因是为了融佛像佛器取铜,不得不说无论盛世乱世,佛教确实是富庶,从不吝啬以珍贵材料融铸法器。

朱标与陈佑宗商讨一会儿,俩人对此道都是一知半解,幸好时间还算充沛,可以让一些官员去研究元初所制定的纸币政策。

陈佑宗下去后朱标头痛的捏了捏眉心,其实他也没太大把握,毕竟也没学过金融专业,摸着石头过河罢了。

不过到底是有宋元成败的案例可以参考,耗费些时日应该内能够培养出一些专业的官员人才,到时候小心谨慎些,哪怕损失些也要优先保护朝廷信用为重。

没一会儿刘瑾领着刘安陈荣言走了进来,恭敬的行礼跪拜之后,刘瑾禀报道:“爷,奴婢已经按照账簿清点过了,没有遗漏,都已装车运送到宫门口,不知是搬入东宫还是……”

朱标吩咐道:“银子都搬入内帤,其余的都搬入东宫库里。”

刘安应诺而去,大殿内的陈荣言有些紧张,身穿朝服的太子爷,确实与往日所见不同,威仪堂堂,望之生畏。

对陈荣言朱标目前还用不到,安抚几句之后就让他去管理京城内外的几处皇庄店铺,以便日后随时听用。

而且目前管理皇庄的官员就是庸才,丝毫不见进项不说,逢年过节就知道拿些野猪兔子锦鸡糊弄了事,听闻前几天惹得老朱大怒,女入教坊男入凤阳…

等陈荣言千恩万谢的退出去,原本只是照在门槛处的阳光也已经爬进殿内了,不知不觉一个上午都快过去了。

刚起身活动一下,就见晋楚齐三王鬼哭狼号的跑了进来,看样子是在殿外等候了许久,都有些不耐烦了。

“大哥,我们都在门口站了两个多时辰了,你这刚回来怎么这么多事啊。”

“大哥黑瘦了不少,看来京中第一美男就是本王了。”

“大哥………”

“大哥………”

朱标看着咋咋唬唬的三兄弟有些头痛,没理会他们乱七八糟的问题,负手看着他们道:“怎么出了宫就半点儿规矩都没有了!难不成是想搬回来?”

“额…”

三人对视一眼,都不上了嘴巴,默契的整理了一下有些松散的衣冠,然后整齐规矩的跪倒:“臣弟参见太子殿下,恭迎皇兄回宫!”

朱标欣然点头道,负手走下台阶,绕着三兄弟走了几圈才笑道:“起来吧。”

三兄弟起身后瞧了瞧大哥的脸色,就知晓没有事了,顿时又闹腾了起来,朱标也不再制止,与弟弟们谈笑了起来。

老二老三年纪也不小了,婚事都已经定在了,其妻具是勋族,像老二之妻是卫国公邓愈之女,老三之妻是永平侯谢成之女。

老四就不用说了,由此可见目前勋贵势大,哪怕是朱元璋也要多加笼络,婚配皇子以示恩宠。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