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第一太子 > 第四百五十九章 局限

大明第一太子 第四百五十九章 局限

作者:夜星月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3:01

第四百五十九章 局限

比如中原地区,因为北方森林都砍完了,只能用煤炭代替,但煤炭含硫高,质量不好,所以冶铁中心最后都向开发晚和有丰富森林资源的南方转移了。

而当初突厥人之所以以冶铁闻名,主要背靠阿尔泰山的森林,而今整个蒙古高原可就没那么丰富的植被了。

蒙古煤矿资源其实很丰富,但蒙古失去了工业体系后,根本无力开发利用,至于汉人工匠在蒙古时,为什么蒙古人不学习冶铁技术呢?

主要蒙古人统治期间制定的政策,汉人属于最低等一类,蒙古人不屑学习这种工艺,认为只要依仗弯刀快马强弓就足以永远奴役天下…

因此蒙古部落很难自产铁锅,来满足更多家庭的需求,一些拥有铁锅的人们,都是补到实在不能再补的地步,才会将它扔掉。

由于造不出铁锅,只能向朝廷求购,朝廷实在无法拒绝时,就会用相对粗劣的洛锅应付一下他们,尽量降低蒙古人用铁锅冶炼兵器的可能。

其实朱标认为有些多虑了,对蒙古牧民来说,铁锅可远远比一把刀剑重要多了,何况随着如今火器的发展,铁器也就是那么回事了,注定要被时代洪流所淘汰的。

大明军器局、兵仗局、火药局以及工部,时时刻刻都没有停止对火器的研发,哪怕是去年时局最艰难的时候,朱标都还在竭力维持。

不少文官都认为大明火器已经够用了,一直上奏说什么劳民伤财,没必要再继续投入资金研发了,那笔银子无论是赈灾还是发军饷都比烧在火器上强。

毕竟以大明现在的军事实力都足以镇压东南西北四疆,哪怕是蒙古都没有什么还手的余地,农业文明的局限性又重新显现了出来。

不过朱标自然不会听他们的,居安思危也罢,提前布局投资也好,火器必然是要取代刀枪的,尤其是大航海开启后,船舰火炮更是重中之重,若是不发展火炮护航,那大明根本维护不了大航海所得的利益。

大航海一开,全世界海盗将如同杀不尽的蝗虫一般,追着大明的屁股咬,蝗虫这种东西可不是刀枪剑戟能解决的,唯有大范围杀伤的武器才能震慑住他们。

朱标回过神后向苏志问道:“除了这几样,蒙古那边还需要什么?”

苏志低头回答道:“马鞍、粮食、剪刀、丝绢缎匹、笔墨纸砚、靴帽、化妆品、药材、书籍、摆件,瓷器等等。”

“去年茶马贸易尚未禁止之时,微臣就亲自领队去边疆跟蒙古商队打过交道,他们所求甚多,上至王公下至牧民皆有所需,只不过碍于朝廷禁令森严,许多东西都不可明面上交易。”

朱标笑道:“明面上不行暗地里也有办法,牧民也就罢了,蒙古那些商队背后的诸王可是豪富的很,总能开出让人满意的价格。”

苏志坦然的点头道:“殿下英明,不过朝廷禁令终究是禁令,纵然有人不惜以命犯险,但能成功卖过去的还是不多,丝绸瓷器纸砚等物便罢了,盐铁粮茶少之又少…”

朱标笑笑没有说话,他清楚这里面不仅仅是朝廷禁令的原因,大明的这些人也不是吃素的,能打通这么多关节的更不可能是一般人,都是聪明人怎么可能不懂得饥饿营销。

纵然没有这个名词,但他们也都懂得物以稀为贵的道理,否则蒙古各部商队凭什么开出天价给他们?

他们之间都是有默契的,偷运盐铁茶凉也有定量,这其中就有涉及到另一轮的利益交换了,毕竟归根到底大家背后都是官场同僚,形成一条利益网络之后,齐心合力发财才是正事,什么都可以商量,没人希望撕破脸后一起死。

不过朱标没有心思追究这种事情,朝廷一直都在严打,他在重申一遍的意义也不大,何况这种事情不比地方贪污案,定然是牵扯到许多镇守边疆的武将勋贵。

如今时机尚未成熟,打草惊蛇有些可惜,而且蒙古如今这个情况,偷偷摸摸买到这点儿玩意的意义也不大。

话说完后,大堂内稍有些沉默,这时候茶马司的几名官员捧来几只瓷罐,还有一套茶具,看样子是要请太子殿下品尝一些特色了。

刘瑾看了看他们身后跟着的府军卫将领,见他点头就知晓已经验过毒了,这才让开地方允许他们将珍藏的茶叶放下。

那几名官员放下茶叶罐后就规矩的战到了苏志身后,虽然苏志还不是茶马司司令,但明眼人都知晓怎么回事儿,如今自然不会抢上官的风头。

位卑而逢上,官场大忌!

苏志正愁没有话好说,当今站起身朝朱标行了一礼道:“茶马司别无他物,唯有茶叶尚可,请殿下品鉴些,若是有殿下中意的,微臣也好吩咐下去,明年让地方茶园种采精品,供给殿下。”

朱标自己倒是挺喜欢喝茶,但是他一般也不挑剔,基本每年贡茶一上来,老朱分给东宫什么他就喝什么,反正一定是最好的。

不过茶叶这个东西,一个人一个胃口,老朱钦点茶叶也不是都和他的胃口,既然都已经来了,而且往后也打算以茶叶谋利,自然是要仔细尝一尝。

苏志净过手后打开精致的白瓷云罐,取出一块块茶饼,其形状各有意趣,除了正常的圆饼形,还有浮云马蹄蝙蝠等形状的。

这也是时代特色,将茶叶压成饼状,以便运输,而且压成茶饼之后,可以更好地储存,茶叶的味道也会挥发的很慢,还不容易被氧化,这样就尽可能保证了茶叶的品质。

而茶压成茶饼以后,一般都是储存的越久,茶叶越香,泡出来的味道也非常的醇厚,不像散茶,放久了会回潮,泡出来的味道也不那么香了。

当然了,在没有工业化的年代,压茶饼可不容易,更何况要制成上贡的茶饼,精雕细琢讲究无数,种种流程下来,一块茶饼都不知道要经过多少华而不实的工序才能成形。

宋朝兴起的龙风团饼茶就是如此,老朱同志辗战江南广大茶区,对茶事有接触,深知茶农疾苦,前两年看到进贡的是精工细琢的龙风团饼茶,令他感叹不已,认为这过于劳民伤财,因之诏令罢造,下诏令唯采芽以进。”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