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第一太子 > 第四百九十三章 殚精竭虑

大明第一太子 第四百九十三章 殚精竭虑

作者:夜星月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3:01

第四百九十三章 殚精竭虑

朱标写的很详细,汤鼎领兵打仗激发士气的才能不错,算得上是将门虎子,目前看来在勋贵二代中仅次于徐允恭,有帅才,只不过还是有些太过年轻。

而且身边又没有得力谋主,孤悬海外周旋于别国内政之间,虽然进可攻退可守,但风险还是有的,朱标厌恶东瀛,但绝不会小瞧他。

生性好斗而又非常温和,黩武而又爱美,据傲自尊而又彬彬有礼,顽梗不化而又柔弱善变,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忠贞而又易于叛变,勇敢而又懦弱,保守而又十分欢迎革新,遵小礼而无大义……

如此矛盾且病态的民族性格特征造就了日本顽强的生命力与活力,民族性格上虽然日本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但这与中国自古以来提倡的中庸之道却有着根本上的不同,很大程度上是走两个极端的表现。

极端有时候也以为某一方面的强大,而且日本从唐朝学到的可不仅仅是铸造耕种等生产技术,还有许许多多兵法韬略以及先哲典籍,虽国小但政治智慧也不容小觑。

朱标将大略部署都交代清楚,致于细节方面他也没办法了,距离太远交通不便通讯困难,大事小事只能看汤鼎随机应变了。

朱标写完等墨迹干了之后,又特意誉写了两份才放下笔对刘瑾吩咐道:“三份密信分三日发出,让全旭派人交到靖海侯手中,着由心腹死士送到东瀛,人在信在,人亡信毁!”

刘瑾应诺一声接过信纸开始密封,朱标则是捏了捏眉心,按说这种信件理应以特殊方式书写,以免情报泄露,只是事发突然,毕竟原来也没计划要扎根日本,而现在相隔万里通讯困难,根本没有商量的机会。

不过好在这件事也说不上是什么阴谋,就算被发现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汤鼎船坚人锐固守港口,大不了就是驾船离去,日本内乱自顾不暇谁能有实力派数万人出海追击?

致于影响,大明与日本可还没建交呢,又不是高丽那般受大明册封的藩属国,就是特意针对他又能如何,难不成日本还敢兴兵入侵?

至于往后有高丽为跳板之后,加上许多降服倭寇的指引,找个合适的港口攻上东瀛本也不算多难,而且汤鼎写信都已经是两月之前了,想必日本内陆地形大概也探明的差不多了。

而且靖海侯吴祯的心腹死士也不至于临死前连封信都毁不掉,不过这件事也算给朱标提了个醒儿,未雨绸缪也是很有必要的,得让全旭那边加上一门暗文密码的课程,朱标可是对锦衣卫抱有大希望的。

密信暗格里面还有两封信,一份还是汤鼎的,内容与前一个一样,也就是三份密信只有两份送到了,其中一个下落不明,不知道送信的人遭遇了什么情况,也许是遇上了海贼也许是遇上了巨大的风浪,海上的事情谁能说得准呢…

这种事也不用他再吩咐,自然会有人去追查,朱标随手拿出最后一封信,是道衍送来的,原来高丽局势突变,高丽王觉得辛旽的作用已经达到了,现在所有世家都殷切希望杀掉辛旽,被迫同王室做了不少交易,子弟卫的建立某种程度上意味着世家对王臣服的态度,至少明面上如此。

所以现在把辛旽推出去平息怒火再好不过,朱标看着略微点头,这是为君者的基本的操作,历朝历代都得有个这样的人,有用的时候权倾朝野,没用的时候推出去喂狗。

只不过朱标觉得这个高丽王有点想一出是一出,这明显就是最近才起的念头儿,可能是因为他终于从王妃鲁国公主逝世的悲伤颓废中缓过来了,或者是因为天天同子弟卫混迹在一起,有了男儿雄风,然后起了治理国土的野心?

毕竟如果只是将辛旽当作弃子的话,那就不应该给他如此崇高的地位,更不该给辛旽畜养军士的荣耀,如今想狡兔死良狗烹也得看人家答不答应,狗急了跳墙兔子急了还咬人,何况执掌大权六年之久的人物了。

道衍信中说辛旽已经开始谋划刺杀高丽王了,并且特意令道衍联络朱标,希望能得到大明的支持,上位他将亲自奔赴京城跪求大明大皇帝的册封,高丽将永为大明藩属国,年年进贡岁岁来朝,永世不渝!

之后就是种种许诺,朱标大概算了一下,要比现在高丽的贡品多上三四倍,真是崽卖爷田不心疼,大方的让人意外。

不过倒也正常,他赢了就是新一任的王,给大明再多东西也不亏,反正都是从百姓身上剥削来的,如果输了就什么都不用说了,有再多东西也不可能带到地下去。

何况诺言这玩意儿只要事成,之后就有的是商谈的余地,世上哪有绝对的条约,何况大明天朝上国还能以大欺**死藩属国不成,俩国可都是读圣人书的。

这是辛旽让道衍传来的信息,后面则是道衍自己的分析,辛旽胜率不高,除非大明全力扶持,让蒋思德那边也出力,以大明的名义号令开京的世家大族予以配合、才会有改天换日的希望。

辛旽掌握了大权而在民间号称圣人在世不假,看似威压一国民心归附,但其实外强中干,他得罪了绝大多数的世家大族。

他当年上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将世家大族通过手段兼并的土地分还给穷人,并将庄园主的私人奴婢恢复为良人,受到了下层百姓的拥戴。

但如今的时代,下层百姓不过是随波逐流的无根浮萍罢了,真正代表民心的是世家大族,真正能载舟覆舟的也同样是他们。

世家大族善隐忍,辛旽盛时俯首帖耳,毕竟王室还有余威,到如今辛旽与王室分立,那他们可就要反噬了。

现在随着朱标的布局,蒋思德与道衍在这新旧两方势力当中都拉拢了许多人,他们的效忠目标也从狭小的高丽境内扩展到了大明承乾殿之中。

等金澈等人的消息传回高丽,想必蒋思德在高丽朝堂的话语权将处于一个超然的地位,也将从暗处走到明面上,代表大明皇太子的意志。

由此朱标仅仅派遣两个人,就能对一国政治产生巨大影响,这也算降纬打击了,高丽王室纵然知晓也无可奈何,弱国无外交,何况一个藩属国。

朱标喝着茶水开始思虑,若是支持辛旽上位其实也并非不可,算起来高丽王室传承至今也有四百余年了,这不是个短时间,影响深远,在盛行儒家文化的国度当中正统的意义不言而喻。

按理说就算是天朝上国也只有废立王位的权力,并没有扶持他姓为王的理由,强横霸道如元朝也只是借助公主掌控高丽,而非随便册封一个皇子为高丽王。

所以如果扶持一个辛旽改天换日,杀绝王室血脉,然后大明再以肃清造反奸佞为由大军入高丽擒拿辛旽,明正典刑之后再让高丽朝臣求情大明册立王者,只要造势的好……

朱标站起身在殿内走动,绕了好几圈后停下脚步叹了口气,这个办法倒不是不行,只是时机尚不成熟,大明没有余力治理高丽,无论是钱粮都是如此,不可能放着自家百姓不管不顾优先照顾高丽百姓。

高丽如今底层百姓生活艰难,如果大明接管高丽后还不能改善民生,那天朝上国的名望就会一降再降,加上其国王室动荡导致民心不稳,那造反叛乱者将揭竿而起,以杀止杀解决不了问题,还会不断积累仇恨,加大统治难度。

而且大明现在也没有合适的皇子去接管王位,最大的晋王朱樉也才十五岁,都还没有成婚,别说朱标怎么想,朱元璋就不可能让他去。

总不能让一个臣子或者高丽士族中挑选一个去当高丽王吧,那朱标谋划多年岂不是为他人做嫁衣,亏的一塌糊涂。

不知不觉间月上中天,已经到了戌时,一个常在太子妃身边伺候的宫女小心的走进来跪倒禀报道:“殿下,太子妃见夜深了,请您回殿早些安寝。”

朱标回过神看了眼外面,一旁的刘瑾赶忙说道:“爷,都已经快到亥时了。”

朱标朝那名宫女沉声问道:“都这个时辰了太子妃还没睡?”

那名宫女头埋的更深了,但终究是云锦调教出来的,声音平缓的回答道:“太子妃睡了一会儿了,醒来才得知殿下还在文华殿,这才打发奴婢来请。”

朱标面色舒缓轻生道:“回去吧,若是太子妃睡下了便罢,没睡就回禀她说本宫再有半个时辰就回去了,让她安心先睡吧。”

那名宫女高声应诺一声,然后便规矩的退下,朱标也是有些迷糊的揉了揉眼睛,这两天思虑过度,要想的事情太多,而且影响深远都很重要,不得不殚精竭虑,以全众多。

刘瑾在旁心疼的说道:“爷,什么大事也没您的身子重要啊,今日就先这样吧,奴婢伺候您回去歇下。”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