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第一太子 > 第五百九十五章 苏州

大明第一太子 第五百九十五章 苏州

作者:夜星月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3:01

第五百九十五章 苏州

吃了一块枣糕后朱标也不再多言,这种大事急切不得,该许诺的也许诺了,相信察罕应该也有了决断,于是岔开话题问起辽东女真的情况。

斡朵里、胡里改、桃温、脱斡怜、孛苦江五个最大的女贞万户府现如今都是归于纳哈出统辖,虽然也有部分已同高丽取得联系,也有一些暗中同大明有些往来,但辽东之主毕竟还是纳哈出。

察罕也是知无不言,其实他们对女贞也是极为提防的,毕竟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前例就在不远,建国灭辽南下攻宋,虽然最后在南宋和蒙古的围攻下灭国,但女真的战力却让人记忆深刻。

现如今辽东气候苦寒,真论起来还要比草原更艰难,女真这等黑山白水之间的渔猎民族,他们从小就要和野兽进行搏斗,要么丧生于野兽的口中,要么就是猎兽得食。

如此一来人口定然上不去,但能活下来的青壮必定是悍勇强健,这是恶劣的生存环境所造就的,纳哈出手下有女真骑士,但人数不多也不是成建的,他也怕被反客为主。

朱标同察罕交谈了一个多时辰,天南地北民政军务都浅谈了几句,还是颇为投契的,然后朱标就起身准备离去了。

“世子不妨多出去逛逛,京城繁华锦绣多有意趣,若是有人寻衅也不必多加理会,自会有人料理。”

察罕起身恭谨的应了一声,朱标笑道:“逛完后若得闲暇可入宫找我,倒时再请世子尝尝宫中御厨的手艺。”

然后也就不再多说径直离去,说一千道一万也不如让察罕亲眼看看现如今的大明,虽谈不上人人富足安康,但相比前些年的乱世来说,一个璀璨的盛世已经开始展露雏形了。

察罕作为纳哈出最信重的长子,辽东之地的少主,眼界还是有的,应当清楚,中原一统所能爆发出的潜力有多么恐怖,就算现在还能倚仗辽东地利负隅顽抗,但最后的结果却是注定的。

大明能够失败许多次,但最坏的后果也不过是修养几年就可再战,而现在的草原和高丽连一战的力量都没有,更别说一场败战会如何。

所以朱标不怕察罕会选错,也不相信纳哈出会有破釜沉舟的气魄,所以该保持的姿态还是要端住,如果他们爷俩聪明,就会推辞掉国公之爵,以辽东换一个世袭罔替的侯爵。

其实换做别人以辽东换一个国公之爵还是绰绰有余的,但纳哈出毕竟是跟老朱有间隙,当年纳哈出做的是有些不合规矩,自家父皇可也是个记仇的人。

何况纳哈出毕竟是蒙古顶级贵族,出身地位不是大明现在那些蒙将可比的,朱标也不想军中再多一个蒙古山头。

车驾回返宫中,过了承天门朱标就下车步行了,沿途不时有文武官员上前见礼说话,一一安抚过后站在内五龙桥有些迟疑,是去谨身殿陪自己父皇用午膳,还是回自己东宫用膳呢。

他们父子俩口味其实不一样,喜爱的菜品也不同,由于皇后娘娘规定宫中一应用度都要节俭,午膳就只有那么几道菜汤,顾着皇帝就定是要委屈太子了,而回东宫那就都是顾着太子殿下了。

这时正巧遇见通政使陈佑宗从谨身殿那边过来,这就巧了,朱标本就打算这几日要同陈佑宗谈谈的,方才自己将人家女儿的陪嫁园子送给了外人,纵然是太子储君也该有个说法。

他对外人尚且宽厚有加更别说是对自己的嫡系心腹了,陈佑宗自然而然的上前见礼:“微臣拜见殿下。“

朱标伸手扶住道:“免礼,爱卿这是才从父皇那出来?”

陈佑宗应道:“是楚王殿下送来的奏章,山西赈灾颇为顺利,只是难免有几个硕鼠,涉及地方官场以及世族需要圣上御笔亲断。”

朱标抬步朝着文华殿方向走去,陈佑宗略慢半步跟在左侧:“楚王殿下也有亲笔信交由通政使司转递给殿下,现在就在微臣身上,方才入殿陈奏时还疑惑殿下怎么不在。”

朱标负手笑道:“纳哈出之子亲赴京城本宫怎么好不亲自去见一见呢,辽东现在可是重中之重啊。”

“方才同察罕逛了一圈游园都有些饿了,爱卿陪本宫用顿午膳吧,正好爱卿也好久没见过韵清了”

陈佑宗风趣的应了一声:“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俩人谈笑片刻后陈佑宗突然说道:“微臣有一言不知当说否?”

朱标脚步放慢了一些道:“你我君臣何须忌讳,直言即可。”

陈佑宗沉吟片刻道“纳哈出坐拥二十万大军盘踞金山,乃是我大明心腹之患,如今难得有机会兵不血刃尽收辽东之地,此可谓天赐良机,其子单骑入京颇显诚意,殿下何不将游园相赠以示亲善。”

朱标皱眉道:“游园乃是韵清陪嫁,爱卿耗费心力调集苏杭名匠所修,为的是解韵清思乡之情,这赠与外人恐怖不太合适。”

“殿下多虑了,一座园林而已,韵清若知此园能为殿下解忧效难亦会欣喜不已,何况就是这等特殊之物,才好让察罕明白殿下对他们父子的看重之意,若是能免我大明一场血战,那是多少园林都换不回来的啊。”

朱标叹道:“爱卿老成谋国之言,本宫谨受教了,就照卿所言而办吧。”

陈佑宗赶忙谦虚道:“殿下言重了,为殿下解忧以报知遇之恩本就是臣的职责所在。”

君臣相视一笑尽在不言中,很快就到了文华殿,落座后朱标先接过朱棢的信看了一遍,基本将他从京城出发的大小诸事都写了一遍,颇为繁杂琐碎,不过也可见其心意,朱标还是挺满意的,老三到底是个聪明人。

看完信后见常洛华还没来就问道:“太子妃不在宫中?”

留在东宫伺候的福多赶忙回道:“回爷的话,一个时辰前皇后娘娘派人将太子妃请去坤宁宫了,奴婢估摸着得下午才能回来。”

朱标点点头吩咐道:“小灶还热着吧,去弄几道酒菜,本宫要同陈爱卿在这儿用午膳。”

“诺。”

很快酒菜就上来了,陈佑宗通古博今又担着通政使司衙门的主官,这天下诸多事宜都要经过他的手传达上下,自然有的是话题可以讲,这顿饭朱标用的很是舒心。

朱标放下筷子道:“这么说蔡本是与魏观有隙,才会屡屡上奏弹劾魏观的了。”

陈佑宗捋须道:“魏观就任苏州之后明教化,正风俗、制定学仪、考订经史、行乡饮酒礼建学舍,革除苛政弊政,去岁经吏部考核课绩为天下最,自然不会是如蔡本所奏那般心有异图。”

朱标笑道:“这就奇怪了,一个是苏州指挥使一个是苏州知府,两者本该各司其职,一文一武分管不同,平日也难有交涉,为何会如此间隙呢?”

陈佑宗有些不好开口了,蔡本原是圣上的贴身小校,是淮西起事时的老部下,屡建功勋而封千户,开国后就任苏州卫指挥使。

苏州是什么地方,原是张士诚的腹地,张士诚在苏州苦心经营了十一年之久,苏州百姓还是颇为怀念其宽柔之治的,张士诚小名九四,传闻苏州还有人偷偷地给他烧九四香。

自开国以来苏州倒是没出什么造反的头目,但拒不出仕整日作些崇古贬今诗词的腐儒酸生倒是不少,由此也就可知圣上派遣蔡本为苏州指挥使是为何意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