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 第七百五十八章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第七百五十八章

作者:断刃天涯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4:23

第七百五十八章

王先生的公司怎么说呢?去看了看之后,设备都是十年前的。高端市场根本没戏,只能接一些低端市场的活来做,可以说是勉强维持的样子。

王先生还是很有想法的,想走技术路线,这个很多方蛰的胃口。

他还说了一句话:“任何产品,只要我们能造出来,价格就会暴跌。国外的企业这些年都这么过来的,开始就是单纯的卖高价,我们有了低价倾销。不过他们每次都想错了,以为低价倾销就能挤死国内的同类产业,结果是他们被挤垮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这话方蛰听了一会后,想了想道:“看哪个行业吧?”

王先生沉默了一下后,点点头表示:“你说的对,有的企业就是这么奇怪,明明效益很好,还是国内的之名品牌。地方某些同志,为了招商引资,把优质企业拿出来搞合资,好像沾了外资,就能带上光环一样。”

“这不是我们该操心的事情,合作没问题,但是你得先去搞定设备。我出钱,你去谈,不过我建议你,最好别直接去谈,而是先去国外看看,了解一下具体的情况,然后再挑选几家招标。一开始别惦记太先进的设备,回头我派个财务到你的公司监督。”

王先生想了想,点了点头:“就这么办,股份的事情怎么说?”

“股份的事情我就不管了,又下面的团队来谈。原则上,这家公司你说了算。”方蛰给了这么一个准话后,王先生长出一口气。

其实方蛰也挺奇怪的,这家同在松江的企业,之前居然不知道,可见自己在行业内有多瞎。还有个事情,研究所那边明知道王先生的企业,为何不推荐呢?

回过头方蛰见到钱教授的时候,提到了王先生。钱教授对此满不在乎的表示:“那家企业我们都知道,不过处在产业链的绝对底层,我们做研究的都在尖端上,跟他没什么联系的。”

你看,找到答案了。明明大家都知道他,就因为企业处在最低端,别人都无视了。

“这种产业,民间有企业愿意去做呢,还是要能帮一把就帮一把的。国家投入不大,研究所那边说的严重一点,基本跟民用关系不大了。”方蛰有点语重心长的意思了。

钱教授明显听出了一点意思,笑着问:“他找你了?”方蛰点点头,钱教授道:“当初他也是搞研究的,看着芯片死贵死贵的,忍不住就下海了。他的设备还是研究所那边淘汰的。说起来,他挺不容易的,我挺佩服他的。有勇气一头扎进去。”

这话就有意思了,说明王先生在大家的心目中,大概是个不知道深浅的弄潮儿。可能大家都觉得,他没被时代的大潮淹死,就算是好运气了。

说到半导体产业,八十年代国内其实差距不大的,摩托拉罗最先进的芯片,国内也是能生产同款的。无非就是次品率高点,性能上几乎没差距的。而且生产芯片的,就是松江半导体研究所下面的一家企业。

现在这家企业早就没了,就剩下一个研究所。要发展经济,需要用钱的地方太多了。

方蛰的心里只能表示遗憾了,这东西被甩开了,想追可是太难了。

追不追的,方蛰觉得自己能做的只是咬住其中的一环。从设计到封测,都有自己的代工企业就好。其他的,好像王先生说的,电子气体就一堆,光刻胶之类别提了。

方蛰的团队与王先生那边谈的很顺利,主要还是方先生有点支撑不下去了。

方蛰并没有投入太大,就算是余量介绍的,他也没敢下重注。主要是为王先生解决了采购单晶炉的外汇,拿到的三成的股份。这个比例是方蛰没想到的,看来王先生很需要这笔资金。这笔投入带来的好处,从一个经营者的角度看,真的有很多。

别的不说,方蛰这个人的身份就很值钱,他的个人投资,落到别人的眼里,那就是另外一个层次的事情了。这事情就算方蛰不说,王先生都会到处去说的。要不是方蛰坚持,王先生还非要搞个盛大的仪式呢。后来也就是简单的签约,没有仪式,记者都没有。

签约之后,余量在电话那边笑着挖苦方蛰道:“你这家伙,差点没把老王给噎死。”

“我现在还不知道,他的企业能做到什么程度,当然不会深度捆绑。我得等他把设备买回来,实现量产,质量上还能保证的前提下,才会加大投入。再说了,谈判的是助理领衔的娘子军团队,这个真不能怪我。”方蛰无耻的撇清自己。

余量都不想跟他继续聊了,这种无耻程度,余量觉得还是能接受的。

电话里聊了一番,主要是余量在介绍,清洁能源方面的一些规划和布局。

对此方蛰表示:“我们国家搞环保呢,都是实实在在的先干起来。并且一直坚持做下去。国外的环抱是秀场,是生意。”

“你这样说话呢,小心被那些有心人听到,回头宣扬你破坏两国关系。”余量的威胁一点用都没有,方蛰直接怼过去:“所谓的有心人,我看大概是没去过米国的。”

余量哈哈大笑,两人挂了电话,一桩事情算是告一段落。大概意思就是,人是余量介绍来的,方蛰把话说清楚,免得信息沟通不畅产生误判。

余量其实也很满意,方蛰解决了王先生最为迫切的问题,采购设备的外汇。这家企业说是勉强维持,其实还是有一定的市场份额的。只不过在国内生存足够,短期内想发展就难了。方蛰的资金,给了一个发展的机遇。

在等两三年,方蛰的外汇优势就不存在了,谁能想到啊,我们国家的外向型经济的巨轮,一旦开启,乘风破浪,势不可挡。那些曾经给我们难堪,为难我们的人,不断的成为手下败将。等发达国家反应过来时,国内的产业链和产业环境已经不可动摇了。

谁能想到,二十年后,米国搞个什么武器,连合格的焊工都找不到了。要知道,这个国家几十年前,就把人类送上月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