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尊师孔仲尼 > 第一百二十章 此时的宰予,正在修订周礼

第一百二十章 此时的宰予,正在修订周礼

清晨,当太阳刚刚出现在大地上,一丝微弱的阳光顺着窗户照在了宰予的脸上。

宰予睁开眼睛,猛地坐起身,捋开遮在眼边的长发,他垂着脑袋,发出阵阵癫狂的笑声。

“哈哈哈!!!”

他笑了一会儿,忽的又掀开被子,疾步小跑来到门边,将家里所有够分量的物件全部抵在门边。

然后小心翼翼的拖出家中的藏书箱,打开箱盖,认真的挑选起了这些被他视若珍宝的竹简。

很快,十几份竹简被宰予选了出来,这些竹简都有一个言简意赅的名字——礼。

宰予打开一份竹简,又挑了一张洁白的纸张铺在面前,他提着笔杆的手微微颤抖。

虽然他想做这件事已经很久了,但真的让他动手做,宰予心里还是有点怕的。

毕竟这可是传承了五百年的祖宗之法啊!

不过宰予转念一想,又记起了夫子前日说过的话:如果错了,那就去改正吧。

如果错了,就要改正!祖宗之法错了,那也得变上一变啊!

宰予大着胆子展开《礼》,打算用辩证眼光去把它批判一番。

他目光扫过,开始阅读了起来。

天子将要外出,必须要先祭祀上帝、社稷、宗庙。诸侯将要外出,必须要祭祀社稷和宗庙

诸侯被天子赏赐弓矢后,才有权力征伐

诸侯被赏赐了鈇钺,才有权力刑杀

诸侯被赏赐了圭瓒,才能自己酿造鬯酒

嗯……

这几条整体强调一个君权天子授,虽然整体比较繁琐,但总归和民众关系不大,而且现在普天之下的诸侯也没有几个搭理天子的。

况且,把这条改,实在太过显眼,就暂且不动吧。

宰予的目光接着向下扫去。

天子命令诸侯兴办教育,诸侯才可以设立学校。其中,小学设在公宫的东南,大学设在郊外

天子的大学叫辟雍,诸侯的大学叫頖宫

宰予看到这里,大笔一挥,将‘天子命令诸侯兴办教育,诸侯才可以设立学校’这一条杠掉。

改成了‘天兴教化,礼乐万民,诸侯理应兴办教育’。

天子、诸侯在没有战争的时候,每年田猎三次

其目的在于,第一是为了准备祭祀的供品,第二是为招待宾客准备菜肴,第三是为了充实天子、诸侯日常所用膳食

看到这里,宰予又加了一条,‘第四,是为了与民同乐,将田猎所获分给庶民,以昭示天意浩荡、分享地利恩德’

田猎的规定是:天子打猎不应四面合围,诸侯打猎不应把成群的野兽全部杀光

射杀野兽之后,天子要放下指挥的大旗,诸侯要放下指挥的小旗

大夫射杀野兽后,就应命令协助驱赶野兽的副车停止驱赶

大夫的副车停止驱赶之后,百姓开始田猎

这一条看起来还成,天子、诸侯、百姓,大家其乐融融,都可以田猎获取膳食,不过还是有进步的空间。

宰予大笔一挥,将百姓后面加了一条庶民。

正月以后,渔人才可以到川泽捕鱼。九月以后,才可以开始田猎。八月以后,才可以设网捕鸟。到了十月,才可以进入山林砍伐

昆虫尚未蛰居地下之前,不可以烧野草而猎取野兽。田猎的时候不捕捉小兽,不取鸟卵,不杀怀胎的母兽,不杀刚出生的小兽,不捣毁鸟巢

宰予微微点头:“可持续发展,而且这一条还能帮助修养仁爱之心。对待鸟兽尚且不能随意杀戮,对待人又怎么能胡乱处决呢?保留了。”

农户帮助耕种公田,不另缴田租。商贩缴纳地皮税后,不再缴所得税。物品出入关口,只稽查是否违禁,而不抽关税。在规定的时限内进入山林川泽采伐渔猎,就不加禁止

宰予看到这里,不由停笔叹息。

只不过这一次,他不是因为《礼》的缺点而叹息,而是为了《礼》的优点无法被执行而叹息。

就这一条来说,这样的政策难道不好吗?

当然好了。

这是典型的公室向民众让利的宽仁政策啊!

但这样的政策却因为种种原因无法施行。

就拿农户只需要帮助耕种公田,不需要额外缴纳田租这一条来说,最先破坏这个规定的,恰恰就是最恪守周礼的鲁国。

当初武王伐纣建立新秩序后,曾经与四方诸侯盟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正是这句话,奠定了周朝土地政策的基调,那就是以井田制为基础的土地公有制。

天下所有的地都归属于周天子,不承认其他任何人对土地的所有权,只承认他们拥有对土地进行耕种和收获的权利。

天下所有土地,以九百亩为一个单位,按照井字划分为九個一百亩的小方格。

外围的八个方格交给农户耕种,让他们自享这些田地的收益,不对这些田地课税。

而正中的那一百亩田地,則作爲公田,由八户人家一同耕种,公田的收入上缴國家,交给公室分配使用。

后来的情况,是个人都能猜出来。

私田精耕细作,公田随便应付交差。

久而久之,公田的收入越来越少,很難满足国家的日常用度。

各国的公室穷得荡气回肠,但有一句话叫做穷则思变。

面对愈发拮据的财政状况,各国纷纷祭出了改革措施。

首先进行改革的,依旧是来自齐国的那个男人。

管仲推出了‘相地而衰征’的新政策,主要内容大致是:将全国的田地,不分公田、私田重新进行统合,再将农户平均分配到土地上进行耕作,并根据土地肥沃程度、作物产量高低,按照梯度收取租税。

不过管仲的改革,终究还是在土地公有制的范畴下进行的。

但俗话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浪。

作为齐国的邻国,鲁国看到隔壁齐国因为改革获利后,也动了更易祖宗之法的心思。

鲁国的先君鲁宣公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提出了一个颇具开创性的伟大设想——初税亩改革。

初税亩改革,既吸收了管仲改革的成功经验,也有推陈出新的措施。

初税亩的主要措施是,今后不止公田的税收要上缴国家,私田也要抽取十分之一的收成交给公室。

当然,如果仅仅只有这两条,那初税亩就不叫做改革,而是单纯的加税了。

鲁宣公为了劝说国内的公卿大夫以及普通国人同意改革,还另外做出承诺:

寡人知道你们在耕作私田之余,还额外开辟了不少没有登记的私田,这些新开垦的私田,以往国家是不承认的。

但只要你们同意初税亩,那这些新开垦的田地只要按时缴纳了十分之一的田赋,也可以正常登记了。

鲁宣公这几句话,看似只是轻飘飘的同意为新田地登记造册,但实际上却是承认了鲁国境内的土地私有化。

因为这些新田一旦正式登记,就可以随意买卖交易。

所以从初税亩改革开始,鲁国的土地公有制就等于正式宣告瓦解。

在鲁宣公施行初税亩改革之后,各国纷纷跟进,代表了土地公有制的井田制也正式宣告退出历史舞台。

而华夏历史上,持续了两千余年的土地兼并,则从此拉开了序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