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尊师孔仲尼 > 第五十二章 五帝之德

尊师孔仲尼 第五十二章 五帝之德

作者:役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5:13

第五十二章 五帝之德

孔子望着宰予行礼的模样,微微露出笑容。

他捋着胡须说道:“昨天我没有授课,而是让你们自行温书,想必大家研究学问时,都产生了许多新的疑惑吧?

所以,今天这堂课,我不讲课,而是来给大家回答问题。那么,予啊!你有什么问题想要问我吗?”

宰予的心中的确有很多疑惑,但他又担心问出来之后会挨骂。

可思来想去,挨骂总比不得其解强,为了能够解开疑惑,挨骂也就挨骂吧。

宰予俯身行礼后开口道:“从前我问过您五帝的德行,当时您很生气的回答我:你不是问这种问题的人。您能否告诉我,这是为什么呢?”

孔子说道:“我当时之所以那么回答,是因为我还没有确认你是否拥有一颗仁心。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前往成周,求学于老子。

老子告诉我: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要想做成大事,必须从细微之处入手。

这个道理也同样可以运用在学习上。你提出问题时,自身的德行尚未修养好,便要去问五帝的德行,准备向他们学习,这是不正确的。”

宰予想了想,又问道:“那我现在可以向您请教五帝的德行了吗?”

孔子笑了笑:“现在大概是可以了。”

得到了老师的认可后,宰予终于开口问道。

“我常常听别人说,黄帝统治了三百年之久。黄帝难道不是人吗?他统治的时间怎么能达到三百年呢?”

孔子听了,和蔼的笑着:“予啊!你大概是误解了别人的意思了,黄帝当然不可能活到三百年那么久了。”

“那他又是怎么统治了三百年的呢?”

孔子道:“黄帝的年代太过久远,不过我还是听说过一些关于他的传说。

传说,黄帝是少昊的儿子,名叫轩辕。

他出生时就与众不同,很小就能说话。童年的时候,他聪慧伶俐、诚实仁厚。长大成人时,懂得区分五行之气,还设置了五种量器,规定天下运转的方法。后来,他又游历全国各地,安抚民众。

炎帝不服从黄帝的管辖,他就骑着牛、坐着马,驯服猛兽,率领军队与炎帝在阪泉之野大战,三战后打败了炎帝。

蚩尤带领九黎部众作乱,黄帝就率军与他在涿鹿大战,最后在中冀将蚩尤斩杀。

天下太平后,黄帝遵循天地的纲纪治理天下,他既明白昼夜阴阳之道,又通晓生死存亡之理。

按照时节变化播种百谷,栽培花草树木,他的仁德遍及天下百姓,乃至于鸟兽昆虫。

黄帝活着的时候,天下人受其恩惠有一百年的时间。

他死了以后,天下人又敬服他的神灵一百年。

之后,天下人还运用他的思想治理天下一百年。

所以说,黄帝统治了三百年。”

宰予听完,点了点头,继续追问道:“那请问帝尧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孔子笑着说道:“他是个仁爱的人啊!帝尧是高辛氏的儿子,名叫陶唐。

他的仁慈好像是悠悠苍天一般深邃,智慧就宛如是天上的神明一般不可捉摸。

与他相处,能感受到太阳般的温暖。望着他,就像云彩般柔和。

他富而不骄,贵而能谦。

作为君王,他能听取贤人的建议,挑选合适的人来管理各项事务。

每年都到各地巡视农作物生长情况,把民众的事放在首位。他流放了共工、驩兜、三苗,诛杀了鲧,还能让天下人都感到信服。

他的话从不出错,他的德行从不违背常理。四海之内,车船所到之处,人们没有不喜爱他的。”

“那帝舜又是怎样的人呢?”

孔子回道:“他是乔牛的孙子,瞽瞍的儿子,名叫有虞。

舜因为德行出众受到帝尧的提拔,他宽容温和,敬天爱民,不让远道而来的人感到疏离,也不使亲近的人遭到冷遇。

他遵循帝尧治理天下的方法,任命了二十二位贤臣辅佐自己,所有事情都要求自己身体力行。

他三十岁接任帝位,统治了天下长达五十年之久。”

宰予听完,琢磨了一下夫子的话语,继续追问。

“那您怎么看大禹呢?”

孔子回道:“他是高阳的孙子,鲧的儿子,名叫夏后。

他治理天下都有准则和规矩。

农桑,他不违背四时。

治水,他安定了四海。

选贤,他任命皋繇和伯益帮助他治理百姓。

克乱,率领军队征伐不服从者,四方的民众没有不信服的。

予啊!大禹的功德,大的方面像天一样广阔,小的方面即使是一句话,民众都非常喜欢。

我也无法完全说清他的功德啊!”

宰予思考了良久,感觉夫子口中所说的这几个人,无论是德行还是功绩,都是常人无法企及的。

于是,他问道:“五帝的德行不是我可以触碰的,但您可以指点我,应该如何向他们学习吗?”

孔子凝视着宰予的眼睛,良久才捋着胡须笑道。

“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只要你能够秉持着一颗仁心,那么无论做什么事,就都不会作恶了。”

秉持一颗仁心?

宰予思索着,他感觉夫子好像说的很少,但似乎又说了很多。

之后,又有许多弟子开口请教孔子问题,但宰予都没听进去。

授课的时间转瞬即逝,宰予还没想明白夫子话语中的道理,就已经到了下课的时间。

子贡用胳膊肘捅了捅宰予,这才将他从沉思中拉回现实。

子贡拿手在他眼前晃了晃,看着宰予两眼无神的模样,无奈道。

“你发癫了?我本以为夫子指点你两句,能把你开导好。怎么你这病情还越来越严重了?

夫子指点前,你思考人生。夫子指点后,你还思考人生。这样一来,那夫子不是白指点了!”

宰予瞥了他一眼:“你懂个屁。我悟了!”

“你悟到什么了?”

宰予也不理他,收拾完自己的东西就往门外走。

岂料刚出学社大门,他就碰上了来接孩子的孟孙何忌。

孟孙何忌笑呵呵地迎了上来:“子我,我能与夫子和解,都是多亏了你啊!”

他挥手示意手下奉上一份竹简。

宰予问道:“这是什么?”

孟孙何忌笑着回道:“我原本想推荐你参加大射仪作为报答,但没想到,夫子居然已经在我之前向国君推荐了你。

所以,我就只能拿点别的东西来当谢礼了。这份竹简,是我赠予你一井之田的契约证明。还请你收下吧。”

一井之田?

宰予刚刚受到夫子的教育,此时正想一口回绝。

可话到嘴边,他又想起了夫子对他说过的那句话。

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他犹豫了片刻,还是双手接下竹简,恭敬拜谢道:“既然是您的好意,那我就收下了。”

孟孙何忌欣赏的拍了拍他的肩膀,随后接上孩子离去了。

子贡从学社里跟了出来,他正准备拉上宰予一起回家吃饭,谁知道,还没等他出声,宰予忽然撒丫子往城门的方向飞奔。

子贡只好扯着嗓子喊道:“子我,你干嘛去啊?”

“我去趟郊外!”

————————

宰予铆足了劲一路狂奔,终于赶在太阳落山前抵达了郊外。

他两手撑在膝盖上,一个劲的喘着粗气。

而他面前的荒田中,那群表情木然、衣不蔽体的野人们则一脸惊惧地望着这位衣装整齐的儒生。

在他们的印象里,在这种时候还会来到荒郊野外的国人,一般安得都不是什么好心。

母亲抱紧了怀中的孩子,而用木棍开荒的男人们,则畏惧的往后退了两步,将女人和小孩儿挡在身后。

他们握紧了手中的棍子,如果情况生变,真的到了逼不得已的那一步,他们也只能顶着违反国法的风险去与这位素未谋面的国人抗争了。

宰予看到他们这样,连忙摆手澄清身份。

“别害怕,我不是来害你们的。”

野人们互视一眼,都从同伴的表情中看出了忧虑。

胆子大一些的,战战兢兢地搭话道:“那您是来干什么的?”

宰予哈哈一笑,他一手掐着腰,一手高高举起手中的竹简。

如血的夕阳洒在他的身上,照亮了他那不算伟岸的背影。

“有勤劳肯干,想吃饱饭的,都跟我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