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尊师孔仲尼 > 第六十三章 劝进颜回

尊师孔仲尼 第六十三章 劝进颜回

作者:役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5:13

第六十三章 劝进颜回

乐理课终了,孔门弟子们有说有笑的从学社中走出。

宰予、子贡和颜回三人结伴出来。

颜回刚出学社就叹了口气。

宰予和子贡皆是奇怪的望着他,颜回没饭吃的时候都没有如此灰心丧气,怎么今天却一直在唉声叹气?

子贡问道:“子渊,你这是怎么了?”

颜回道:“我想回绝征召,不去赴任。”

颜回此话刚一出口,不止宰予反对,就连子贡也劝他接受。

“子渊,你千万不要任性而为!这一次授予你的官职可是御史,虽然你只是出任副手,爵位也只是下士,但你千万别瞧不起这个它,这可是大有前途的好职位啊!”

“你知道有多少人想要当上御史吗?阳虎虽然德行不正,但就像之前子我说的那样,你出任御史,是为了替国家效力,替百姓谋福。你要是拒绝的话,这不等于是守小节而弃大义吗?”

也不怪子贡和宰予如此激动,因为御史这个职务虽然工作繁重,但的确是个向上晋升的绝佳跳板。

周礼规定,御史由中士八人担任,下士十六人为副手。

颜回这一次就是去担任副手,爵位也仅仅是下士。但这个看起来无足轻重的岗位,实质上却是个极其的锻炼人的岗位。

根据周礼规定,御史的主要任务有四条。

第一,负责掌管有关各诸侯国、采邑以及民众治理方面命令的文书,以协助执政卿进行治理。

第二,凡是地方上从事治理的官吏,都必须从御史那里接受书写成文的法令。

第三,御史还负责帮助国君撰写起草命令。

第四,御史还负责统计朝中从政者的具体人数。

这四条无论哪一条拎出来看,都是非同小可的。御史不仅有上传下达的权力,还与国君以及执政卿联系密切,然后还兼顾了一部分组织人事部门的权柄。

别看御史级别低,负责治理地方城邑的大夫、邑宰们谁见了御史都得巴结着点儿,要不然他们想整你简直不要太容易。

颜回只要能在御史的位置上站稳,这不仅对于他个人的履历是件好事,对于未来孔门弟子在鲁国任职也是大有裨益的。

就拿漆雕开因为行侠仗义被人打断腿的这件事来说,如果当时颜回就已经出任御史了,当地官吏肯定就不敢用莫须有的罪名处置漆雕开。

毕竟这可是颜御史的同门师兄,你这么对待人家,要是让颜回知道了,万一起手就给你来一个上达天听,后手再给你来一个地方整改,你受得了受不了?

子贡苦苦相劝,可颜回无论如何都听不进去。

他说道:“子贡,你不必劝我了。这本就不是阳虎召不召我的事,而是我的志向本就不在于出仕。”

子贡愣道:“你不出仕,那你想做点什么呢?总不能闲着什么都不做吧?”

宰予附和道:“对啊!夫子不是说了吗,闲着什么都不做,还不如玩六博动动脑子呢。但我们喊你玩六博,你又不来。”

颜回听了问话,笑着说道:“我想效仿老师那样,收一些孩子做学生。

春天就带着他们在庭院里诵读诗书。

夏天天气炎热时,就带着他们去沂水里游泳,在舞雩台上吹吹风。

等到秋天丰收的季节,就带着他们去原野上练习驾车、射箭。

而到了冬天霜冻三尺的时候,就升起篝火,与他们一起奏乐而鸣。”

宰予听了,顿时明白了。

喔!想当人民教师!

那我就用教育部长的位子来钓鱼吧。

他先是趁着颜回不注意,朝子贡打了个颜色,示意他放机灵点。

子贡心领神会,立马竖耳倾听宰予的话语,随时准备支援。

宰予道:“可是教育几个孩子的快乐,哪里比得上教育全国孩子的快乐呢?”

子贡紧接着道:“子渊,你熟知周礼,应当知道司徒的职权包括教育国人。”

宰予又道:“而司徒之下,还有无数负责教育的官职。”

子贡道:“比如以仁善的道理规劝教育君王,用三德、三行教育国人子弟,用符合礼和不符合礼的故事鼓励和警戒孩子们的师氏。”

宰予道:“还有负责劝谏君王的过失,用六艺来教养国中子弟的保氏。”

子贡道:“难道只有自己收学生才叫做开办教育吗?”

宰予道:“为国家教育学生也同样是开办教育啊!”

宰予和子贡的配合完美无缺,说的颜回一愣一愣的,想要插嘴都不知道从哪里打断。

颜回想了半天,只得回道:“可这次授予我的官职,并不是师氏和保氏啊!”

宰予道:“为国家效力,致力于教育天下,怎么能对官职挑三拣四呢?况且师氏只有中大夫才能担任,他的副手也是上士。而保氏,则是由下大夫担任,中士二人作为副手。

如果你真的致力于教化天下,在鲁国推行教育,那么你就更不应该辞让这一次的授位了。”

子贡也表示认同:“不止不该辞让,反而应该在御史的位置上尽心尽力,力争早日晋位,这样才能更好地接近教化天下的目标。”

颜回犹豫道:“可……”

宰予见他意志动摇,赶忙补充道:“况且你打算独自一人开办教育,难道你想这么做,就一定能够成功吗?

夫子之所以能够招揽到如此多的学生,是因为他知礼的名声早已传遍天下。

而我们起于毫末,名声不显,如果不做出一些成绩来,又哪里会有人了解我们呢?”

颜回反驳道:“可夫子说过:德不孤,必有邻。只要德行足够高,自然会有人来帮助他,又哪里需要出仕才能证明自己呢?”

宰予摇头道:“夫子虽然曾这么说过,但那是对于君子而论的。

当初帝尧没有继位时,连住在他附近的邻居都无法调动。

帝舜没有继位时,他的弟弟与父亲先后数次想要害死他。

然而等到他俩继位,成为天下的统治者,那么天下人就都开始学习他们的德行了,向往他们的教化了。

连尧舜这样的圣人都要在掌握了权柄后才能教化天下,如今我们的德行远远不及尧舜,又怎么能轻视权柄的作用呢?

况且如今的局面,比起尧舜之时更加恶劣。

阳虎这样的人,一旦执掌了国政,人人见他便都要敬称一声‘阳子’。

但如果他失去了权柄,他便是个人见人骂的‘虎子’。

阳子与虎子,二者皆在一念之间,不过是权柄左右了人们的心智罢了。

如果你未来成了师氏、保氏,那么不论是秉性恶劣的小人,还是向往教化的君子,就都愿意来聆听你的教诲了。

况且,即便你不认同我的看法,为何不先尝试一下,等到真正确定我的说法是错误的以后,再辞去御史的职位呢?

辞让职位,这是你随时都可以做的。但接受职位的机会,却不是任何时候都会出现的啊!

《周易》有言: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现在时机已经出现,你为何却迟迟不愿出动呢?”

子贡听了宰予这番辩词,忍不住躲在颜回身后偷偷鼓掌。

至于颜回,他早就已经被宰予口若悬河般的演讲给说蒙了。

宰予的话,任何一句拆出来听,都没有问题。

但七绕八绕的,不知怎么就变成了一个他无法接受的论点了。

不过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劝说,颜回的心里也不再像是之前那么抵触。

而是叹了口气,说道:“子我,你说的也对。辞让职位,我随时都能做。既然如此,我姑且就先去赴任,如果情况不对,我再辞去职位吧。”

宰予见终于说服了颜回,忍不住得意的大笑。

“子渊,这就对了。碰到事情,脑筋不要总是那么僵化,像我一样放灵活一点多好。”

说完,宰予就扛起自己的小布包,向他们挥手告别:“我去趟工坊,你们去吃饭吧,不必等我了。”

子贡在他的身后喊道:“今天还给你留点吗?”

“留一点吧,我估计张先生今天应该还不会见我。我去陪班小子玩一会儿就回去。”

宰予拎起装着纸张和毛笔的小布包迈开步子就向工坊的方向走去。

谁知,刚刚拐过一个街角,阴影中突然钻出一个人。

宰予被他吓了一跳,还以为是劫道的,于是立马把包一扔,撸起袖子,准备不管打的中打不中,先打五鞭再说。

那人见宰予这个架势,慌忙摆手道:“您别误会,阳子派我来找您,邀您赴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