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尊师孔仲尼 > 第八十一章 简襄之烈

尊师孔仲尼 第八十一章 简襄之烈

作者:役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5:13

第八十一章 简襄之烈

尊师孔仲尼

赵鞅?

这个名字就像是惊雷一般在宰予的耳边炸响。

这不是赵简子吗?

当今晋国上军将,未来的晋国元帅,联合四卿驱逐范氏、中行氏之人,为三家分晋奠定实际基础的开创者,执政晋国长达十七年的一代枭雄。

如果他是赵鞅,那……

宰予扭头看向那个趴在地上的孩子。

这个小孩儿该不会是赵襄子吧?

宰予的面部表情忽然变得微妙无比,甚至还有些尴尬。

如果是遇上了晋国的其他卿大夫,宰予还不至于此。

但问题是,赵鞅可是被夫子极力批评过的人。

赵鞅很快捕捉到了宰予的微表情。

“您这是怎么了?”

有些话,宰予也不好明说,他只能回道:“孟子可能没对您提到过,我的老师,是鲁国的孔子。”

此话一出口,赵鞅立刻明白了宰予的意思。

晋国六卿虽然表面和睦,但实际上却同鲁国的三桓一样,各有各的算盘和阵营。

韩赵魏三家时常抱团取暖,范氏与中行氏世代交好,智氏则在两个阵营间左右横跳。

十年前,范鞅为了对抗刚刚接任晋国元帅之位的魏舒,与中行寅密谋铸造刑鼎,打算将当年范宣子执政时期制定的刑书刻在鼎上。

这么做有两个好处。

第一,可以杀一杀魏舒这个新任元帅的威风,告诉魏氏不要以为当了元帅就不把范氏、中行氏放在眼里。

第二,晋国自唐叔虞开国以来,一直恪守周礼,以周礼为治国方略。但周礼维护的是晋国公室的利益,而非六卿的利益。

现在晋国公室衰微,六卿势力逐渐做大,如果还在周礼的框架下活动,难免会束手束脚。

而范宣子执政时期所制定的法度,就是对于周礼的一次挑战。

晋国的新法,赋予了六卿极大地权力,将他们彻底从周礼的君臣体系中解放出来,俨然成了六个国中之国。

但范鞅和中行寅虽然想要铸造刑鼎,但却又觉得挑战周礼这口黑锅实在太大,于是他们就想了个办法,找赵鞅来当这个背锅仔。

范鞅与中行寅密谋之后,召赵鞅前来与他们一起到汝水之滨修筑新城。

赵鞅到地方之后,范鞅先是派他收缴当地的民间铁器,声称要上缴国家。

铁器收集完毕后,中行寅又声称元帅魏舒下令,要把这些铁器熔铸成鼎。

等到赵鞅意识到不对时,刑鼎已经铸成。

果不其然,正如范鞅预料的那样,刑鼎铸成之后,各国士大夫的批判之声如浪涛般传来。

但范鞅和中行寅作为幕后策划者,虽然也被批判了,但唾骂声主要来自于晋国国内了解内情的人。

晋国大夫蔡史墨当着众人的面公开谴责三家。

他大骂范氏、中行氏干出这种欺君犯上的事情,迟早会走向灭亡。但赵鞅虽然牵涉其中,但他不知道其中内情,如果修养德行还是可以避免祸患的。

而天下各国的士大夫们,可不知道晋国国内的这些蝇营狗苟。

他们自然对准作为刑鼎铸造者的赵鞅一顿疯狂输出。

其中骂的最凶的,当属夫子了。

夫子直言晋国恐怕距离灭亡并不远了。

他们废弃唐叔虞定下的法度,使得君臣之间失去了位次尊卑,贵贱没有次序。

贵贱无序,臣子就不尊敬君。臣子不尊敬国君,难道还能指望百姓尊敬贵人吗?

面对这些指责声,赵鞅可谓是百口莫辩,虽然铸刑鼎这事儿他不是故意的,但的确是他执行的。

而且铸刑鼎这事儿,从根本利益上来说,六卿其实都能得到好处。

所以,事后元帅魏舒把其余五卿召来,开了个简短的小会。

会议最终决定,这件事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范氏、中行氏随便打两板子意思一下。

至于赵氏,那就苦一苦赵鞅,这口黑锅你来背。

这口锅赵鞅背了这么多年,心里自然不是滋味儿。

所以当他得知宰予是孔子的学生后,不仅没有尴尬,反而有种莫名憋屈的感觉。

他看了看周边围观的百姓,对着宰予欲言又止。

最终,叹了口气道:“孔仲尼的声名我早有耳闻,我听说他博古通今,是天下少有的饱学之士。所以之前我也一直想要向他讨教古时学问。

只是碍于中间有小人作祟,以致于让他对我产生了种种误解。

您若是不忙的话,待我办完公事,今晚可来下宫与我一叙。

我愿意向您讲述其中的是非曲直,也愿意聆听您的批评与教诲。”

赵鞅向来礼贤下士,哪怕对于宰予这样的年轻人,都算是给足了给面子。

堂堂晋国上军将,居然能将姿态放的如此之低,宰予也不好意思拒绝他的好意。

再说了,和赵鞅交往可不是什么高风险的事情。

自打出了阳虎的那档子事情后,宰予行事就小心了许多,毕竟头上顶一个地雷就已经够受的了,他可不想再来一个。

因此,宰予在来晋国之前,一连几个夜晚都在图书馆里查阅资料。

可谓是把晋国的情况给彻彻底底的摸了一遍。

夫子虽然曾经骂过赵鞅铸刑鼎,但在周游列国期间,却也曾一度想要前往晋国拜见赵鞅。

由此可见,夫子虽然不喜欢赵鞅铸刑鼎,但还远远达不到厌恶的程度。

宰予俯身拜道:“既然您有这个意思,那么,予又岂敢拒绝您的好意呢?”

赵鞅点了点头,向宰予施礼道别后便离开了。

宰予刚刚迈步想要离开,却发现之前被殴打的孩子还躺在地上。

他匆匆忙忙的跑到他的身边,蹲下身子问道:“你没事吧?”

小孩子抬起灰扑扑的脸蛋,平静的问道:“他们走了吗?”

“他们?你是说你父亲和你哥哥?”宰予点头道:“走了。”

岂料宰予话音刚落,孩子眼眶瞬间就红了,随后低声抽噎了起来。

突如其来的变化,让宰予方寸大乱,不知所措。

你可以让宰予去到夫子面前质疑周礼,也可以让他出使国外与一众朝臣唇枪舌战,但让他带孩子,属实是难为人了。

宰予一边抚着他的背,帮他顺气,一边问道。

“我……是我说错什么话了吗?”

小孩儿抬起手擦着眼泪,摇头道:“不是您的过错。”

“那为什么之前打你的时候不哭,我一说话你就哭了呢?”

“因为之前打我的时候哭,只会让他们更加得意。所以,即便憋着难受,我也不能让他们如意。”

“那你父亲到场的时候,你为什么也不哭呢?”

“父亲到场的时候哭,只会让他更讨厌我,他不喜欢我,所以不哭。”

小孩子的几句话,把宰予弄得心里挺不是滋味儿的。

虽然他说的道理都对,但他这个年纪,能够懂得这些道理,本身就足够让人觉得难受的了。

这平时得遭了多大的罪啊!

宰予用袖子帮他擦干眼泪,又为他拍去身上的灰尘。

“年纪这么小,又这么聪明,你父亲不喜欢你,这是他的过错。只可惜我还没有子嗣,我将来如果有了孩子,要是能有你这么聪明,那可真就是祖先保佑了。”

“我真的聪明吗?”

宰予斩钉截铁道:“当然了!不仅聪明,而且我觉得你将来肯定是能成大事的。

你不要不相信我的话,我可是鲁国来的儒生。儒生你知道吗?

不仅懂得诗书礼乐,而且我还会给人看相。

你这个相貌可是世上少有的惊奇!”

明明是夸他的话,但小孩儿听了却有些不自信。

“可……可他们都说我长得不好看,父亲也觉得我长得丑。”

宰予哼了一声:“那是他们不识货,大丈夫岂能以美丑分辨高下?再说了,你这不叫难看,这叫天生异相!

我听说,圣明的人必定有奇特的相貌。

就拿我的老师来举例吧,他的额头长得像尧,眼睛长得像舜,脖子长得像禹,嘴巴长得像是皋陶。寻常人只觉得不好看,但却并不知道这其实是王者的气象!

而你,同样也是个样貌奇异的人,所以我才肯定你的未来肯定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听到这里,小孩子总算露出了笑容。

“如果真如您说的那样,我也想同您学习相面的技艺。”

宰予望着他终于露出笑脸,自己的心情也好了不少。

他从袖子的夹层中,摸出随身携带的饴糖递了过去。

随身带饴糖,这是他和公输班交往后,养成的习惯。

宰予笑着道:“我相面的技艺可是不对外轻传的。再说了,你是赵氏的孩子,应该学的是治国理政。相面这种末技,不是你应该考虑的。”

小孩子一边吮着饴糖,一边问道:“那您能教我些什么呢?”

“教你什么?”宰予故作头疼状:“你突然一问,我还真不知道呢。对了,我还没问你的名字呢。

人的命运皆有天数,我来根据你的名字算算,该教你点什么吧。”

小孩子闻言,开心的应道:“我呀,叫做赵毋恤。”

赵……赵毋恤……

宰予如遭雷击,他望着怀中孩子的笑脸,险些喊出了声。

夫子的仁政,有人可以施行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