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尊师孔仲尼 > 第八十五章 轻重之术

尊师孔仲尼 第八十五章 轻重之术

作者:役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5:13

第八十五章 轻重之术

尊师孔仲尼

子贡指着《管子》中的一段开口问道:“比如说这个地方。齐国的北部草泽发生大火,火光照射到齐国的朝堂之下。

然而管子却恭贺桓公,告诉他说:我国的土地将得到开辟,农民也一定有百倍的财利可得了。

结果,齐国当年的租税在九月就交纳完毕,粮食的收成也很好。这到底是什么道理呢?”

宰予道:“草泽起火,燃烧剩下的草木灰会成为田地的养料,所以粮食的收成当然好了!”

子贡还是困惑,他问道:“可农夫在寻常的年份也会纵火烧荒,为什么唯独把草泽起火的这一年拿出来说呢?”

宰予指着书本说道:“管子不是说了吗?北部草泽起火,做饭用的柴草就无以为继。

那么农夫贩卖柴薪的价格就会上涨十倍。

农夫富裕了,他们就能在春天从容的耕种土地,夏天也有时间除草耘苗。

这就是租税能在九月交纳完毕的原因。”

子贡皱眉道:“可农夫自己做饭不用柴吗?柴薪价格上涨,难道他们不会受影响吗?”

宰予听到这话,颇有些‘何不食肉糜’的感叹。

他拍着子贡的肩膀,叹息道:“只有你们这种富裕人家,才会花钱买柴火。你看看我,或者去问问子有他们,我们哪一个不是自己去原野上捡柴火烧?”

子贡闻言,恍然大悟道:“所以你的意思是说,这一年齐国的租税之所以能提前缴全,其实是齐国的富户间接的代为缴纳了?”

“你这么理解也没错吧。”宰予道:“毕竟农夫手中有了钱,他们就算不种地,也可以用卖柴薪得来的钱,去市场上购买粮食,用来缴纳地租。”

子贡微微沉思:“如果这么说的话,齐国人干脆每年都在草泽放一把火算了,这样一来,农夫不就都可以富裕起来了吗?”

宰予听了,惊得连忙否认道:“使不得啊!”

“为什么?”

“你想啊!要是每年都放火,那柴薪的价格就会居高不下。如此一来,谁还去种地啊?大家都去捡柴火算了!”

“捡柴火不好吗?”

“捡柴火没什么不好的,但不种地就大事不妙了!你难道忘了管仲在齐国主政的时候,是拿什么手段对付我们鲁国的了吗?”

在齐桓公刚刚继位的时候,鲁国的国力虽然不如齐国,但也不是可以被随意拿捏的。

因此,两国在各个领域时常产生摩擦。

齐国在经过管仲的一系列改革后,国力大增。

齐桓公也摩拳擦掌,准备对外扩大国际影响力。

因此,不听话的鲁国就成了桓公的眼中钉肉中刺。

桓公想要削弱鲁国,于是管仲就给桓公出了个损招儿。

鲁国地势平坦,水土肥沃,纺织业也十分发达,很早就有种桑织绨的传统。

管仲建议桓公带头穿绵绨材质的衣服,而且不止桓公要穿,齐国的官员们也得穿。

齐国的百姓看见官吏和国君都穿绵绨的衣服,于是也纷纷跟着一起穿。

没过多久,穿绵绨就成了齐国的一种时尚。

之后,管仲又下令齐国境内一律不得织绨。

这样一来,齐国就只能从鲁国进口衣物,绵绨价格自然也是水涨船高。

鲁国的农夫见到绵绨利润高,于是都不种粮食,而去种桑养蚕,搞经济作物去了。

就这么过了一段时间,等到粮食收获的季节,管仲立马让桓公和官员们放弃绵绨,该穿帛料衣服,并要求立刻中断与鲁国的一切经济来往。

鲁国的绵绨卖不出去,又无法从齐国进口粮食,于是国内粮价瞬间飞涨,甚至达到了一石数千钱的地步。

而齐国的粮价,才不过每石十钱。

于是,鲁国的百姓纷纷投奔邻近的齐国。

两年之内,鲁国的人口足足减少了十分之六。

自此之后,鲁国就再没了和齐国叫板的底气,只能上缴贡品,尊齐国为霸主,鞍前马后、唯命是从。

子贡想起这件事,只觉得浑身发冷。

他忍不住骂了句:“管夷吾,真小人也!”

宰予倒并不感冒:“但你也不得不承认,这个人真的很有才能。”

“那确实。怪不得夫子也承认管仲的才能呢。能够匡扶桓公成就霸业的人,果然不可以小看他啊!”

宰予拿起子贡面前的《管子》,又往后翻了几页,指着其中一段说道。

“你不是想让百姓全去捡柴火吗?你看看这一段,这就是捡柴火的下场。”

子贡一眼望去。

桓公想要讨伐莱、莒两国,管仲建议桓公派士兵开采庄山的铜矿,铸造货币,大幅溢价购买两国盛产的柴薪。

两国的百姓于是抛弃田地,全部进山砍柴。

两年之后,管仲故技重施,下令停止买柴。

两国的粮价瞬间飙升至每石三百七十钱,于是百姓纷纷投奔齐国,国内一度十室九空。

莱、莒两国比鲁国硬气些,他们硬挺了二十八个月。

但最终还是没绷不住,只能向齐国屈服。

子贡问道:“这不是同样的招数吗?”

宰予摇头道:“看起来一样,但管仲针对莱、莒两国的手段,比起对鲁国那一次,是有进步的。”

“进步在哪里?”

宰予指着管仲下令铸造货币的那一段,说道:“进步就进步在这里。”

子贡皱眉思索了一番:“为什么铸造货币就进步了呢?”

宰予道:“管仲下令铸造的这批货币,是专门用来购买莱、莒两国的柴薪的。

也就是说,这批货币不会流入齐国本国的市场中。

市场上的商品价格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如果商品多了,那么价格就会便宜。商品少了,那么价格就贵。

这就是物以稀为贵的道理。

但你是否想过,如果钱币的数量多了,会造成什么结果呢?”

以子贡的聪慧,他稍一思索,便脱口而出道。

“如果钱币多了,那么钱就不值钱了。所以商品的价格就会上涨。”

宰予点头道:“所以管夷吾铸造货币,用来专门购买莱、莒两国的柴薪,而不是使用国内储存的货币去购买,为的就是不影响本国的物价。

而莱、莒两国因为在短时间内得到了大量的钱币,而固定出产的粮食又变少了。

所以粮食的涨价速度要远快于平常,而且不止粮食会涨价,其他的商品也会随着钱币数量的增加而上涨。

因此,莱、莒两国的百姓才会比鲁国的百姓逃得更多,跑的也更快。

由此可见,管夷吾的智谋,也是在一次次实践后逐渐进步的。”

子贡本就喜欢听这些有关经济的理论,宰予这么一介绍,把他听得都入迷了。

他连忙追问:“那在莱、莒两国之后,管仲的手段又进步了吗?”

宰予道:“当然!鲁国和莱、莒两国,说到底都只是小国。

这之后,管夷吾又拿着更加成熟的计谋,狠狠地算计了南方的楚国一把。”

“他这一次用了什么手段?”

宰予道:“管仲明面上声称桓公喜欢楚国云梦泽中的生鹿,之后下令铸造货币,派使者带上大量黄金和两千万铜币前往楚国买鹿。

楚王知道这个消息后十分高兴,他笑着对群臣说:钱币是谁都重视的,国家都要依靠钱币才能维持运转。而禽兽,不过是一群害物,齐国人想要就送给他们吧。请通告百姓尽快猎取生鹿,换取齐国的全部财宝!

谁知管仲不止收购生鹿,还在暗地里储存了齐国十分之六的粮食,还偷偷派人去楚国收购粮食。

结果,齐国储存的粮食多了五倍,楚国的钱币也多了五倍。

之后,又封闭关卡,断绝与楚国的经济往来。

当楚国粮价高达每石四百钱后,齐国就派人运粮到芊地售卖。

最终,不止让楚国把赚到的钱全都吐出来了,就连楚国的百姓也有大批逃亡的。”

听到这里,一直对管仲抱有偏见的子贡,也不得不叹服道。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大才啊!管夷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