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尊师孔仲尼 > 第九十三章 示敌以弱,以柔克强

尊师孔仲尼 第九十三章 示敌以弱,以柔克强

作者:役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5:13

第九十三章 示敌以弱,以柔克强

“毋恤能够得到主君的赏识,全赖您仗义执言,贱婢无以为报,唯有一跪而已!”

馆驿的厅室之中,身穿直裾深衣的狄人女子跪倒在宰予的面前。

赵毋恤站在一旁,搀扶着她,眼中荡漾着泪水:“母亲!”

坐在一旁的子贡见状,被搞得有点不知所措。

他在鲁国时,经常帮助夫子处理些接待宾客的事务,但来客一见面就直接下跪叩首的,子贡还真没见过。

就算是想要用下跪表达感谢,那也应该是行顿首礼,也就是用头触地,随后立刻挺直腰板就行了。

可看这女子用的姿势,双腿并拢,左手交于右手之上,然后还长拜不起。

这赫然是臣子面见君王时才会使用的稽首礼啊!

至于宰予,他早就被吓得起身避开了女子行礼的方向。

他想要上前搀扶女子起身,可又想起了‘男女授受不亲’的准则,一时之间进退维谷,他是扶也是错,不扶也是错。

但宰予倒也没去责怪她。

因为他知道,赵毋恤的母亲乃是狄人,她行稽首礼应该不是想要捧杀,而是真的没分清诸夏礼仪的轻重。

因此,他知道冲着赵毋恤道:“毋恤啊!快让你的母亲起身吧,她的心意我已经感受到了。”

赵毋恤抬起袖子摸了摸眼角的泪水,乖巧的点了点头,随后伸出小手搀着母亲道。

“母亲,您快起来吧。要不然,待会儿宰夫子要怪罪您了。”

子贡也在一旁劝说着:“是啊!君夫人快快请起吧,您就算想要感谢,也不必行如此大礼啊!”

宰予点头道:“况且毋恤能得到父亲的看重,是因为他原本就贤能无比,再加上他又得到了上天的帮助。

我宰予一介微末之躯,又怎么敢对他人的贤能视而不见,乃至于窃取上天的功德,去承受您的盛情呢?

您快快请起吧。有什么话,我们可以起来慢慢谈。”

众人好说歹说一番劝,赵毋恤的母亲才终于直起了身子,让众人看清了她的样貌。

虽然她久居诸夏,一头秀发也学做诸夏女子般盘起,身上的衣装同样是晋国的传统制式。

但如果只要细细观察她的特征,还是能够一眼分辨出她的不同之处。

轮廓较深的五官、泛棕的发色、还有淡色瞳仁,这些特征无不在说明,这是位来自北方白狄或赤狄部落的女子。

宰予原先就知道她是狄人,因此倒不是很惊奇。

可子贡一看到她的相貌特征,眉头却下意识的紧蹙,不过很快,他便又恢复如常了。

但赵毋恤的母亲一直因为狄人身份备受歧视,对于周边的环境极为敏感,因此子贡的小动作自然没有逃脱她的观察。

她生怕因为自己的身份影响到众人对赵毋恤的观感,因此连忙加倍诚恳的向宰予致谢。

“我的身份卑贱,出身于白狄的仇由氏。十六岁时,主君征讨仇由,仇由氏战败,便向赵氏进献婢女、财物请和。

因此,我有幸能够得到服侍主君的机会,为赵氏诞下子嗣。

但我自知才能低微、德行不足,虽然尽心教育毋恤,但却总有未能尽力的地方。

如果不是宰夫子与姑布夫子在主君面前竭力进言,毋恤这样出色的孩子险些就要毁于我手。

我听说您即将启程回国的消息后,担心今后再没有向您道谢的机会。

所以才在没有递送拜谒的情况下,带着毋恤擅自前来向您道别,还请您不要责怪。”

说完,她再次拜倒。

赵毋恤的母亲虽然是狄女,对于诸夏的礼数并不了解,但言辞之中尽显谦卑。

这番话说完,别说宰予了,就连刚才对她抱有成见的子贡都感到不好意思。

宰予连忙劝她起身:“您不必多礼。就像我刚才说的那样,吉人自有天相,毋恤的事情,您真的不必谢我。”

“可……就算不为这件事,我还是想要向您提前道谢。”

“喔?这是为何呢?”

赵毋恤的母亲面带歉意的请求道:“我听说您是鲁国来的君子。身边的人常常告诉我,鲁国的君子,是天下的表率。

他们待人接物总是谦和有礼,他们说话谈吐永远令人感觉如同微风拂面。

我们狄人常说,万里的鹏鸟伸展翅膀,就足以使天下都蒙受它的荫泽。

如果毋恤能够蒙受如您这样君子的教诲,哪怕只有三两句话,也一定是终身受用的。”

宰予听到这里,总算明白了。

原来这位母亲之所以如此谦卑,甚至不惜向他行稽首礼,为的就是帮儿子赵毋恤奔个好前程。

虽然赵毋恤在赵鞅心目中的地位有所上升,但说到底还是个出身卑贱的庶子,要想逆转形势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

而他宰子前几天在赵氏下宫的一番慷慨陈词,并赢得赵鞅赏识的事情,不可能没有传到她的耳朵里。

所以,她才会如此急切的带着赵毋恤前来拜见,想要让宰予为她们母子二人指一条明路。

宰予心中感叹道:“这便是舐犊之情吗?”

赵毋恤的母亲见宰予久久不言,还以为宰予是看破了她的小心思后,心生嫌隙。

她慌乱的神色溢于言表,看样子,似乎又想要向宰予跪拜请罪。

“宰夫子,我……”

宰予和声笑道:“您不必向我致歉。我的老师教导过我:仁者,亲亲也。

爱护子女是人之常情,更是值得尊敬的行为,我怎么会因此责怪您呢?

只不过,您想要让毋恤蒙受我的教导,却不知道毋恤愿不愿意聆听我的指教呢?”

赵毋恤的母亲闻言,立刻欣喜的拉着儿子的袖子道:“毋恤,快!”

赵毋恤立马下跪叩首,从袖子中拿出之前母亲交给他的小木匣子恭恭敬敬的举过头顶。

匣子里装的是一只镶嵌有珍珠、宝石的笄,那是母亲最珍贵的品,也是她从白狄氏族带出的纪念。

白狄如今已经成了她的过往,现在,她将用这枚珍珠笄作为拜师礼,为儿子开启新的前程。

宰予用两指手从赵毋恤的手里捧起木匣以示庄重,随后将它摆放在自己的面前,然后面带笑容的问道。

“我的老师曾说过: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既然你愿意听从我的教诲,并奉上拜师礼,那么我便跟随老师的脚步,传授你为人的道理。”

赵毋恤顿首再拜:“请夫子启发。”

宰予朗声道:“我今日可以传你上中下三略。

上略:刚猛相济,辨识忠奸,揭示万物成败之理。

中略:区分德行,选用人才,明察机巧权变之术。

下略:陈述道德,考察安危,讲述残暴不仁之罪。

不知道,你想学哪一略呢?”

“我……”赵毋恤犹豫了片刻。

他想说上略,但又怕宰予责怪他贪心。

但学中下,又怕辜负了母亲的期待。

于是,他先是抬头看了眼满脸笑容的宰予,又扭头看见身旁眼里泛着泪光却依旧微笑的母亲。

终于,他下定决心,用着奶声奶气的声线,发出了世上最为斩钉截铁的声音。

“回夫子!”他拜伏道:“毋恤,想学上略!”

宰予笑着连连点头,开始为他讲述。

“好,既然学上略,那可就要仔细听好。待会儿我说的话,你必须一字不差的谨记在心。”

“学生谨遵您的教诲!”

宰予道:“想要得到众人的拥护,其关键在于能否得到人心。

身为主君,如果愿意把爵禄赏赏赐给有功的人,就能把自己的意志转化为众人的意志。

如果主君与众人追求的目标相同,那这个目标就没有不实现的。

如果主君与众人所厌恶的事物一致,那么被厌恶的事物就没有不被克服的。

柔能制刚,弱能制强。

柔,是一种德行。

刚,是一种伤害。

弱小未必总会处于下位,而强大也并不总会身居上位。

弱者容易得到他人的同情和帮助,强者容易受到人们的怨恨和攻击。

所以为人处世,有时候要用柔,有时候要用刚,有时候要示弱,有时候要用强。

只有刚柔相济,互相映衬,根据情况的发展进行变化调整,才能成就事业。

天地运行的规律无比玄妙,人道的变化也是无法料定的。

所以在万事万物没有明辨之前不要贸然行事。

而一旦时机成熟,便应立即采取果决的对策。

《军谶》上说:能柔能刚,其国弥光。能弱能强,其国弥彰。纯柔纯弱,其国必削。纯刚纯强,其国必亡。

这三十二字,你必须谨记于心,时刻提醒自己。

只要你坚守这三十二个字,那么就能做到终身不辱,进可图谋四海,退可保全亲族了。

毋恤,你且上前,夫子传你天地至理。”

赵毋恤慌忙起立上前,恭恭敬敬的俯下身子,伸出白嫩的小手静待宰予传道。

宰予则笑着从袖中拿出前日抄写的书籍,端端正正的放在了赵毋恤的双手之上。

赵毋恤接过书本,放在眼前一看,书本的封面上赫然写着《三略·上略》,翻开书本,他的眼睛立刻被里面的一句句至理名言吸引住。

一时之间,他看得竟有些痴傻。

他的母亲见状,急忙出声提醒道:“毋恤!”

赵毋恤这才醒悟,赶忙跪谢宰予:“毋恤,再拜夫子授业之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