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梦 > 第五十七章 爵位(一)

明梦 第五十七章 爵位(一)

作者:一壶清茶淡香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6:31

第五十七章 爵位(一)

明梦

重修大明律已经展开了,但是想有一部好的法律不单单需要许多专业的人才,还要有各行各业的人参与进来才能制订出一部适合当前社会的法律,制定新的大明律是在大理寺进行的。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才,虽然现在大明还没有专业的法律人才,但是因为有法家的人参与再加上朱舜在一旁不时地给一些意见,制定起来还是很快的。

庙堂上的事情似乎与百姓们没有关系,此时他们正在忙着秋收。

今年其他天灾没遇到,反而是旱情加重了许多,但是已经投入使用的水利灌溉设施,让今年的旱情对于粮食的收成影响不大。

“黑蛋,今年你家的庄稼不错啊,看样子要比其他人家多一成的收获。”

“那可不是,老汉种了一辈子的庄稼还从来没有见过能把庄稼种的这么好的,啧啧。看这玉蜀黍多大。”

“老叔说笑了,我哪敢和您老比,您是老把式了,我还要向您老多学学。”

“那可不行,这些都是新庄稼,我知道的还没你多,等的空了你要向大家传授一下经验。”

这几年可以说彻底改变了北方百姓的种植结构,从以前比较单一的小麦、谷子、大豆等本土的传统作物,发展到现在玉米、红薯、土豆等外来的经济作物,从以前的单一种植,到现在套种结合,不仅增加了粮食的多样性,也增加了百姓们的收入。

但是能发展到现在,还多亏朱舜以前的出身,要不然就算有那么多的粮食作物,也不知道该什么时间种植,什么时间收获。

以前看小说时感觉主人公在发展外来物种的种植时挺简单的,但是真正来到这个时代,朱舜才知道,其实很麻烦,光一个种植时间就能难倒无数人,别看宋应星算是农家的,但是有些作物在南方种植时没问题,但是一来到北方,种植时间不对,根本就不会有收获。

就拿玉米来说,说起来有两季,一是春玉米,二就是晚玉米,但是真正说起来一块地只可以种一季,要么是春季,要么是晚季,要想两季都种,除非是两块地。

特别是晚玉米,种植时间稍微不对,一年就白忙活了。

“有啥经验,这些东西以前咱们见都没见过,要不是农技站的人,咱们根本别想种植成功,看看癞头家里的玉蜀黍,就因为差几天,到现在还没见放梢,唉,今年白忙活了。”

天气一冷,玉米的授粉就成了大问题,百姓们虽然不明白具体原因,但是他们知道这样的天气玉米还没放梢,就再也不会结出玉米棒子了。

“怪得了谁,一个懒汉,净想好事,要不是咱们村长,癞头家的地早就撂荒了。”

“就你废话多,赶紧干活,这些玉蜀黍杆到时候有人会来收,趁着还是青的,赶紧砍下来,过几天变成干的了,就不好卖了。”

农家人能多一点收入就多一点收入,特别是庄稼汉子在秋收的时候那就是抢时间,哪有时间像村妇一样闲聊?

“当家的,回家吃饭了。”

干活的时间总感觉过得很快,刚刚安静下来没多久,就听见远远地传来喊声。

“唉,一会就回。”

玉米地里也不知道是谁长长的应了一声,惹得周围正在干活的人哈

哈大笑。

“臭小子,那是你婶子,这声你都敢应?”

“哈哈,这小子**是看上他婶子了。”

“滚犊子,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笑声骂声一片,让这片大地上充满欢声笑语。

“你们不吃饭吗?”

黑蛋大声的问着其他人。

“吃啊,家里的婆娘还没送来呢?”

“哈哈,现在的日子比以前好太多了,以前哪能一天三顿干饭?一天两顿还是清汤寡水的,日子比张地主家还要好,简直不敢想象。”

村里的人对于以前的事情可是记忆深刻,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老百姓能过上这么好的日子。

“那是,要不是信王爷有神仙手段,哪能有现在好日子,对了,叔,你家今天啥饭?”

“鳖犊子玩意儿,现在知道叫老子叔了?”

那人听见这个声音骂骂咧咧的说道,顿时一片哄笑声又传了出来。

“爹,爹,我错了,再也不敢了,……”

不理会表亲的话语,只见一个汉子扛着一袋玉米向着外面走去。

“当家的,赶紧歇歇,先喝口水,我加了糖的。”

一名妇人看见汉子,就赶紧说道,同时也把一碗糖水端到了汉子面前。

“这真是糖水?”

看见清亮清亮的水,汉子的眉头皱了一下,他有些怀疑,自家婆娘在说假话,哪有糖水没有一点颜色。

明朝因为黄泥水淋糖法而制造出了白糖,已经成为此时大明外贸的支柱产业,但是白糖的价格在大明内部降低,反而更加的高涨,普通的百姓并不能吃到白糖,大多数是饴糖为主,红糖在前两年的大明也算是奢侈品。

但是今年已经不同了,在去年控制住东番岛之后,朱舜就让人大量种植甘蔗,同时研究出了更加先进的制糖工艺,在今年白糖产量大大增加,同时不缺钱的朱舜也没想着大量外贸白糖,反而是先紧着大明百姓。

“这真是糖水,今天和孩子们去镇上,看见惠民商铺里有白糖出售,价格很便宜,就买了几斤。”

汉子听见自家婆娘的话,眉头微微一皱,在他想来价格很便宜那是假话,肯定是孩子们嘴馋了,不过他也没多说什么,现在他家也不缺这些钱,毕竟现在自己家有那么多粮食,再加上今年的玉米看样子收成也不错,不气在那些钱。

“当家的,我说的是真的,白糖也就是几毛钱一斤,比麦子略贵。”

“真的?”

汉子有些疑惑,这也不怪他,主要是他没见过甘蔗,这个朱舜也没见过,更加不知道甘蔗的亩产量会有那么高,去年种的太多了,造成今年的白糖有些过量了,这让朱舜哭笑不得,所以白糖一下子就成了白菜价。

“真的,惠民商行可是信王妃的产业,价格低的没话说。”

“那你卖了多少?”

“五斤,不到一元钱。”

“傻婆娘,你咋不多买一些,要是以后糖价上涨,就费许多钱。”

小农思想很重的汉子怒其

不争的说道。

“这个你就放心吧,惠民商行的伙计可说了,白糖无限量供应,价格不会太高,保证能让百姓们吃得起白糖。”

“好,真是太好了,赶紧的给王爷、王妃磕几个头,等回到家了,咱再给信王他老人家上几炷香,老天爷保佑信王长命百岁,好让咱们的幸福日子能够继续过下去。”

汉子说着就跪在地头向着北方磕几个响头。

田间地头的家长里短,让人感受到百姓们的淳朴,更加能感受到百姓们那甜如蜜的生活,但是他们不知道还有一件大事在等着他们。

秋收的时间很短,因为接下来就要种麦子了,不抓紧时间的话,就会错过一季的收成。

眼看着树叶已经掉光了,寒风已经开始吹起,百姓们也开始进入难得的休息时间,当然闲不下来的百姓会进城打工赚些钱补贴家用。

“黑蛋,黑蛋,赶紧的里正找你。”

百姓们还是习惯把村长喊作里正,这是习惯问题。

听见外面人喊话,黑蛋放下包袱,他正准备去县城打工。

“什么事情老叔?赶紧进屋歇歇。”

黑蛋看到来人气喘吁吁,先是问了一句,接着就邀请来人进屋。

“不进去了,赶紧跟我走,有急事,还是好事。”

黑蛋更加的疑惑,但是也不迟疑紧跟着老叔的步伐向着外面走去。

路上问了几句,老叔也说不清楚,只是说县衙来人了,要找全村种地最好的人,里正就想到了黑蛋,其他的他根本不清楚。

当黑蛋和老叔来到里正办公的地方时,发现几个陌生人正在和里正有说有笑的,这让本来还有些忐忑的黑蛋不再那么紧张。

“这就是我村的黑蛋,种地一把好手,今年他家地里产量比其他户多出两成多。这几位是政务院主管农业的官员要问你一些情况。”

里正简单的介绍了几句,就在一旁端茶倒水招呼几人。

政务院的人比较年轻,但是丝毫没有盛气凌人态势,更没有看不起黑蛋的表情,拱手作揖之后,就询问了黑蛋一些情况,在他疑惑不解的离开之后,政务院的人又走访了几家百姓,就离开了村子。

这仿佛是黑蛋生活中的一个小插曲,他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毕竟生活还得继续,丝毫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又会对他的生活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黑蛋,黑蛋,赶紧的跟我回家。”

此时的黑蛋正在装卸货物,听见同乡的喊声,他虽然有些诧异,但是还是先把肩上的货物卸到仓库里,才走到同乡面前。

“啥事啊?我家里出事了?”

“你家里能出啥事?赶紧的跟我回家,这次是好事,黑蛋这一下你可要出名了。”

听见同乡的话,黑蛋先是稍稍放心,接着就开始疑惑起来,他怎么要出名了?

“愣着干啥?赶紧跟我回家,官差还在村里等着呢。”

看见黑蛋还在磨叽,同乡就拉着他向着外面跑去,这让黑蛋更加的疑惑了,同时还有些忐忑,毕竟同乡可是说了官差还在等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