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天下安康 > 第四十三章 大匠唐懿

天下安康 第四十三章 大匠唐懿

作者:鸣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8:03

第四十三章 大匠唐懿

海军成军之后,舰队使向南方的舟山群岛,在那里建设自己的母港。虽然胡逗洲紧临吴州,扼守长江,地理位置优越,但其距离陆地太近,很容易被其他势力发现,生出事端。而舟山群岛附近,控南扼北,又岛屿众多,多良港,更方便走向大海。毕竟下一步,远洋舰队的目标还是流求(今台湾岛),那里才是远东舰队的核心战略基地。

而黄明远等人,则前往胡逗洲的造船厂。

北人骑马,男人乘船,作为南方主要的交通工具,此时江南的私人造船厂也不少。黄明远在此建厂,并不引入注目。至于一个胡逗洲,乃荒凉穷困之地,人口稀少,以黄明远的权利地位,很容易将其变作私人领地。

实际上这一次招安江南世家,对于黄明远来说,最大的收获是他准备在吴州筹建的造船厂稳了。

打造一支远洋船队,开启国际贸易之先河,怕是每一个穿越人的梦想。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种想法很不现实。海上贸易,风险极大,虽然成功了收获丰富,但光是打造这么大规模的舰队,就需要极大的投资,而这核心是造船。

现在的黄明远已经有了两个造船厂,一在莱州后世的威海卫,一在海州郁洲岛(今连云港地区,后成为陆地)。但相较于南方的造海技术和造海规模,这两个北方造船厂的实力仍不够看,不仅仅是物资、人员相对匮乏,光是人才的思想观念就差距很大。所以黄明远决定在江南再建设一个大型造船厂,作为远洋舰队的母船厂。

这个时代最重要的造船基地应该是扬州,扬州滨江临海,水运发达,自古就是南北交通的重要枢纽。历史上刘晏在担任盐铁转运使时,在扬州建成了十个大型造船工场,共造了两千多艘船只。不过考虑到杨广以后常驻扬州,黄明远可不想将自己的舰队造船厂布置到杨广的眼皮子底下,惹他碍眼。而吴州一带,良港无数,又靠近舟山群岛,再加上自己巨大的影响力,正是发展造船业的好地方。

黄明远早早拿下了胡逗洲和刘家港,就是瞅准了这里的优越位置。

为了建好这个船厂,黄明远还在造船厂之中模仿了后世的制度,将管理和技术分开,由总管事负责管理船厂行政事务,而总工程师负责管理造船技术。

造船厂的总管事黄壬,原来是海州厂的总管事,黄明远的亲信出身。

黄明远很小的时候就注重培养亲信,收养孤儿,然后从中挑选人才,以为己用。到今天为止,黄明远手上最重要的四海商团,除了总揽的整伯,便是下属的十二个大管事。这些大管事分管商团各项事务,而黄明远则通过这十二个大管事以及培养的数十名管事来确保商团不会背叛。至于其它各处田产、庄园、船厂、矿山等地,也基本上是这种模式。

其中四海商团十二名大管事以地支命名,分别是黄子,黄丑直到黄亥。而其它产业最重要的十个管事则以天干命名,分别是黄甲,黄乙直到黄癸。之前海州刺史是黄明远的舅舅,黄明远便让黄壬在海州建了第一个造船厂。

而总设计师唐懿,则是这个时代少有的一名造船大师。

提起唐懿,后世并不知名,但他的儿子唐逊曾任扬州道造船大使,为唐太宗打造征高句丽的战船,是一代名匠。

唐懿乃是三国时期魏安远将军唐咨的后人,造船世家。唐咨是历史上少有的大运气的人,由魏奔吴,授左将军;复归入魏,拜安远将军。因为魏国善待东吴兵士,唐咨在东吴的家室亦没有被诛杀。后来魏国要伐吴,命唐咨在青州制作浮海大船作攻吴准备,而其中一支子孙便世居于青州。

唐懿本身出身官宦世家,祖父唐永,父亲唐琌被封为平寿县公,二人都是出身关东的关陇世家外围人员。而唐懿本身也做到平原王长史,太子通事舍人,成为太子杨勇的心腹嫡系。

不过也是唐懿命不好,杨勇造反而亡,唐懿这个东宫重臣也被贬为华阴县令。再后来杨俨、柳述之乱,朝堂上再次清理杨勇旧臣,唐懿也被卷入之中,下狱论死。幸好黄明远意外知道唐懿的才能,这才保住了唐懿的性命,使其只被免除官职。

这唐懿前途无路,又惧了官差,因此黄明远稍一招揽,唐懿便投奔黄明远做了门客,以求得黄明远的庇护。黄明远便让唐懿前往海州厂做工监,负责打造船只。

此时黄明远在海州的造船厂发展的极其不顺利,主要是缺乏人才,黄明远招揽的一批工匠虽然技术不错,但并不擅长总揽全局,也不懂得设计改装,因此黄明远提得不少建议都没办法落实。

而唐懿果然不负黄明远所望。等他到了海州之后,眼看造船厂的工匠虽然技术娴熟,但根本不知道该做什么,整个建造过程及其凌乱。唐懿便将造船厂一分为五,各司其职。同时又令各部先建造民用小船,锤炼工序,甄选人才,培养技艺。等到大批的民船制造出来售卖出去之后,整个船厂的工作都步入正轨,而民船出售的资金也弥补了一部分亏空,船厂这才有了足够的生命力。

这时候唐懿又从各分厂抽调大批工人,组建总厂,按照黄明远的流水线生产方式制造各部零件,而五个分厂则成为五个装配厂,分别负责装配各类船只。如此一来,不过一年多的时间,海州厂生产能力大大提升,光海船就打造了二十余艘。

此时正好天子又要打造龙舟,光各类船只便需要上万艘之多。黄明远仗着身份的便利,便从王弘手里为海州厂拉来了一大批订单,同时引入一大批工匠。经过这次龙舟打造,海州厂终于成为北方数一数二的大厂。

而此时江南局势更加复杂,新建的胡逗洲船厂局势也更严峻,为了自己的航海大业,黄明远这才将唐懿调到胡逗洲,重新在此筚路蓝缕,披荆斩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