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天下安康 > 第六十九章 天子夺情

天下安康 第六十九章 天子夺情

作者:鸣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8:03

第六十九章 天子夺情

兖州,邹山。

黄明远自从回到邹山之后,便在后山搭了一处竹楼,隐居于此。至于家里的琐碎之事全不过问,也不见客。

虽然这是故乡,但黄明远其实在邹山一共没待过多久。自九岁离家,已经二十多年不曾归乡,还记得儿时亲手栽下的松树,也亭亭如盖了。

这几年在朝廷之中,尽是些蝇营狗苟的事情,没得污浊了心窍,忘记了初心,也失去了快乐。而此时舍弃凡尘俗事,寄情于山水之间,才感觉往昔很多的困顿一朝之间便消失不见,只有心境,似乎开阔了不少。

一有时间,黄明远就会和子女们在一起,或是给他们传道解惑,或是带着他们去访古探幽,或是领着他们去查访民间疾苦,尽可能尽到一个父亲的义务,仿佛要把之前失去的时间找寻回来一般。

一转眼,几个月的时间匆匆而过,天气转凉,这一年也过了大半。

黄明远在邹山身心放松、道法自然,倒是年轻了许多,也有些乐不思蜀。若是可能,恰逢盛世长宁,百姓安居乐业,其实像王维那样“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自己也是愿意的。

十月末,邹山已经下了一场雪,今年夏天天旱,不过天气却是个暖冬。黄明远走了不少农田,发现农田之中,因为天气原因,已经滋生不少虫卵,若是这个天气继续这般,无法冻死这些虫卵,明年指不定又是个蝗灾年。

也是大隋运气不好,三征高句丽怎么就遇上了拉尼娜和厄尔尼诺了呢?

官僚士绅和老百姓当然不懂什么是拉尼娜和厄尔尼诺,他们都将天灾归咎于天子的失德,这是老天爷发下的警示。

黄明远不得不叹息,每每王朝灭亡,总是有各种灾情潆绕,真不知是灾情导致了亡国,还是因为要亡国而上天降下了灾情。

这一日黄明远正带着孩子们堆雪人,便有北方的信使匆匆踏破家中的安宁。黄明远算算日子,知道辽东的消息也该到了。

黄明远拍拍手,抖了抖身上的学,让好好带着弟弟妹妹们自己玩,他则和长子维扬一起前往正房迎接天使。

维扬今年已经十一了,也算半个大人,黄明远很多事都不避着儿子。

“这次天使来邹山,天子怕是要夺情了。”

听到父亲的叹声,黄维扬有些不解,父亲怎么还没有见到天使,就知道对方来的目的。

“爹爹缘何有此感叹?”

黄明远和儿子边说道:“我虽为天子肱骨,实际上也是天子的制约,所以我这次丁忧天子才会这么高兴,就是因为天子这次能够抛开我甩开膀子去干。若非迫不得已,天子是不会来见我的。”

黄维扬脑子忽然一闪,有些难以置信地说道:“爹爹是说,天子征讨高句丽败了?”

“嗯!”

黄维扬对此实在不敢相信,怕他相信父亲的判断,因此赶紧又问道:“那三叔、五叔、七叔他们都在辽东军中,怎么样了?”

“吾也不知!”

“怎么可能败了?”

黄维扬实在不愿相信此事,他和所有人一样,都觉得一个小小的高句丽对于大隋来说不过是手到擒来之事。

黄明远说道:“怎么就不可能,赤壁之战可不可能,淝水之战可不可能?”

看到儿子有些说不出话,黄明远说道:“这次怕是天子急召我见驾,之后恐怕回不来了。你身为长子,要留在邹山,代我守完剩下的孝。”

“是,父亲!”

听到父亲要走而他不能跟随,黄维扬心中着实有些失望。

“那阿娘呢?”

“你阿娘、弟弟他们,一大家子都留在邹山,往后我不在,你就是家里的顶梁柱了。”

“嗯!”

黄维扬用力地点点头。

黄明远又说道:“用不了多久,辽东的消息就都会传回来,到时候很多事情就明朗化了。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很多人对于这次远征其实并不了解,我离开之后,你就试着写一写此战为何会失败的策论。等你完全弄懂了这里面的道理,你也就明白了天下之事了。”

“是!”

黄维扬知道这是父亲留下的考教,而父亲很少这么郑重其事地考教自己。自己这些年到底有没有真本事,或许就在这篇策论之中。

父子二人一路赶到府上正房,等待宣旨的内侍早就等急了。

“哎呦,卫公,您可来了!”

宫中的内侍当然知道黄明远的地位,因此没人敢对黄明远无礼。不过这些内侍也知道如何亲近贵人,因此这副焦急的样子反而显得很亲切。

杨广的旨意很简单,就是让黄明远去见驾,不过给黄明远的私人信件却写得洋洋洒洒,将辽东兵败的局势一一说了清楚。

不出黄明远所料,这次征讨高丽果然大败,杨广急召黄明远去见驾,就是想让黄明远给他擦屁股。

这屁股还非自己擦不可。

黄明远向宣旨内侍告了一日假,处理家事,明日再跟他一同上路。

宣旨的内侍当然不会拒绝,虽然天子催促地急,可是因为这种事得罪了黄明远,可不是傻子。

黄明远先是去见了妻子裴淑宁,告诉了妻子此事。

黄维扬虽然老成,但毕竟还是一个孩子,家中诸事,还是要妻子来执掌。

裴淑宁虽然也不愿丈夫离开,可她也知道,这些日子的朝夕相处已经是老天的恩赐。丈夫是做大事的人,没得被家事羁绊了脚步。

黄明远又让人去召三个叔叔相见。

三征高句丽拉开了天下大乱的序幕,而征高句丽的失败则彻底把大隋推向了深渊。历史上大河两岸都是乱地,整个河北、河北如被篦子梳理一般清洗了无数遍。邹山地处大河之南,也是难以独善其身。

黄明远这几个月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便是梳理邹山周围的势力,黄明远在任城、滕县、高平、滋阳等地有十多处庄园,老兵、佃户无数,拉出来就是一支强兵。

黄明远又写信给裴矩,使其将自己的心腹黄青调任鲁郡都尉,留在鲁郡,护卫家族。虽然是贬官,但这个位置,对于家族来说却极为重用。

黄玠、黄蒙三人对于天子征讨高句丽的失败很吃惊,但更吃惊地是黄明远对于局势的恶化看法。

三人无论如何也不相信黄明远说得天下要乱了。

不过三人也是历经风雨,久经沉浮,知道这个侄子不会无的放矢,因此也开始抓紧做准备。黄玠是宿将,黄蒙也是经历过沙场的人,再加上黄青,虽然进取不足,但自保还是有余的。

十一月十五日,黄明远带着数百亲卫,在风雪之中,往北方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