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天下安康 > 第四十一章 将计就计

天下安康 第四十一章 将计就计

作者:鸣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8:03

第四十一章 将计就计

刘元进为诸葛殷所阻,也没了再细问的兴致,便让朱燮离开了。朱燮离开之后,刘元进便向朱燮询问刚才阻止自己的缘由。

诸葛殷乃说道:“今日不管吴王是否与侯文师有什么阴谋,其必然不会承认。圣人再细问下去,到时必无法收场,只能与吴王摊牌了。若是吴王真的意图背叛圣人,必将打草惊蛇;即使没有此事,也会加深圣人与吴王之间的隔阂,不利于钱塘城的防守。”

但刘元进犹不甘心地说道:“难道此事就这么放任了事,若朱燮真的与侯文师勾结,让朱燮负责防卫钱塘城,无异于与虎谋皮。”

刘元进有心罢免了朱燮的城防大权。他本就不信任朱燮,任用朱燮也是迫不得已的事情,因此当觉得朱燮不可信时,他自是毫不犹豫地抛弃朱燮。

诸葛殷劝道:“圣人,我军毕竟没有朱燮通敌的证据,贸然将其撤职,又没个说法,实在影响士气。”

刘元进一听有些恼怒,拍了一下桌子说道:“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到底该怎么办?再放任下去,隋军就要来砍我们的脑袋了。”

诸葛殷献计道:“不是侯文师要劝降吴王吗?我们可让吴王给侯文师回一封信,自言同意投降,但是要得到隋军的保证。一些小人物的话他不信,必须侯文师亲自前来,他才会投降。

臣料侯文师初降隋军,急于立功,见到吴王的回信,必会前来与吴王一会。到时候我们便可趁机捉住侯文师,斩其首以振奋军心,同时警告那些意图叛变之辈。

而隋军折了侯文师,必不会再相信吴王的投降,到了那个时候,吴王再无法投降隋军。他若想活下去,只得与隋人拼命了。”

刘元进听得侯文师的话,眼前一亮,抚掌大喜。

“国师之计,果然妙啊!”

刘元进有些兴奋地说道:“最好可以趁机引隋军入城而坑杀之,必能大破隋军。”

诸葛殷一听赶紧劝道:“圣人不可,我军的战斗力较之隋军,尚有差距,若是开了城,隋军一拥而上,只恐有不测。”

越军的战斗力太弱了,到时候谁埋伏谁还不一定呢。

刘元进有些讪然,他自家人也知道自家事,只得作罢。

不过刘元进有个疑虑道:“怎么能让朱燮乖乖地给侯文师写信?”

诸葛殷笑道:“这有何难?朱燮在钱塘城中,如一猪狗,圣人让他生他则生,让他死他则死,圣人有命,他朱燮敢反抗吗?”

刘元进闻听兴奋地点点头。

刘元进再次招朱燮觐见,便向朱燮道歉自己错怪了朱燮,又向朱燮提及此事,让朱燮给侯文师写一封投降书,并引诱侯文师前来。

朱燮对于刘元进的妙计,并不看好。在他看来,侯文师素来谨慎,这种生死难料的事情,侯文师必不会轻易舍身冒险。

虽然知侯文师未必会中计,但他仍旧没有反对。他很清楚与刘元进的矛盾,若是侯文师之事不能解决,此事待来日必成为自家最大的隐患。为了守住钱塘城,他仍旧希望消弭这个矛盾。

朱燮为了表示自己的坦荡,也不避人,就在刘元进的大殿上,便开始奋笔疾书。写好书信,朱燮交给了诸葛殷,诸葛殷命一心腹假装成朱燮的家人,前往隋军之中,秘密去见侯文师。

此人匆匆离开钱塘城,当夜便赶到隋军军中见到了侯文师。

侯文师知道朱燮肯定不会给自己回信,便猜测此人有古怪,他便故意问道:“我与大王相约打开钱塘城门,大王却迟迟不予我最终时间。欧大将军心急如焚,若不是我再三劝说,就要举兵攻城了。大王还要速速定计破城,万不可误了平叛的大事。若是等隋军破了钱塘城,大王的筹码便不值钱了。”

那人没想到侯文师说这些,听的是七上八下,满腹狐疑。幸好他机警,才将此事圆了过去。

侯文师打开朱燮的书信,看了没几行,便皱着眉头,很是不满。

“大王这是要做什么,难道连我都信不过。什么前往钱塘城一会,若是可能,我不带兵打到钱塘城了。”

不过到后来,侯文师紧皱的眉头终于舒缓下来,最后竟然忍不住笑了出来。

“刘元进小儿,还想诈我,真是不自量力。”

送信之人见侯文师一语道破他的来意,还以为对方识破了他的身份,心中大惊,满是惧意。若非腿都软了,他就要趁机逃走了。

侯文师看完全信,一把将信拍到桌子上,愤怒地说道:“刘元进这个奸贼,心狠手辣,真是歹毒的很。若不是大王在信中用暗语与我说明一切,我还蒙在鼓里呢。这次我正好将计就计,看看刘元进该怎么办。”

说完侯文师当即写了一封信,装在信封中,用火漆交好,命送信的立刻回到钱塘城中,将此信交给吴王朱燮。

此人了解到这么一个大秘密,早吓得没魂了,拿着侯文师给他的信,惊慌失措地离开了隋军的军营。至于为什么侯文师没有怀疑他这个送信的,他却是早忘了。

此人回到钱塘城,立刻将自己所见的、所闻的全部告诉了刘元进和诸葛殷,二人听了皆是久久不曾说话。万没想到朱燮竟然使用暗语破了此计,二人皆是心中愤恨,刘元进更是破开大骂。

原来自己这些日子屡战屡败,是因为有内鬼啊。

刘元进本来很是自信,屡战屡败之后才不得不选择了低头,这时又有机会将责任推到他人身上,他自是习惯性的便认同了此事。

至于那个回城送信的,二人皆是很相信此人。至于侯文师为什么没有处置此人,怕是真的误会。

刘元进看着诸葛殷说道:“国师,到了今日地步,朱燮造反的证据确凿,此人怕是不能留了吧。”

诸葛殷也不劝阻,证据确凿,还能让对方继续坑害余杭军?

刘元进当即便准备派人去抓朱燮。诸葛殷认为,朱燮实力强大,威望极高,若是这么光明正大的去抓人,朱燮未必就范。不若将朱燮骗入皇宫,然后拿下,方为稳妥。

刘元进乃同意了诸葛殷的建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