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天下安康 > 第十六章 防守反击

天下安康 第十六章 防守反击

作者:鸣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8:03

第十六章 防守反击

战争,其实是一个牺牲和消耗的过程,更是一个通过牺牲部分来获取全盘胜利的一个过程。而防守反击更是将此道理体现的极致。

赵善仁得令之后,立刻率领两万五千人马下了凤凰山。斥候报告隋军不超过两万人,赵善仁带着两万五千人不说占不到便宜,但不会吃亏。攫欝攫

这时一场试探性的攻击,若是隋军实力强大,赵善仁自然便会立即返回。当然若是隋军大营空虚,赵善仁也会毫不犹豫地将隋军大营全部吃掉。

不过很快赵善仁遇到了第一个麻烦,此时高句丽军队先前为阻断隋军的道路,挖的那个大台阶,这次反而成了他们难以逾越的天堑。

这样高峻的台阶,攀上不容易,可下来也难。

之前温达认为隋军实力强大,他们必须死守,即使打到最后真的出击,隋军怕是也将这些台阶填平了,因此根本没考虑过这种情况。

幸好隋军在二十多里之外,似乎隔着这里还很远。

赵善仁只得命人在此用沙袋堆了一条下山的路。若是攻击不顺,回城之后还得拆了。

沿途路过隋军第一个大营,虽然里面空荡荡的,但外围的栅栏、壕沟、拒马一个部落,严严整整,让赵善仁一阵沉默。

隋军太强了,压得他们都有些喘不过气来。

一路跋涉,赵善仁带着军队终于来到隋军大营前,其部列阵以对,然后向隋军发起攻击。

此时隋军主帅张文远早就通过斥候获悉了高句丽人的动作。高句丽斥候严密监视隋营,隋军斥候也严密监视凤凰城和乌骨城。

这两日虽然大规模的战斗没有进行,但双方斥候之间的小规模接触战不知道进行了多少。

张文远眼看高句丽军队下山反攻,心中大喜。

高句丽斥候探察的不错,他营中的确只有万人左右,但他手上可不只是万人的部队。为了引诱高句丽人上钩,张文远早将剩下的军队后撤了二十里,埋伏到两侧的山岭之上。这山岭密布,虽然阻碍了隋军的进攻,但也是隋军最好的隐蔽屏障。

眼看高句丽军队前来,为了继续蒙蔽对方,张文远乃命令驻守大营的大将高元备,依托严密的工事、壕沟,坚守不出。而张文远则率领麾下主力,从后方隐藏地,悄悄靠近双方的战场。

赵善仁来的也是匆忙,所以准备并不充足,甚至一些携带不方便的攻坚武器也没有携带。

其实这一次温达有些失了方寸,所以往日的谨慎今日都不见了。

赵善仁到了隋军阵前,隋军并不列阵出战。

赵善仁命前军向隋军大营攻去。只见高句丽军队前来,居高临下的隋军立刻万箭齐发,射向对方。

高元备又在营内侧设置了数十架投石机,借着营盘地势高的优势,不断地向对方投掷。

赵善仁根本没准备攻坚的武器,而隋军大营却坚固的像一个龟壳一般。虽然高句丽军队来势汹汹,又拼命用人命来填,却没有用。

任凭高句丽军队如何攻击,隋军大营却是坚如磐石。

赵善仁没有办法,强攻之下,双方鏖战了整整两个多时辰,其部伤亡惨重,眼看申时过半,天色不早,赵善仁遂下令全军撤退,不再和隋军继续纠缠。#21434#21437#32#22937#31508#22346#32#109#105#97#111#98#105#102#97#110#103#46#99#111#109#32#21434#21437巘戅妙笔坊戅

此时离着大营北面不过十多里的距离,张文远几乎可以看到大营上空弥漫的烟火。四面都是喊杀声,隋军的大营仿佛一处洪流中的孤岛,岌岌可危。

但戎马多年的张文远很清楚,这种牺牲是必有的,虽然剧痛,但是必须承受。

为了完成对高句丽军队的合围,在高句丽军队对隋军大营发起攻击的同时,张文远令吕会彦和李进二人分别率领一万军队在两侧,沿着山道秘密向前,对高句丽军队形成反包围。

又令高元臻集中精骑三千于中军,作为突击部队。

众人屏气凝神,遥望等待。

此时隋军大营升起一杆高十多丈的大旗,来回摇动,这正是提前预定的出击信号。

张文远大喜,令人在山上也同时竖起红旗为信,并下令全军突击。于此同时,位于两侧埋伏的吕会彦和李进也得到消息,同时向高句丽军队发起攻击。

一时之间,天摇地动,整个山林之中,似乎都回荡着隋军的声音。

隋军是高句丽人的两倍还多,而且以逸待劳,突然出击,立刻震惊了撤退途中的高句丽军队。

此时正指挥部队撤退的赵善仁听着四面的喊杀声,大吃一惊,立刻命人前去探个究竟。

这凤凰城周围群山环绕,天然的将各处道路、山谷割裂开来,虽然易守难攻,但也通信不便。隋军大营和凤凰城相距二十里,并不是一片坦途。

这时有一个受了箭伤的士兵强忍着一口气来到赵善仁身前,捂着伤口说道:“意俟奢,是隋军,到处都是隋军。”

此人说完便撑不住,死在那里。

赵善仁更是吃惊。

然而由不得他犹豫,两侧的隋军已经杀出,和高句丽军队绞杀在一起了。

赵善仁立刻高呼着“结阵,结阵!”

看这局面,赵善仁早已经明白,怕是中了隋军的示人以弱、诱敌深入之计。隋军故意装得兵源不足,大营虚弱,就是为了隐藏早已埋伏在四周的军队。

赵善仁深恨自己没有发现隋军的伎俩,才将自己陷入到如此的境地。此时别无选择,只得应战。

赵善仁作为温达麾下第一武将,也是多临战阵,胸有韬略。他很清楚自己此时不能轻易突围,此地山势险峻,交通不便,而敌情不明。看似突围之路只有不到二十里,但一旦在突围途中为对方所趁,突围很可能变成大举的溃乱。到时候他就是天神下凡,也没法拯救危局了。

所以赵善仁决定,就地结阵,组织防御。无论隋军怎么攻击,便是死守应对。他已经派人送信往乌骨城,请求主帅温达救援。只要援军赶到,他便能和温达里应外合,甚至可能反败为胜。

赵善仁的决断,不可谓不果决有效。

将是三军之胆,很快这支原本已经有些混乱的军队,便开始稳定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