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天下安康 > 第七十章 顺义军之乱(四)

天下安康 第七十章 顺义军之乱(四)

作者:鸣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8:03

第七十章 顺义军之乱(四)

胜捷城东门血流成河,西校场营中波诡云谲,但此时位于整个事件风暴眼位置的城主府,或者说叫县府,却是异常平静。

对于城中发生的动乱,县府之中的徐虎子似乎对于这场动乱毫不意外。他面对东门的求救,不仅不派遣部队紧急支援,反而有些坐视不理。诸将若非对徐虎子了解,怕是会以为徐虎子与叛军合谋了。

整个胜捷城并不大,因此众人虽然端坐在县府之中,也能听到来自东门的喊杀声。

徐虎子早就已经集结了部队,然后将诸将聚集于县府之中。诸将听着战况异常激烈的拼杀声,然后再看着老神在在的徐虎子,满心的焦急。

“将军,东门人少,若是再耽搁下去,恐东门支撑不住啊。”

“将军,还请赶紧救援东门。”

徐虎子却是不动声色,任凭诸将怎么劝他,却是不为所动。他坐在堂中,望着堂外的一角天空,似乎神色平静地等待着什么。

戴笠篷、王弓等人的叛乱虽然突然,但并不出乎隋军的意料。

实际上大隋从来也没有真正信任过安达儿一众人,这些人本就是势穷而降,是被迫的选择。他们与隋军不仅没有什么友谊,反而都是仇恨,此时投降,哪有什么忠诚可言。若是隋军真把安达儿一众人当成可信之人,那就是傻子了。

再说安达儿所部上万人留在胜捷城,隋军怎么可能对这些人丝毫不作防范?

安达儿投降之后,黄明远便派遣士兵进驻安达儿所部,为这些人洗脑。另一方面,又命陆贞严密监视安达儿所部将领,若是出现动荡,务求除恶务尽。

陆贞早就在高句丽布置了大批情报人员,此时安达儿所部中,还有几名没有暴露身份的北斗人员。

所以顺义军各部,只要有些风吹草动,都瞒不过隋军。

戴笠篷、王弓等人蠢蠢欲动时,把注意力放在了安达儿和徐虎子二人的身上,准备擒贼先擒王。

但他们万万没想到,当他们在军中进行串联的时候,北斗在其部潜伏的情报人员早就已经将他们的动作汇报给上级,又传递到黄明远手中。

黄明远立刻命位于沈阳的右侯卫军所部向胜捷城方向移动,又命焦方杰率部北上进驻抚顺城,时刻监视胜捷城。

所以戴笠篷和王弓其实没有一丁点机会。

甚至戴笠篷、王弓等人的叛乱,给了隋军一个清洗顺义军的机会。

戴笠覆、王弓率领大部人马攻击胜捷城东门,闻询的焦方杰立刻命令部下强渡小辽水,从叛军身后登陆。

但焦方杰和徐虎子一样,也没有立刻出击。

他们所等待的都是一件事,西校场的高句丽降兵会怎么做。

黄明远这一次希望彻底解决顺义军的问题,若是西校场的高句丽降兵也卷进了这场叛乱,参与攻城,隋军便可趁机解除顺义军的武装,甚至彻底解散这支部队。

但西校场官兵一直没有动。

这时有潜伏于西校场的北斗人员偷偷潜出,来到焦方杰的军中,将赵仁基拦住诸军的消息报告给焦方杰。

焦方杰心知西校场军中有这等人物,怕是不会参与到叛乱之中。

焦方杰当即不再等待,一边命军队点燃信号箭,通知徐虎子部动手,一面率军直扑东校场,然后将校场内全部军队控制。

东校场的原左引旧部李成民一直闭营自守,此时见隋军前来,也松了一口气,自己果然赌对了,忙开营迎接隋军。

焦方杰也没想到东校场内还有人没参与到叛乱之中。

不过为了保险,焦方杰命李成民所部交出兵器,在营中待命,至于戴笠覆等人留在校场内的军队,则全部被捉拿。

李成民是个聪明人,当然不会反对。他很清楚,自己是不是叛军,全在对方一句话中。

焦方杰命一部控制校场,然后自率主力直扑戴笠覆、王弓所部身后。

叛军顿足于东门之下,又遭到援军从后出击,立刻崩溃,四散逃逸。戴笠覆、王弓等人逃之不及,被焦方杰率部生俘,而其麾下叛军也几乎被全部捉拿。

数千叛军,被一网打击。

隋军入城。

此时徐虎子也已经率守军歼灭了城内的叛军。

看到城外信号响箭之后,徐虎子便知道动手的时候到了。他命一部紧急赶往东门支援,自率主力往外城清缴叛贼。

叛军在城内的据点早被隋军查的一清二楚,隋军如雷霆一般出击,立刻似秋风扫落叶一般将叛军歼灭干净。

至此,整个叛乱,彻底失败。

待在府上的戴笠篷闻听隋军已经杀入,知道事情败露,大势已去。他自知死罪难逃,便自刎而死。

不过戴笠篷也算仁义,临死之时,倒是没拉着安达儿给他殉葬。

隋军的突击队员攻入戴笠篷府上,消灭了所有的叛逆,救出了安达儿。

而差不多在同一时间,荆元恒的右侯卫军也从沈阳赶到胜捷城西,占领西校场,将安达儿所部缴械。

这场叛乱之后,无论是胜捷城还是顺义军,彻底为隋军掌握。

对于这次行为恶劣的叛乱,黄明远并没有大肆处置,而是有意淡化,宽大处置,省得影响招降纳叛的势头。除了一少部分叛军将领被处死,其余叛军全部被押到抚顺挖煤。

而安达儿虽然失职,但还算忠诚,黄明远也没有问罪。

黄明远不是圣人,但为了大局,只得如此。

隋军之中降将不少,而且黄明远也需要将安达儿竖立成忠义的典型人物,因此即使他们彻底捅破天,但也只得捏着鼻子认了。

至于赵仁基、李成民等人,因为在此处叛乱中坚守住立场,受到了黄明远的表彰,迅速成为顺义军中的新秀。

当然还有宁祖,事后他的矫诏和参与叛乱的之事当然没法遮掩。他本以为自己死路难逃,但处置官员却故意装作不知,不仅没有处置,还任命他为左营营将。

这一次宁祖背叛安达儿,双方彻底决裂,大隋正好用宁祖来掣肘安达儿。再加上赵仁基、李成民、韩凤等人,顺义军已经不再姓安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