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天下安康 > 第一百二十三章 元吉返回

天下安康 第一百二十三章 元吉返回

作者:鸣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8:03

第一百二十三章 元吉返回

这日李渊正在处理政事,便听闻有内侍来报,有隋人使节前来长安,随同而来的还有姑臧公。

李渊大惊,连忙召见。

这一个多月,他尽担心李元吉的安危了。

这李元吉如何在晋阳失陷一个多月后还没赶到长安,只因为他在龙泉郡就落入到刘云芳的手中。

李元吉当日弃军南下,身边只有数百亲卫和妻妾子女。不过这些人皆是精锐,又多有马匹,因此李元吉并不担心安危。

他还不清楚因为他的一意孤行,擅自弃军,整个晋阳主力尽皆崩溃,随之晋阳失陷的事情。

李元吉低估了此行的凶险。他没有走雀鼠谷——临汾一线,因为担心为沿途唐将所阻,而是决定从隰城前往龙泉,经文城到龙门渡河。之前听说张纶连战连捷,走这条路也遇不到隋军主力。

但李元吉没料想到的是隰城还为梁德占据。他只知道父亲南下已经占领了西河郡,哪知道在西河还有一个漏网之鱼。

很快梁德发现了李元吉一行,但此时梁德并不知道对方身份。不过眼看唐军数量不多,随身携带的物资又不少,他便指挥军队伏击。

李元吉所部,猝不及防,很快被击溃,若非心腹将领薛宝拼命相救,李元吉也得身死当场。当然,当时梁德不知道对方身份,并未下死手。

之后李元吉溃逃,梁德从俘虏那里得知李元吉的身份之后,立刻率部紧追不舍,直追到龙泉郡境内方止。

李元吉逃到龙泉郡,身边护卫不过十多人,至于妻妾、子女身份的,全丢给了梁德。

此时李元吉身边没多少人,连寻常的盗匪怕也打不过,因此不敢再招摇,只得隐匿身份,不过他终究是没法改去嚣张跋扈的性格。在浮图镇的时候,因为一点小事,李元吉一行又与饭店另一伙食客发生矛盾,竟然拔刀相向,引来官兵。

李元吉连杀数人,慌忙逃窜,最后为官兵所捕。

审问之下,浮图镇驻兵才知道李元吉的身份,于是李元吉被送往郡府。后来刘云芳南下,又落到刘云芳的手中。

本来俘获这种级别的人物,应该送往信都。

但黄明远在刘云芳、张文远二人出兵之前便有交代,务必不得诛杀李元吉,还得放回。二人虽然不明白其中的原因,也只得从之。

除了黄明远,可没人知道李元吉是个搅屎棍,还会搅得李建成、李世民兄弟不和。杀了李元吉,不过是除掉一个草包,然后使得李渊更恨自己;有李元吉在,李家的故事会增添三分趣味。

刘云芳带着李元吉南下,到了龙门。此时已经不影响隋军行动的隐秘性了,便让人将李元吉送回长安。

本来将他放走便是,不过刘云芳不忿,非得羞辱李渊一番。

刘云芳的使者见到李渊,便不卑不亢地说道:“今奉我家将军之命,特将李家四郎君送还给李公。若非四郎君临阵脱逃,我军也没法顺利占领晋阳,我家将军言四郎君乃是我军福星,所以不能处置,要还这个人情。

我家将军还说了,李公与卫公有救,所以请早做打算。四郎君一介竖子,放了也就放了,可待到卫公兵临城下,再俘获什么人,想私放就不好看了。”

李渊听了气得吐血,但是也不能处置了使者。人家是来给你送还俘虏的,你再处置人家,还要点脸吗?

李渊只得强忍着笑容,送走隋使。

李元吉被送回来,之前的很多消息也渐渐送到,而唐军丢掉晋阳的真实情况也彻底浮出水面。

听闻李元吉先是故意坑害将领,又私自弃军,这才导致晋阳失陷的,愤怒的李渊恨不得杀了这个儿子。

但是他知道,必须要将这些事情压下去。否则一旦此事传扬开来,李家将如何服众。现在关中人心惶惶,不能再乱了。

于是李渊准备将此事推到宇文歆的头上。

李渊便对众人说道:“晋阳之陷,罪在宇文歆。元吉幼小,未习时事,我故遣窦诞、宇文歆辅之。晋阳城中,强兵数万,食支十年,起义兴运之基,一朝而弃,此皆为宇文歆之过,当重处之。”

宇文歆虽然失陷隋军,但还有身后名。

众人一见李渊将责任推到宇文歆身上,便知他的心思,是要替李元吉开脱。虽然不少人对此感到心寒,但也没有人说话。

裴寂等人皆表示赞同。

这时王珪却说道:“我以为宇文歆力战被俘,无过反有功。罪由窦诞不能规讽姑臧公之行,致令张达怨愤,以至成祸。姑臧公年少,肆行骄逸,放纵左右,侵渔百姓。窦诞不仅无所谏止,乃随顺掩藏,以成其衅,此皆诞之罪也。而宇文歆论情则疏,向彼又浅,姑臧公之过失,皆悉以闻奏。且父子之际,人所难言,而歆言之,岂非忠恳?今欲诛罪,不录其心,臣愚窃以为过。”

王珪是王頍的侄子,受叔父牵连,叔父王頍牵连,逃遁终南山。后随李神通起兵,现任丞相府谘议参军。

王珪的话让李渊很是难看。

不过王珪仍是直言不讳。不是王珪多么的直言敢谏,而是不能使李渊养成用大臣为子女、外戚背锅的习惯。而且宇文歆之父宇文孝伯与祁县王氏有救,王珪自是要帮着宇文歆了。

李渊没有办法,只得说道:“元吉自己作孽,跟别人结下了怨恨。宇文歆曾上表禀奏,窦诞还怎能制止,都不是他们的罪错。”

李渊倒是想将追责推到窦诞身上,但窦诞是窦抗的儿子,还失陷隋军之中,生死不知,估计生还的可能性极小,他总得顾忌窦抗的感受。

最后谁的责任也没有追究,只言是隋军势大,李元吉等人难以力敌,又兼赵文恪与隋军私通,致使晋阳失陷。所有罪责都推到赵文恪身上,可惜赵文恪已经投降了隋军,也没法处置了。

为了收揽人心,李渊还封赠了宇文歆、窦诞、刘政会等人官职。

过了没多久,李渊又任命李元吉为襄州道行台尚书令、稷州刺史。虽然李元吉混账不是东西,但终究是他的儿子,李渊此时能信任的,只剩下自己的儿子了。chaptere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