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天下安康 > 第四十章 铁原之战(上)

天下安康 第四十章 铁原之战(上)

作者:鸣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8:03

第四十章 铁原之战(上)

铁原城在瓠泸河(今朝鲜半岛临津江)以西,是真番防线的最左翼,也是真番军和临屯军的枢纽位置。占据了铁原城,便能切断真番军和临屯军的联系。临屯军兵力不足,铁原以东诸城,便成了新罗军的囊中之物。

驻守铁原的是隋军鹰扬郎将赵仁基。

赵仁基是安达儿的旧部,当初在顺义军之乱中脱颖而出,是隋军之中颇受重用的高句丽将领。

赵仁基出身并不是很高,只是一个小世家的庶子。在隋军阵营之中,赵仁基完成了社会地位的改变,因此对于隋军,倒也极为忠诚。

而且他们这些已经投降隋军的高句丽人,被高句丽复国组织抓获之后,下场多不好。此时赵仁基手中只有三千人马,守卫铁原城,并不宽松。

因为隋军和报德军双方你来我往,多次交战,在对方的探子也多如牛毛。因此赵仁基察觉报德军北上的消息之后,第一时间上报了达奚暠。

之前报德军不止一次入境,但数万人前来,自当初赤木城之战后,还是第一次。

赵仁基敏锐的警觉性让他感到此事必不简单。

接到赵仁基报信的达奚暠对于报德军的这次入侵也很重视。他常在隋军与新罗边境,很明白铁原的重要性,因此一面严令赵仁基坚守,一面组织援兵。

达奚暠的真番军有两万余人,但主要都集中在松岳城一线,这是双方相持的主战场,也是隋军控制比较严密的地区。

可正当达奚暠要调兵东进,突然有斥候汇报,对面的北汉山城,突然开进大批军队,而且有探子回报,百济国兵马调动也比较频繁。

金白净将北汉山城交给百济之事,是秘密进行的,甚至新罗内部也不知晓,只是百济军进驻,新罗军撤防,对外仍打新罗军的牌子,就是准备打隋军一个措手不及。

北汉山城的消息让达奚暠暗暗心惊。

报德国是新罗人养的一条狗,有什么目的达奚暠很清楚。他本以为这次又是报德国的袭扰,但眼看北汉山城的动作,还有百济突然紧张的形势,达奚暠猜测怕是新罗、百济都掺杂在这次的事件中了。

好虎难抵群狼,有限的兵力必然要集中到一处。

达奚暠一时也不敢往铁原城派遣援兵。他一面赶紧将对面新罗、百济的异动上报朝鲜,一面积极备战。

其山雨欲来之时,已迫在眉睫。

至于铁原城,达奚暠命令赵仁基坚守十五日,十五日之后,可自行撤退。十五日的时间,朝鲜城的援兵应该能够向铁原驰援,最不济也能护住真番军的左翼了。

至于铁原城另一侧的临屯军,达奚暠则没有什么指望。

临屯军兵力本来就不足,境内匪患又严重。现在虽然不清楚李进那边的情况,但料想也会受到新罗人的牵制,无暇救援铁原城了。

达奚暠的预料虽然不完全正确,但也差不多。实际上铁原城是金白净给隋军设的一个诱饵,报德国攻打铁原城,而在报德军两侧,则是新罗军紧随其后,无论是达奚暠还是李进救援,都会落入新罗人围点打援的圈套中。

而且金白净这一次还设计了连环计。

一旦隋军动了,无论是松岳城还是不而城,都会守备空虚。而在北汉山城集结的百济人,在河瑟罗城(今韩国江陵市)集结的新罗人,便能趁虚而入,杀入乐浪郡腹地。

一旦让新罗人得逞,到时候隋军在南线的防线便要被对方撕扯的七零八落,等到隋军辽东援兵赶来,百济人和新罗人早就在当地站稳了脚跟,反守为攻。

金白净将北汉山城交给百济,又承诺战后将土地最肥沃的带水以南交给百济,其实也没安什么好心,他倒是希望由百济和隋军援军主力血拼,来个两败俱伤,这样他便可渔翁得利。当初祖先怎么坑百济人的,他可是没忘。

此时达奚暠无法支援铁原城,赵仁基不得不承受全部的压力。

高宝藏率军赶到铁原城下,立刻派遣使者前往城中劝降。虽然赵仁基没少杀入牛首城腹地,将高宝藏的脸抽了一个稀巴烂,但他毕竟是高句丽人,高宝藏希望大军压境,能够逼得赵仁基投降,也省了攻城之力。

可惜高宝藏料错了人。

赵仁基是高句丽人不假,但对高句丽并没有太多的感情。而且赵仁基也了解报德国的情况,根本不看好高宝藏这个傀儡大王。若是到了万不得已,非得投降的时候,他也只会投降新罗,而不是高宝藏。

于是赵仁基为了鼓舞士气,直接将报德军的劝降使节押到城头,当着众人的面砍了脑袋,以示自己死战不降。

高宝藏气得七窍生烟,大骂赵仁基祖宗八代。

赵仁基也不含糊,站在城头高声喊道:“高宝藏小儿,你若有胆,尽可前来,看我斩你狗头。”赵仁基胆气豪壮,倒是引得部下士兵士气高涨。

“好!”

“赵将军威武!”

赵仁基凭借一系列的表现,倒是赢得军中汉人兵将的信任。

乐浪各军都是汉番混编,不过汉军仍是占据多数。虽然赵仁基是军中主帅,但他若是有心投降,三军将士也是不会答应的,这也是赵仁基与高宝藏打口水战的原因。

无论如何,先获取部下的信任。

双方一番口水仗,高宝藏倒被羞辱个没脸。恼羞成怒的高宝藏立刻下令,向铁原城发动攻击。

报德国虽然是个傀儡,权利都控制在新罗人手中,但军队还算精锐。因为报德国的百姓基本上都是当初高句丽的遗民,军队也以高句丽的残兵为主,至于逃出来反隋的将领,也多是有能力之人,因而报德军战斗力并不弱。

高宝藏将投奔他的高句丽遗民之中的精壮编为一军,号“复**”,是他立身的资本。这一次攻打铁原城,为了表示他的决心,也为了方面在战后争夺战利品,高宝藏亲自督战,率领复**打头阵。

旌旗猎猎,战鼓雷鸣。

三千对两万,一场艰难的战斗在铁原城拉开了序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