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天下安康 > 第十一章 风雨交加

天下安康 第十一章 风雨交加

作者:鸣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8:03

第十一章 风雨交加

历阳郡,历阳城。

自天子南下江都,淮南也大乱起来。天子的到来,不仅没有改善江淮的环境,使之兴盛起来,反而江淮百姓因为供给天子,剥削加重,其惨烈萧条,不亚于河北。于是人称“黄河之北,则千里无烟;江淮之间,则鞠为茂草”

而随之而来的,便是群雄并起,人皆为匪。毕竟安居则不胜冻馁,死期交急,剽掠则犹得延生。

而在江淮之地,脱颖而出的,便是占据历阳的杜伏威和占据海陵的李子通。

杜伏威年不过二十,却已经为匪数年,其长相高大威猛,颇据威严。当初兼并赵破阵之后,杜伏威便南下淮南,先是攻破**,威胁江都。

杨广派驻扎在江都的虎牙郎将宋颢前来镇压,杜伏威用计将其引入芦苇荡中,放火将其烧死,于是杜伏威声势大震,名扬江南。

在之后杜伏威转道西南,占领历阳郡,自称总管,以辅公祏为长史。

往日杜伏威所部跟隋军可谓是仇深似海。当初杜伏威被李子通偷袭兵败,隋军趁火打劫。杜伏威当时正在养伤,无法指挥,结果全军大败,其部将西门君仪的妻子王嫊勇而多力,背了杜伏威夺路而逃,王雄诞领着敢死队拼命断后,杜伏威这才逃得一命。

所以杜伏威部对待隋军官吏手段很是严酷,凡有俘获,基本不留活口。

但现在隋朝方面竟然派人送来一封投降书,还是大隋宰辅虞世基所写。着实让人惊异和费解。

虞世基在信中写道,禁军将士思乡,士兵多逃亡。而天子杨广严酷镇压,激起三军将士反弹。此时禁军和关陇出身的将领联合起来,意欲逼天子诛杀虞世基,返回关中。

天子无计,便有心同意禁军的请求。

被骂作“国贼”的虞世基走投无路,又不甘心作天子的替罪羊,便准备将江都城献给杜伏威,以求活命。

虞世基的信不长,但内容着实让人惊骇。

“你们都看看,这信上说得,到底是真是假。”

杜伏威在领军打仗方面,也算一个天才将领,甚至无师自通了政治斗争。可是今日虞世基的这封信,让他着实拿不定主意。

虞世基的信,若是真的,便是天赐良机。若是假的,便是滔天陷阱。

杜伏威是又想占便宜,又害怕中埋伏。

大将阚棱便说道:“隋军奸猾,虞世基乃一国之相,怎会投降,恐怕有诈。”

杜伏威有养子三十人,同衣食,只有阚棱、王雄诞知名。因阚棱年长于王雄诞,所以军中称阚棱为大将军,称王雄诞为小将军。

阚冷骁勇,王雄诞多智,皆乃天下良将。

对于这封信,王雄诞也拿不定真假,却是认为“此事不管真假,若能趁机攻破江都城,其险值得一冒。

而且我感觉此事更有可能为真。

毕竟虞世基是一国之相,没得用这种办法败坏名声。若是真的想诈我军,择一领兵将领便可。”

杜伏威也觉得王雄诞说得有道理。

不过若是有万一呢。

见杜伏威有些犹豫,王雄诞便说道:“我军势弱,名望又小。若按部就班,必然不敌那些大豪。此次攻打江都城,若是得胜,光是江都城中的物资、积蓄,也能让我军实力大增。”

“会不会太冒险了!”

辅公祏有些担忧。在辅公祏看来,现在他们发展的很好,没必要因此而冒险。他们实力本就不是很强,一旦中计兵败,必然元气大伤。

而且辅公祏对于攻破江都也有些疑虑,江都有十万禁军,又岂是那么容易被攻破的。

王雄诞却是辩解道:“今我等兵起淮南,实力弱小,名望浅薄。于天下英雄豪杰,并无影响力。兵进江都,即使不克,只要打到江都城下,便能震撼整个大隋朝廷。到时候必然人人称颂,英雄豪杰也将纷至沓来。

今瓦岗李密,昔日不过一介逃贼,不就是在大海寺冒险击败张须陀,始名震天下,群雄皆附。若无当初奋力一搏,李密也没法脱颖而出。”

王雄诞的主意很简单,就是碰瓷。不一定非得攻破江都,只有得了名望就行。即使伤亡惨重也不必担心,若是有了李密那般名声,还担心军队吗?

杜伏威最终为王雄诞劝动。

“王雄诞说得对,咱们就是趁机向江都进兵。若是有机会便攻城,若是没机会,退回来便是。现在机会就在眼前,若是连进兵的胆子都没有,岂不是让人笑话。”

杜伏威所部,是能打硬仗的。于是众人皆期待着杀入江都城,生擒昏君杨广。

杜伏威乃让给虞世基回信一封,信中同意了虞世基的投降,并让他掌握一支守城军队,等待杜伏威的到来。

对于饶虞世基一命,众人本来还有不同意见。

毕竟在天下人看来,大隋之所以到这个地步,就是由着杨广这样的昏君和虞世基这样的奸臣败坏的。

尤其是杜伏威,实在不愿放了虞世基这个奸贼。

好在辅公祏知晓大局,忙劝杜伏威,这才没有生出旁的枝节。

送走虞世基的使者,杜伏威乃点兵三万,以阚棱为先锋,自为大将,向江都城发起了攻击。

而与此同时,在海陵城的李子通也一同动了。

不得不说杨广运气不好,杜伏威和李子通二人,一左一右,再加上淮北的左才相,将江都给包夹的死死的。

和杜伏威一样,李子通也是长白山出来的盗匪。

小小一座长白山,以前不出名,以后也不出名,可现在却是出了大隋一半的盗匪头目,不得不说真是神奇啊。

李子通年少时贫困,靠渔猎为生。他这个人,乐善好施,又恩仇必报,也是盗匪之中,少有的爱惜百姓的人。

收到虞世基的信,他几乎没这么犹豫便接收了。

李子通这个人,性格中赌徒之性极其严重。当初兵败归附杜伏威,没多久就敢兼并杜伏威,还差一点将对方弄死,可见其胆略。

后来为来整击败,也死磕在海陵不走。

在他看来,真假不重要,只要有一点可能,他都要尝试。赌输了大不了换个地方,重头来过;但是赌赢了,便是一步登天。

这一次,一封子虚乌有的信,竟搅动两大盗匪向江都城进兵。江都城尚未歌舞声绝,已经要风雨交加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