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天下安康 > 第五十三章 江都宫变(三十六)弑君

天下安康 第五十三章 江都宫变(三十六)弑君

作者:鸣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8:03

第五十三章 江都宫变(三十六)弑君

杨广此时是心胆俱碎,望着爱子的尸体,不能自己。

杨广为帝十几载,到现在都不敢相信自己如何会落得这般结局。

眼看马文举的刀对准了自己,杨广知道难以幸免,于是便说道:“罢了罢了,朕到头来,还不如一女子看得明白。人有一死,天子又何能例外。昔日朕曾梦到二竖子歌曰‘去亦死,往亦死,未若乘船渡江水’,今日方知其义。”

杨广环视众人,又露出了昔日的威严。

“天子死自有法,何得加以锋刃!尔等取鸩酒来!”

杨广其实早就对未来有预测,也想到有一日会死于非命,因此经常用罂装毒酒带在身边,对宠幸的各位美女说道:“如果贼人到了,你们要先喝,然后朕喝。”

杨广要鸩酒,马文举并不阻止。对于他来说只是杀杨广,至于怎么杀则是无所谓。

殿中仅存的几个内侍慌慌张张的去找鸩酒,可是宫中混乱一日,之前那些美女早就不知道去哪里了,鸩酒又如何能找到。

几个内侍找了半天都没有找到,马文举等得都不耐烦了。于是马文举便说道:“鸩酒不如锋刃之速,如此时刻,何处找鸩酒,我看圣人是想拖延时间吧。”

杨广看向马文举,不屑地说道:“朕要死,还没有用如此伎俩求活的。”

不过杨广也知道鸩酒不可得,于是解下身上一条白色的练巾,交给马文举。

杨广整整自己的仪容,又说道:“昔日前秦苻坚死于新平,便是死于缢杀。后秦姚苌,不过是一羌族胡酋,西陲蛮夷,尚知晓以礼对待旧主苻坚,不动刀兵。尔等身为朕的旧臣,不会不如一群蛮夷吧。”

马文举接过练巾,便说道:“圣人有意,臣等何敢不从。”

于是马文举便让他给白练打了一个结,然后套在杨广的脖颈处。

“让朕言最后一件事。”

杨广一挥手,对着众人说道:“朕今日虽死,但还是大隋天子,万民之主。朕死之后,天子诸子孙无能为继者,故天子之位传卫公黄明远承袭,诸臣当不得违逆。至于朕的功过留于后人评说!”

“圣人!”

马文举听了大笑道:“圣人,到了这个时候,你还以为自己说得算吗?还是你还指望卫公来救你?”

马文举尚不清楚杨广的话的威力,还以为杨广为了活命,说起了胡话。只有屋外的封德彝听到此言,心中大震。

听说卫公已经平定河北匪乱,带兵十余万,若是再有圣人这道圣旨,取天下易如反掌。宇文兄弟,恐不能及。

而裴虔通、元礼、司马德戡也各自心头大震,只是不言语。众人算来算去,突然发现他们好似忽略了什么。

天子一死,谁能约束的了卫公,若是天下为卫公所得,他们将会面临什么样的下场。

众人不禁摇摇头,不可能,绝不可能。

而杨广打的也是这个主意。

以宇文化及兄弟手段的毒辣,江都杨氏恐难以幸存。到时候天下只剩下一个越王杨侗,不过是个未成年的孩子,如何能拯救这风雨飘摇的大隋江山。

若是强要越王登基,不过又是一个傀儡天子,最后还会被人所杀。

若说杨广非得把江山交给外姓中的一人,那也只有黄明远了。只有交给黄明远,杨侗才能有活路,而他死后才能有人祭奠。

他杨广才不是亡国之君。

今日他的这番话,在场这么多人,只要传扬出去,便会产生巨大威力。

而他,能为大隋,为黄明远,为他自己,能做的只有这些了。但愿黄明远不会让他失望。

杨广说完,已经没什么心愿,只见他微闭着眼睛,轻声地念着“洋溢清江畔,琼花落未稀。斜阳欲落去,一望黯**。”

好像回到当初的时光啊。

随着马文举用力拉紧了白练,杨广的声音渐渐低了下来,直到没了声音。

大业十二年五月七日,一代雄材伟略又可悲可叹的天子杨广,被麾下骁果禁军缢杀于江都宫,时年四十八岁。

······

随着杨广的驾崩,一个时代落幕了。

从没有任何一个天子像杨广一般褒贬达到极端,争议达到极端。有人把他称为“最伟大的改革家”,“功在千秋”,“共禹论功不较多”,也有人把他称为“最昏庸的暴君”,“罄竹难书”,“百死而不能赎其罪”·····可谓是众说纷纭,褒贬不一。杨广到底是昏是明,直到今天,仍没有定论。可不得不承认的是,他深深地改变了一个时代,并影响深远,直到后世。

或许真的像那句话说得那般,“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

杨广死后,众人也皆是意兴阑珊,各自散去。总不能砍了杨广的脑袋去献首,因此也没人再过问杨广的尸体了。

哀恸万分的萧后和侍女最后不得不撤下漆床板,做成了几副小棺材,把杨广和赵王杨杲、朱贵儿、萧嫔四人的尸体一起停柩在西院流珠堂。

可怜杨广生前显赫,死后连一棺材亦难得。

杨广的灵堂之上,既没有灵棚、祭礼,也没有祭品、百官,寥寥草草,还不如当初蔡王杨智积葬礼上的样子。

一饮一啄,莫非天定。

杨广死前,朱贵儿和萧嫔已经为天子而死。杨广死后,其驾崩的消息传出,也有一些后宫之人为其殉葬。

杨广这个人,虽然有各种各样的确定,但对待宫人,还算不错。

不过后宫之中,唯有萧后,虽然哀伤,但却始终未曾言死。

时人不解其意,皆言萧后贪生怕死。萧后却对左右言,非得见宇文二贼受戮,才敢去见先帝。

诚以为历史上的萧后到最后也没有殉节,恐怕是为了抚养杨政道,为杨广留一丝血脉。至于什么得六位天子恩宠,则不过一笑话。昔杨广陨命江都,萧后已经五十二岁,复归中原,已经六十四岁,安得有香艳之事。

不过此时,也没人为萧后说话。

五十岁的人了,在这个时代也算老年。可人到老年,却亲人俱失,颠沛流离,三十年的老年岁月,怕是也痛苦不堪吧,何如同义成公主一般,随最后的大隋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