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天下安康 > 第四章 伏阙危机(上)

天下安康 第四章 伏阙危机(上)

作者:鸣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8:03

第四章 伏阙危机(上)

李子孝和陈远从卫公府离开之后,其消息立刻传遍了信都城内有心之人耳中。毕竟二人作为卫公的心腹,在卫公病重的阶段,是仅有的几个能见卫公的人,也是仅有的几个知晓卫公病情,同时又知晓卫公心思的人。

有心人自然将目标放在二人身上。

不过二人现在从卫公府出来,知晓了黄明远的心思,自然不再着急。

而且黄明远病重,整个行台全部的胆子都压到二人身上,二人既要处理日常政务,又要忙着天子的葬礼,还要忙着接下来的官吏考评,根本没精力跟他们鼓捣这些东西了。

不过二人无心,架不住旁人有心。

二人回府之后,没多久便有不少人上门,旁敲侧击地打听卫公的病情。

二人俱是上官,向二人打听卫公的事情,可是大大的犯忌讳的事情。一个不好,就是得罪二人。但很多人都到了饮鸩止渴,杀鸡取卵,不顾后果的地步,因此再是心有怯意,还是后赴后继起来。

李子孝这个人,格外谨慎,脾气也好,待知晓这些人的用意之后,多是好言将人劝走。

至于陈远,则没那个好脾气。他素来看不惯这些蝇营狗苟之事,遇到有人提及,直接就是当面斥责,将其赶走。

来向二人问询的,皆是碰了钉子。

二人的态度影响了一批人,不少胆小的,只得暂时收下心来。

但还有一些胆大的,犹不罢休。

尤其是一些忠诚于黄明远的官吏,这些人从底层被黄明远提拔出来,最是关心黄明远的身体和天子的归属。

尤其是天子的归属。

按照众人的话说,“天不可一日无日,国不可一日无君。”

对于众人来说,无论是情感上,还是法理上,由卫公做天子都是最合适的。虽然黄明远不是宗室,但他有天子遗命,这个事情天下皆知,做不得伪。

再加上黄明远的功绩和在朝野、民间的影响力,一旦登基,必是众望所归。

以黄明远的身份地位在这杵着,换谁做天子都不合适。难道黄明远真做霍光、宇文护,家破人亡吗?

黄明远就是想做霍光、宇文护,他们这些死党,也不答应。

霍光、宇文护的下场,可不仅仅牵连自家。其党羽、附属、幕僚、部曲可都是没有什么好下场的。

本来推立黄明远为天子之事,是由陈远领头的。陈远作为卫公心腹,行台宰辅,领头最是合适。

但不知道陈远去了一趟卫公府,怎么回来之后,突然就变卦了。不仅对推立卫公为天子一事绝口不提,甚至私下里都不和众人来往了。要知道就在一天前,在此事上,还是他跳的最欢脱了。

不少人以为陈远是被卫公训斥了,所以才退缩了。

猜测到这一点,很多人犯了难。连陈远这般重臣,都因为此事为卫公训斥,他们再贸贸然闯上去,小身板能撑得住?

不少人便心生退意。

就在这个时候,唐祎、王文同二人挑起了陈远倒后的大旗。

王文同是黄明远的旧部,虽比不得李子孝、陈远这种心腹,但也是信重之人。而且王文同出身丰州,就凭这一条,旁人便比不得。

而唐祎归附黄明远较远,属于新附官员的代表。

新附官员,本就比不得老人的地位,在这个站队的关键时候,再找不准自己的位置,恐怕也没有未来了。

二人便是推立黄明远为帝最积极的人,眼看这个时候,人心动荡,便知士气不可废,一旦气势泄了,此事就要无疾而终了。于是二人便计划着来一场伏阙逼宫,让卫公和天下人感受到他们的决心。

不管此事能不能成,至少要让卫公看到他们的态度。

唐祎此人,素来心思灵活,善于见风使舵。他计划这次伏阙,未必真的是想伏阙,只是希望黄明远能感受到他的态度。

也就是李子孝和陈远见黄明远的第二日一早,唐祎、王文同二人便召集了信都城中四十多名官员,准备来一场伏阙。

虽然有人认为,这么做会不会让人觉得他们是逼宫,但最后为王文同给否决掉。

在王文同看来,这不是逼宫,而是拥立,是忠君的行为。

这么大规模的组织,根本瞒不住陆贞的拱卫亲军府。

虽说陆贞不敢明面上对大臣进行监视,但因为有监视各地舆论的职责,自然是会把目光放在这种群体性时间上。

得知消息后,陆贞根本不敢隐瞒,立刻向黄明远汇报。

黄明远得知此消息,刚开始是有些紧张和愤怒的。

自古以来,不是没有大臣伏阙的,但都是零零散散的个人行为。文化人进行大规模伏阙事件,还要到北宋靖康元年,因反对罢免主战派李纲、种师道,太学生陈东率领太学生伏阙上书,后应者数万。

而伏阙真正成了官员对抗天子的一种手段,更是要到明朝中后期,在嘉靖帝时期的“大礼议”事件达到顶峰。

大臣动辄伏阙,天子动辄庭杖。

后世再看,伏阙之人未必一定都是对的,但双方的行为,真真是都不要脸了。

王文同和唐祎伏阙,二人要干什么,这是把自己当成宋徽宗、宋钦宗,还是嘉靖帝、明神宗?

我退而敌进,得寸而进尺。

任何有头脑的领导人,都不会放任下属做这种危险的行为。搞如此大规模的串联,黄明远下意识的就认为这其中必然隐藏着巨大的阴谋。

不过后来冷静下来,黄明远倒是看穿了王文同和唐祎的用意。

二人胆大,为了投自己所好,啥事都敢干。

或许二人小心思有,但若是说想耍什么大阴谋,量二人也没那个胆量。

但那也不行。

始作俑者,其无后也,不能让他们养成伏阙的坏习惯。

当然也不能粗暴的阻止。

群臣为拥立自己而集体进谏,即使这么做会弄得黄明远很被动,黄明远不能当这个恶人,否则那是打消臣子的积极性。

更不能动用拱卫亲军府,那会使得问题复杂化。

所以黄明远命陆贞告诉陈远和李子孝,令二人处置。

就把问题压在文官集团之中,让他们自己解决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