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天下安康 > 第一百一十五章 陇州之战

天下安康 第一百一十五章 陇州之战

作者:鸣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8:03

第一百一十五章 陇州之战

李世民一把火烧了陈仓城,等张文远率部赶到之时,只见到一片白地。

李世民这小崽子,这把火也太毒辣了。陈仓是进攻散关的前进基地,也是阻挡唐军北上的重要关卡,位置堪称无可取代。要想重建陈仓城,没个一年半载的,绝不能成。而这就给李唐留下了足够的缓冲时间。

等新的陈仓城修好,李唐早就在河池郡和散关经营的固若金汤了。

现在李世民屯兵散关,随时可以北上骚扰关中。

张文远也不敢轻易挪窝,只得暂时驻军陈仓故地,准备修城之事。

而此时,北面的陇州尚未攻克,白伏愿的三千人马和常达在大震关和陇州城之间相持,谁也不能击破对方。

于是张文远又命令麾下将领高建庄率一军之兵,北上支援白伏愿。

高建庄自当初在高句丽战场加入隋军阵营,先是指挥归义军,后来最初投降的高句丽人被消耗的七七八八,剩下的也大多被编入到隋军之中。高建庄作为最早投诚的典范,也被获许加入汉籍,编入右屯卫军。

这些年高建庄跟着张文远东征西讨,屡立战功,现在已经是右屯卫军中一军虎贲郎将了。

如高建庄一般的突厥人、高句丽人、靺鞨人、契丹人、奚人在军中有很多。胡兵骁勇且悍不畏死,黄明远也舍不得这么好的兵源和充足的炮灰。

但当初唐朝的前车之鉴,也是历历在目,黄明远用胡人,但更防着胡人。

除了说汉话、写汉字、穿汉服、行汉礼这几条死要求之外,黄明远还对胡人士兵的家庭进行编户齐民,直接受行台管理,不受地方管辖;同时胡将所指挥部队的胡兵比例不得超过三分之一;胡将下属将领的胡人比例不得超过五分之一;特许立功受伤的胡人改汉族等等,反正是最大限度的将这些胡人融入汉家之中。

像高建庄会在个人档案中的民族一栏中记载汉族,当然也会标记原族属高句丽族,他儿子也会有,但到了他孙子,后面的一栏便会取消,他就成了一个彻彻底底的汉人家族。

高建庄也素以隋人自居,曾经的高句丽人身份,甚至是高句丽宗室身份,对他来说只是一个耻辱的回忆。

而为了洗刷调这些身上的耻辱,也是为了更好的融入大隋,这些胡人比汉军更加拼命,连死都不怕。

甚至死亡都是一种享受,烈属家庭,自动入隋籍。有时候牺牲自己一人,换来家族世代的希望。

这次出征陇州,是高建庄第一次独立领军,因此他比谁都激动。

隋军一军之众,编制是六千八百人,辖三步营,一弓弩营,一骑营,一斥候旅,一工匠旅,一警备旅。虽然右屯卫军经过连续转战,各部皆有折损,但此时军中仍有四五千人之多,皆是百战老兵。

众人沿汧水西进,直抵陇州城下。

此时常达正与白伏愿对峙。自常达回师陇州城下后,他和白伏愿双方皆有两三千人,各据一地,半斤八两,谁也奈何不了谁。但高建庄西来,大兵压境,常达便感受到了压力。

双方交战数日,常达不能敌,于是率部从陇州城下撤退,逃回大震关。

大震关也叫陇关,建在山顶之上,山高坡陡,人畜难行,为“关陕锁钥”。

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大震关来去不便,附近又缺水,一旦被围,有断水之风险。

高建庄和白伏愿兵临大震关,眼看此地险要,实在无法过去,于是计划先行围困,再找机会。

同时二人又展开攻心之计,不断地派人向关中的唐军宣扬,李唐兵败,长安攻破,李渊身死的消息,搅得大震关的唐军人心惶惶,

朝廷都没了,当兵的哪还有什么抵抗的心思。

不过常达的抵抗意志还算坚定。

常达是宋老生麾下的一员鹰击郎将,后来霍邑之战,宋老生战死,常达则兵败隐匿起来。

常达不仅仅是员武将,还是个有名的诗人,名气不小。

李渊听闻常达的名声,有心招揽,便派人多次寻找,又请常达出山。

常达备受感动,便投降李渊。

常达先被任命为统军,又被任命为陇州刺史,抵御薛举。

此时困守大震关,不是没人劝常达投降,但皆为常达斥退。他深受李渊的知遇之恩,自然要为李渊死节。

而且长安陷落之事,只不过是敌军一家之言,是否为真,谁也不知,也有可能是隋军故意散布谣言,以乱军心。

为了稳定军心,常达便下令,三军不得谈论此事,敢有散播谣言者,一律处死。

常达是个将军,但也爱写诗,倒是有不少书生气。

常达本人忠烈,愿为李唐殉节,但三军将士却没几人愿意。

李唐才入主关中不到一年,所有军队都是近一年之内招募的,这些士兵,来源复杂,身份各不相同,指望他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对李唐有归属感、忠诚心,简直是痴人说梦。

很快,常达的部下张佑和陇州治中赵弘安二人商议兵变,并秘密挟持了常达。

张佑刚开始还苦苦规劝常达,希望常达能与他们一起投降,可这常达也是硬气,面对二人的张佑的规劝,直叱骂张佑道:“汝逃死奴,有何脸来见吾?”

赵弘安也来劝降,也被常达骂得狗血淋头,掩面而退。

赵弘安一文化人,不与常达一般见识,可张佑一小人也,如何甘愿受常达屈辱,于是拔出刀来,连砍常达数刀,差一点将常达砍死。

幸好还是赵弘安上前拦住了常达,才救了常达一命。

不过也仅此而已了。

八月二十一日,张佑和赵弘安率领陇州两千残兵,打开大震关,向隋军投降,并将宁死不降的常达交给了高建庄。

这常达真是各忠烈,直到此时,对着高建庄仍然是昂着脑袋,破开大骂,宁死不屈。

换了旁人,还真得服常达是个汉子。

可高建庄是隋军中一条忠狗,如何能忍受常达肆意谩骂卫公和隋军。

于是高建庄直接下令将常达处死。

至此,整个陇州之地,彻底落入隋军的手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