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天下安康 > 第一百一十九章 灭秦(四)

天下安康 第一百一十九章 灭秦(四)

作者:鸣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8:03

第一百一十九章 灭秦(四)

回中道路险,萧关烽候多。五营屯北地,万乘出西河。

单于拜玉玺,天子按雕戈。振旅汾川曲,秋风横大歌。

从泾州往西二百里,便是历史上的古汉萧关。

萧关是关中四至,而汉萧关卧于陇山之中,在六盘山山口依险而立,扼守自泾河方向进入关中的通道。

历史上秦萧关、汉萧关、唐萧关、宋萧关因为防御敌军不同,所以位置各不相同,但皆称萧关。后世萧关已经不仅仅具体指哪一个地方,而是已经成了一个地理名词。

同罗朵儿留守原州之后不久,便率军南下,移师萧关。

此时的萧关,尚是汉萧关,位于后世的固原东南。

同罗朵儿手中有万余人,看似兵力充足,但其中有八千人是翟长孙带来的关西新兵,真正能战之兵,只有两千同罗部的旧骑。

以两千骑兵守山川险峻之地,并不容易。

同罗朵儿只得一面练兵,一面从原州征调物资。

幸好原州是个西北重镇,武器、装备充足,床弩、弩炮、投石器都不缺,也能充实萧关的守御。

整个萧关,并不是一座单独的关卡,而是有多关卡组成,依托弹筝峡而建。弹筝峡是三关口以北、古瓦亭峡以南的一段险要峡谷,有泾水相伴,传闻风吹流水,常闻弹筝之声,故此地名弹筝峡。

而整座萧关,最重要的便是瓦亭关,瓦亭关建在瓦亭山上,北高南低,依山傍水,扼守弹筝峡。这里是萧关的北入口,也是萧关的咽喉。

另外还有南侧两道关卡,与瓦亭关合为萧关三关,故后世也叫这里三关口。

同罗朵儿自守瓦亭,又令同罗突吕和阿结思分守南侧二关。再加上还要留一部分人屯驻原州,两千老兵,这么四下一分,每人手上能用的,也就是三四百人,只有同罗朵儿手中多一下,有八百人。

自黄明辽离开之后,同罗朵儿便一直经营萧关防线,但一直等了快一个月,也不见有西秦军东归。

而且自黄明辽离开之后,也是音讯不通,消息全无。

她担忧黄明辽的情况,更是夜不能寐。

至于萧关的守军,一开始情绪的确比较紧张,但过了这么长时间,不少人都以为西秦军不回来了,因此不同程度的松懈起来。

没人知道战争为什么来的这么突然。

薛仁杲从泾州城西进,连续驰奔两百里,直到萧关前。

眼看萧关已经挂上了隋军的旗帜,他心中更惊,立刻下令三军猛攻萧关,打通西归的道路。

最先和西秦军接上战的是位于西侧的南关。

弹筝峡内,两山绝壁,谷地狭窄,整个关卡几乎是挤在两山之中的。这种险关绝地,简直是天堑。

而秦军扛着粗制滥造的攻城器材,便向南关发起攻击。

对于薛仁杲来说,时间就是生命,他没有多少富裕的时间了。所以面对险峻巍峨的南关,薛仁杲只能是用上了最笨的攻城办法,用人命填。

因为关口狭窄,军队不能同时展开攻击,薛仁杲就就将万人分作十队,每队负责三个时辰的攻击,连续不断,绝不停止。

一排又一排的士兵扛着云梯靠近城墙,或是被关头的弓弩射成了筛子,或是被火油烧成了焦炭,更有甚者,直接被关头的滚木给砸成了肉饼。

可这些秦军几乎是疯了一般,一刻不停歇。

秦军也难受啊,可没有办法。

薛仁杲告诉他们,隋军军纪严明,禁止掳掠,所以将所有俘虏的秦军,全部坑杀。他们要想回家,就必须打破萧关。

西秦军的将士自家人知自家事,平日里谁没抢过劫,谁没掳过掠,隋军不给他们活路,他们就得自己乞活。所以就是前面再是刀山火海,也得咬着牙前进。

人若是拼命,所能迸发的力量是惊人的。

隋军这边,本来就兵少。

阿结思守第一道关,手中只有四百老兵和两千新兵。

这八千新兵,都是翟长孙给薛仁杲准备的。虽说都是关西汉子,本应该素质不错,可是整个关西,早就被薛举父子搜刮的贫弱不堪,兵源枯竭,这翟长孙费尽心思弄来的八千新兵,尽是一群歪瓜裂枣。

五六十岁的白发老人,十三四岁的垂髫竖子孩子,比比皆是。还有身高不足五尺的侏儒,连道走不动的胖子,断手断脚的残废,淌着口水的傻子,反正抓丁时的要求便是,只要是男人就行。

整个关西,本就人少。在大业四年人口普查时,关西七郡加起来,一共十三万四千三百户。这是什么概念,像是平原郡、河内郡、济阳郡、彭城郡一个郡就要十三万户以上。

不提关西多年的纷乱和杨广的徭役,光是薛举父子,就先后征招了近十万军队,可想而知,关西的男丁,已经被消耗到什么程度。

所以这群新兵,根本指望不上。

弓弩是不成了,没几人会用,阿结思只能让手中老兵看着这群新兵去投石、砸人。

这群新兵闪避也不成,不少人为城下的流矢射中。

但有同罗部的士兵为督战队,硬着头皮也得上。

双方一上来便拼命力战,整个弹筝峡口,南关之前,成了一个修罗场,两方的尸体,遍布整个关前关上。

关下的尸体,更是摞的如小山一般。

终究还是西秦军的人海战术奏效,攻到第三日,整个南关终于支撑不住,为大量的西秦军登上关头。

隋军三日不眠不休的战斗,就是神仙也撑不住。

阿结思眼看南关不能守,于是下令放弃南关,带着麾下的同罗部士兵往中关而去。

至于那些新兵,能跑的就跑了,跑不了的,也没法管。

阿结思将战马置于关后,此时众人上马驰奔,而那群新兵则是在后紧追。

从南关到中关,向西约一千七百步便是中关。中关后稍宽一些,而越往西走,道路越狭窄。中关南侧,有一个高出地面七八丈的山头,居高临下,扼守险要。同罗突吕在此设一箭楼,使其与关墙形成交叉掩护。

而且关前极窄,不利于进攻。

这中关比南关更不好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