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天下安康 > 第四章 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天下安康 第四章 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作者:鸣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8:03

第四章 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第二天一大早,黄明远便招信都城内的重臣、大将前来府上,美其名曰,一同吃顿早饭。

黄明远虽然从前在军中和众人同吃同住,现在也喜欢去军中和士兵们一起吃同一碗饭,以收拢人心,可是招大臣吃饭还是第一次。

和下属一起吃饭,虽然是示恩,但其实对方却多是吃得战战兢兢,自己看着对方战战兢兢,心里也不得劲,所以黄明远从不留人尤其是文官吃饭。

所以今个请吃饭是个稀奇的事。

三四十人齐来黄明远府上,便见黄明远直接在院子里招待他们,连个桌案、垫子也没有,实在让人吃惊。

黄明远将众人到齐,便对众人说道:“昨天我去了一趟信都下面的乡村,看了看老百姓的生活,说实话,有我想象到的,也有我想象不到的。诸位都是行台的高官,国家的重臣,老百姓最真实的生活面貌到底怎么样,我不知道你们知不知道。”

众人听了,皆是面面相觑,实在没想到黄明远找他们来会说这个,咱们不是该吃早饭吗?

当然黄明远没耽搁,他随手拿起筐子里的土窝窝头,对众人说道:“昨天,我带着几个儿子在底下吃了顿饭,就是老百姓的日常饭,我把他们都带来了,也给你们尝尝,了解一下,老百姓每天吃的什么。”

说完,便有两人抬着一筐黑窝头,来到众人面前。

众人皆是有些手足无措,弄不清黄明远到底想干什么,因此并没有人动。

黄明远张嘴咬了一口窝头,慢慢地在嘴里咀嚼了一番,才咽了下去。

眼看众人都不动,黄明远笑道:“怎么,都不想吃?”

这时李子孝上前,拿起一个窝头,掰下一块,放入嘴里。其他人见有李子孝带头,也上前一人拿了一个。

黄明远这时对苏穆说道:“给大家一人再发俩,大早上的,一个怎么够。再说这是我昨个一吊钱买的,可不能浪费了。拿点萝卜干,也让大家尝尝。”

其实偶尔换换口味,粗粮也未必难吃。

只是这窝头黑乎乎的,看着就好像在锅底滚了一圈,实在是让人没有食欲。

一众武将还好一些,行军打仗,碰上急行军,有口吃的就不错。可文官不行,尤其是像温彦博、杨师道、杨元弘这些从来没吃过苦的人,哪能吃得下这东西。

尤其是杨师道,拿着窝窝头,想往嘴里塞又不敢,思量了再思量,最后一狠心,都塞入嘴里,却没想到吃得急了,不停地咳嗽,差一点吐出来。

不过在黄明远的注视下,众人还是各自将手中的三个窝头给吃掉。配着那发臭的干萝卜,简直是像吃了一堆大粪。

眼看众人吃完,黄明远问道:“好吃吗?”

众人皆不答话,这东西,难吃的要死,你让大家怎么说,睁着眼说瞎话?

私底下还能装一下,表现一下清高。可现在当着黄明远和所有人的面说瞎话,还要不要脸。

黄明远也没等众人回答,自顾自地说道:“不好吃啊!我吃的时候也不好吃!这窝头又硬又涩,还掺了米糠,吃到嘴里都剌嗓子,怎么会好吃呢?”

说到这,黄明远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可是这些在我们看来,这么难吃的东西,就是老百姓家里的主粮。我们吃一顿都觉得受不了,可老百姓却是天天要吃,还吃得甘之如饴。

老百姓不知道这黑窝头难吃吗?

谁不想顿顿吃肉啊!可是哪有肉,想活命,就得吃这窝窝头。

有人跟我说,卫公你堪比圣贤,你让老百姓从水深火热里逃出来,家家有饭吃,有衣穿,你是老百姓救星。

这话我有时候也信了。

可是你们再看看老百姓吃的,都是些什么。

我们是平定了叛乱,是绥靖了地方,是给老百姓了一个安定的生活。可是我们吃的每一粒米,每的没一针衣,都是来自于老百姓,做这些,不都是应该的吗?

而现在百姓的生活,跟从前有多大的区别,一样是吃最差的饭,干最繁重的活,上不起学,看不起病。

我们做到这样,算什么救星!”

“卫公恕罪!”

黄明远把话说道这个份上了,众人无论如何,也不得不请罪,做出一番姿态。

黄明远让众人皆起身,接着说道:“我听说有人,家里连厨子就四十多人,连切萝卜丝的,都有专门的人,花样有十几种。这吃饭必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要说到吃,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习惯,有些人喜欢精致,有些人喜欢粗疏,本没有什么差别。可是有必要做到这么精致吗?

彼为象箸,必为玉杯,为杯,则必思远方珍怪之物而御之矣,舆马宫室之渐自此始,不可振也。

由小见大,把心思花到吃喝玩乐之上,别的方面的心思就少了。用不了多久,人就废了。

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平定了叛乱,就万事大吉,躺在功劳簿上,混吃等死。要让百姓,真正的富起来,吃得饱,穿得暖,上得起学,看得了病。”

听得黄明远的话,不少人都低下了头。

黄明远举的几个例子,不少人都是其中的主角。

众人又是“齐齐请罪。”

黄明远只得说道:“今天我不是在找大家的错,只是我希望诸位记得‘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宴无好宴,众人真真是吃了一肚子的挂落,难以消化。

但至少这算是一个警钟。

算上之前的“天津案”和这一顿“窝头饭”,至少能让所有人清楚的了解自己的态度,在接下来有个警醒。

打天下容易,治天下难。

治万民容易,治吏难啊。

送走了众人,黄明远单独留下了李子孝、房玄龄和工部侍郎杨元弘。陈远改任枢密副使后,一些涉及到具体政事的会议,就插不上嘴了。

这一次,黄明远准备以房玄龄为河道梳理大使,杨元弘为副使,对河北、河东、青州的水利进行一场全面、统一的梳理,力争将灌溉水平恢复到大业六年。

黄明远的要求很高,而行台现在又没钱。

梳理河道,简直是个出力不讨好的活。

房玄龄从辽东调任中枢,一跃而成尚书右丞。本来中枢之人便尽是不服,这一次,房玄龄到底是有真本事还是关系户,就要见个真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