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天下安康 > 第二百零二章 君臣相谈(上)

天下安康 第二百零二章 君臣相谈(上)

作者:鸣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8:03

第二百零二章 君臣相谈(上)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裴矩已经走了数日,整个西路军也在修整当中,准备返回灵州待命。军中无事,杨广此时格外的清闲。

此次出征,差一点就全军覆没,杨广有得意过,恐慌过,期盼过,也失望过。到最后,这些经历反倒让杨广的心性成熟了不少。

没经历过挫折的人,如何能体味成功的喜悦。所以现在的杨广,磨去了那过往的浮躁,变得更加深沉了。

若是以前,这个莫名其妙出现的魏王的消息一定会让杨广感到吃惊,甚至是坐立不安。一个未知的人马上要侵蚀自己的领地,杨广怎么可能坐得住。

但现在杨广并没有惊慌,他甚至表现的跟不知道这件事情一样淡然。而私底下,杨广一个个忖度这个魏王的可能性。

既然是亲王,总不可能是凭空冒出来的人。

三弟杨俊已去世,其子被囚禁,老三这一支不可能;老四杨秀自杨武通事件之后,便不为父亲所喜,父亲若是为削掉老四的兵权,将其封为魏王,调出蜀中倒是可能,但又是司空,又是雍州牧、凉州总管的却是不可能;老五杨谅还在东路军中,战事不结束,无论如何不会单独封赏他一个的。

会不会是长宁王杨俨?作为大兄的长子,圣人在准备废黜大兄的太子之位前,让其为魏王,安抚大兄也是可能的。

杨广思索了一圈,最后也没定下是谁。但无论是谁,杨广也不畏惧。现在的杨广是有依仗的,这数十万突厥人的头颅就是他问鼎储位的依仗。

杨广还是那个杨广,性格再深沉了,原本的自负仍是一如既往地刻到骨子里。

可是这样的日子并没有过多久,杨广便又坐不住了。

长安来讯,圣人加封岐王为魏王,领司空。杨广更纳闷了,怎么又多出来一个岐王,自己离开长安这段时间到底发生了什么,简直让人应接不暇。

好在这些问题没有困扰杨广多久,在打通了到灵州的通讯当天便解决了杨广这个难题。

新封的魏王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嫡长子原河南王杨昭。

杨广听得是头晕目眩,几乎站立不住。父亲这是要做什么,难道他准备将大隋的万里江山寄托在杨昭这个十几岁的娃娃身上吗,自己还没死呢。

杨昭在晋王府大厦将倾之际撑起了门楣;杨昭在突厥**乱关中之时带领一批奴仆、家丁全歼了三万多突厥主力,安定了关中······

杨广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的这个儿子这么厉害了。又是领兵,又是打仗的,还能将原本分崩离析的晋王府团成一起,重新获得圣人的信任。

听到这些,杨广应该是高兴的,因为他苦心培养的长子没有让他失望,做得比他想象的都要好。可是杨广偏偏高兴不起来,圣人怎么就动了心思要培养起杨昭了。就是培养杨昭,那也是自己登上皇位以后的事情。

此时的杨广是恐惧的,是不是父亲已经准备放弃他才会培养杨昭了?他害怕会成为儿子的踏脚石,然后被父亲打落在尘埃里。

杨广的脸色立刻就从晴变阴,此后几日,俱是满脸的烦躁与愁容,使人不敢接近。

这个时候,大军已经拔营南下,向东经过狼山之后再沿着黄河向南去。

没了战事,众将将各营打理的倒也井井有条。除了宇文述几次和杨广连夜商议以外,几乎没有什么事情发生。

而眼看离灵州越来越近,黄明远也心中更加不安。这些日子,杨广一次也没有找自己商议过杨昭的事情,这在平日里是不可想象的。

或许现在的杨广对自己有了一丝忌惮,忌惮自己真的选择帮了杨昭会多恐怖。杨广是个疑心很重的人,越是身边人他越放不下心。

这日,黄明远终于收到黄明襄从长安传来的信息。杨昭的所作所为堪称经典,终于让一颗心悬着的黄明远放了心来。

黄明远决定找杨广摊牌。这个时候,越是想左右逢源,越容易被排除在外。裴矩说得对,自己只能选择晋王。

到了晚间,又是夕阳西下。

北面宽广无垠的沙漠里,黄沙莽莽,无边无际。昂首看天,天空没有一丝云影。不见草木,断绝行旅。极目远眺,但见天尽头有一缕孤烟在升腾。而身旁的黄河里,倒映着落日的霞光,映得半边天都呈暗红色,水天一色。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黄明远长舒一口气,径直走向杨广的大帐前。

此时的杨广也坐在大帐前的车上看天,还是自斟自酌。看到黄明远过来,忙向黄明远招手。

“明远陪孤看一下落日吧。”

杨广也没有问黄明远来做何事,便直接让黄明远坐下。平日里杨广注意身份惯了,像这样坐在大车上跟散人一样,还让黄明远跟他坐在一起是绝难见到的。

黄明远坐下后,杨广递给他一个酒杯。

杨广又端起酒壶,斟满一杯,一饮而尽。

“你倒是个聪慧的,竟然能弄出这么好的酒,让世人欲罢不能。世人皆道英雄烈好,但孤不喜欢,那英雄烈喝得人跟火烧一样,太辣嗓子了。还是这终南雪绵软悠长,回味无穷。”

杨广这个时候倒是跟黄明远谈起酒了。

“烈酒喝得是气氛,绵酒喝得是滋味。若是大口大口的喝绵酒,也就没有这悠长的回味了。”

杨广听到这,也是满脸同意。他一拍大腿,站了起来,觉着酒杯就吟唱道:“今夜长城下。

云昏月应暗。

谁见倡楼前。

心悲不成惨。”

或许今日杨广真的是心有所感,体内的文青细胞爆发,写的诗也是这么直白。黄明远一时都不知道该如何劝他。

“明远,这样的天色,你没有什么想吟诵的吗?若论诗才,你小时便屡出金口,时无人可比啊。”

黄明远笑笑,有些羞赧地说道:“王爷,当时年幼,不太懂事,现在才知道当时有多放肆了。”

杨广摆摆手,说道:“幼儿的话才没有任何的掺杂,更质朴一些,你这几年是老成的过了,失了年轻人的朝气。现在景色正好,正该放松一下。”

见杨广有意,黄明远也不得不吟诗一首与杨广和之。

“胡行长城边,烽火绕长安。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塞北逐胡骑,提刀斩燕然。”

黄明远吟完良久,杨广都没有说话。

“好个‘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又好个‘塞北逐胡骑,提刀斩燕然。’‘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单提一点都没什么值得说的,放在一起却是一副悠远的画面。边塞之美,将军之勇,尽书于诗中,孤不如啊。”

黄明远倒是一副平常心,完全不像刚做出如此澎湃激昂的诗的样子。只是一个人静静地立在身后,等着杨广在欣赏这天与地与人的无边风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