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天下安康 > 第八十五章 为难之事

天下安康 第八十五章 为难之事

作者:鸣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8:03

第八十五章 为难之事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黄明远不会因为杨清儿的到来而改变自己的抱负,也不会因为裴淑宁的前来而感到愧疚。

抛却了儿女情长,他现在满脑子都在这次的太子大案上。现在黄明远都感到庆幸自己醒来这么早,若是再耽搁些日子自己那日在大兴殿的血战就要浪费不少了。

现在是分蛋糕的时候,黄明远可不得死盯着朝堂之上吗?圣人作为一个小卒子,也要有争权益最大化的决心和觉悟。

众人都在看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这个时候的杨坚也在头疼之中,现在因为如何处置杨勇之事,他已经陷入了两难之地。太子杨勇毕竟是他的长子,担任储君二十多年,心向杨勇的人非常多。若是直接处死他导致的影响太大,且历史上也没有这样的先例。可毕竟太子的罪过太大,起兵作乱,不处死杨勇实在是说不过去,因此此事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也就这么拖了下去。

可对杨勇不处置,他的太子名号就动不了,整个太子乱党也就不好处置,因此震动天下的太子杨勇造反大案的审理就这么僵持在这里。

虽然杨勇造反围宫,罪无可恕,但其实杨勇还是有不少支持者。

事后,文林郎杨孝政上书给文帝进谏:“皇太子是被小人教坏了,应该加强训诫教诲,不宜废黜。”这道奏书正是火上浇油,引起很多杨勇反对者的攻讦。杨坚发怒,指责杨孝政无父无君,为了平息这波争斗,当着朝臣的面用鞭子狠狠地抽打杨孝政的胸部,又割除其官职,贬为庶民。

虽然杨孝政是出头的椽子先烂,不过是别人试探杨坚的一枚棋子,但那些意图保全杨勇的人其心若揭。

之后杨坚又召见了东宫属臣。

一见面,杨坚便对着东宫众人大发雷霆,严厉责备他们不能规劝太子,不能为君分忧,阿谀谄媚,魅惑太子。东宫的领头人物唐令则、邹文腾等人都早就被下狱,剩下的人对此惶恐而无人敢于答话。

只有太子洗马李纲敢仗义执言。

李纲年轻时就以忠直闻名。当初杨勇曾宴请东宫的臣僚,左庶子唐令则亲自弹奏琵琶,唱起了小曲《媚娘》。这时李纲便起身对杨勇说:“唐令则身为宫卿,职责应是调教保护太子,他却在大庭广众之下自比娼妓优伶,进献靡靡之音,污浊视听。这种事要是皇上知道了,唐令则的罪责就大了。这岂不是要连累殿下吗?我请您赶快将他治罪!”杨勇不仅不听劝,反而说道:“孤想要快乐快乐,你不要多管闲事。”于是李纲不耻与诸人为伍,就赶快退出。

因此现在杨坚将所有罪状全推给了杨勇和辅佐杨勇的大臣,李纲说道:“太子有错,圣人错更过于太子!”

众人一愣,杨坚大怒道:“李纲,你以为朕剑不利吗?”

李纲丝毫不畏惧,梗着脖子反驳道:“太子的废立大事,如今文武大臣都知道这事不可更改了而不肯说话。我怎能因为怕死就不对陛下把对此事的不同看法讲清楚呢?太子的性格本来就是个常人的性格,可以使之变好,也可以使之变坏。从前要是陛下挑选正直的人辅佐太子,他便足以继承皇统鸿业。如今圣人舍弃裴公、刘公等良臣,却用唐令则为左庶子,邹文腾为家令,这两个人只知道用声色犬马娱悦太子,哪能不到这个地步啊!这是陛下的过失,并不是太子的罪过。”于是李纲跪在地上,呜咽流泪。

杨坚被李纲说得神色惨然,默不作声,过了半天才说:“你李纲责备朕,不是没有道理。但是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卿不可谓不忠直也,朕挑选你为东宫臣僚,但杨勇不亲近信任你,就是朕换上其他正直的人又有什么用处呢?”

李纲回答:“我所以不为太子亲近信任,确实是有佞人在太子身边的缘故,陛下只要将唐令则、邹文腾斩首,更换贤能才学之士辅佐太子,便可将太子引到正路上来,怎么会知道我最后会被疏远抛弃呢?今日太子大错铸成,已经无可挽回。可自古废立嫡长子,国家很少有不发生倾覆危险的。希望陛下好好考虑,不要后悔啊。”

杨坚听了很不高兴,也说不过李纲,便一生气甩甩袖子走了。

之后,整个东宫的人都李纲心惊胆战。

当晚,杨坚便下旨任命李纲为尚书右丞。

知晓此事之后,黄明远便明白,杨坚怕是不想处死杨勇了。今年他已经死了一个儿子了,如何再愿意死另一个。而且杨勇在大兴殿的一席话,其实也让杨坚明白杨勇的造反或多或少跟他逼迫过甚有关。这个时候,杨坚也可怜长子,希望留他一条性命。

可是此事不好转圜,若是因此让次子杨广忌恨,长子也是活不下去的。

杨坚左右为难,没有办法,这才是他迟迟不下决定处置太子杨勇的根本原因。得有人先替他趟这趟浑水,但现在却没人合适。

这日杨坚在大兴殿批改政务,累得全身是腰酸背痛。杨坚站了起来,活动活动身体,便和侍立的刘德闲聊起当日政变的事。刘德因为当日黄明远救了他一命,便投桃报李地向杨坚奏报黄明远已经醒来。

杨坚也想起了这个胆敢号称杀死天子让造反众人陪葬的年轻人,觉得此人妙不可言,听说其已经醒来,便让刘德宣黄明远入宫。

宫中的内侍来到府上的时候黄明远正准备前往晋王府一趟。现在战果未完全瓜分,他得赶紧的上杨广面前再去刷一刷脸,再争取争取丰州总管和丰州刺史的位置。

说到底,这一次太子政变后的政治格局一直维持到大隋末年,此时的利益分配可谓是太重要了。大同军中诸将谁走谁留,怎么安置在合适的位置上,黄明远在脑海中已经推敲了无数遍。

好在宫中内侍来的急,若是等到黄明远去了晋王府再被召到宫中,又会平地里生出无数的波澜。圣人多疑,不可不防。

黄明远也不知道这杨坚在这个时候为何找自己,难道因为当日自己拉着他去死怀恨在心了?

黄明远不觉得自己有理由单独入宫面圣,因此紧张兮兮。穿戴好之后,黄明远只得随着宣旨的内侍向皇宫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