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天下安康 > 第八章 生民多艰

天下安康 第八章 生民多艰

作者:鸣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8:03

第八章 生民多艰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暮春三月,草长莺飞。

黄明远一行人踏上了北返的路程。与前年北上之时的匆忙、悲怆相比,此次,虽然是第二次走此徒,心中味道却是迥然不同。此时关北道上,虽风沙千里,人烟稀少,然大道朝天,直趋阴山,广阔之间又现豪迈,黄明远的心情也是别样悠然。

出了京兆,也算是出了关中平原。再往北进入敷州便是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虽然此时不像后世那样水土流失严重,但陕北之地自古以来就是贫困之地,较之富饶的关中天壤之别。

此次北上,因为不急着赶路,所以黄明远走得也便轻松。他每到一处,便喜欢研究各地的风土、民俗与地形地貌,日后若是在那一地征战,也不至于是睁眼瞎。

与关中相比,关北百姓是真苦。自汉代以来,收刍藁税的时候,都是诸郡按律顷入刍三石藁两石,然上郡、代郡,地恶,顷入刍两石藁两石。

这种地方很多时候都是要国家出钱支援,而此地唯一能够回报国家的,就是为中央政府提供优质兵员。

陕北地区,气候环境恶劣,然穷山恶水亦出善斗之人。关北地区又靠近胡境,素来是汉胡交杂,百姓好壮,很多人都是世世代代以打仗为生。

或许时人无法想象,这里家家户户常年戴孝,都是老子战死,儿子承继,每每到了清明寒食,满城皆哭,人们常谓之关北诸城为鬼城。

或许是陕北的土地太过于贫瘠了,所以这里很多人都不喜欢种地,光靠地里刨的点粮食根本养不活一家老幼。所以这里的男丁为了乞活只有两条路可以选,要么当兵,要么放羊。

黄明远沿途北上,正值清明时节,所以每过一地,尽闻殷殷哭声,凄凄惨惨,让人心惊。

这一日到了儒林县渡口,要北渡奢延水。

儒林县说是一个县,其实比一个大点的集市强不到拿去。

眼见渡口船少,黄明远便停在河南岸等待渡河。这时候正值大河解冻,河水中满是浮冰,没有好的老船家带路,这河真不好过。

黄青安排人去南岸寻找船家,黄明远则来到河边的一茶摊处,与卖茶的老妪闲聊起来。

说是茶摊,就是些弄些茶叶沫沫,给南来北往的人找个地方歇歇脚,解个渴。

老妪看起来得快有七十了,本来见黄明远一行人又是刀又是枪的,吓得魂不附体,不过后来见黄明远不仅不动粗,反而给她钱,她心中惊喜,胆子也便大了。

“阿婆年纪这么大了,怎么还出来卖茶?”

老妪用浑浊的眼睛看着黄明远,这个当官的娃娃咋这年轻啊。黄明远轻声细语,老妪胆子也大了,这才说道:“官爷,老妪我得靠着这茶摊养活我那小重孙子,不敢不出来卖茶。”

黄明远便问道:“那阿婆家中还有何人?”

老妪艰难地想了想,从前的亲人好像都已经很久远了。

“老妪我十五岁嫁入夫家,二十五岁丈夫战死在北边。三个儿子,都被征召去打什么齐国了,到最后一个也没有回来。我还有两个孙子,十多年前大孙子去打胡人战死了,后来二孙子去打什么陈国也战死了。现在我和我唯一的重孙子相依为命,他今年十三岁,现在去镇上的张里长家学当兵的本事去了。”

一家人都死于战场,但老妪说得很淡然,好像跟说别人似的。她活了快七十岁,生离死别见得太多了,已经麻木了。

黄明远的心情很沉重,往日虽然知道战争这种东西对一个家庭的伤害,但只有面对亡者家属的时候,才能感到这股沉沉痛。

黄明远心中有些沉重,他不明白为什么老妪一家的男丁只剩下一个重孙子了,为何还要送他去当兵?

“阿婆,让你的重孙子留在家给您养老不成吗,为什么非得让他去当兵?”

老妪一愣,有些答不上来。

他们这里的男子不是生来就是当兵的吗?至于为什么一定要当兵,她从来没有想过。

过来半晌,老妪才疑惑地问道:“官爷,不当兵怎么活啊?”

黄明远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她,他也没有办法给这些穷苦之人指一条明路。

黄明远想了想,最后说道:“我看你们这里不是有很多人放羊吗?难道这你们不能放羊吗?”

“官爷,我们家曾经也有过羊,老头子和儿子当兵的时候,家里便能买得起羊崽子。不过老妪二孙子都死了十年了,哪还有钱去买羊?”

的确,羊崽子虽然在北地用不了多少钱,但也不是老妪这种家庭能够支出的。只是见老妪之前也曾养过羊,应该不至于这么贫困吧。

“阿婆,你们不是养过羊吗,所得收益也没置办两亩地?至少你祖孙二人勉强糊口啊。”

老妪一惊,买什么地?

“官爷,我家有钱也给儿子、孙子学习兵事,置办兵器了,哪有闲钱置地。村里张里长那里一年可是要两百个大钱的。”

老妪一脸肉疼,不过说的又很骄傲。

黄明远想了想,才想到这副表情跟后世家长给孩子买书、报辅导班一个样子。

黄明远的眼眶止不住湿了。这里的男子仿佛是宿命一般,活着就要打仗,打仗挣了钱买羊,放羊挣了钱再去培养下一代打仗,然后一代一代循环下去,无穷无尽。

可总是如此,北地的百姓要死绝了。

劝他们不要去参军吗?官府征召,生存危机,都逼得他们不得不去参军。

黄明远问了老妪最后一个问题:“阿婆,如果有可能的话,你们会不会放弃参军,过一种平凡的生活。”

老妪一愣。

“不打仗了?可是不打仗家里就没钱买羊啊。”

黄明远眼中的泪终究没有止住。

他默默的一个人走到无定河边,望着这浑浊的黄河水,不住地叹息。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这不是老妪的愚昧,也不是这里百姓的无知,这是社会的悲哀,一个时代的悲哀。

黄明远的心从没有像现在这样更坚定过,至少要让这群老百姓能够安安稳稳的活下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