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天下安康 > 第三十一章 誓师出征

天下安康 第三十一章 誓师出征

作者:鸣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8:03

第三十一章 誓师出征

六月一日,丰州九原城。

天高云淡,晴空万里。

今日是十余万大军誓师出征的日子。整个隋军共计十二万人之多,再加上十余万民夫,共计二十余万人,号称四十万大军。

旌旗猎猎,战鼓雷鸣。

十余万将士云聚城外,如山如海,如云幕遮天。

大军主力骑兵各半,幸好杨昭给大军弄来了近六万匹马,基本保障每个步军都能有马匹代步。北伐大军都是北地健儿出身,虽然是步兵身份,但不会骑马的反而不多。

到了辰时正,正是出兵吉时,军营之中,钲鼓号角之声,震天动地地响了起来。

城西早就筑台三层,遍列五方旗帜,上建白旄黄钺,兵符将印,诸将分裂左右,太常少卿裴蕴主持出征祭礼,请杨昭登坛。

此时的杨昭虽然是名义上的主帅,但该遵循的礼制却不可废。

杨昭整衣佩剑,慨然而上,焚香再拜。

四方将士云集,整个大军的身影一直顺延到天边,而望不见边际。

杨昭高声说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今突厥胡虏,不尊天命,不奉王化,乘衅纵害,祸连北地,虐流百姓。此突厥之胡虏,非戮之而不足以扬大隋之威。然大隋天子有好生之德,不欲使草原百姓罹受战争之祸殃,遂晓谕草原南北之百姓,弃暗投明,迎奉王师,否则天兵骤至,俱为齑粉。

吾奉将士,奉天子之命北上,当为王前驱,奋武向前,齐心戮力,功赴国是,以致臣节,必无二志。皇天后土,祖宗明灵,实皆鉴之!”

杨昭言必,有人牵过一匹白马。杨昭接过一柄锋利的横刀,横刀断首,鲜血溅到了旗杆之上。

众将士立刻高呼“万胜!”

“万胜!”

连一向平和的杨昭也血气慷慨,热泪盈眶。

接着杨昭宣读天子诏令,然后唤黄明远登台。杨昭代表天子登台拜将,拿着斧钺的端首,把柄交给了黄明远,表示将节制军队的权利全部授予他。黄明远接过天子的圣旨与大军帅印,宣告了对大军的掌控。

其实拜将一般是给主帅的仪式,不过杨昭也就是名义上的主帅,为了树立黄明远的权威,保证令行禁止,杨昭仍然决定将仪式的主角让给黄明远,这才有了众目睽睽之下的授权副帅。

再然后杨昭下坛,只留下黄明远一人。

黄明远一身甲胄,腰悬横剑,北地的风吹得头盔上的红缨来回飘荡。黄明远握着剑扫视了诸将一眼,含光射电,威风凛凛。

“今日,我要带你们北出草原,直捣突厥汗庭。是天赐予你们此次富贵,此时不取,更待何时?”

黄明远声如洪钟,雷霆万钧,他的话刚说完便赢得众人的欢呼。

黄明远摆摆手,接着说道:“突厥人统治了草原近一甲子,灭国无数,各种奇珍异宝堆积如山,光黄金就有十万斤之多。此战若胜,突厥牙帐一甲子的积蓄,一半入国库,一半都分予尔等。”

众人连呼吸都要屏住了,不由得高声欢呼,响彻云霄,哪还有之前的患得患失。

其实黄明远也不知道突厥牙帐有没有钱,至于什么十万斤黄金更是胡诌的。奈何全军将士对于出征草原有畏惧之心,黄明远别无他法,只得物质刺激,最快的激起众将士的军心。

接着黄明远又宣布了一下军纪,但是并未禁止掳掠,只是要求众人要严格执行命令。

黄明远下坛之后,便是中军擂鼓聚将。

升帐而坐,下边诸将依照官职爵位分列而立。虽然黄明远是副帅,但此仗要在黄明远的指挥下进行。为了维护黄明远的权威,杨昭主动将主位让给了黄明远。

众将皆是屏气凝神,鸦雀无声。

虽然黄明远年纪不大,但其赫赫战功已经能够威慑众人。尤其是冠军侯山一战,整个大隋老一辈的将领几乎都接受过黄明远的指挥,因此众人也便不再敢抗拒黄明远。

诸将大多是年轻一代,除了董纯资历并不比黄明远多多少。

黄明远对众人说道:“黄明远虽不才,但既然蒙天子看重,托付重任,身兼三军,便会有功必赏,有罪必罚。国有常刑,军有纪律。诸位各宜遵守,勿得违犯。谁若是不准本帅号令,莫怪本帅翻脸无情。”

众皆曰惟命是听。

黄明远也是没有时间一一拉拢众人,反倒以威压众人。幸好众人做到这个位置也不是草包,很多人熟悉黄明远的狠辣,更没有人主动上前触这个霉头。而杨昭本来就是要帮黄明远立威,更不会拆黄明远台。

凌威了众人一场,这军权也算巩固了。众人早知道杨昭不会前往草原,黄明远就是大军真正的主帅,拥有生杀予夺之大权。

接着黄明远让陈远宣读军令。

北伐大军以丰州军和独孤览率领的长安禁军为中军。独孤览是独孤皇后的侄子,也是在那场宫变之时立了大功,越级擢升为左侯卫将军。这次更是能率领八千禁军前往草原,可谓简在帝心。

北伐大军以代州军为前哨,李景督所部即刻前出高阙塞。

以鱼俱罗的灵州军为左翼;董纯的关西军为右翼;乔钟葵的并州军为右掖;梁默的关北军为左掖;以杨义臣的朔州军为前锋;以黄玠的骁果军与薛世雄的关中军为后军。

任命鱼俱罗为左军领军使,兼领左翼、左掖;董纯为右军领军使,兼领右翼、右掖;杨义臣前军领军使,兼领前锋、前哨;薛世雄为前后救应使;黄玠为督粮使,兼领民夫诸营。

除各部武将,军中尚有长史卫尉卿苏孝慈,行军司马长孙晟,中参军太常少卿裴蕴,中监军刑部郎中杨庆。

主掌度支的民曹参军事内直监游元;

主掌考功的吏曹参军事内史舍人兼吏部员外郎冯慈明;

主管番事的礼曹参军事骁果军长史苏夔;

主掌方略的兵曹行参军事兵部员外郎张镇周;

主掌军械的工曹行参军事兵部员外郎王世充;

主掌监察的刑曹参军事侍御史刘子翊;

典军书记尚书右司郎卢楚等人。

三军略定,只待兵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