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五胡十六国之燕鸣初啼 > 第十九回 刘翔求封势已成

第十九回 刘翔求封势已成

初一大朝,古之陈例。

那晋帝虽久病缠身,于这大朝还是会勉力出席,三通鼓罢,众臣上朝,文武大臣列于两侧。

晋承汉制,那晋帝端坐在御座之上。舆服整备,只见头系黑介帻承通天冠,其上加平冕,前垂白璇珠,十有二旒,以朱组为缨。身佩白玉,垂珠黄大旒。内穿中衣,外服画而裳绣,图案为日、月、星辰、山、龙、华虫、藻、火、粉米、黼、黻之象,总共有十二章。腰间系素带,以朱绿裨饰其侧。

两列文武大臣,文臣按职官、特进、品轶、爵位等高低排列,武将按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前后左右、四征、四安、四平等依次排列。

到底是衣冠南渡,这晋室虽失中原,然气象不减,建制犹在,一时之间朝堂之上,冕冠弁帻耸立,章服,弁服,铠甲交相辉映,一派威严盛大之像。

这日朝上,中书监令庾冰手持笏板率先上奏道:“陛下,臣与慕容皝俱名位殊班。然慕容皝,去国悬邈,拱卫晋室,屡破强敌,拓地千里,石赵畏惧。功业至此,臣属意,为褒扬慕容皝之功业,宜封王。”

只见群臣哗然议论纷纷,这首辅大臣率先说话,着实让人意想不到。原先反对赐封如诸葛恢者此时也不好力辩。众臣确知,那燕使来建康已逾多日,刘翔甚为干练,多在这朝臣之中活动。然晋廷此前数次朝会之上均不及议,这次却一反常态。

众人迟疑之际,却见中书令何充也出列进言:“陛下,今中原石赵势大,原车骑将军祖豫州尚有浚仪之败。今燕主慕容皝屡破强敌,以数郡之地,抗衡石赵十数载,诚非易也,望陛下,下体燕主公忠体国之情,上察天命,宜封为王。”

庾冰、何充,晋室的泰山北斗,此刻俱属意封燕主为王,确出乎朝臣所料。不知谁私下里起的头,在朝臣众将里传播着,大意是:燕国辽东又灭高句丽,南灭段氏几无与之匹敌者。又有人说道:今敌强我弱,若再不与燕国联手,恐江南之地不保,言至此,只见两班众臣尽皆正身拱手说道:“愿陛下封燕主为王。”

虽然晋帝心下已许之,然自古异姓封王乃篡位之前兆,不知是故作姿态还是心有所忧,此刻竟迟迟不表态。不知是不是精神不济,还是故意为之,那晋帝竟在御座之上打起了瞌睡。

众臣素知陛下近来多疾病,上朝已属勉力支撑,一时间之间众臣拿不定主意,尽显退却之色。

却见燕使静静的站于一边旁,在这群臣纷乱之际,挺身出列,大声说道:“臣于昨日倾接我主表章,今逢大朝,特奉晋帝。”

怕晋帝听不见似的,砰的跪在地上,双手奉表章:“我主慕容皝,恭请晋帝圣安。”

那晋帝也像梦醒一般,示意内侍将表章取上来,铺展于御案之上。慢慢的审视起来。

那燕王表章言辞激切,先者燕主直言不讳道,晋室衰微,中原不复,权臣当道。自夸其燕国,虽为小国,却将士同心,士卒用命,石赵畏惧。

晋帝看到此处眉头紧皱,似有怒色。一旁内侍看晋帝表情,意欲拿回表章。却被晋帝挥手,退下。只见那晋帝抬头看了一眼刘翔,却见其气象不凡,仪表堂堂,惜其为燕主舍身犯险,毫无畏死之心,与晋廷满朝尸位素餐之臣岂可同论,心中不油的升出一丝爱才之心。

晋帝低头再看,却见燕主话锋一转,言辞诚恳,希望晋室能奋发振作,恭顺之心恳切,也直言不讳,言及晋室之弊端乃权臣。只考虑自家得利,猛将乃拥兵自重朝廷无法调度,若革除弊端,燕国欲与晋室共伐中原,奉天朝为正朔。

只见晋帝慢慢合上表章,强打起精神,向众臣和燕使说道:“燕主公忠体国,殊为不易,且其国位于极远之地,尚不忘我华夏之主,其心可表,其情可勉,传朕旨意。”

只见晋帝确已望向侍者。

“陛下不可!”忽一声音从朝堂后传来,原来是谯国龙亢桓氏桓彝之子桓温。

此人为人豪爽,姿貌伟岸,风度不凡。当年其父桓彝在苏峻之乱中被叛军江播杀害时,桓温年仅止十五岁。然其隐忍负重,枕戈泣血,誓报父仇。咸和六年之时江播去世。其子江彪等兄弟三人为父守丧,因怕桓温前来寻仇,预先在丧庐内备好兵器,以防不测。桓温假扮吊客,混入丧庐,手刃江彪,并追杀其二弟,终报父仇,由此为时人所称许。

后来娶了当今圣上的姐姐南康长公主为妻,加拜驸马都尉,并袭父爵为万宁县候。不久前才拜为琅琊内史,原意这次大朝之后要去属地赴任的,例行参会而已。

“竖子妄言,此朝堂之上哪有你说话的份。”庾冰大忿,说起来庾冰的姐姐是当今圣上的生母,也是南康长公主的生母,那桓温也算他的姻亲。

桓温不惧自己官小位卑,直上朝堂说道:“华夷理殊,嫡庶有别,古之常例。此例一开,我晋室何以面目对我汉家先王。”

庾冰大急道:“时过境迁,非如此不能保我晋室安宁。”

“中书监好谋略,”桓温笑道,“我自当厉兵秣马,重整军马,扫平石赵,成汉,饮马黄河,再复中原,狩猎于灞上,刻石勒功于燕然。奈何我朝中人,仅因一时之失,而失我汉家大义,徒令士人寒心。”

“来人,把他给我轰出去。”庾冰指使朝堂守卫,把桓温给架走。

朝堂又恢复了平静。

只见晋帝与内侍,中常侍等稍加商议,让负责礼制的太仆卿颁旨道:“封慕容皝为使持节、大将军、都督河北诸军事、幽州牧、大单于、燕王,备物、典策,皆从殊礼。又封其世子慕容儁为假节、安北将军、东夷校尉、左贤王;赐军资器械。所属国中功臣者可自处,钦此。”

太仆卿言罢,却听闻晋帝又说道:“燕使刘翔听宣”

刘翔跪拜,只见那太仆卿又拿出一份诏书,说道:“故燕国长史刘翔孤身犯险,出仕上朝,礼恭色顺,封为代郡太守,封临泉乡侯,加员外散骑常侍,钦此。”

晋帝特加殊荣于燕使刘翔,众臣垂然,默不作声。却见刘翔跪在地上久久不愿起身,内侍忽有些着急,忙道:“刘使还不快快领旨谢恩,此中殊荣,历朝少有。”

却见刘翔直其身子说道:“陛下隆恩,下臣铭感于心,然晋国群贤毕至,且有荆,扬,湘,益,广,交,宁,等数州之地,那青兖徐之地,晋赵共有之,户籍百万,山河之固,舟楫之便。赵兵虽强,大江不能飞渡;赵人虽多,其势必不久矣。其境内五胡纷杂,诸事羁绊,且其北西南之境俱为敌国,兵分四守,力不能支,不能全力南向。徒晋国止北面烦尔。”

刘翔虽为燕使,对局势见解颇深,晋帝听闻,心中更觉要守为己用。但却见刘翔拱手再道:“下臣欲效裴嶷之故事,投身北境,为晋室呼应。”

却见中常侍彧弘出列说道:“燕使,言过了。我晋室立江南日久,恐中原之事不复详知,况北境乎。望刘使能长居建康,方便我等讨教中原之事,至于复命之事,另行商议,择副使北上,如何?”

“多谢彧常侍抬爱。”刘翔向他拱手一拜,再转身拜晋帝,道,“燕国,僻在荒远,今遭陛下开恩,得见圣颜。更复赐恩诏,能留京师,于臣之私,诚为厚幸。”忽见刘翔昂扬的神采暗淡下来,只听他说道:“慕容镇军父子越在遐表,乃心王室,慷慨之诚,义感天地,方欲扫平奸佞,以奉迎皇舆,故遣使臣,万里表诚。今若留臣,必谓国家患其僻陋,使慕华之心懈怠。是以臣,不敢以私心误国,臣在燕国,所用必大于晋国。非臣心,不愿留此,实乃不敢忘出使本心,臣再拜陛下隆恩,千秋无期。”言罢刘翔再次俯身而拜。

晋帝见此,长叹一口气,“也罢,惜不复有温太真矣。”随后巡视了一下朝堂众臣,“惜我晋室为何不能得臣如此,是朕之失也是众卿之过。”

众臣听闻,尽皆惶恐,尽皆称罪。

何充却上前言道:“臣观我朝众臣之人,亦有一人后生可谓?”

虞冰上前问道:“是何人?”

何充笑道:“虞大人,明知故问,汝见桓温如何?”

虞冰只哼气一声,“少子狷狂,不足成事,吾看不出。”

何充笑对,“虞大人,虽是狷狂,却也奋勇,我晋室之幸,可要多多提携啊。”

这封燕主为王之事俱已敲定,余下者便是太常寺卿之职分,择一良日,举行封王之礼。筑高坛,祭以太牢,斋戒沐浴,赐以燕王冠夫印绶。

于制,册封燕王大典本来燕主要亲临,但如今山高水远,往来不便,由燕使代劳了。

那一日,只见吉时已到,天子乘六马銮舆出行。其銮舆,车饰朱色花纹,轮为重毂,有飞軨系于轴头。舆倚以金薄缪龙绕之,绘以文兽伏轼,龙首衔轭。其上立青盖,黄为里,谓之黄屋。车架上有金色的纹饰呈现出二十八星宿的图案。其后部用玳瑁为鹍翅,加以金银雕饰,故世人亦谓之金鹍车。

其后王公、大臣、将军,俱着华服,冠平冕。王公八旒,卿七旒,组为缨,色如绶也。按车制乘坐相应的四马金根车、耕根车、猎车、游车、云罕车、皮轩车、鸾旗车、建华车,等依次鱼贯而出。

出大司马门便来到中央的朱雀大道上,穿宣阳门而出,行于御道之上,向南驾车去。只见秦淮河上已架起浮桥,穿过建康的南大门朱雀门,銮舆,连带着大臣王宫便向南郊高台驶去。

众人下马,晋帝携燕使走上高台。

《周官》五礼,吉凶军宾嘉,而吉礼之大莫过于祭祀,只见晋帝与燕使按祭天之礼所作无差,刘翔款步上前,代燕王行礼,礼成。

当夜,晋帝于正殿太极殿内赐宴。

只见宴席之上,宾主尽欢,美人献舞于堂前。只见先代汉、魏之时的槃舞、鞞舞,公莫舞,也俱有所呈,看来晋室安定,礼乐恢复,重现一如前朝。

那鞠运看得如痴如醉,比之苦寒之地的燕国戎乐要和煦温柔,

那觥筹交错之间,晋臣尽地主之谊,纷纷向燕使敬酒,恭贺燕使不辱使命,燕王千秋无期,共克中原。

于这众臣悠游享乐之际,唯见刘翔坐于案边,脸色未见喜悦。

只见中书令何充亲自来敬酒,说道:“今我晋臣,立于江南数十载,幽平远绝,几无听闻。燕使劈波斩浪,求得燕王之封,可喜可贺。”

言罢,何充向刘翔端起酒杯,“此中会稽花雕酒,吾不专美,来人将燕使之杯满上。”

刘翔站起来,接满此杯,说道:“今四海板荡,已逾数十载。中原宗社夷为废墟,黎民涂炭,百姓望王师北归。斯乃庙堂焦虑之时,忠臣毕命之秋也。而诸君宴安江沱,肆情纵欲,以奢靡为荣,以傲诞为贤,未闻有正直之言,耳边尽皆谄媚之词,征伐之功不立,将何以尊主济民乎?”说罢不等碰杯,将杯中之酒一饮而尽。

何充却说不出话来,此美酒苦涩,陪着刘翔下咽。

倏忽之间已是来年开春时节,东南风起,正适合出海扬帆北上。那晋帝因病情加重已不能视事。皇帝特命朝臣何充,中护军谢广等往岸边,前来送别燕使。

为表燕使求封之诚,此去,晋帝特命大鸿胪郭烯持节,与刘翔等一块儿北上册命燕王。

那一日清空万里,春风和煦,江面上碧波荡漾。在这建康城里,秦淮河畔,一酒肆筑以干阑之上,直入河边。宾客凭栏远眺,那秦淮河上往来商旅舟楫不绝,远处隐约可见长江,实乃一视野绝佳之所。

众臣请燕使入酒肆之中上好的居室。那店家也知,此中数人商议乃军国大事,不敢怠慢,拿出上好的酒菜招待各位大臣。

燕使要离开江南之地,不知何时再见,临了道别,众人不知话从何处起。

沉默间,只见那店家开始上菜,却见盘中菜肴乃此时令之物,莼菜羹。

刘翔喃喃道:“春食莼菜,夏吃菰(茭白),秋天鲈鱼肉正肥”。

中护军谢广接过话茬,道:“燕使可有“莼鲈之思”之意。此间江南之境,之物,恐燕使北去,不复得见矣。”

刘翔吟唱道:“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禁兮仰天悲。”

言罢,喝了杯中之酒,离愁别绪之情散发在众人之间。

何充趁势说道:“燕使何不托故,再派他使前往,我必转圜,此中之事于吾不难”。

谢广也说道:“燕使,感慨至诚,吾辈甚为钦佩。你主慕容皝求封已成,恐卿去不复他用矣。”

刘翔起身,凭栏远眺,却见大江于目之所及之处不见尽头,远处钟山更是虎踞龙盘,其形颇盛。

刘翔转过身来,向在座诸公言道:“此间盛景,世所少有。”转过头来向众人道:“昔少康以一旅中兴,勾践凭会稽之地灭吴,蔓草犹宜早除,况寇仇乎!晋室虽据江南一隅,然若勠力同心,修整武备,未尝不能克复中原。”

刘翔入座再道:“今石虎、李寿,互有吞并之意。王师纵未能澄清北方,也当先平巴、蜀之地。一旦石虎先入举事,夺李寿成汉之地,据形便之地以临东南,虽有智者,晋室危矣。”

中护军谢广拱手道:“燕使所言,乃吾之心也!”

刘翔再道:“我观晋室,朝中诸臣之中,后辈有才者甚多。若拔擢得当,国事复振指日可待。”刘翔举起杯中之酒向众人道谢,道:“汝辈之意我心领了,今燕国国事稍振,然南边强赵在侧或能自保。若果王师能北进灭石赵,我必劝谏燕王举一偏师来攻,到时箪食壶浆以迎晋师。”

“刘使之意我已知晓,燕国其势不可小觑哦。”谢广悠悠说了一句,众人不解。

只见他接着说道:“我已从兄长谢尚处得知,你主燕王于去岁十月,率军自蠮螉塞袭赵,直抵蓟城。想那赵幽州刺史石光拥兵数万,却闭城不敢出。燕兵进破武遂津,入高阳,所到之处皆焚烧其堆积物资,掳掠三万馀家而去。恐非石赵所能制也。”

何充转身向刘翔,直视,浑浊的眼睛此刻也流露出些许光芒,起身向刘翔拜道:“胡汉之别,岂有他哉,吾辈确知。唯鲜卑族从宣帝之际开始,倾心慕华,其势已成。若燕国果得天下,且要务行宽宥,以诚待下。”

刘翔转身也道,“何大人,言过至此,下官如何自处。唯望我燕晋之民代代友好,切莫以华夷之辩徒生干戈。”

言及于此,众人互相道别珍重,送燕使一行人和大鸿胪郭烯,行至岸边,上了船。只见风帆张扬,春风至,劈波斩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