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五胡十六国之燕鸣初啼 > 第四十六回 燕新政唯才是举

第四十六回 燕新政唯才是举

燕王伸手致意,让他切莫因怒生怨,款款的说道:“刘长史,世代忠良,长兄刘佩身死国难。孤甚为敬重,你且说说,为何不能行九品官人之法。”

刘斌端正颜色道:“先汉之际,以定察举,然桓灵之际,多以崩坏,乡野有言:‘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母别居。’故而魏晋之时,尚书令陈群改察举弊政,世行九品中正制以定官位,才有这九品官人之法。然沿袭至此,于晋如斯,已是弊大于利。”

燕王侧身听刘斌之言,频频点头,言道:“愿闻其详。”

“其在初创之际,盖以论人才优劣,非谓世族高卑,然行之百年弊端丛生。”

刘斌环顾四周,汉族众臣,皆神情复杂,韩桓自不比说,辽东世族,其人力推九品中正,以显世族门楣。然我汉人侨族,俱有不以为意之色,若废九品官人法,当阻塞世族子弟进身之路。

然国之大争,首在人才。如今天下大乱,世族名册,家谱几荡于无,其中真假也难分辨,徒以门第而论,无异于刻舟求剑。倘若不竞相延拦天下英才入燕庭,燕国危则士不存,门第之争当让位于燕国存续之争。加之燕之公卿为鲜卑之后,骤然暴起不足百年,汉族子弟毕竟屈于其下,未有九品之法之土壤,故众人皆未有非议。

只听刘斌缓缓道来:“曹魏九品之议有三:家世、行状、定品。然晋代魏之际,品第偏重门第已成事实。世人有云:帝以贵公子当品,乡里莫敢与为辈。高门士族子弟往往弱冠便由吏部直接从家里铨选入仕,而不必经过考察品评,行状几为空文。”

燕王略一思索,“东夷校尉刘翔!”只听见燕王大声说道。

“臣在。”

“公久在晋室多日,你且说说,晋室之今日情势如何,刘长史所议之事,利弊几何?”

刘翔端正了身子说道:“刘长史所言俱为事实,臣入晋室,久观之。其朝臣之中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高门豪族中人,尚在襁褓已授官爵,然寒门子弟皓首穷经只得刀笔小吏,其不公也甚。自晋室南渡以来,琅琊王氏、太原王氏、陈郡谢氏、龙亢桓氏及至颍川庾氏皆为一时豪族,废立晋帝,政出私门,独霸朝纲,祸乱天下,晋室苦门阀甚深矣。然晋之所存者,又多赖于世族,时人皆言“王与马,共天下”。若无世族辅佐,自武、惠、怀、愍之后,疏枝王公司马睿如何能承袭帝位,据江左之地,续存晋室社稷,岂可谓成也门阀,败于门阀。”

刘翔挺身拱手向燕王,及众位王公大臣致意道,“我燕国当王权归一,用人不拘一格。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我燕国当以才学抡天下士人,切莫以门第而凉薄士人之心。”

刘斌说道:“臣闻:善始者众,善终者寡。王朝初立当唯才是举,然行之数代,定是门人功勋豪族盘根错节,私相授受名器官位,结党营私。到最后可谓是:‘寒素清白浊如泥,高良门第怯如鸡。’王朝不攻自破,晋室殷鉴不远。”

“臣附议。”国相首先倡议。

“臣等附议。”其余众臣人等皆附议。

燕王看着众臣,心意已定,便转过头来,问道:“韩参军,刘斌所言,可否?”

今日之势,韩桓已然深知其已触犯众怒,为保全自身计,便伏身说道:“微臣迂腐之深,有辱圣听,臣亦赞同刘斌之言。”

闻听此言,燕王满意的点点头,“好,孤意赐大臣子弟为宫学生,无论出身贵贱,遍召各族中贤明聪慧子弟者入我东庠之中。”燕王顿了一下,补充道:“如今庠学狭小,孤愿以旧宫为舍,以立东庠,虽然四书五经者乃儒家至要,然今大争之事,若有旁门才学者皆可一试而用之。孤意,行乡射之礼,每月临观,考试优劣,择其通经秀异,技有所长者,擢充近侍。若性愚钝,庸碌平平,不能通过考试者,当返回原籍,悉摒弃着滥竽充数之辈,孤要的是大才。”

阳鹜从旁进言道:“选拔贤良经过考试,当摒弃所荐之人私心杂念,赏罚并举,大王圣明。”

国相封弈也进言道:“长才靡入用,大厦失巨楹。国之兴衰,要务为得人用人,今我燕国网罗天下人才,量才使用,必能大出天下,我王圣明。”

众臣皆呼:“我王圣明。”

退朝以后,燕王速速令有司,置招贤令于燕国各州郡县府交通要道之处,一时间众人皆纷纷奔走相告,幽平乡野、流民中才学之士颇为振奋,纷纷入庠学考核,按才量用。各乡学、县学等学官、祭酒纷纷推荐所知学有所长之人入燕都庠学之中学习,燕国文教鼎盛,堪为北境无二。

求贤令发布之后,燕王慕容皝尤为关切人才选拔,闲暇之际便亲临东庠,若有兴致便亲自出题考试学生,其中优异者,擢充为燕王近侍,以便咨政问询。

经此一来,汉族世家中封裕之子封衡,故玄菟刘佩之子刘当,孙泳之弟孙希,流民中傅颜等,皆得以入东庠就读经过考核,按才授官。

这燕都庠学门庭若市,这一日庠学内外喧嚣不止,众人嘲笑一人所写文章语句不通,调理不顺,却也妄求功名。粗通文墨却来此沽名钓誉。却不知燕王在身后,众人慌忙回身施礼,内官平伯问道:“何故在此喧哗?”

一士子上前说道:“我等俱感佩燕王招纳天下士人之心,奈何如今也有自不量力的人,此人文墨不通,却也欲求得一官半职。”众人频频点头,欲把此人轰出去。

燕王吩咐道:“把那人所写文章拿给孤一看。”

燕王阅读,却是忍俊不禁,什么之乎者也,唧唧、哑哑,张冠李戴,却是有狗屁不通。

燕王没好气的言道:“孤欲受天下英才入燕庭,先生之才,孤实难纳入,还请往另寻他处。”

却见那人不服气的说道:“君子六艺,不专一属文。鄙人虽文墨不通,然六艺之能无一不通。”

众士子皆大为不平,沽名钓誉之辈,大呼快滚,快滚。

随行侍奉的世子久观其人,却见此人天庭饱满,孔武有力,却非狡诈之人,心生好感,上前向燕王进言道:“此人仪表堂堂,相貌不凡,姑且待他言之有何之能事?”

“世子即有此说,也好,此事寡人不预闻。”说完燕王返回王公休息。

世子拱手道:“多谢父王。”

只见世子上前询问他:“你有何本事,还不快快显来,若是徒有虚名,哗众取宠,定叫人乱棍打出。”

却见此人不卑不亢的说道:“六艺之中,属射、御鄙人最擅长。吾射能俱“五射之能”,吾御能有“五御之驾””。

“哦”世子顿时来了兴趣,这五射即:“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是难度很高的射箭技巧,一般人掌握一种即能是善射者,若有两三种简直是能人异士。

这五御即驾车的技巧,包括:“鸣和鸾”、“逐水曲”、“过君表”、“舞交衢”、“逐禽左”。表示五种高超的驾车技巧,军中能有掌握两三种者便能御王驾掌帅旗,俱五御者,简直世所罕见。

“给他弓箭,车驾”世子命左右侍从准备。

一时间鼓声四起,尘土飞扬。只见那人在庠学广场之中,一边驾车一边抬弓搭箭,“嗖嗖嗖”连续三箭,天空飞鸟应箭而落,车子过“君表”却标杆丝毫未碰。众人拾起天上鸟一看,三箭直入一个伤口,不差毫厘,众人啧啧称奇。

燕王侍从涅皓向世子进言道:“世子,此人具有如此骑射之能事,可入我燕军之中,做一校尉则何如?”

“唉,”世子不置可否说道,“军中粗鄙,不及壮士之雄伟。”

说完便上前,拉住那人手说道:“壮士伟哉。”世子不由得称赞道,“壮士不比拘泥于文书之中,可入我亲卫之中,如何?”

只见那人跪下拜谢道:“多谢公子知遇之恩,臣定当竭诚效命,在所不辞。”

“壮士快快起身,可否告知在下姓名。”

“孟高”

“得孟子之高义。”世子用力点拍了下他肩膀,“壮士随我,我定不负壮士高义。”

世子携孟高登台,向众人说道:“今我燕国,欲大出天下,必与众人等同舟共济,凡有一技之长皆可投奔我燕庭我燕国来者不拒,今我得孟高便是明证。”

只见一学子领头说道:“世子贤明,我等感佩,愿追随世子。”

众人皆曰:“愿追随世子。”

迁新都的这几年,国中之事虽然烦乱,但是诸事皆安,国中风调雨顺,四夷咸服,燕王身体也渐渐起色了不少。

这一日风和日丽,暑气也渐渐消散,北境之内的朔风一日紧似一日。燕王在居所之内,处理公文俱已完毕,长长的伸了一个懒腰,遥望窗外之景,树叶开始泛红,已是过了夏收时节。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自古逢秋多感伤怀忧,这霸儿镇守徒河时日日久,不知天气寒凉了没有,衣物增加了没有,便唤平伯说道:“移驾,往兰妃宫去。”

“燕王驾到。”随着平伯一声喊声,燕王缓步走进兰妃的寝宫,

兰妃慌慌张张忙欠身行礼。燕王这几日身体欠安,久未往后宫去,见到兰妃之时竟觉得有些恍如隔世。忙搀起兰妃,牵着她的并席坐下。

只见燕王细细的抚摸着兰妃的珠翠,秀发,却忽见在一簇青丝之中,惊显一缕白发。

“兰妃这几日,也为霸儿之事,日渐操劳了。”

兰妃淡淡的说道:“霸儿烦劳我王费心,臣妾谢过燕王。”

“兰妃不必多礼,我观霸儿,徒河之任甚佳,今年岁末当复召霸儿回都。”

兰妃依然平淡的说道:“臣妾谢过我王。”

燕王感觉兰妃不复昨日那般温柔,对他也没有在旧都之中热烈。也难怪,如今燕国已非昨日可比,放眼北境无与匹敌者,迁都以来诸臣王公尽得封赏,徒霸儿与兰妃不能母子相见,颇令兰妃不快,却又不好发作。

燕王看着兰妃平静的脸色,端详很久,却不知那来的力气,一把搂住,便搂便说道:“孤,许段先嫁与霸儿,择日即可。”

兰妃刚要挣脱,却被燕王那话怔住了,停下挣扎的手,道:“燕王当真?”

燕王碰了碰兰妃的鼻子,“孤何曾骗过你?”

“那臣妾替霸儿多谢我王。”

“你却要如何谢我呢?”燕王今日身体却是康健,手却不安分了。

兰妃嗔羞,忙屏蔽左右婢女内侍。

“大王却是雄武,小女定竭诚以效命。”

燕王拥她入榻,耳鬓厮磨,边解衣宽带婆娑其身,边道:“哈哈,就你能言。”

日头却也是渐渐西沉,兰妃宫里华灯初上,燕王缓缓从兰妃榻上醒来,却见兰妃静静的坐在侧旁,长发瀑床,梳子梳发,甚是迷人。

燕王只躺在床上静静的看着她,忽然说道:“若孤能假命于天几年,平定天下,广树恩义,属大臣辅之,则立霸儿为世子如何?”

兰妃停住了自己的梳头的手,只停了好一会儿。

兰妃头深深的埋入燕王的胸膛,抱着他的浑厚的肩头说道:“若寻常人听此定开心不已?然臣妾心实忧惧,不能自已,幸邪?祸邪?”

燕王紧紧的搂着兰妃:“爱妃,孤实爱霸儿,不能自已,兰妃贤明,霸儿聪颖,如今天下大乱,立为世子不亦喜,不立为世子不亦忧,且看天命吧。”

忽然一内侍匆匆赶来,“启禀我王,斥候来报,赵国将有大乱了。”

燕王慌忙起身,匆匆览过,转身对兰妃说道:“你且记为父之言,不宜喜,不宜忧,赵国崩坏就从太子始。”

说罢起身,对内侍说道:“速叫朝中大臣,及众留守王公齐聚新昌殿,赵国有变,我燕国当早做准备。”

说完欲更衣,出门。

兰妃赶紧唤小艾过来,兰妃细细的给燕王穿衣整理罩衫,细细的围上玉石金扣腰带,紧紧的抱住燕王许久才松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