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宋最强航海王 > 第一百零四章 出海港口

大宋最强航海王 第一百零四章 出海港口

作者:家家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32:30

第一百零四章 出海港口

大宋有时候甚至被吊打,西夏有重甲骑兵铁鹞子,把西军打的节节败退。

王八掉灶坑里了,憋气又窝火。

宋人的屈辱贯穿始终,打大辽,打不过,交纳岁币换和平,打西夏来来回回拉锯战,每到秋天西夏进兵打草谷,到了春天大宋打过去报复,双方就是这样,约好了一样。

晁熊出来喊道:“官爷,打西夏,我们安通镖局十分支持,需要交多少钱。”

税吏拿出账目来:“咱们这收税是按照规模来的。晁掌柜这镖局报的规模是二百人,马车五十辆,货船十艘,只需交纳九十八贯铜钱或者九十八两银子就行了。”

晁熊后槽牙都疼,九十八贯钱,能买三头上好的骡子,不过哥哥安排了,那就得照办。

“成,官爷稍后。”

晁熊安排账房清点了铜钱交纳,税吏开具了凭证。

这属于直交朝廷户部的税,税吏一毛也拿不到。一般地方税油水比较大,可以做手脚的地方也比较多。

安通镖局开了个好头,其他的商家也没辙,交吧,扛不过去。

小店交的越少,卖个早餐的,卖个青菜豆腐的店,交五百文都有压力,但是不交不行,完不成任务陈府尹都得受斥责。

扈家庄的商队到了,来的是扈成的亲信掌柜扈兴。

一到东平府就来找晁盖了。

“晁保正,小人刚从密州莒县回来。”

“来来,扈掌柜快坐下,大壮上茶。”

扈兴经常来往密州、沂州之间。

自从月前晁盖和扈三娘定亲下来,扈成就把扈兴派去海边了,为的就是找个像样的港口打造船坞。

扈兴铺开羊皮地图,指着海边:“在这个位置,莒县和沂州交界的地方,有一个海湾,椭圆形的,入口不过一百多丈,但是里面有三百多丈宽。外海波涛汹涌的,港湾里风平浪静。”

“水深如何?”

“找渔船拿竹竿试了试,三丈还是有的,具体的海底情况不清楚了,需要找水手去探查。只是这附近十分荒凉,周围十余里没有人烟。当地李县令免费把地给咱们开发,但是要多招募本地农工。”

晁盖思索片刻,航海大业是晁盖心血所在,事关重大,不能大意。

“扈掌柜回家歇息几天,再辛苦一趟,随我去看看,行的话咱们立刻开工建造港口。”

“好,那小人先回去了,清点了货物,很快回来。”

扈兴回去交接货物了,沂水县距离莒县非常的近,不过一百五六十里地就到海边了。

在密州兴建了港口之后,货物几乎可以覆盖整个京东东路。

大壮把吴用和阮小五叫来了。

吴用很奇怪:“哥哥今天莫不是有什么喜事?要结婚了?”

“还早,还早。定在下半年,海边找到一个合适的港湾,当地县令说免费使用,不用花一文钱。”

“这,这是关门打狗的老套路了,先说不花钱,把商行引进来,然后随便玩。到时候要多少钱还不是他们说了算。不过话又说回来,一个县令也完不出什么花样来。”

晁盖点点头:“加亮说的对,我估计说免费建造就是坑。该给的银子还是得给,不太过分就算了,真要瞎折腾那就是不好说了。小五兄弟的这水性,能到海里吗?”

阮小五挠挠头:“哥哥真把我问住了,打小生在水泊梁山,都没见过海长啥样。不过既然都是水,只要风浪不太大,应该能适应。”

吴用给晁盖倒了一杯茶,笑道:“哥哥不用担心,车到山前必有路。港口修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入海的栈桥,一部分是港口的仓房等等。现在天气太冷,下水修栈桥不合适,咱可以先建造仓库、房舍、围墙这些可是很费时间的。”

“有道理,这得好好规划规划,工程量可不小。”

晁盖把去考察的队伍都定下来了,晁盖、吴用、阮小五、刘唐,李逵、大壮、陈大拿。另外还有十名护卫。

趁着这几天的时间,晁盖又回去了村里。

几天前种的土豆竟然萌芽了,老道公孙胜也在看土豆。

“道长,你怎么也来看土豆了。”

“饥饿是最大的恶,贫道曾亲眼见过易子而食,那简直是人间惨剧,哥哥说土豆如此丰产,那自然是要经常来看看了。”

“那刚好,今天种的这个叫红薯,比土豆还要好,就连叶子都能吃。不过红薯种植有些麻烦,远不如土豆简单粗暴。”

“噢,只要丰产,能管饱,麻烦点不怕,农民最不差的就是时间,一年到头在地里,为了无非就是两顿饭。”

安排了十几辆马车,把红薯种块从家里拉到地里。

第一步就是从地上挖坑,坑内施肥充足,土壤疏松好。把种薯密密麻麻的排好,干活的壮丁都不理解这是为什么。

晁盖解释:“红薯和土豆虽然都是地里长的,但是种植方法不一样,这叫做育苗。等长出秧子来,直接插秧子,就能结出红薯来。”

“这也太神奇了。”

“就是这么神奇,秧子直接生根,非常容易成活。”

不过红薯育苗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尤其是没有温室大棚的年代。

“记得经常浇水,大约十几天就能发出嫩芽来,再等一个月左右,芽子一拃长了,就可以种植到地里了。这期间苗圃地里有草需要用手拔草,切不可动用锄头,另外这个苗圃地太重要了,人看着还不行,还得加上栅栏。”

晁盖一安排,那就得做,用酸枣的树枝做篱笆,密密麻麻,野兔都钻不进来。

旁边还建了一个窝棚,晚上也得派了三个护卫守着。

众人感觉有些小题大做了。

晁盖认真的说:“这个东西口感一般般,算不得佳肴,但是从根到叶子都能吃,一亩地能养活一家人。还能养猪,猪养好了,猪肉不就随便吃了吗?”

一般农户家庭养羊为主,因为羊吃草。如果红薯产量高,能做猪饲料,那家家户户都养猪,谁家还缺少肉吃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