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凶兵 > 第161章 乱世之枭雄

明末凶兵 第161章 乱世之枭雄

作者:怒江山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33:47

第161章 乱世之枭雄

第161章乱世之枭雄

看到崇祯的反应,孙承宗就暗叹口气。他知道,这个便宜学生根本没把这番劝告放在心上。

其实,孙承宗与袁崇焕也有些师生之谊,不过这层关系很淡。准确的说,当初主政辽东时,虽然对袁崇焕有提拔之恩,但同样也压制了袁崇焕一段时间。孙承宗就担心袁崇焕心有不满,听不进劝告。

月前,曾经修书一封送到辽东,阐述了其中利害,希望袁崇焕能多方考虑,维系好与毛文龙和赵率教的关系。再就是加快屯田,提振商贸,一方面增加辽东赋税,另一方面也能替朝廷减轻点负担,毕竟朝廷要关心的不仅仅是辽东,还有西北与川蜀。

可惜,袁崇焕依旧我行我素,这次竟然还上书讨要一部分军饷。

自此,孙承宗就知道自己的劝告毫无用处,袁崇焕一点也没听进去。为今之计,只能让朱由检写信敲打敲打,让他有所收敛。但还是来晚了,十几万两白银早就送往辽东了。

按照孙承宗的意思,这十几万两白银不需要给的,袁崇焕再缺钱,还能连十几万两银子的空缺都解决不了?

袁崇焕这次不是来要钱的,是来试探的,他想看看皇帝朱由检的恩宠程度和底线,这关系到下一步的计划。

崇祯对袁崇焕太放纵了,最后的结果,必然会导致袁崇焕恃宠而骄。再加上此人权力欲极强,私心又重,怕是会出事儿的。

崇祯不想过多纠缠袁崇焕的事情,他也有些搞不懂,为什么满朝文武似乎都不喜欢袁崇焕,难道就因为袁崇焕是他朱由检选中的人?年轻的朱由检心中也有股子倔劲,别人越是质疑,越是要支持者袁崇焕在辽东做一番大事,只要袁崇焕能在辽东取得一场大胜,看那些人还能说什么。

崇祯有意撇过袁崇焕这个话题,将事情引到了陕西局势。

“老师,学生有意提拔铁墨做参将,希望他能在陕北多待一段时间,你看如何?”

“铁墨?”孙承宗捧着茶杯,思索片刻,随后摇了摇头。他太了解这个所谓的学生了,恐怕是看到铁墨此人能力出众,有意让铁墨一直待在陕北,直到把民乱剿灭干净。

不需要考虑,孙承宗就否掉了这个主意,之所以思考,不过是想好该怎么跟朱由检回话罢了。

民乱,关键不在用兵,而在赈灾,朝廷钱粮不够,只要有饥民,那民乱就会层出不穷。所以,就算铁墨能征善战,让他待在陕北,也是无济于事。

更重要的是,铁墨不可能一直待在陕北,晋北更需要他。孙承宗早年曾经行走各地,勘察九边,对晋北的情况比崇祯看得更清楚。

如今晋北暂时无事,全靠铁墨掌控瀚海草原。土默特部、喀尔喀部想要南下打草谷,就必须先经过瀚海草原。如今瀚海草原上的蒙古人,可只认铁墨,铁墨不在,这些蒙古人转眼间就可能袭扰宣府和大同府。

把铁墨调到陕北长待,几乎等同于自毁长城,这事儿要是传到宣府,第一个不同意的恐怕就是总兵侯世禄。

“陛下,以铁墨立的功,提拔他做参将,也未尝不可。但是调他常驻陕北,恐怕不妥。”

“有何不妥?”崇祯有些不服的扬了扬眉毛。

“陛下有所不知,晋北的情况相当复杂,莫看苏尼特部和奈曼部向我大明称臣,那不过是表象罢了。真正的原因是有铁墨坐镇张北,压服这两部,有他在,瀚海草原才能成为我大明的天然屏障。如今那边刚刚平稳下来,这个时候把铁墨调走,那之前所有的努力不都白费了?”

听着孙承宗的解释,崇祯心里很不舒服,那些蒙古人怕铁墨,却不怕他这个大明皇帝么?

之前挺喜欢铁墨这个人的,可是现在,不知道为什么,竟有点喜欢不起来了,甚至有点厌恶,“那些可恶的蒙古人.....既如此,那就让铁墨继续留在张北吧.....”

崇祯明显有些不乐,孙承宗和张嫣只好借故离开。

......

文华殿外,看着挂在枝头的月牙,孙承宗心头万绪,愁眉不展。

张嫣心思灵巧,小声劝道:“孙老,你无需烦闷,陛下还年轻,有些事情还要慢慢来才行。”

“哎,老臣又何尝不知,可老臣担心时间不够了啊.....若是老臣年不过四十,又何须担忧.....陛下还年轻,老臣还能陪他多少年?”

风,有些微凉,桂树轻摇,影子在地上张牙舞爪。

看着孙承宗的背影,张嫣突然感觉到一股苍凉跃上心头。这一刻,这个老人似乎更老了.....

是啊,他年岁越来越大,还能撑几年?先帝在位时,他便循循教导,后又督查辽东,替先帝稳住了辽东局势。后先帝驾崩,新皇登基,他又回到了京城。

可惜,年轻的朱由检并不年轻,作为皇帝,他很年轻,可是作为学生,年龄有些大了。孙承宗的一些话,一些见解,皇弟根本听不进去。

“孙老何出此言,你老当益壮,陛下以后还要你多多帮扶呢!”

“但愿吧”孙承宗苦笑着摇了摇头,向前走了两步,停下来轻声道:“娘娘,你有时间还要多劝劝陛下才好,如今我大明经不起折腾了。”

“铁墨此人.....老夫做过了解,年纪轻轻,不到两年便拿下了瀚海草原。此子,锐意十足,知人善用,可谓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一切,看朝廷怎么用。”

“陛下年轻气盛,锐意进取,正该是用人之际!”

张嫣黛眉紧蹙,颇为不解的追上去,低声道:“孙老既然如此看重此人,那之前为何与陛下说那番话?”

张嫣对政务不是太懂,但是对皇弟朱由检还是有些了解的。之前孙承宗那番话,明摆着说蒙古人只怕铁墨,不怕大明皇帝崇祯。以皇弟朱由检的性子,估计已经开始有点烦铁墨了。

孙承宗抚着胡须,淡淡的说道:“老臣若不那么说,陛下又怎么会一心把铁墨扔在张北呢?哎,这也是无奈之举啊,至少,目前为止,有铁墨在张北,晋北就会太平无事。陛下若是真的一心想重用铁墨,把他调往陕北或者辽东.....”

后边的话,孙承宗并没有说,但是张嫣还是听懂了。

铁墨此人桀骜不驯,好不容易打出一块地盘,陛下让他去别的地方拼命,他能听?搞不好,会跟朝廷彻底闹僵,到那时,大明不仅要面临辽东兵乱,还得面对晋北之乱。

宣府、大同可不是辽东苦寒之地,这里要是连年兵灾,京师顺天府都要跟着遭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