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陛下何故造反 > 第270章 得到学派支持

陛下何故造反 第270章 得到学派支持

作者:竹杖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35:24

第270章 得到学派支持

项阳记忆中的“历史”,有许多王朝,许多在历史上能排到前列的开国帝王,就是因此被地方豪族“绑住”,等到新朝廷建立之后形成尾大不掉之势,最终为王朝的覆灭埋下了祸根。

这次大凉王朝遇到天下皆反,甚至还被岳虎军赶出了长安流浪山区,虽是极惨,但在项阳看来,也是一个重新开始,与过往的复杂人脉切割的大好机会。

不过两害相权取其轻,在争霸天下的过程中,有些事情,只有事到临头才能发现,自己其实没得选择。

“罢了,现地征召也罢,我需要让宛城与襄阳赶紧恢复生产,不能耽误大军继续南下。”

看到陛下自己想通了,孙月影微笑道:“陛下之忧,我其实也知道,所以才会提前赶来荆州,正好赶上了陛下的大胜,虽然我们必须要借助于当地豪族,但也能最大程度地削弱他们的影响。”

项阳一愣:“哦?月影有何妙策。”

“陛下,荆州之地地处南方,论发展比不过北方,特别是地方才学之士,更加无法与北方相比。”

“但是,随着天下战乱,各地讲学的士人们难有定所,因此漂泊天下,这使得许多北方的人才也流落到了南方来,包括荆州!”

“有些士人,并非世家出身,但是自身才学达到大家的水准,因此也让天下士子倾慕,不远千里来求学者,络绎不绝,只要能招其师,必定得到大量的士子效力,极大地缓解朝廷的人才压力。”

“哦?”项阳明白过来,同时有些好笑又好气。

这些士人呀,真的是让人无语又有些敬佩。

当此乱世之时,明明连活下去都成困难,这些士子为了求得学问,竟然还能不远千里,必定渡过了许多的军阀混战区前来求学的,这是为了学问连自己的命都不要了!

傻,的确是傻!但是,为了学问……说真的,项阳回想起他那个世界的“求学”态度,还是很感叹的。

孙月影续道:“现在我们最顾忌的,还是世家豪族在朝廷的影响力,所以不如引如这些学门士子,虽然他们因为师生关系,也会在朝廷之中形成势力,但是这种影响是不可避免的,比起世家豪族对于朝廷的把控,严重性要轻得多,望陛下明鉴。”

项阳点头道:“这番道理我自然明白,你既然急着赶过来而且提出这些建议,应该是心目已经有合适的人选了吧?”

孙月影笑了起来:“陛下真聪明,在襄阳之地,还真有这样一位隐士大才,门生无数,正适合陛下请他出山。”

“此人名为苏则,襄阳本地人士,只要陛下以荆州百姓福祉相劝,再加上朝廷的诚意,相信能请得动他,只要苏则出山,他的门生自来相投,据我所知,仅在襄阳本地,就有不下百位士子追随于他。”

项阳一拍桌案:“月影,你可真是解了我的大急呀,咱们立即出发!”

项阳对文官人才现在真是求贤若渴。

也不用诸葛孔明那等妖才,或者荀文若那样的王佐之才,只要是一般的人才都要!

而且项阳心中深知“示范”“榜样”的作用。

现在他的朝廷人才短缺,假如直接跟那些世家豪族接触,必定被人家狮子大开口,弄得无比狼狈。

但,假如他们能先请得苏则出山,再加上他手下的学子,朝廷的人才短缺情况瞬间缓解,这些必定会被当地世家看在眼里,让他们明白大凉朝廷并非一定要求助于他们,那样他们的地位自然就会下降许多,也不敢“要价”了。

说动就动,项阳直接拉着孙月影带着厚礼登门拜访。

苏则还别说,真不愧隐士高人,自有一股风骨。

听到大凉皇帝亲自来访,苏则竟然还敢避而不见。

因为现在大凉的名声刚刚转好,在天下人眼中,总体而言依然是昏庸的王朝,对于苏则这等“高人”看来,自然不入法眼。

项阳两眼一翻,也懒得跟他计较这点儿傲气。

这时候的名士,大都有点怪脾气,不过这个苏则的胆子还是够大的。

他不但是大凉的皇帝,现在已经实际控制了襄阳之地!只要惹得他不高兴,轻松出个数百兵就能把苏庄给灭了!

项阳扭头看向孙月影。

只见孙月影抿嘴一笑:“陛下,让我来试试吧。”

项阳明白了,孙家跟苏则之间必定有些交情,否则的话孙月影也不会直接建言招揽于他。

问了之后他才搞清楚,苏则出身贫寒,过去求学之时曾经受过孙家大恩,对于他这种名士而言,还是很讲究有恩必报的。

孙月影只要能面见苏则,把有些话说开,自然就容易化解“误会”。

比如说,大凉朝廷现在对于寒门士子的重视。

因为苏则自己也是寒门出身,所以对此还是非常重视的。

比如说,对于襄阳的实际掌控力,苏则假如因为对大凉朝廷的偏见,以及维持自己的名士风范错失这次机会,那么整个襄阳就会落入世家大族的掌控之中,这绝不是苏则愿意见到的场景。

最后嘛,自然就是苏则与他的学生的待遇问题,这方面孙月影也代项阳作出许诺,将来高位可期,苏则学派必定能在朝廷拥有极强的影响力。

苏则虽是避世讲学,但对天下事自然有着一定的掌控。

他也知道,大凉王朝已经一反颓势,现在重新复兴,接连夺下关中汉中并州等地盘,扩展极速。

虽然不能就此断言大凉王朝一定能重新一统天下,但毫无疑问,大凉王朝是最有可能成为最后胜利者的势力之一!

既然如此,苏则答应出山,也能为自己的门生多铺铺路。

天下分久必合,乱世早晚是要结束的,他的门生也不能只是聚在自己的庄子里养老啊,那样的话,苏则学派将毫无发扬光大的希望。

通过多个角度的劝说,苏则终于改变主意,点头同意。

既然要入仕了,那面对皇帝陛下就不能怠慢了,大开中门,好好地把项阳请了进去。

项阳本来也想借机发泄一下心里的不满,不过在孙月影的眼神儿示意之下,只能先按捺住,给足了苏则面子,摆足了礼贤下士的样子,把苏则好好地请出山。

看得出来,苏则本人非常满意,对于大凉朝廷完全改观,而且苏则的那些弟子也是又满意又兴奋。

学得圣贤书,本来就是要出仕一展身手,特别是年轻人,更有这种渴望。

项阳得到苏则之助,立即缓解了人才的压力,先把宛城与襄阳之地的重要职位填补上,同时对于吴镇江与他的手下进行封赏,借着这个机会,也正式将吴镇江的军队与大凉军合并起来。

最后,他才开始跟荆州本地豪强开始了谈判。

正如他事先所料,有了苏则与他的学子帮助,再加上大凉军自身经济稳固,那些世家大族根本没有太多的东西能被朝廷看得入眼。

所以,这种谈判,朝廷占据了绝对优势,最后虽然也同意让世家豪族入仕,但却没有让他们占到任何便宜,同时极大地压缩了世家豪族的影响力。

这些所谓的世家,甚至是传承数百年的世家,其实完全是靠着有家族重要成员入仕成为高官,才能不断维系住家族地位的。

特别是处于乱世之中,更是世家大族换代最激烈的时候,他们自己也明白这个道理。

虽然对于朝廷的条件不甚满意,但他们也拿不出更多的筹码,只能先捏着鼻子认了!

这下子,整个荆州地区的官员治理体系算是完备了,先稳固内部统治,恢复秩序,让百姓们安定下来。

之后,项阳开始在荆州之地施展自己的政策。

荆州之地,气候与地理其实非常不错,很有利于发展农业,只不过发展程度远不如关中洛阳冀州等地。

对大凉王朝来说,这已经不是太大的问题了。

项阳从关中之地调了一批工匠过来,由他提供思路,让这些顶级工匠开始设计适合荆州之地的水利工程,再请教当地老农天时与地理。

只要荆州恢复生产,农业产量绝对足以支撑大规模的南方征讨行动。

同时,他也开始发展工坊,当然了,所有的工匠先要从关中与汉中调来,既能保证前期顺利投产,又保证了工匠的忠诚,不至于让核心技术外流。

最后,关中之地训练的新军,也被立即拉到了荆州来,这一举动,已经表明了项阳征服荆州的决心。

这批军队总数多达两万之众,训练方面比起荆州的两万大军差了一些,实战经验更是不足,但是依然补足了人数,是极为强大的助力。

得到援军之后,项阳的目光正式看向南方,江陵与江夏两股大的诸侯。

从地图上看,其实在更南方,荆州还有大片的领土,荆南还有四郡之地可占。

但是,那里的开发水准实在是差得有点儿多,现在对荆南之地,还真不适合直接开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