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陛下何故造反 > 第303章 取信于人

陛下何故造反 第303章 取信于人

作者:竹杖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35:24

第303章 取信于人

大凉王朝延续数百年,自有威名震于海外,即使是南海之民,也有敬畏之心。

而且,他们跟中原间的往来更少,也因此,他们对于大凉王朝现在的乱局感受不深,反而没有动摇这种内心的敬畏感。

听到大凉王朝竟然已经出兵至荆州,而且在他们得到最新消息之前,就已经灭掉了荆州当地的诸侯,更加让他们震憾。

“大凉王朝正是大凉王朝啊。”

大汉感叹了一番,旋即又喜又忧地道:“假如我们能得到大凉王朝之助,区区交州郑氏,根本不是我们的对手!但是,中原人一向看不起我们海上的人,更何况大凉王朝乃是中原正统,只怕他们的眼里只有中原富饶之地吧……”

大汉心情激动,喜的是他们原来的“计划”是行得通的,忧的则是期望中的“帮手”似乎太高高在上了,他们未必能高攀得起啊。

所以,大汉也露出了更多的信息。

项阳看到对方果然有意联合,微笑道:“大凉朝廷乃是天下共主,所谓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只要你们愿意投向朝廷,还怕朝廷不帮忙?说不定最后还能得到一个封赏呢?”

大汉叹道:“那感情好,但是人家高高在上的,说不定我们想投向大凉王朝,人家也看不上呢?嗯?莫非阁下有什么门路,能攀得上大凉王朝?”

大汉有些迟疑地看着项阳。

最开始,他们只是想要从项阳等人身上搞清楚中原的情报,现在他才仔细留意对方的穿着,发现他们的衣料不错,而且举止行态也非常人。

现在回想起来,刚刚他们被这么多的族人包围,好像也没有半分慌张之色,这种举动可不像是商人,反倒像是经历过战场的将军。

项阳淡淡地道:“门路自然是有的,我们之中就有朝廷特使!只要特使点头,你们说大凉是否接受你们的投靠?”

“什么!”

大汉猛地一惊,赶紧把项阳的话翻译给同伴们听。

三女同时抿嘴一笑。

陛下的说法是没有问题的,按理说,楚清清楚媛和孙月影都算得上是朝廷特使,只不过陛下故意隐瞒了最重要的消息。

在他们的队伍之中,有一件大凉皇帝呢!

项阳的话术不仅于此,他还成功地引导了对方的思考。

按对方所说的意图,他们应该是跟交州郑氏敌对关系,所以希望得到中原势力的“支持”,以地理而论,自然是荆州与扬州的大诸侯。

不过,看他们对徐凌风的态度非常微妙,所以大凉军与之联合势在必行。

但是!

这本来不意味着对方必须要“投靠”大凉王朝,向朝廷称臣。双方联合本来有多种方式的。

但是,由于巨大的“惊喜”,再加上项阳的成功引导以及大凉王朝的正统地位,这些南海之民自然而然地觉得,要得到大凉王朝的支持,他们就必须要投靠大凉王朝才行。

当然,项阳的策略也有些冒险。

他们对于这帮人的情报太少。

假如说,这帮南海之民并没有被逼到无可选择的份儿上,或者他们属于极度自傲的部族,那项阳的说法可能起到相反的效果。

对于前一种可能,项阳还是有不小的把握——假如不是被逼得狠了,南海之民绝对不可能深入到这边的大山深处!

最后,大汉又等来了几位重要人物,其中一部分同样会说大凉话,经过了商议之后,他们总算达成一致。

大汉主动站了出来:“几位,我们已经商议过了,愿意向大凉称臣,只要能打败交州郑氏,我等永世不会背叛。”

“只不过,几位突然经过交州,口说自己乃是大凉朝廷的特使,我等要如何相信?”

他们还是远离中原,并不懂得规矩,或者是太直实。

“假如”打败了郑氏就不会背叛,那岂不是暗含着无法打败郑氏,他们会另投他主?哪有这么跟朝廷许诺的?

项阳也是无奈,也不能因为人家说话太直实就降罪吧?

楚清清站了出来,也装作没有听到他的前半句“口误”,直接答道:“很简单,我等只要回到荆州,朝廷立即就会下达旨意对你们的部族进行封赏,并商量对付郑氏的具体细节。”

“你们只有接到朝廷封赏之后,才算是朝廷的臣子,并配合朝廷旨意行动,在此之前不需要做任何事情,自然也不用怕我们是假的啦。”

懂得大凉话的几位首领都不由得点了点头,虽然未能完全取信,但也算释去他们的疑虑。

项阳心中一动:“其实还有更快的验证办法。”

“我等本就是针对南疆而来,你们的目标也是交州郑氏,既然天意让我们撞到一起,那就是要做出一翻大事情!”

“只要你们愿意听从我们的计划,现在就能重创交州军,达到你们上岸的目的,同时我们也能在朝廷之中立下大功,皆得其利,如何?”

众首领眼前一亮,感觉项阳的主意更好。

对方看起来就不是好惹的,现在自己承认乃是大凉特使,更让他们肯定这些人上过战场,说不定还是大凉军的大将。

南疆之人,本就对于男女之别看得很轻,女子也有上战场当首领的,南海之岛就更不用说了,对于楚清清等人并无轻视。

他们觉得项阳等人既然是专门针对郑氏而来,自然有对付他们的办法,不妨先按他们的计划行事。

最重要的是,他们要指挥自己等人行动,必定要跟众部族战士在一起,也就不需要担心这些人瞎出主意之后偷偷开溜。

假如在行动过程中,发现他们有什么不对,根本不是大凉的使者,随时可以取他们的性命。

几个首领又一合计,非常爽快地答应了项阳的计划,唯一的要求是,要将项阳等人分开。

出谋划策的项阳与楚清清跟他们的首领们在一起,孙月影等人另行安排,但大汉保证不会为难她们。

这也是正常的防范手段,项阳稍一撇眼神儿,一旁的楚媛对他缓缓点了点头。

有楚媛跟他们在一起,再加上楚家的几位好手,对方即使人多势众,想要无声无息地解决掉他们也是绝不可能的。

项阳不动声色地通过各种话术占据了主动的位置,他们显露出的见识与谈吐,使得南海众人不自觉地以他为中心,听从他的各种安排,同时也服气于他的指挥。

这带给项阳极大的便利,比如说他可以轻松地从南海部众们的口中搞清楚,他们从登岸到现在与交州军的战事情况,交州军的战力判断,兵力分配,南海郡的防卫情况以及……项阳本人最在意的稻米情报!

没错!

他们终于从南海部众的口中得知了稻米的存在。

一切都如项阳所料,在这个世界也存在着稻米这种作物。在南海之地,甚至包括交州的部分地区,都有稻米生长,而且产量非常不错,达到一年两熟的地步。

据那个名叫葛那夫的大汉所述,他们的百姓都不需要专门地耕种,只要在合适的地里把稻米一撒,然后睡着大觉就能等到完全成熟。

当然了,此时的稻米还没有经过任何的品种改良,完全就是野生野长,在口感和香味上肯定不能跟项阳穿越前的时代相比。

不过对于大凉的百姓们来说,能填饱肚子就是最重要的,就是好粮食。最多在往中原推广的时候,需要花费些精力和时间来改变他们的饮食习惯。

楚清清则在旁边听得目瞪口呆,没想到这世上真的有稻米这样的作物啊,陛下执意往南探寻是有意义的呀。

只不过,陛下不是一直生活在北方吗?刚刚才领军南下进攻荆州,而且也就打到江陵一线为止。

楚清清到现在都搞不懂陛下是怎么知道要南下寻找稻米的。

项阳心中最惦记的事情终于有了确实的消息,那就先放到一边,专心思考怎么对付交州军,怎么打上一场胜仗坚定双方的合作关系。

除了葛那夫等少数人之外,多数南海部众却对于直接击败交州郑氏抱着极为悲观的态度——大凉朝廷如果派来一支大军,那就另当别论了。

既是因为之前他们已经跟交州军交过手,吃了大败仗,也因为他们已经认识到,在交州地域内,郑家太强大了。

郑氏当初为何被逼南迁很难知晓,不过他们南迁已经长达百年以上的时间,扎根很深,与许多的家族结姻,影响力非常大。

自从郑家打败了交州本土的各个诸侯,成为交州之霸,他们隐藏在水面之下的影响力瞬间能发挥最大的作用,让郑家得以快速稳固他们的统治,化解潜在的矛盾。

现在在南疆,只有极少数的山中部族对郑家采取仇视对的态度,大部分部族要么与之友善要么互不侵犯,根本不能指望他们来反抗郑家。

所以,将来大凉军要平定交州,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最多能得到少量的部族与南海部众作为助翼,作战难度绝对不会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