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陛下何故造反 > 第360章 要害处的大寨

陛下何故造反 第360章 要害处的大寨

作者:竹杖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35:24

第360章 要害处的大寨

不仅仅是水面之上,易秋娴的大军也到了极为关键的时刻。

她进入建邺郡地界之后,已经连续出击,哪怕是客场作战也占尽便宜。

她手下的精锐小队,借着山势接连出击,焚掉三座敌寨,抢掠了两处渡口。

这两处渡口没有被直接烧掉,而是作为大凉军重要的物资中转处。易秋娴命令留下两队人马,在显眼处挂上特殊的旗子,同时在渡口附近燃起狼烟。

虽然这么大的烟,同时也会被扬州军发现,但此时也顾不得许多了。

扬州水军四处出击,比起大凉军能掌控更多的水域,再加上这里本就是扬州的地头,只要有物资船队在这里停靠卸货,易秋娴就不敢奢望能瞒过扬州军的耳目。

好在扬州军即使发现了这里,也不可能守株待兔。

若是他们笨到在这附近设伏,专等大凉军的物资船队,准备在他们卸货最没有防备的时候进行突袭,那将会遭到迎头痛击。

在水上,按陛下的命令只要有大规模的货船队运物资前来,都会有主力船队清场,不容易被敌军的分船队偷袭。

目前扬州水军根本不敢与大凉军的主力船队正面交锋。

在陆地上突袭就更不可能了,扬州军并不知道他们准确的物资交接时间,总不能伏下一支大军长时间地等待吧?

这样很容易就会被大凉军发觉异常,然后借势反埋伏一波,扬州军必定损失惨重。

易秋娴身在敌境之中,而且兵力上处于劣势,更逼得她开动脑筋。她不但要想及每一种可能性,同时还要尽可能地提高用兵效率,准确地分析出何处需要谨慎何处可以冒一些风险。

水上的胜负,决定了此战的主动权,但是真正决定胜负的,依然是陆地上的决战。

扬州军提前在几处要道设伏,结果没有一个地方成功完成了伏击,要么被大凉军绕了过去,要么被他强行突破。

扬州军早就明白,同等兵力之下,他们的兵员战力是比不过大凉军的,所以初期的失利是可以接受的。

既然大凉军已经深入扬州,那自然要发挥他们的优势。

徐凌风很快就发现了易秋娴犯下的一个“小小”的失误!

大凉军确实很注意大江的控制权,而且易秋娴也有意识地加强陆地远征军与水军之间的联系,避免让远征军成为一支真正的孤军。

但是,南方的水系密度远远超过了大凉军的想象!各处的支流宽度虽然无法跟大江相比,但在北方的话,绝对能称得上是“大河”了。

徐凌风准备两面出击。

一方面,他通过跟古天海的联军,通过新式的战船队想要在水上重新打败大凉水军,夺回主动权。

另一方面,他要在陆地上击败易秋娴的大军,迫使她狼狈而逃。

最理想的情况是,易秋娴的军队在陆上遭遇大败,军容不整地向着柴桑方向撤退,而在水上,扬州水军击败或者击退大凉军,夺取主动权,使得大凉军无法得到水上的接应和掩护。

那时,扬州军就能通过船运火速抢到大凉军的后方,截断其后路,以逸待劳之下,绝对能将其全歼!

虽然这只是一支两万人左右的军队,但那可是大凉军呀!

联军与大凉军交战至今,徐凌风等人对于大凉军的战力已经有了清醒的认识。

大凉军走的可是精兵路线,只要能一次性地歼灭他们两万大军,那不但是联军与朝廷作战以来前所未有的大胜,同时也能重创大凉军在荆州的军队,至少在短时间内,使得大凉军无力再次征讨扬州,让联军拥有足够的时间稳住阵脚,以备再战。

……

此时的易秋娴确实不知道扬州军在打什么算盘,不过她已经有了自己的完整作战计划。

在扬州军已经拥有炸药武器的提前下,冒然攻城殊为不智,自然要在野外多消灭敌军一些兵力。

“你们探查得如何了?”

易秋娴早早派出了几队探子,现在正把他们召回来收集前方军情。

“将军,敌方安南大寨之中集中着足足五万大军,可以说是前往建邺郡城之前最重要的营寨了,而且敌军连接前线的物资转运也几乎全都要通过这座大寨。”

“假如我们能将它拔掉,不但能重创扬州军,而且也会让敌军前线陷入半瘫痪之中,对我军接下来的行动大大有利呀。”

易秋娴欣慰地点了点头,这个进攻的目标确实很“香”。

大军挫败,只要形成了溃败之势,那就不止是兵力上的损失了,就连建邺城中的守军士气也会动摇,对于他们接下来的攻势大有好处。

“不过,敌军总计有五万之众,还会不断受到其他方向的支援,我们想要将之击溃可非易事啊,必须要有完整的作战方略才行。”

手下探子回道:“将军所言极是,敌军已经知道我军杀过来,正在严加提防我们的突袭,不过我们可以借助于水军的力量。”

“那处大寨离江岸不远,以我军的投石机就能将之纳入打击范围,只要水军出现的时机得宜,必定能给敌军以重创。”

探子的探查非常详尽,不但得到了敌方军情,而且还找到了可以利用的敌军弱点。

易秋娴对照着地图,将新得到的情报进行一一对应,同时也明白了探子所说的利用河道意为何指。

因为大凉水军的活跃再加上可怕的火炮利器,扬州军就算再大意也断然不敢把如此重要的大寨摆在大江沿岸。

不过,在南方水道运输的作用实在是太大了,特别是这边的水寨还肩负着物资转运的重责。

安南大寨紧挨着一条叫南洪江的大江支流。

南洪江河道也算宽敞,但是并非很出名的支流,仅仅是不熟悉扬州的人从地图上来看,非常容易就把它给忽略过去。

事实上,在探子们探得这份军情之前,不管是出发之前的陛下还是易秋娴,确实没有注意到它。

扬州军自然知道它非常有利于物资转运,平常的时候,物资船只可以避入支流之中,避开大凉军的主力巡视,等到需要进行物资运送,再从支流出去,靠着其他船只掩护,完成运送物资的任务。

从敌方大寨到河道之间的距离上算,手下的报告没有问题,但是实际操作却没这么简单。

“你们想过没有,扬州军敢于把物资囤积在这里,那就有着相当的把握保证它们的安全。”

“我军哪怕已经侦知了它的位置,但扬州军必定会提防我们从水路进行破坏,方敢让大寨离江边这么近。”

扬州军已经在许多的沿江之处设置了投石台与哨塔,专门针对大凉军的水军,由此可见,他们对于大凉水军的顾忌之深,说他们会忽略水上的威胁,傻子才信。

这个问题就不是区区几名探子能回答得了,而是易秋娴在启发着自己的得意将领们。

丘豹笑着道:“末将认为,将军有些多虑了。扬州军自然有他们的应对之道,但是既然已经被我军侦知敌军的安排,自然可以想到破解之法。论起手上的武器,我们可是更多啊。”

“敌人可以以陆制水,通过投石台远程威胁我军船队,我们自然也能从陆地上先行破坏那些投石机,给我们的水军创造条件。”

丘豹的用兵一向积极主动,这时所想的也是以攻为主。

易秋娴微笑着道:“那我们的任务可不轻啊,本来兵力就不足,这下子又要分兵了。”

陈柯缓缓道:“将军,我也支持丘豹的看法,虽然这使得我军冒的风险极大,但是,以我们的兵力要鲸吞掉敌军一座五万人的大寨,本来就是不成功则成仁的事情,关键在于值不值得。”

“只要我们能协助水军杀入支流之中,就可以水陆并进,大胜可期,而且这也是我军唯一的胜机。”

“若无水军之助,末将只能说,那还是不要动这座大寨为好,否则纵能勉强得胜,我军损失也会极大,无法挡得住敌军反扑。”

陈柯已经说得很客气了,他实际的意思大家都明白,假如兵力折扣过重,只怕他们就真的变成孤军了。

扬州军将会肆无忌惮地反击过来,他们难以安全撤回柴桑。

“说得不错,接下来,我军探查的重点转向沿着南洪江的江岸,在我军主力的掩护之下,分出几支小股作战军队,寻机将敌军的工程台全部破坏!”

易秋娴说得底气十足。

确实,再次分兵会减弱他们主力的实力,但是通过几次绕道与突袭,大凉军也有了不小的控制区域。

他们又不是在极大范围内跟扬州军对攻,只需要在某一个时间段,掌控一段河岸的主动权即可。

而且易秋娴已经收到陛下的信件,知道水军得到了新的装备,若能以之在江面之上远程轰击,扬州军针对水军的各种设施就只是些笑话而已。

收到易秋娴的作战计划,项阳极为重视,亲自指挥水军进行策应。

知道那处水寨的重要作用,项阳判断,只要将它端了,扬州军的整个区域调动将受到影响,而且这里算得上是扬州军必定要救的要害之地,说不定有机会堵住扬州军一支主力船队,那就赚大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