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陛下何故造反 > 第419章 两军会合

陛下何故造反 第419章 两军会合

作者:竹杖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35:24

第419章 两军会合

广陵之战已经结束,所有的火炮与新的从后方运抵的火炮全都支援到了柴桑战场,其中还包括了一门第二代初级火炮!

其实一般的平地上就算有工事也不需要太过理会,那里不可能驻有太多的守军。而没有守军配合,无论什么工事也只是等着被围住拆毁而已,除非他们也像大凉军一样懂得布置诡雷。

扬州军若是连平地上也修建工事,人力上也不可能负担得起——不管徐凌风强行征来多少役夫。

能让他们停下脚步的,都是借助于地势山口的位置。

本来这里就易于设伏,现在又加装了各种工事,还拉到高处许多投石机。

如此地形与防御准备,大凉军自然不能直接过去。

不过,扬州军也太小看了他们。徐凌风绝没有料到,他们竟然能准备这么多的火炮,在射程上拥有绝对优势。

即使扬州军的器械立于高处也无法弥补这种射程上的差距。

对于排得比较密集的工事,就以最原始的火炮进行轰击,对于位置比较隐蔽,单独的投石机,则以第二代初级火炮校正后点杀。

所以,他们每一处险要地形能挡住大凉军的时间其实不算太长,没有拖慢大凉军多少时间。

兵力多的好处也体现出来了,易秋娴每战之后,能分派出足够的兵力清理战场,而且还能分出多支骑兵小分队,快速突袭多处敌军关隘,搞得扬州军处处紧张,似乎每一个方向都马上要面临着大凉军的猛攻。

由他们向后方汇总的军情消息也变成非常混乱,根本无法让徐凌风等高层将领做出有效的指挥。

徐凌风只怕万万不会想到,他大肆建造各种工事,定调要全力防守,“拖死”大凉军,反而给了自己麾下的将领极大的“错觉”和借口。

扬州军与大凉军之间的差距,远不止是有没有炸药石弹,有没有可怕的火炮。

即使没有各种新式武器,单论兵员素质与兵甲精良方面,扬州军也差得很远!

两军交锋,除非拥有绝对的兵力优势,否则各处守军是根本不想与大凉军野战的。

他们的“主动性”本来就差,又被各处的防御工事造成了“心理暗示”,更加有理由龟缩不出。

这样的选择,使得扬州军完全丧失了战场主动权,只能分兵各处等着被大凉军各个击破而已。

或许等易秋娴的主力大军过去,侥幸没有被攻破的关隘与大寨还能出出兵,破坏一下大凉军的粮草供应。

问题是这对大凉军的影响非常小,因为目前大江已经全都落入大凉水军的掌握之中了。

易秋娴在几天之内,就杀入到建邺境内,正好与项阳的登陆军队形成策应,逼得扬州军极端狼狈,不敢轻易对任何一边的大凉军展开进攻。

……

“据我们的估测,现在扬州军还有二十四五万大军,兵力约为我军的四倍。”

“但是,其中包括了敌军分散在各个主要城池中的守军,比如说在建邺城中,徐凌风就放了足足五万守军,这些军队,不到万不得已,只怕敌军是不能动的。”

大帐之中,正侃侃而谈对各位将军讲解的,竟然是孙月影。

本来孙月影只是负责内政以及商队方面的事宜。

后来荆州之地寒门士子被大力提拔,加快弥补了基层的官吏,提高了行政效率,也解放出孙月影可以更加专心地负责着商队之事。

大凉军的商队,除了把他们的工坊产品交易到各地之外,还会负责敌后的情报探查。

当然,是那种战略信息的情报,而不是战场细节的战术情报。

孙月影不可避免地对此有涉及,而且很快,她对于信息的总结特长就展现出了极强的情报天赋。

项阳见人才难得,直接让她负起责任。

孙月影甚至跟随着一路的秘密商队潜入扬州,虽然没有深入到建邺城等腹地,但也近距离观察过扬州军的各方调动。

她快速把第一线的商队探查人员得到的各种信息进行总结,大体评估了扬州军的实力与布局。

“以陛下的说法,扬州军能使用的‘机动兵力’大约就是十三四万。”

“不过我们不能轻忽的是,在我们的背后,有两万以上的兵力其实并没有被击败,而是龟缩在一些险要的地形中,可能会对我们的背后发起突袭。”

项阳的许多用语也影响了军中将领们,比如说“机动兵力”这个词,以前大凉军中是没有的。

当大家发现这些新词在实际使用中会非常贴切,就轻松地接受了。

“呵,十三四万的兵力?”

霍飞勇露出不屑的笑容:“我军纵然兵力削减一半,也足以与这股敌军主力对抗。”

易秋娴谨慎地问道:“看起来扬州军之前几次交战损失不小,不过他们还有数十万役夫,紧急之时,给予武器短时间内即可成军呀。”

“哪怕这些人训练不足,无法参与正面的大规模会战,但依然可能对我军造成不小的威胁。”

当决战数量超过十万之后,其实兵力的多少已经不是影响胜负的决定因素了,更关键的是两军将领的指挥,训练的水平以及装备的情况。

所以大凉军将领敢断言,扬州军是绝对不会把他们投入到决战战场。

但是在侧翼就不一定了,那到底是几十万人呀,小股军队碰到谁能抵抗?堆也能堆死了。

孙月影对他们的问题早有准备,自信地笑道:“我料徐凌风绝对无此本领。”

“诸位不知道扬州百姓之惨,徐凌风为了强征役夫,已经拉了不知多少次壮丁,民间的青壮年没得拉,现在已经塞了大时五十岁以上的老汉充填。”

“他们又觉得大战在即,不舍得发下太多粮草,那些役夫又累又饥,多病多困,体力岂能与正常的士兵相比?”

“而且在这种冷酷的手段压迫之下,整个扬州地区民心尽失,那些役夫若是得到机会必定反咬一口,徐凌风又岂敢给他们发下武器?”

“请诸位放心,我们需要应对的敌军,就只有十余万的野战兵力,不过若决战之处离建邺城不远,或许他们会冒险抽调收军支援,使其总兵力接近十八万!”

孙月影的判断极有信心,而且言之有据,其他将军听完,也纷纷点头认可。

孙月影说完了整体情况,由易秋娴来说明大战的准备情况。

“正如月影所说,敌我双方虽然有兵力的差距,但是这一战我们绝对能打。可是我并不同意直接与扬州军展开决战。”

易秋娴第一句话,就给求战的将领们泼了盆冷水。

“这样的一场大战打完,我军的损耗也不会小,而且大家莫要忘记,并非决战胜利就行了,接下来我们很可能还要面临接连的攻城大战,意外太多了。”

易秋娴并不是怕了扬州军,而是希望以更小的损失,更小的风险来打这一战。

“从陛下亲领万军登陆至今日,扬州军一直无法对我们展开像样的进攻,由此能看得出扬州军外强中干,而且各军对我们存有畏惧之心。”

“我觉得,这种心理是可以好好利用的。”

霍飞勇本来就想着好好地跟扬州军打一场决战的。不过他知道易秋娴的想法素来天马行空,却又有实际的可行性,耐心地听了下去。

“扬州军单支军队是没有胆量与我军进行交战的,要么抱成一团行动,要么龟缩在坚城大寨之后,整个战场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我们手里。”

“既然如此,我们何不发挥在关中之战时的特色,积极地调动敌人,然后在运动之中寻找歼敌之机,化小胜为大胜呢?”

项阳微微一笑。这一段话是他对于关中击败岳虎军时的总结,看起来易秋娴很是用心地学习了嘛。

陈飞疑惑地道:“可是,这里不是关中,是扬州呀,我们还来不及在这里争取民心,陛下不是说,没有民众作战基础,无法快速渗透,我们的战术会大打折扣呀。”

易秋娴没有托大,而是慎重地点了点头:“这个我也有想过,不过依然值得一试。”

“之前月影说了,徐凌风在扬州的所作所为尽失人心,我们的进攻使得民心对朝廷抱有更高的期望,至少他们会希望我军打败扬州军。”

“这样当然不足以让扬州百姓主动配合我军,所以我们要靠着精锐的骑兵来掌握敌军的行动,同时要好好利用我们的诡雷,让扬州军疑神疑鬼,拖延迟滞其支援的速度。”

项阳表态道:“看起来,秋娴已经考虑得非常全面了,就先陪扬州军玩一玩,看看能创造出什么惊喜吧!”

陛下发话,其他将领也不再质疑大的方向,开动脑筋帮助易秋娴完善整个作战计划。

项阳可以肯定,易秋娴的计划能换得极好的效果。

扬州军实在是绷得太紧了,他们仓促调兵应对登陆军队,就引发了不小的混乱,这就是之后他们的常态。

大凉军两支主力军队形成了犄角之势,既然扬州军面对他们不敢轻动,正好可以以少部分兵力牵制住他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