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公子扶苏,请始皇退位! > 第342章 皇帝制度10版 求打赏月票全订!

第342章 皇帝制度10版(求打赏月票全订!)

第342章 皇帝制度1.0版(求打赏月票全订!)

可是扶苏抵达邯郸,不过是驻足而已。

邯郸和长平不一样。

长平那是战场遗址,危险系数哪比得了邯郸的一半。

这里是赵国老旧贵族的老巢。

扶苏的身边围得铁皮桶一般,严严实实的,一丝风都透不进来。

嬴政灭掉了赵国以后,自然把那些位高权重,在赵国影响力极大的一些人物统统剪除了。

但是赵国的历史虽然比秦国短,可他是最正统的中原文明。这里的百姓,那都是受河洛文化影响极其大的。

而秦国的国家体制和赵国的政治文化制度上差异极大,这自然导致两国国民的思想态度完全不一样。

赵国人虽然进行过胡服骑射的改革,但那只是军队装备上的,骨子里始终是个诸侯分封制的国家。在赵国灭亡前的半年,贵族们还是在讨论下一任公子王嗣将要继承为数不多的那一块土地。

而秦国人早就把那些没有尺寸之功的贵族给撵得远远的了。

这种天然的血缘继承规则,虽然也存在于秦国,但是很明显,秦国的规则对于庶民来说是最友好的。

这在赵国,一个庶民是怎么可能有机会成为上卿、王侯呢。尤其是到了战国后期,贵族越发堕落,腐朽,无用无能之辈贪婪地占据国家的权位,接连做出一系列错误的决策,不仅仅损伤自己的利益,而且让无辜的赵国民众跟着遭殃。

可是赵国的百姓们,即便有着糟糕的统治者,也不愿意去选择秦国那样的模式。

一言以蔽之,秦国管的太多了,管的太过度了。

生了儿子必须十七岁就要让他出去结婚,分家,另开一户。

生了女儿十五岁就要让她出去结婚,给人家生孩子,然后孝顺公婆。

这孝顺公婆,也是被秦国法律规定的。

这就是秦国最大的问题所在,把一个原本是个人从道德层面出发应该做的事情变成法律。

这就同时得罪了六国民众中仅且仅有两类的两类人。

一类是原本心甘情愿做这些事的人,他们自然对这些事的发生感到不高兴了。

另一类则是原本就不想这样做的人,他们自然也更加不高兴。

人都是有逆反心理的,你说东,我偏往西。

所以当六国的民众被迫套上秦国的法治道德缰绳,顿时感觉气都喘不过来。

秦国的制度,让六国的民众感到国家不尊重他们,把他们当成畜生牛马一样的东西。君王不抚恤民众,不仁爱百姓。他们自然对秦国非常反感,非常恼火。

可是,秦国是经历了几乎几十年的改革,这才到了今天的地步。温水煮青蛙,秦国用他们的制度一点点驯化了庶民。

赵国人见到秦国人,自然奚落秦国人,你们的君王把你们当牛马一样使唤,伱们愿意?

秦国人回答,人活着本来就是为了一口饭,谁讲情情爱爱的。现实点。而且你们赵国的君王,口口声声说着仁义,难道说赵王对你们很好吗?

赵国人不说话了,扭头就走。

所以秦国的犯罪历史记录之中,经常有一些齐国的案件被记录下来。

其中就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案件,那是在楚国被灭亡之后。一个秦国人和一个楚国人相遇,二人相谈甚欢,最终决定一起走上犯罪的道路,虽然最后被伏诛。

可是这个案件却让很多人都感到意外。

秦赵两国的民众本来就是可以和平共处的。

那到底又是什么东西在其中作祟,让已经大一统的国家反而走向分崩离析。

但是实际上,也许秦王朝的分崩离析才是皇帝制度逐渐健全、走向完善的开始。而帝国的灭亡,才是嬴政伟大政治梦想的开端。

事实也多次证明,他的政治构想实在是具有前瞻性,他用这个制度,将一片庞大疆域上的所有人联系在一起。就像是用一套机器,联动了整个庞大的机器。这个机器,一单开始启动运转,就延续了两千年。

期间虽然坏掉过很多次,但是它却始终在运转。

土生土长的赵地百姓、韩国百姓、燕国百姓、楚国百姓,他们的道德观念始终处在一个自然的状态。这六个国家始终没有把道德问题上升到法律的层面。

于是,当秦国的制度文化和赵国的民众相遇,众人都以为,秦国将要靠着强权,让天下人都膺服于这种制度。

可是事实却恰恰相反。

是六国人遇到了秦国的制度文化,他们内心的自然法则,礼仪规矩,伦理秩序和秦国的制度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突。

这给秦国的制度新的生机,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从这里才开始。而文明上的交融、汇合,也是在这里开始的。

对于古老的中原来说,秦始皇一统天下的那一年,称得上是古今未有之大变局。

秦国的文化,过去是自成一家的。

可是当秦国吸纳了一个民众容量远远超出他们想象的群体时,秦国的政治制度的弊端开始被成倍的放大,与此同时,这个制度也在被六国人的反抗进行一种纠正。

很多人都觉得,秦国灭亡是因为秦国的军功爵制。

可是为什么秦国在兼并六国之前乃至在兼并六国的过程中,这个制度让秦国越来越强大;但是当秦国一统天下后,秦国继续对外扩张却导致了失败呢。

当一杯淡的水和一小勺盐混合在一起,水变得咸了,可是盐也分解了。

抛开其他的不谈,秦国的军功爵制并没有错。在任何时代,一个国家如果不想在战争中取得失败,都会首选这个模式。

而处在这样一个冷兵器时代,一个分封制、世卿世禄制度占据主流的时代,一个国家想要变得强大,会有比军功爵制更好的办法吗?

只有军功爵制可以给庶民留有一条可以晋升的通道,只有军功爵制能够源源不断地保证秦国的中层、上层始终的活跃的,只要有强者可以闯入这个权力高层的决斗场,就能够给整个国家上上下下都创造巨大的利益。

可是为什么,秦国却在按理说最辉煌的时候,走向了衰落。

而嬴政创建的皇帝制度,也在刚刚诞生之后立刻就走向灭亡。

因为这个皇帝制度,本身就是嬴政的天才设想。在他之前,从来没有人这么实践过。

嬴政的皇帝制度,只适合秦国的版图。

于是当天下一统后,真正的文明交融汇合才真正开始,秦国的政治文明和六国的思想文化这才开始融合贯通。

混乱往往意味着秩序的开始。

某种意义上,秦始皇的皇帝制度其实是1.0版本,而汉朝初期的郡国并行制那是1.0.1版本。

只是可惜,版本的升级,是以牺牲人的血、肉、泪为代价。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