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公子扶苏,请始皇退位! > 第354章 敌我(求打赏月票推荐票!)

第354章 敌我(求打赏月票推荐票!)

第354章 敌我(求打赏月票推荐票!)

“我同意。”

“我也同意。”

见都尉官都和自己心意不谋而合,李信自然大腿一拍,“好!那我们这就率领全体士兵攻打平舆。此次我们只留三万人殿后,戍守城池,其余七都尉都随我前去攻打平舆。”

“李将军英明!”

“秦军无敌!”

“秦军无敌!”

军中响起了欢呼声。

李信拟定了作战计划,当即准备率领七万人,直奔楚国平舆城,计划要在十天之内占领平舆,给秦王报喜。

这个时候,蒙恬等人也都等的有些焦急了。

因为按照约定,李信应该发出军令表明他要回来,让他们的军队与他一道汇合。

但是蒙恬等人在长葛驻地始终没有收到李信的命令。

蒙恬这个时候也顾不上其他,召集军中将士入帐商议。

冯劫应道,“那就派几个斥候去问问咱们的大将军到底出什么事了呗。”

冯劫语气里多有对李信的不敬。但是他也没把这回事放在心上,根本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蒙将军实在是太小题大做了。”

任嚣不得出战,心中正是憋闷之时。本以为蒙恬召集他们是可以出战了,没想到却是为这种事。

蒙恬却难得面露难色,“倘若是别的将军驱兵外出作战,在约定的时间内没有赶回来,我并不会这就召集诸位。可是这一次,带兵作战的人那是将军信。据我所知,李将军出战,从来只有早回,没有晚回。”

众人闻言,也只是道,“该是李将军打得太高兴了,忘记我们了。”

“赶紧去派个人问问情况,到底出了什么事。该不会真的把我们留在这里,功劳让他们独享吧。”

诸将对这种两个将军分别带领军队协同作战的法子,心中多有埋怨。

一半人能上,另一半人被留在原地。

现在李信又晚回来,众人自然只猜想李信是要独占功劳。

蒙恬道,“兹事体大。眼下我们虽然军在长葛,可是实际上,我秦军已经在和楚军交战了。大王对我等皆委以重任,这个时候不可懈怠。”

“以我之见,我等恐怕要提前整顿兵马,以备随时出发。”

诸将听了,心里却并不高兴,但是蒙恬一提醒还要给大王交差,众人自然都是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还请诸位都尉这就回去准备吧。我会派三十名斥候先去询问李将军到底出了什么样的变故。如若真的有不公之事,到时候回到咸阳,大王自会给我等做主。”

众人皆信服,便退下。

项燕军中,他们得悉李信重新整顿兵马,装备攻城车,军中将领一个个都兴奋不已。

项燕站在城头上,秦军已经暴露在他们的视野之内。

项燕第三次对李信发出感慨,“李信这个人,真的是天生带兵为将的料。你们看他接连越山、破城,经历这么多,却还是没有那么莽撞。我本以为他会马不停蹄来攻打我平舆。”

“可是他却原地休整二三日,这足够让他的士兵得到充分的休息。一旦开始交战,势必是一场硬战。”

屈恒忍不住道,“大将军出兵,已经接连三次夸奖这个李信。对敌军的将领这样一而再再而三的夸奖,不是灭我们的威风吗?何况我们都做到了这个地步,还是不能够将其击溃吗?”

项燕捋须笑道,“若非胜券在握,岂敢接连三次夸赞对方呢。”

众将闻言都笑,“大将军人在中年,这心却是少年一般。”

众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项燕高兴,顿时心中又生一计,“让我们的人,在秦**中放出话来。只要是将军李信带兵,平舆城一定可以在一日之内被攻破。”

众人闻言,都拱手作揖笑道,“大将军这一计,可以让那李信高兴地找不着北了。”

“这一次,势必要为十万楚军冤魂讨个公道。”

众将脸上都写着愤怒,心中那复仇的火焰还没有被平息,正化作源源不断的动力,一步步给秦军设下一个又一个陷阱,让秦军疲软、懈怠、逐步降低战斗力。

一日后。

李信在五更天时召集军士,发起对平舆的进攻。

天色还没有明,乌黑的云堆积在山头上,一丝风都透不出来。

铜钲在平地山林里响起。

所有的士卒听到这个声音,都双目如瞪,一个个站得笔直,双手握住长剑,一起看着前方五色旗行动。

俗话说,人一过万,无边无际。

在古代战场上,指挥大兵团是很困难的一件事。

越是人多,兵种多,战场上人声马吠的,干扰因素太多,而且步兵方阵大多又宽又厚,那些冷兵器就是和冷空气相遇,齐齐发出微弱的呻吟汇合起来都足够淹没人声,何况是兵器互相碰撞呢。

尤其是在夹道里前进,队伍前不见首,后不见尾。

如果只靠基层军官喊叫来发布作战指令,除了前面小部分人,大部分士兵是听不到的,这种情况下指挥作战根本就是妄想。

所以古人就慢慢发展出了以旗帜、乐器为主要手段的指挥体系。

军中规定士兵在前进时耳朵只听铜钲,铜钲是一种长得非常像铜钟的乐器。

前进时,士兵只需要看着本部高挑旗帜,夜晚则看双灯。

各部各队按照级别旗帜样式和颜色也不一样,所以按编制从小到大,士兵只需要看自己所在队伍的旗帜,军官则看上级旗帜指挥,比如士兵看队长的旗帜,队长看把总的旗帜,把总看中军的旗帜。

在指挥时,士兵看到旗帜扬起并不断点动,就是在催促士兵们尽快收拾东西拔营出战或行军,在这个过程中任何人不能听口头指令。

这是为了防止有人假传军令或者扰乱军心,只能看中军旗帜听金鼓声音,其他的一概不管。

金鼓就是铜钲。

等到出营列队完毕之后,继续看前面旗帜,旗帜向前点头,就是前进;向左点头,就是左转;向右点头,便是右转;转一圈而向后点头,就是要士兵们后退。

而在行军过程中,如果听到一声号炮响,那就是警告有突发事件发生,让全军立定停止,然后观看部队旗帜情况做出部署。

除了旗帜之外就是金鼓,这就是大家常说的擂鼓进军、鸣金收兵,军队到达战场之后与敌人对战,听到中军擂鼓,那就跟着军官旗帜向前冲杀;听到鸣金,那就收拢队伍有序撤回。

这一套指挥系统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把军队固化成一个整体,再把这个整体固化成一个人,主将是脑袋,步兵是手臂,骑兵是双腿。

而在古代,只有做到‘令行禁止’的都是经过正规训练才能被公认可以出战的队伍。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