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公子扶苏,请始皇退位! > 第399章 回复君子之道(求打赏月票全订!)

第399章 回复君子之道(求打赏月票全订!)

第399章 回复君子之道(求打赏月票全订!)

信认为,眼下就是最好的机会。

“过去臣一直有所犹豫,总想凡事以大局为重。可现在想想,就是因为我们这些人都一再地退步,这才让赵高及其附庸在宫中横行无忌这么多年。”

“多少有才华的吏官死在他的手上,多少无辜宫女、宦侍枉死在他手上。他手上沾满了鲜血。一开始我们都认为他那么做是为了大王,但是从这些年听到的看到的来讲,赵高早就越界了。他就是在以权谋私。”

要是搁以前,扶苏肯定和林信联手把这个赵高直接砍成两段。

可是现在的扶苏,当看到精英总是少数,而心底正直,真正愿意为民请命却能兼顾大局的人,不能说少。

而是把三千年历史串一遍,这样的人都得用手指头数。

这样的人太少了。

扶苏只能退而求其次。

现在的扶苏,他也想要一把剑。否则在这人多嘴杂的深宫里,什么事情都做不了。

“是啊。我现在倒是认为,这个世界上就是因为有好人,有善人,有君子,所以才有坏人、有恶人、有小人。”

“要解决这个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掌握至高无上的权力。”

信实在是难以想象。

“我说的话,这么难听,刺了多少人的心。他们怎么会把我的话给传出去。之所以和你谈起这些,都是因为想到这历史周而复始。”

“而我们即便清楚地这些,却无能为力。人生本就毫无意义,只是期盼更多的人能够明心见性,早早回归本源。”

信心头一震。

信一脸凝重地望着扶苏。

“而人性又亘古不变,善恶各有一面。君子道长,小人道消;小人气焰滔天时,君子之道回复。”

这些暗示,信不会听不明白。

“可是眼下,我必须要提早做准备。”

“君子常思己过,小人遇事怨怼他人。小人互生互害,君子互生互益。”

“要用雷霆的手段,去执行春风化雨的任务。我想这就是老天对我们最好的昭示。雨水本润泽万物,可是若下雨水,必定伴随惊雷。”

“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小人无所不为。君子像是没有牙齿的羊,固然常败;小人则是为了生存,无所不为的人,固然常胜。”

“可是那些贫苦人家,无辜士人,却不得不承受所谓善人酿造的恶果。”

“久而久之,民众不信古圣先贤遗训;小人自以为是,靠着三脚猫功夫抢夺著书立说的权力,制造真理以外的东西,迷惑世人,让千千万万的人着相。”

“但是作为君王,我所做的只是为世上的人提供这样一个国家。只有这样的国家才是国家建立应有的初衷。”

“按照易经的道理,君子道长,小人道消;那么小人势力滔天时,正是君子之道回复时。”

而且扶苏说这些,却又是在他提出要留在宫里对付赵高的时候。

“因为人的能力毕竟有限,而时机又是失不再来。对我来说,能够明白我一个是一个,能解脱一个是一个。”

“我所说的这些事,从上古时期,颛顼大帝绝地天通开始,就已经愈演愈烈了。”

“权力不仅可以保护自己,权力还可以帮助我战胜对手。”

信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

“他罪恶累累,应当被秦律处置,以儆效尤。”

“当历史前进之时,前进的只是被害者与受害者的身份转换,其他则一切未变。”

信连忙阻拦,“太子,慎言啊。民聚众则智昏,这是您曾经亲口说的话。身为储君,这番话若是传出去,必定为太子招来灾祸。”

“但是要做到这些,必须掌握至高无上的权力。这就需要将那些三教九流中的糟粕全部清理掉。可是要做这些,我势必面临重重的阻碍,更要得罪各种历史遗留势力。”

“也许你过去很厌恶痛恨赵高那样的人,可是现在我要去完成大业,却需要有人狠得下心来。仁慈根本做不成大事,只会一次又一次壮大小人。”

扶苏难得对着信这么严肃,“在我眼中,善是恶的源头。恐怕你我都要摈弃过往那种作风。”

“可是要获取权力,古来分为两种,一为顺取,一为逆取。顺取也好,逆取也罢,虽然都是人为,可事后看来,冥冥之中都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加以操纵。这使得我不敢轻易断言。”

“虽然身为太子,可我想做的是去拜会一些真正的世外高人,和他们讨论宇宙人生的奥秘,让自己从这无边苦海和虚实相生的环境之中解脱出来,去追求世间无上至高的真理。”

“这就是天地之间固有的规律变化。”

“觉醒的人应当趁着这个机会,将眼光放敏锐,抓住时机,鱼跃龙门。”

“原本一个人做了坏事,自有法律惩戒,众人都没什么可说的。可是现实中总是有人因为自己的自己一念之善去纵容、包庇犯下过错的人。”

“就是因为善人太多,遇到不公平的事情都是选择隐忍、退让、给对方机会,这才导致小人遍地,群害丛生。到最后有钱的善人倒是能一走了之,搬去深山老林生活。”

“如果给你一个机会,要你去杀了赵高,你能办到吗?”

“等到我们这一世,一切都很混乱。各种学说思想充斥,唯独被禁止的是真理实说。人有别于其他生灵的能力是创造,可是人最大的问题也是创造。把一個简单的东西创造成复杂多变的,然后自己束缚自己,偏离道统。”

“但是眼下天下的局势混乱不堪,我只能先把自己这个心愿放在一边,去继承君父的心愿,完成天下一统。随后大力改革文教,借助眼下这小人气焰极盛,民众怨声载道之时让君子之道回复。”

扶苏一脸认真地说,“因为,我成年了。”

“太子的大业,是为天下人。这样的志向,臣一定倾力相助。只是不知道太子意欲何为?”

像赵高一样,趋炎附势,招揽小人,结党营私,权为己用,贪赃枉法,玷污尘世。

“为了让所有人都相信他们的话,他们更是把真理偷偷藏起来,愚弄欺骗民众。这样的事情在过去就有,以后也只会越来越糟。”

信低着头看了看地面,“太子的意思是?”

“你觉得是君权大,还是秦律大?”

信已经也被现实打得险些抬不起头来了,君子就是不行啊。“先师曾经说过,刑始终上不了大夫。唯一能上得了大夫的,是权。”

扶苏继而道,“连君父喜爱的臣子蒙毅上谏,都杀不了赵高。这就说明,秦律是奈何不得他的。要想杀了他,就必须要用非常的手段。”

信忍不住道,“太子犹如白玉,本无暇。何必为这种人血染白衣?”

“臣和赵高,素有恩怨。当年我和赵高曾经师从同一位律史学习律法。老师认为他心思奸邪,不愿意举荐他去尚书台。”

“没想到他就因为这个记恨老师。后来他还是靠着自己的能力让大王对他信任有加。只是等到他进入尚书台后,立刻动用手段杀了先师。我与赵高,乃是私怨。”

“而且赵高身份特殊,太子还是置身事外的好。”

扶苏冷着脸,“置身事外?你是我的信臣,王后乃我亲母,我的亲和信都和赵高结怨。到了今天这个地步,赵高已经是不得不除。但是既然要除,就要做好善后工作。”

“如果伱真心要留在我身边帮助我,那就忘却那些君子小人的分别,做事只为目的,不顾手段。如果你做不成……”扶苏深深地呼了一口气,他并不想连累信,也不想被信连累,“仔细想想你的年纪也差不多了,可以回家了。”

林信一直认为自己正当壮年,扶苏这么一说,当即双目烧出火星子来。

“太子,臣绝对不会告老的。太子要让臣做什么,臣就做什么。臣绝对不会再有推辞。”

扶苏劝阻,“你先别激动。我怕你说起来豪情万丈,等到真的要你去做事,你会顾虑太多啊。”

顾虑?

现在林信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太子居然嫌弃他心不够狠,担心他办事不利,又暗示他要是办不下来,那就提前请告老还乡。

林信做梦都没想到,他在太子心目中居然是这样的。

“太子,请您立刻吩咐臣一件事,臣现在就去办,绝对让太子满意。”

为了向扶苏证明自己还没老,最好的办法无疑是拿出实际效果来。

扶苏望着信,半信半疑。

“我自己尚且心慌,就怕你再办事不利,到时候鸡飞蛋打,多年积攒的心血全无。”扶苏抱着头,作出十分苦恼的样子。

信更加着急。

太子居然作出这样的表现,可见是真的要动手了。

“太子若要除赵高,请必用臣。”

“可是你知道,赵高是个内臣,权势极大。固然官职贬低,可是这宫里畏惧他手段和权势的人大有人在。杀他容易,这之后的事情该怎么办。”

“不知太子所指之后的事情是?”

“杀了赵高,等于拿走君父随身佩戴的太阿剑。这么大的事情,怎么可以让周围的人不察觉,又可以让君父不感到生气呢?”

林信低头沉思,“太子的意思是,要为太子换一把剑?”

扶苏摇摇头,“为君王换一把剑,这得花费多大的力气。这就要比要把天上的太阳去掉一个黑点,怎么可能不引人注目。”

“太子既担心剑会伤到自己,更伤到大王,可是换剑的风险又太大,那太子想要怎么做呢?”

“简单!找个人让君父自己把剑锋给斫了。”

林信摇头,“这不是比换剑更难吗?”

“换一把剑,那是整个咸阳宫的事情,斫剑锋则是章台宫的事情。”

信满面愁容,“这……几乎不可能。”

“你终究是不行啊。”

林信只觉得好似遭了晴天霹雳一般,一时间噎得说不出话来。

“但凭太子吩咐。信若是失败了,提头来见。”信咬着牙。

“倒也不用那么严重,我只需要你帮我一个忙。出行前,我会去一次上林苑。这一次,我想见一个人。看你能不能帮我悄无声息地给安排好。”

“不知是什么人?”

“章台宫卫尉。”

“太子竟然选他?”

“你觉得他不可行?”

信思忖一番,抬起头笑,“他是最好的人选,又是内臣,绝对能挟制赵高。”

挟制赵高?

扶苏心笑,要是真的这么简单就好了。

都走到这一步了,扶苏也该在宫中正式培植自己的势力了。

“如果这次会面顺利,这次你就留在恒阳宫,专心致志对付赵高吧。这是我唯一能给你的机会。”

林信作揖。

“臣这就去安排。”——

两日后,上林苑。

嬴政和扶苏一起在林中打猎。

沟渠里流水潺潺,小鱼在石头缝隙间跳跃。麋鹿在青绿相接的草地上跳跃。

山涧里,上千人拥簇着秦王和恒阳君。

这是父子俩少有的独处机会,而且是嬴政主动创造出来的。

“这次大战,你都规划好了吗?”

“楚军势力正猛,势必要让他们先疲惫松懈下来,到时候要再寻觅战机。”

嬴政犹豫良久,还是道,“不要有压力,若是四十万大军不够,寡人可以再给你拨。去了楚地,有什么难事,不要想着自己去解决。”

“这是你第一次入帐指挥,时刻你是寡人的儿子,是帝国的储君。不必给那些老家伙面子,他们的能力十年前那样,十年后也就那样,不必对他们太过谦恭。”

扶苏心底一热,“君父放心。臣心里有数。”

章邯也在场,他十分严肃地守卫在一边。

扶苏环顾四周,独独不见赵高。

嬴政忽然又问,“这几天,宫里出了事。你可曾听说?”

王后要杀赵高,嬴政心里总觉得不安。

因为这次闹得动静实在是太大了,所有对赵高不满的声音都响起了,这让嬴政不得不重新考虑,他是不是对赵高太过信任了。

当一个人劝自己杀赵高时,嬴政觉得可笑;但是这么多人劝他,嬴政有所犹豫。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