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公子扶苏,请始皇退位! > 第528章 实力才是硬道理 1更3000字求

第528章 实力才是硬道理(1更3000字求打赏月

第528章 实力才是硬道理(1更3000字求打赏月票!)

“我身边就数你礼仪规矩完备,就由你来教吕泽。”

冯敬望着扶苏,教吕泽他不感兴趣。而且回去之后,他怎么面对阿姊啊……

但是太子这番话说明,太子心里有他啊!

本来也不敢抗命,冯敬立刻答应下来,“太子放心。臣一定把他教的妥妥当当的。”

吕泽望了一眼冯敬,他到底什么人啊?怎么半路杀出来个冯敬。

我写的书,他陪着我一起得赏赐。

扶苏望了一眼门外,空空荡荡的。

“来,坐吧。”

扶苏随意地坐在席子上,“来给我讲讲这六国的百姓都是怎么生活的。”

吕泽望着扶苏,吞吞喉哽,犹犹豫豫,实在是不敢坐下。

他是第二次见到太子,可是太子一身贵气,气势逼人,让人一望就感觉自己和太子之间有着遥远的距离,又或者是隔着什么坚不可破的东西。

吕泽坐下来。

“渐渐地,乡民们看到很多豪绅大族如此厚颜无耻,也就不再在祭品上上心。甚至于为了躲避祭祀,有的人干脆搬离原先的地方居住。”

“每次祭祀,家家户户被要求拿出来的祭祀品类都是一样的,而数量也是要经过严格检查的。”

吕泽看准扶苏的胃口,给他讲了全天下乡民都离不开的一件事儿——祭祀

“……”

“往往是地方的豪强随意地拿走肉食,将素祭留给乡民。”

又或者说,虽然太子言语谈吐展露出来的气质是极其温和沉静的,可是这身上自带一股气势,让人心生畏惧。

“……”

“在祭祀的前一天将祭品提前放入祠堂,由事先推选出的主持祭祀的人来清点,如果有谁缺斤少两,又或者是拿鸭肉充当鸡肉,都是会被主持祭祀的人公布出来惩罚的。”

“一家人一年内也就养那几只羊,却被豪绅带走,至于剩下的鸡鸭鱼鹅,更是随手拿走。”

“但是对于乡民来说,年祭时拿出来的东西,已经是一家人一年辛辛苦苦得来的了。”

“不知太子想知道些什么?”

吕泽记得,太子扶苏做的最得人心的一件事,就是把韩国新郑的贵族给连根拔了。

“而且豪强大户这样随意地瓜分祭品,毫无忌讳地顺手牵羊,却从来没有人给乡民做主。”

“等到祭祀完毕,主持祭祀的人会把祭品重新分发,这个时候主持祭祀的人,可就不会再公平的分发祭品了。”

“说说六国的民众,和我们秦国的民众有什么不同吧?”

“也许在太子听起来,这些都算不得什么,但是对于一户小人家来说,一只羊已经是一年的半数财产了,辛辛苦苦一年下来,最后连羊毛都没落在手中。”

吕泽望着扶苏,只觉得自己脑袋发涨。

“尽管坐,我来这沛县,能遇到你,也是天意。”

“但是往往,乡民中很少有人不听话,会在祭品上做文章。大家都希望能够通过虔诚的祭祀保佑田间粮食丰产,也希望得到神明的赐福,让家人平安健康无灾。”

“……”

要不是太子一脸轻松,他真的觉得太子是在为难他。

“也有很多人,直接不在家中养牲口。毕竟这道理也简单啊,家中养了牛羊,最后只是为他人作衣服。若是有,不拿出来肯定被祀官指责。”

“而拿出来了,只是供奉过神明后,又落到了别人的嘴里。”

扶苏托腮,“于是久而久之,乡民们就都躺平了?”

“躺平?”吕泽先是惊讶,随后不住地点头,“是这个道理,反正大家都不愿意努力了。”

扶苏望着远处的山,这个驿馆实在是地方别致,坐在哪里只要抬眼就能望见远处丘陵,河流。

“我知道。我知道。自古皆然啊。”

吕泽自然是故意给扶苏讲这些的。

因为秦国人一直指责六国人都是懒汉,都躺在地上不愿意动弹,完全是靠天吃天。

太子问秦国人和六国人有什么不同。

在吕泽眼里,这就是六国人和秦国人的不同。

六国人的不幸和秦国人的不幸不同而已。

秦国人尚且还努力劳动,努力生产,这就导致秦国确实是比六国富裕和强大的,秦国人家家户户的人均资产远远高于六国。

家中资产多了,有了粮食,多了牛羊牲口,还有了钱,自然人人愿意多生。

家里有钱,自然兄弟姐妹之间不用争夺,关系也好,感情也和睦。

这正是荀子在秦国见到的情况。

这也是为什么威震天下的秦国让很多有识之士奔涌而去原因所在。

“乡间每年举行的年祀,月祀,都是豪绅贵族来做祀官,难道说乡民就不能争取做祀官的资格吗?”扶苏发问。

吕泽望着扶苏,眼睛微微泛红,喉咙处似乎有些哽咽。“这被人压的久了,连直起腰来的力气都没有了,还争什么啊。”

“力气都用在和家里人内耗上了,又或者是和乡邻之间起矛盾。像太子您说的那种情况,不是没有人想过,可有识之士实在是势单力薄。”

“很多时候,还不如不知道这些道理,干脆做個瞎子聋子。”

扶苏拿着竹简,不住地叩着木案,敲得木案那是邦邦邦的响。

每个人听得都头皮发麻。

扶苏是真的想干掉那些坏种啊!

“你觉得,如果让我们秦吏来监督监管这祭品的分配。会有效果吗?”扶苏望向吕泽。

吕泽望着席面,他对扶苏说了这么一番话。

“其实,我也听过……”

“当称臣子了。”

“是。臣其实不这么觉得。”

“哦。这都不行?你的意思是,那些豪强大户,就没有人可以约束他们吗?”

吕泽望着扶苏,“太子,制是死的,人是活的。如果一个人想作恶,不管设下多高的门槛,他都能跨越;不管设下多么严明的法律,坏人总能逃脱,贪赃枉法还是不会耽误。”

“纵使太子让秦吏来监管,最多也只能约束一时而已。而且商君书里也写,人性本就是趋利避害。面对利益的诱惑,秦吏也可能变成豪绅大户。”

扶苏望着吕泽,“那照你这么说,豪绅大户把控祭祀,趁机掠夺乡民田产劳作之果,严重损害乡民劳作的积极性,这些问题如此严重,若是放大,危害社稷。”

“可你现在又说,就是派天王老子来都没有用?所以这就是无解?”

吕泽摇头,“太子,并非如此。臣只是认为,这个解法没有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扶苏喝了一口茶,心里想着这吕泽确实说的不错。

道理就是这么一回事。六国的豪绅大户是坏的,难道秦吏就是好的吗?

“那你既然这么说,难道是有治根的法子?”

吕泽再次低头,他十分拘谨呆板,除了言谈流畅,其他的时候都像个木头人。

“臣倒是有,只是怕说出来,引得太子发笑。”吕泽说着,也望望扶苏身边的人。

扶苏则笑,“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上士听了道的理论,努力去实行;中士听了道的理论,将信将疑;下士听了道的理论,不以为然,哈哈大笑。”

“如果伱说的话有道理,今天这一屋子人里肯定有人受到启发;如果你说的话有道理并且这屋子里有人笑你,那只能说明这屋子里有人是下士。”

“若是你说的全然无道理,这里的人就算笑你,那也是你应该,这说明你本事不够,还需要再琢磨。”

“总而言之,你没什么可亏的。”

吕泽望着扶苏,还能这样?

早就听说秦国的太子言辞犀利,还真不是传闻啊。

“那臣就说了。”吕泽还是有些犹豫。

扶苏却不对吕泽抱多高的希望。

一来他在历史上虽然有从龙之功,功劳很大,可是在制度建设这块儿,政治主张这一块,没听说过他有什么特别大的才能。

二来扶苏坚信,人是问题的根源,制度不过是人心的外化,执行也是人的行为。如果找秦吏监督都解决不了问题,总不能去感化那些豪绅大户吧。

但是,吕泽的答案,却让所有人都意外。

“是风气。因为风气差,环境不好,每个人在其中能做的选择都很有限;如果风气变好了,大环境变得清明了,所有人都以拿不义之财为耻,而不是笑贫不笑娼,那到时候豪绅大户自己就会规矩起来。”

“因为贵族是消除不完的,大户也是比比皆是的。助长他们恶行的,是大家对金钱和地位的错误崇拜。对来路不明的钱财,人们也去追求;对得位不光明的官吏,人们也去敬捧。”

“天下就是被这些坏的习气和想法给污染的。”

吕泽说罢,屋子里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没想到,吕泽这个人说的话还挺有道理。

扶苏也是眼前一亮啊,他拂起衣袖,“没想到,你对社会思考得还挺深入。你说的道理,未必比那些名气很高的大儒差。起码比我的老师说的要有新意。”

“可是,你要知道,大河之水不能倒流了。”

“过去把来路不明的钱财视若珍宝的人不会消失,把用不光明手段得到的权位大肆崇拜的人,日后也还是会有。”

“而我们秦国能做的,就是打造清明的政治,挑选清正刚直的人辅佐君王治理天下,培养秉公执法的秦吏,用这些人做天下垂范,从上到下革新风气。”

“你说的话,只能对一半。因为恶劣的社会习气,只是结果而已,并不能作为原因。没有人能真正净化他人的心灵,除非他自己想要变好,想要做个正直的人。”

“我只信奉实力才是硬道理,只有让光明正大的强者尊位,行当行之举,才能刹得住歪风邪气,震得住豪强劣绅。”

【考虑到扶苏现在的变化,乃至地位,人心所向,他现在再去齐国和大儒们辩论,已经显得掉档了,而且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堂堂秦国太子、未来天下至尊,整的跟个思想教育家一样,我自己写起来也很难发挥,因为这是在给扶苏上道德枷锁,后期破坏人物形象。

二来考虑到剧情的推进,再这么说下去,主角治国造反的剧情会被无限推后,思想的海是天底下最广阔的海,道理是辩不完的。

所以我决定把原先大纲里计划的去往齐国大儒辩论的部分删掉,但是主角还是会去齐国处理事情的。

望各位读者周知,予以理解。】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