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公子扶苏,请始皇退位! > 第623章 真龙行天下

第623章 真龙行天下

第623章 真·龙行天下

距离大秦帝国建立,已经三年过去。

皇帝制度的建立,嬴政的权力空前膨胀。估计几千年间,也没有人像嬴政当时那样有着空前的至高无上的权威。

当然,嬴政并没有善用他的权力。

这几年间,天下人的生活开始一度从原先的无序走向混乱,从贫穷走向负债,从清清白白走向身负重罪。

民间的怨恨之气,和秦国王宫府库中的金银玉器一样越堆越高;而民众的压抑郁闷之结,伴随着越挖越深的秦始皇陵周围的土丘,也越垒越高。

大秦帝国,和大汉王朝,都是初生的婴儿。

只是大秦帝国,这个靠着兼并战争扩张版图而铸造的强国。它的本质实际上是六十岁老妪临死之前生下的孩子。老妪意识不到自己已经老了,生了小孩也没有充足的奶水照顾他,只沉浸在六十岁得子的喜悦之中。

兴奋之余,就把这孩子当做三十岁的壮年大汉驱使。大秦帝国这个婴儿早夭是必然的。

在三年的时间里,嬴政已经完成了两次东巡。

这事情,说起来还是和扶苏有关。

曾经的几十年里,都是嬴政像个老母亲一样,在宫里乖乖给前线上战场打仗的士兵筹集粮草,调配人马。

而扶苏凭借身份的便利,总是能够外出。每一次外出,哪怕是出去镇镇场子这种小活,也能被扶苏玩出很多花样来。

扶苏每次外出,不是遇到萧何这样深藏不露的才士,就是能够网罗到季布这样的义士,天下间到处都传诵着他们的故事。

每次扶苏从外地回来,史官们都会奋笔疾书记载这些人。因为扶苏带回来的人,个個能力不凡。

嬴政本来就闲不住,这下看到扶苏在外玩的不亦乐乎,更是一心想要出去巡行天下。

嬴政总是时常对身边的臣子说,“朕是龙,岂能久困于咸阳啊!当遨游天下。”

这让也很反对嬴政接二连三外出巡行的冯去疾一时间也哑口无言。

至于李斯,他本来就是顺从嬴政心意而成为丞相的人。嬴政干啥他都说好。

话说嬴政自号祖龙,可不是搞什么虚头巴脑的神来骗庶民。因为那个时代,不兴假借鬼神名义行事。

古人对天地山川鬼神有着极大的敬畏。

史书记载,嬴政临死前都忙着敬拜神灵,祭祀山川。可见嬴政对神灵的敬畏。再加上嬴政的威德,他犯不着给自己自号祖龙来实现某种政治目的。嬴政从来就不是会文治天下的人。

总之嬴政根本就懒得装神弄鬼,不屑装神弄鬼。

就是这么一个人,他说他是祖龙。

当时很多人都是相信了的。尤其是咸阳城中那一批最年轻的士卒,他们狂热的崇拜秦始皇,相信他就是祖龙。

随后开始了他浩浩荡荡的境内旅游——是谓真·龙行天下。

嬴政嘴上说是去镇压一方百姓,实际上就是去旅行。

这点某人的妻与子都看得透透的。

就是邵平这样低调内敛的人都忍不住劝扶苏说,“皇帝陛下每每在外巡行,大搞仪仗,一时间天下风头无二。太子您为何不前去规劝陛下?又或者给出建议呢。”

“为何要规劝啊?”邵平这不是让自己去跳火坑吗。扶苏自打和嬴政上了一次街,那是什么心思都不起了。就想乖乖在家做孝子。他觉得忤逆嬴政……真的犯不着。

邵平两只眼瞪得好似铜铃,“太子当初您不是亲口说过吗。若是在外巡行,却不能让潜在的敌人流血牺牲,这就好比持着厉害的武器,但是只是在敌人的门前晃悠一圈。”

“敌人看到来者利剑都没出鞘,而那人竟然还快速走了。这不仅仅是极其丢人的行为,更是会让敌人气焰嚣张。”

扶苏沉思,“我有这么说过吗。”

“太子您说过啊。”

周围一众臣子也跟着附和。

灌夫直言:“是啊,太子您还不止说过一次呢。”

“此举,会让皇帝陛下威严损失殆尽啊。”邵平苦心劝着。

毕竟始皇帝的江山,就是扶苏的江山。

邵平看扶苏不动心,继续劝告说,“太子,您知道现在太学里的人都是怎么议论您的吗。”

扶苏望着邵平,一本正经地回答说,“不想知道。”

邵平先是双目迷茫,看着太子毫不上心的模样,他又极其执拗地说,“他们说太子您这是在助纣为虐啊。”

扶苏打发走了众人,只留下邵平和自己。

“我给你讲个故事好了。”

扶苏一开口,邵平就知道自己要被劝服,他内心表示抗拒,但还是得听从。邵平只想拒绝,他可不想听故事,但是奈何扶苏是君,只能硬着头皮听。

“从前,有一位奢侈而愚蠢的国王每天只顾着换衣服。他召集各种各样的人给他制造全新的衣服。”

“有一天王国来了两个骗子,他们声称可以制作出一件神奇的衣服,这件衣服只有圣贤才能看见,愚人不能看见。”

“骗子索要了大量财宝,不断声称这件衣服多么华贵以及光彩夺目。”

“而前来上朝的官员都看不见这件衣服,然而为了掩盖自己的“愚昧”,他们都说自己能看见这件衣服。”

“国王也是如此,他坚定地认为,自己穿着最华丽的衣服。”

“国王,他信以为真了。”

“于是有一天,国王就穿着这件看不见的“衣服”上街游行,所有人望着国王,都大声地称赞说,“国王,您的衣服真好看!”

“绚丽极了!”

“而这时候,一位儿童站出来指着国王说,‘他什么也没穿啊!’”

“你猜,那个儿童的结局是什么?”

邵平听了,只是浑身上下打了个颤。

“这……难道真的只能让皇帝陛下一直这样下去吗。”

“那可不一定。总会有人指出来真相。但是我只能掩盖这个真相。因为我是皇帝陛下的儿子。”

现在的嬴政,就是不穿衣服的皇帝啊。他正高傲的走在大街上,所有人都在夸光屁股的嬴政衣服漂亮。

“龙之逆鳞不可触。先让父皇高兴,等到父皇相信我再见机行事吧。”

虽然但是,这嬴政光屁股巡行天下的事情,实在是荒唐至极。

就为了让所有人瞻仰他,仰望他,嬴政坐着豪华马车去了一个又一个地方。

期间他曾经观赏了无数美景,更是命令嬴政在许多标志性地点都写了石刻。

嬴政的目的其实很单纯,就是为了满足心底最简单最朴素的愿望,表明自己曾经在活着的时候到此一游。

他更是希望自己这个始皇帝曾经到此一游的事情,让全世界都知道。

当嬴政站在高山之上,看着李斯提笔起文的时候,他总是格外开心。

“百年之后,千年之后。不知道又是哪一个人,来看朕留在此地的篇章呢。”

嬴政非常自信,他认为后来者一定会对自己留下的石碑顶礼膜拜。

毕竟他建立了那样大的伟业。

彻底结束了战争。

而李斯、赵高、冯毋择也是这么吹捧嬴政的。

可是穿越者扶苏知道。

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时刻,希望自己这在宇宙之间渺渺之身,在这样广阔无垠的天地里,在这样前不见首、后不见尾的时间长河里,能够让自己这犹如浮游一般的生命,留下一点痕迹。

每个人在去了一个遥远的地方,见到此前从未见过的人,从未见过的景色,从未站过的尺寸之土上,心情都是平时迥然不同的。

所以每个人都会在外旅行时做些记号。

小孩子们都会调皮的时候树皮上刻下自己的名字,在石头上凿几个坑。

何况之外远行的大人,有人会在某处写几个字。还有的人担心自己的痕迹不能留在原地,索性就把当时看到的景色之中‘一叶、一花’摘取下来,带回家。

每个人都试图在这世界上留下点什么痕迹。

只是有些人会在石头上刻字,有些人则在忙着书写历史篇章,好青史留名。

这都是因为人类的一生有着极大的局限性。智慧不能全开,生命短暂犹如露珠消散,自己的力量太过薄弱。

但也正因为这些局限性,所以造就了不朽的艺术,不朽的人生。

每个人都有权利,有资格做这样那样一些幼稚的事情,比如刻字留名,表明自己到此一游。每个人也都有权力,买了极其漂亮的车子,随心所欲开到任何一个地方,去看众人眼中的羡慕之光,听听他们的赞美之声。

但是,皇帝没有这样的资格。

嬴政不能做这些幼稚的事情!

坐在皇位之上的人,必须像台无情的工作机器一样。言行举止,全部都要符合法律和道德规范!

一个国家的庶民,他可以去过那样随心所欲的生活,尽情的展示自己家里的豪车、战马;去到一个地方刻字‘某某某到此一游’。

但是一个国家的皇帝,他一旦这样做,就会打破自己高高在上的形象。

嬴政越是外出巡行,巡行的次数越多,看到他样子、知道他一天都做些什么事情的人就越多,他在天下人心目中的威望就越低。

当他起了炫耀之心的那一刻,嬴政已经一败涂地。

而扶苏也反复权衡过了。嬴政多多出巡,带来的结果只会是负面大于正面。

这会导致他在天下人心目中的地位迅速衰落,他在天下人心目中的威望会迅速衰减,在秦卒心目中的形象也会慢慢变得一落千丈。

当嬴政住在深宫之内时,士卒们眼中的嬴政,那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王!

可是当嬴政大摇大摆出门炫耀时,那一刻的嬴政,像极了他们朝夕相处的顶头上司。

他们的领导就是这样。原本都和他们一样一天三碗饭、吃撑了也会放屁的两手两脚生物。

一旦升级为领导,他们就开始在底层群体面前似公鸡一般横着走,对着广大的被领导人群颐指气使。

从那一刻起,工作、任务、使命,一切美好都在领导的指责声中黯然失色。

下属成为了领导的陪衬,成为撑场面的人,只为了让领导更有面子。

这种原先在士卒、行伍、底层秦吏心目中十分不齿,但是轮到自己就喜不自胜的行为,归根结底是人本质的劣根性。

可嬴政却一再犯这样一个的忌讳。

在相信人各有命的上古时代,深知天命的那些智慧者。

他们设计王宫,挑选守卫看护王宫,本质上是为了凸显王权,彰显威严。很多时候,安全都是其次。因为命是注定的。

但是后人学习古人,永远都是跟着形走,而学不到神!

嬴政别说汲取古代圣人的智慧了,他反而在学习古人‘形’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为了彰显自己的功劳,嬴政就给自己盖最大的宫殿,盖几百间殿宇;再给自己盖最大的陵墓;走最远的路,巡行最多的地盘。

所有的所有,都是因为只学到了形,而没有掌握‘神’!

嬴政的失败,是他自己咎由自取的。扶苏用不着做什么。

后来,成为了秦二世的扶苏,他为了让老父亲在历史上的形象光辉一些,把他那光屁股上大街的行为遮掩一下。那是三番五次给史官施压,希望他们能够修改自己的笔录。

比如把嬴政东巡的次数,乃至耗费尽量不提或者少写一点。

扶苏后来可劲儿找史官遮掩这些事情。但是这光屁股走天下的历史,始终深入人心,一度成为天下人心目中的笑柄,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在大秦帝国建立第一年的秋天,嬴政就开始了他的第一次巡行,这次巡行,主要是镇压赵国原先的百姓。

嬴政巡视陇西、北地,来到鸡头山,经过回中。

随后他就在渭水以南建造了长信宫,不久又将长信宫改名为极庙,象征天上的北极星。

随后又从极庙铺设一条通往骊山的道路,又建造了甘泉宫前殿。

修筑甬道,使咸阳与此相连。

第一年,始皇赏赐天下人爵位一级。并且开始下令召集‘闲散人员’修筑驰道。

之后就是嬴政第二次东巡。

这一次他登上邹峄山,树立石碑,和鲁郡的儒生们商议,在石碑上镌刻颂扬秦朝功德的文字,讨论了封禅和望祭名山大川的事情。

之后始皇登上泰山,树立石碑,积土为祭坛,祭祀上天。

在下山的时候,忽然遭遇狂风暴雨,始皇在一棵树下休息。

休息完毕,嬴政十分高傲地望着这棵树。

“这是一颗好树。它竟然得到朕堂堂祖龙的短暂停靠。未来,它也极其不凡啊。”

“朕要封这棵树为五大夫。”

众人宾从,听到始皇帝嬴政如此说,一个个面面相觑。

那一刻,大臣们真的好想笑,但是都使出吃奶的劲儿憋着。

这场历史上真实发生的短暂闹剧,再一次发生,也自然被史官按部就班记录了下来。

五大夫张苍闻之,神色愤然。“这是真把自己当做神了啊!”

之后始皇在梁父山祭祀大地。

他照惯例在所立的石碑上镌刻文字,上面的碑文就是嬴政的真心话:

“皇帝即位,立下制度,严明法令,臣下严谨整饬。”

“二十四年时,朕刚刚兼并天下,没有人不臣服。朕亲自巡视远方黎民,登上泰山,便览东方边疆。”

“随行大臣追忆往昔,探求事业本源,恭敬赞颂朕的功德。”

“朕治国有道,各项生产安排得当,所有事务都很规范。”

“希望今日朕的大义美善明晰,作为后世榜样可以一直沿袭不要改变。”

“朕贤明通达,已经平定天下,仍然不懈治国。每天早起晚睡,为国长远谋划,尤其重视教导。”

“朕宣明政令,各地井然有序,遵循朕的意志。”

“等级分明,男女有别,谨慎遵行职事。”

“内外不同,无不清静,恩泽施于后代。”

“教化所及,没有穷尽,希望后人遵守皇帝诏令,永遵这些重要告诫。”

嬴政望着这些华美的文字,命令冯毋择再三高声朗读,他心满意足地捋须。

随后嬴政就沿着渤海向东,经过黄县、腄县,走到成山的尽头,登上之罘山,树立赞颂秦朝功德的石碑后离去。——

而这些石刻在做好不久后,当地的民众纷纷前来观赏。

农户、樵夫、走卒贩夫、商人、侠客、强盗。

无一不来赏光。

“不得不说,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说实话,他底下官员的嘴皮子功夫真的不错啊。太阳都能给说成月亮!”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