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公子扶苏,请始皇退位! > 第629章 杀了他!(为辣比大星加更五千字)

第629章 杀了他!(为辣比大星加更五千字)

第629章 杀了他!(为辣比大星加更五千字!)

“帮我?”

扶苏险些气笑。

“若非我写这份奏疏上去,大哥恐怕时至今日,都要安坐宫中。大哥为众人敬仰,如今父皇沉浸在往日功勋之中,完全看不到帝国内外潜伏的危机。”

“我想来想去,只有大哥的话,父皇会听了。”

扶苏叹了口气。

他怎么看,这个胡亥也不像是有如此文采的人。且看他眼神躲躲闪闪,像是刻意要包庇什么人。

“十八弟。这几年来,你觉得我待你如何啊?”

胡亥望着扶苏,“兄长待我如父。”

“可你知道吗,你险些将我害死。”

“这是何意啊?”胡亥有些惊恐。

扶苏:“这太学,为我所掌管。太学里的每一个弟子、尊者,都是属于我治下。署名太学,就等于署名我自己。”

“劝谏父皇的事情,我自有主张。我不会袖手旁观,看着父皇这么肆意妄为下去的。我有我自己的方式。”

胡亥惊喜,“大哥,我就知道。只有你才能劝得了父皇。大哥你要早这么说,我们……我就放心多了。”

“可是做事,要讲究时机。你的老师淳于仆射难道没有告诉过你吗?我马上就要跟随父皇东巡了,在这个节骨眼上,触怒父皇,对我绝非好事。”

“弄不好,父皇会当众处置我。”

胡亥惊呼,“这怎么会呢?大哥您可是太子啊。”

“太子?”扶苏笑了一下,“我并非生来就是太子。因人而立,也会因人而黜。”

胡亥听了,低头沉思了好一会。

“老实告诉我吧。那奏疏到底多少人教伱写?”

“诸公子,还有淳于仆射。更有孔鲋。”

“你以后,还是老老实实待在宫里。没什么事不要去太学。那里不安好心的人可太多了。”

“这是禁足吗?我要一个人待在宫里多久啊。”

扶苏瞪着胡亥,“你说呢?”

扶苏走出了胡亥住的宫殿,告诉吕泽,“任何人不得出入世子殿。”

吕泽眉头一皱,他其实从扶苏怒气冲冲来找胡亥,已经猜到了事情的原委。

“这么大的事情,仅仅是让胡亥闭口,就能隐瞒过去了吗。”

扶苏负手,“船上人多,凿個小洞,就能让全军覆没。可怜我多年经营,险些被某些心急的家伙坏事。为了保住这些人,我只能铤而走险了。”

“以后,淳于仆射再入宫来,找个借口打发他走吧。”

“唯。”

扶苏望着吕泽又低声对他说了几句话。

吕泽双目炯炯,“既然他们不记挂太子的好,那也怪不得太子这么做。”

“去吧。”

“唯。”

吕泽提步离开。

当天下午,吕泽就找了几个心腹弟兄,要他们安排几个可靠的人,看着桂宫。——

对于这次的事情,因为牵扯的人太多了。扶苏深知,如果抓起来一大片,嬴政必然察觉形势,对自己心生提防。

而且都是他多年栽培下来的人啊,若是要惩罚,嬴政可不会心慈手软。

一杆子下去,一船人都要沉了。

没有了那些才士,没有了那些公子,以后哪里来的宗室大臣保护他,哪来来才士给大秦帝国添砖加瓦。

所以扶苏只能另想办法交差。——

距离东巡出发,还剩下三日。

嬴政好比那即将在草原上尽情奔腾的马匹。

接连几天都做美梦。

人逢喜事精神爽,嬴政还去后宫好好玩了几天。

“皇帝陛下,太子今天早上将之前上呈奏疏的人给抓捕过来了。”

谒者令一大早就对嬴政说起这个。

嬴政明显面有不悦。

主要那封奏疏写的太过火了,批判了嬴政称皇帝以来所有的行为。

“朕倒要看看,到底是什么人写的奏疏?朕看他不是想要救秦国,而是一心求死。”

等到谒者令将那个人带上来,结果发现对方是个年过六旬的老头子。

他见到秦始皇后,吓得战战兢兢,甚至尿液漏在了地板上。

骚味扑鼻。

嬴政倒是这个时候展露出修养极好的一面,“朕问你,你为什么要写这些奏疏?”

“陛下所为,人神共愤!岂能没有人指出呢?老朽愿意以自身的命,让皇帝陛下醒悟。”

嬴政皱着眉,他本来望着这老家伙年纪大了,也不容易,本来想留个全尸。

听到这些话,只是弹弹衣袖。

“拉出去车裂!”

不料,这人听到这话后,只是哈哈大笑起来。

“秦始皇!你可怜啊!”

“你以后必定死于小人之手啊。”

帝王,为九五之至尊,他不对外表露自己的情感,但是这不意味着他没有七情六欲。

这老者说的话,好比一支支利箭,精准而又狠厉地射中了嬴政的心脏。

“拉出去!”嬴政额头上生出数道纹路。

等到这个人被处决,嬴政也就渐渐地消了气。

他躺在座椅上,长长地舒了口气。

只是看着宦侍们不断地清洗擦拭地上的尿液,赵高却疑窦丛生。

这么硬气的人,这么爽快的人。

连死亡都不害怕,按道理说,他没必要署名太学,更加没有必要在太子搜查真凶时一言不发啊。

听说太子派去虎贲卫,可是搜查了好几天都没有眉目。

忽然间却又拎出来这么一个老头子。

赵高倍感怀疑,不仅如此,就是信也感觉这里头大有蹊跷。

二人都开始暗地里私下调查。

至于朝中的大臣们,尤其是三公九卿,他们各有手段,各有眼线。

也开始调查这件事。

一些真相浮出水面的同时,也让众人看到了扶苏在朝中的声望。

信了解了大致情况后,便心不在焉起来。

这个时候扶苏的宫殿里,原先的史官忽然告老退休。

那老者对着扶苏磕磕绊绊说了很多乞求的话,无非是担心自己的身子骨受不了那样的路程颠簸,还要上海航行,这会让他死在半路上。

扶苏望着老者,心里颇为厌烦。

这老家伙,他一定是知道了什么内幕,吓得想要离开恒阳宫。

看他委屈求走,扶苏也就不留。

扶苏只能派陈平去尚书台禀明情况,让他们再选一个新史官来。

信看着这刚过五十的老者,其慧眼如炬。

老者望着信,又把给扶苏说的话再说了一遍。总之他是不敢继续在恒阳宫里待了。

大热的天,老者不住地擦汗。还拿起片牍给自己扇风,就差躺在地上‘打滚撒泼’了。

信则很为难,“尊驾学贯古今,刚正不阿。曾经是皇帝陛下亲自点名伴驾太子的人,如今忽然递上辞呈。可是您老也得告诉我一声,谁可以做继任者啊,太子乃储君,国之重器也。岂可一日无有辅佐呢。必须要有新的得力一点的史官才能行。”

信其实来回经历了扶苏和嬴政。

他已经开始明白了,身怀利器,杀心自起。

如果太子未来没有贤良刚正之臣辅佐,又或者自己自持手中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恐怕也会变得和如今的陛下一样。

当一个拥有权力后,他势必被权力所腐蚀。

这尊者望着信,看他一副就像是老妈子一样对扶苏的未来忧心忡忡,就告诉他说。

“这天底下,最好的史官绝对不是听话的史官,更加不是怕死的史官。书读的多不多,也许没有那么重要;性格刚正与否,也不一定就能起到矫正太子的作用。”

“素来天下人都认为,史官必定得是当世最博学的存在,他们必须具备天地古今万物之事的知识储备。”

“我看这倒是其次,真正的史官,全在乎有没有良心。”

信听了,对着这尊者作揖。

“今日一番教诲,信幡然醒悟。只是这一时半会,我倒也不知道去哪里为太子寻找合适的人替代少内史之职呢。”

尊者考虑再三,捋须缓缓道,“我认识骊山脚下一个小将,他喜好读书,心底却十分耿直。写的一手好字。”

“他年少曾在巴蜀一带求学。年纪轻轻,虽然是个武将,可是喜欢读史书,对儒家、墨家、名家、阴阳家、法家,皆有所涉猎。”

信双目燃起,“哦。咸阳城中,竟然还有这等人物,只是为何我没有听说过呢。”

尊者捋须笑笑,“他心在学上,又不喜欢靠着才华出来争名夺利。自然不会出名。”

“还请尊者点出他的姓名吧。若是有这样的人,若能秉笔直书,势必能够成就太子。”

司马谈好奇,问信说,“尚书令对太子,这关乎也真是异乎寻常啊。”

信合上竹简,“我曾经亲眼看到一个我敬重的人走向泥潭,陷入其中不可自拔。不想再看到第二个。何况,太子算是我的老师、朋友、听者。”

老者不住地捋须,“那可真是感情深笃啊。”

“那人的姓名是?”

“我告诉了你,你可以定要亲自登门去请他。他乃名将之后,甚为高傲。气性极大。好批评时事,非一般人可以驾驭。”

“我明白了。”

这尊者慢慢地在信面前的纸上写了三个字。

信看到这个名字,不由得大笑,“原来是他啊!”

“名将之后,身享爵位,岂肯轻易下之,为少内史啊?”

信笑道,“良禽择木而栖。”

随后信尽快处理完老者的辞职审批,剩下就让其他小吏去办流程了。

而另一边,信今天的所作所为,也被告知了赵高。

赵高连连道,“好啊好啊,我就知道他是两头通吃。之前嫌太子不好,今天又嫌弃陛下有过。”

【两头通吃,《战国策》书里记下来一个小故事,一个小谋士名叫苏子,在东周西周两国间为水的事情游说,讨得两边君王欢心,从而两边都得好处费。于是有了两头通吃的说法。】

“这可怪不得我了。”

赵高一心想要恢复往日的荣光,这林信就是极大的阻碍。

“只是他和太子感情很好,废了他,岂不是得罪太子啊?”赵成有些害怕。

赵高望着赵成,神色阴冷,“谁说我要亲自动手了?”

皇帝陛下和太子殿下,都不是他让他实现夙愿的人,那他只能自己夺取机会了。

“你找个机会,偷偷派人告诉太子殿下,就说陛下已经察觉到了太学上书的猫腻。让太子在东巡的路上,可要小心啊。”赵高嘴角浮现渗人的笑。

“好。”赵成得令,速速就去办了。

“这十几年的恩恩怨怨了,也是时候了结了。”赵高望着池子里的虾和鳖正在打架,忍不住笑起来。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啊!”

赵高开心地比划着手手。

岂不料隔墙有耳。某些人白天装聋作哑,到了晚上,立刻把这件事禀报给了章邯。

章邯闻声,十分恼火。“我素来知道他是个贱人。没想到他居然敢打这种主意。不过,我也不是吃素的。”

有了赵高的教导,章邯在退出宫廷之时,也给自己留了一手,以备不测。

毕竟太子向他已经挥手。大家都在船上,谁不担心船会中途翻掉啊。——

在众人踏上东巡的马车之前,所有人都在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扶苏先是收到了赵高的消息,这让他一度有些紧张。

随后又收到了章邯的消息,劝他提防赵高。

紧接着,冯家又不知道哪里得来的消息,劝告扶苏说,要他在东巡的路上,务必不要冲动。

而赵高在给扶苏传了‘小纸条’后,又对着嬴政据实以告。

嬴政自然震怒。

“太子竟敢欺骗朕!?”

“陛下,息怒。息怒啊!”赵高给嬴政配上最好的参茶,像个女人一样,用自己的灵活的手指给嬴政松肩。

“太子这么做,也是有苦衷的。陛下何不想想,这太学,本就是太子心血;这诸位兄弟,素来就和太子交好。皇后娘娘,何等良善的女子啊。教导太子要兄恭弟友。”

“太子这么做,也是为了保护众多的弟弟们。”

嬴政才不在意赵高放的这些臭屁,他只是敏锐地意识到一件事。

“你说太子和众兄弟交好?”

赵高摸不清嬴政的脑回路,只是战战兢兢地反问,“这难道不是人尽皆知的事情吗?”

嬴政双目深邃起来。

扶苏素来就和弟弟们关系好,他和王后认为人都是讲感情的。

上林苑的争议,起因不就是扶苏为了维护他的弟弟们吗?为了保证什么经典解释权归于王室,扶苏甚至推举自己的弟弟们接受天下最有名的老师的教导。

几乎是把他们当做儿子一样养育、看待。

嗯……其心甚毒。

那若是日后,有人劝告他让他派遣自己的弟弟于边陲地带为诸侯王呢。

王绾那个老东西,他在临走前,一而再、再而三,试图想要扶持扶苏对抗朕。这才是他最大的罪。

赵高捉摸不清嬴政的想法,只是又告诉嬴政说。

“说起来,太子敢这么做,都是因为尚书令啊。”

“信?”

“是啊。前不久太子麾下少内史担心东巡路上太过颠簸不能前去,所以及早递上辞呈。尚书令问东问西,甚至亲自问谁能胜任下一任少内史。”

“哎呀!那架势,像极了当初和臣共事时说起给自己的儿子请老师的神情啊。”

嬴政的眼珠快速闪动了一下,向赵高这边微微瞟了一下。

赵高仍旧做着表演,“本来太子的许多事,都应该报给皇帝陛下。可是他一手压着。为了维护您和太子的关系,信实在是煞费苦心啊。几乎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去努力呢。”

“这样的臣子,侍奉您,能够做到尽心尽力。侍奉陛下的儿子,即便不在自己的职责之内,可也依旧是一片热肠啊。”

赵高呶呶不休,对着嬴政吹风。

“你说信维护朕与太子关系?”

赵高顿时吓得两个眼珠子都跳出来,“臣,臣什么也没说啊。”

赵高吓得跪倒在地。

嬴政早看出赵高的心思,他想要林信死。

“别装了。快说实话!他到底做了什么?”

“就……那个张苍啊,多次辱骂您。从没有人告诉过陛下您。”

“张苍?”嬴政顿时记起来了。“原来是因为这个啊。我说呢,大家都说他胆气无边,路上遇到盗贼都不怯懦。”

赵高连忙又说,“不过这个张苍。他确实很有本事。之所以咒骂您,也是因为他嘴贱。无论什么人,到他嘴里,也要挨骂。就是小人,早就被他骂的体无完肤啦。”

嬴政冷哼,“你确实该骂!”

赵高脸色忽青忽白的。

“总之,他们都对您是真心的啊。”赵高再度躬身。

“君子重情义。”嬴政面上上一秒坚若磐石,下一秒却恨得咬牙切齿,他感觉有人把剑对准了他的脖颈。“可为人臣子,可以行僭越之事吗?”

赵高本以为,自己的计划失败了,但是看到嬴政上当了,不免心里得意。

“陛下,您可不要杀了信啊!这宫中上下,没有人不服尚书令啊!”赵高扑通一下,跪在嬴政面前。

他大声地哭嚎着。

嬴政受不了他的惺惺作态,纵使明知道他的心思,只是大骂,“滚开!”

赵高忙不迭爬起来,擦干脸上的泪水。

“您要是杀了信,太子势必跟您过不去啊?”

嬴政听到这句话,顿时心生一计。

“真的会过不去吗?”嬴政感到难以置信的是,扶苏竟然一直在骗他,他手底下有那样一个张苍,居然还敢献给自己使用。

太学和公子们联手上书,他也敢遮盖下来。

还有什么是他不敢干的?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