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公子扶苏,请始皇退位! > 第643章 祖龙,很厉害吗?

第643章 祖龙,很厉害吗?

第643章 祖龙,很厉害吗?

“太子,您真的不愿意听从陈平之计吗?直接将谏疏呈上去,这样不是让皇帝陛下生气吗?”

扶苏坐在殿里看书,陈平看着四下没有人,不免焦心恐惧更甚。

殿里放着好几个取暖用的铜炉,里面的炭火和柴木烧的极旺。铜炉被火烧得外壳腹部发红,炉子里时不时传出来噼里啪啦的声音。

在这个天下,所有人都很惧怕秦始皇。

而因为大家对秦始皇的畏惧,这就让大家都对扶苏好感倍增。因为扶苏不那么严厉。固然扶苏因为太子身份限制,很难做一些大刀阔斧有利民生之事,但是因为他和嬴政截然相反的性格很受民众的欢迎。

原本陈平等人就一直惧怕秦始皇,但是又不敢做点什么。只等到了宫里,陈平等人对秦始皇的畏惧更高。因为嬴政一言不合就会砍了你。

在嬴政的心目中,臣子的生命对他来说就像是草芥。不高兴了,直接拔掉就是了。

陈平唯恐嬴政降罪扶苏。因为提前出山,尚未经历足够多历练的他,此刻早已经汗流浃背,嘴唇也在打着哆嗦。

陈平极聪明。他很快就想到,等到太子触怒皇帝,皇帝肯定是不会对自己的儿子痛下狠手的。但是对他们几个,就不一样了。

就怕到时候,皇帝一发怒,先砍了他们几个人的脑袋帮太子长记性。

在大秦国生活了十多年的扶苏,融入了这個时代的过程中,也把嬴政看的透透的了。

扶苏捏着竹简,看书能让人增长智慧,更能让人增生信心。知道的多,就是把握大。

所谓潜龙勿用,君子不得其时、不在其位,都要暗暗努力,增长自己的见闻、充沛自己的知识,等到未来去用。

“祖龙,很厉害吗?”

“皇帝陛下,一扫**,这功业可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啊。”

扶苏又问,“可是他会治国吗?我看未必。”

在扶苏看到了王贲、杨缪、杨端和等人一起来拜见自己时,他就有了自认为很成熟的想法。

“其实我仔细想了想,我的父亲也并没有那么高不可攀。这未来的天下,还是得看我的。”

“所以你不要慌张,他要是敢动我,这就是动摇国本的大事。”

“无需为我担心。”

陈平望着扶苏,心里那个郁闷。我担心的是我自己好不好。——

章台宫里,在看到扶苏署名的奏简后,嬴政莫名眉毛挑起。

宫殿里的人,本来也都在平平常常地各自整理打扫。

只见皇帝陛下忽然在安静的大殿里站起身,抖了抖衣袖。左右都以为嬴政想要出去休息一会儿再返回处理政务的时候,嬴政却忽然间又坐了下来,还一把一把捋须。

他拿着一份竹简,小心翼翼地将奏疏上的封泥给揭开。封泥上赫然写着扶苏的君侯封号。

嬴政是第一个打开这奏疏的人。

在看到扶苏上了谏疏之后,嬴政心中隐隐有个不祥的预感。

嬴政早就感觉,扶苏变了。藏得更深了。

这份奏疏到他手上时,嬴政还有些不自信。他甚至有些焦虑不安。

慢慢地,竹简还是被打开了。

嬴政望着上面舒展美观的字迹,确信这就是他儿子亲笔写的。

这大概是一篇让嬴政永生难忘的文章了。

初看前三段时,嬴政还没想到它会是一篇谏文。

因为文辞过于优美,嬴政甚至差点声情并茂在大殿里吟诵起来。

好文章,总是合韵律的,只是看着就是有想让人诵读的感觉。

【秦并兼诸侯山东三十余郡,缮津关,据险塞,修甲兵而守之。秦人阻险不守,关梁不阖,长戟不刺,强弩不射。】

只是看着看着,嬴政眉头一皱。他发现这篇文章不太简单,一时间嬴政头上的汗冒出来了。

【臣唯恐布衣之士他日以戍卒散乱之众数百,奋臂大呼,不用弓戟之兵,锄櫌白梃,望屋而食,横行天下。】

(望屋而食:指行军不带粮草,就地取食。)

【届时楚师深入,战于鸿门,曾无藩篱之艰。遂而山东大扰,诸侯并起,豪俊相立。】

嬴政看到这两句,顿时大惊失色。

左右看着嬴政这样,一个个都吓得不敢呼吸了,他们的动作也渐渐变缓,唯恐弄出什么声音来。

就像是森林里本来活蹦乱跳的小兔子,忽然看到大豹子睡醒了,一时间吓得腿都软了,悄咪咪躲在草丛里。

【秦地被山带河以为固,四塞之国也。自缪公以来,至于秦王,二十余君,常为诸侯雄。岂世世贤哉?其势居然也。】

嬴政看到这几句,自然忍不住跳脚。意思是秦国之所以能有今天,是因为地理战略位置优势,和先王们的努力、德行无甚大的关系是吧。

都看到这里了,嬴政也就知道,今天这篇文章写出来到底做什么的了。

这并不是一篇夸耀他功德的文章。

扶苏总不至于来骂他老祖宗们的。

【当此时也,世非无深虑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尽忠拂过者,秦俗多忌讳之禁,忠言未卒于口而身为戮没矣。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钳口而不言。】

【上主失道,忠臣不敢谏,智士不敢谋,天下已乱,奸不上闻,岂不哀哉!】

【先王知雍蔽之伤国也,故置公卿、大夫、士,以饰法设刑,而天下治。】

【其强也,禁暴诛乱而天下服。其弱也,五伯征而诸侯从。其削也,内守外附而社稷存。】

【故秦之盛也,繁法严刑而天下振;及其衰也,百姓怨望而海内畔矣。】

【故周五序得其道,而千余岁不绝。秦本末并失,恐不长久。由此观之,安危之统相去远矣。】

五序:公、侯、伯、子、男五爵,代指分封诸侯。

【野谚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以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有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

【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而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当是时,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王、武王蒙故业,因遗册,南兼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收要害之郡。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美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当是时……常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

【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遁逃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于是从散约解,争割地而奉秦。秦有余力而制其敝,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卤。】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日浅,国家无事。】

其实看到这里,嬴政就知道以后这篇文章要流传于世了。

可恶,写的实在是的太好了!

虽然文采华美,但是没有那种空洞之感。都是有理有据的。

这已经可以和李斯的文采相提并论了。

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

嬴政顿时有了年少初次为王时看到李斯文章的感觉。

这人有才!

就这么着,扶苏用文意挑起了嬴政的怒火,但是也用自己的才华把嬴政的怒火给降了下去。

嬴政能成为秦始皇,让当时和后人们都老老实实喊他祖龙,绝对不是只有两把刷子的人。

嬴政在看到这篇谏疏时,其实心里有个大体感觉。扶苏似乎是承受了某些压力来写这篇文的。

因为扶苏写的谏文,大体内容实质上还是围绕着两个字来写——分封。

情况已经很明朗了。

嬴政看到奏疏之后,其实已经猜测到在扶苏给皇后守孝期间都发生了什么事情。

嬴政开始揉着头,思考到底要不要继续把这篇冗长的文章看下去。

因为他儿子从写这篇文章上来的时候,其实心思已经很明显了。

现在,嬴政不能再说自己的儿子羽毛都没长齐就想着出去飞了。

嬴政有预感,一个跨时代的纪元,要从这份奏疏开始了。

毕竟扶苏的思想,连嬴政自己有时候都感到无法理解。虽然嬴政自己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但就是相信他是对的。

【及至陛下,续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执棰拊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百越之地攻打也已经四年了,固然陷入泥潭,死伤无数,可是还是有成效的。

至于蒙恬将兵北面,也是已经发生了的事情。嬴政信任蒙恬,而蓝天大营精锐皆在北地,嬴政会把蓝天营的精锐交给蒙恬,也是自然。

【堕名城,杀豪俊,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铸鐻,以为金人十二,以弱黔首之民。然后斩华为城,因河为津,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谿以为固。】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以定。陛下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嬴政看到这里,还是读着挺爽快的。把这文章拆一拆,多是一篇宗庙祭祀诵文啊!

周围的宦侍们看到嬴政在读文章,一下紧张,一下皱眉,随后又忍不住笑出声来,一个个都你望望我,我望望你。

其实大家都不约而同想到了一个名字。自然是刚刚回宫不久的那位。

【然秦以区区之地,千乘之权,招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为家,殽函为宫,只恐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十年之后,一夫作难而七庙堕,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看到这里,嬴政又开始皱眉了。

谁能想到啊,把贾谊一百年后写的文章献给秦始皇看,秦始皇会又生气、又想笑。

当然,这篇文章的意义可不止于此。

他真的像是一道棍子,给秦始皇嬴政的脑壳来了狠狠一闷棍。

让嬴政重新认识严峻的现实,深刻感受到帝国内部危机重重。

【秦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乡风,若是者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殁,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侵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敝。】

【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时,守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

但是扶苏写这份奏疏,目的可不是让嬴政醒悟那么简单。

他就是要骂骂嬴政。

于是扶苏贡献了皇帝制度建立以来第一个典故——恒阳太子为了天下,不惜用恶言劝谏秦始皇。

那这么一大篇针对秦始皇的皇皇巨著出现在嬴政眼前时,嬴政心底的愤怒可想而知。

扶苏在原篇内容上不仅预言了未来六国重新攻打秦国的事情,而且明目张胆直接抨击嬴政这些年来的作为。

【陛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

【夫并兼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

【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借使陛下计上世之事,并殷周之迹,以制御其政,后虽有淫骄之主而未有倾危之患也。】

这篇《论秦之得失》的文章,到此才算完。署名扶苏。

而等到全篇读完的这一刹那,嬴政的肺已经要气炸了!

【友情提示,因为这篇文章有贾谊过秦论。所以文章发布字数也就是你们订阅费用里我剔除了大概一千字的过秦论原文字数订阅,也就是凡订阅者,过秦论千字是不计算在内的,我操作把那些都剔除了。

实际发布四千字,然后订阅字数三千字。

然后,给点打赏啥的。谢谢。】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