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公子扶苏,请始皇退位! > 第650章 太子赢了

第650章 太子赢了

第650章 太子赢了

嬴政没有赵高那么狠毒、恶贯满盈,但是他也绝对不会遇到事情像赵高想的这么简单。

“你是说,黔首闻说朕赦免了张苍,于是夸赞朕?”

就因为这么一件事,他们就夸赞朕。

这些年来对朕的非议始终是大于功劳。

“朕一扫**,集天下之兵,树十二铜人;推广郡县制、统一文字、法令;修建驰道、攻打南越;联结长城。这么多的大功劳,桩桩件件,都没有得到庶民的称颂。”

“不过赦免了区区张苍,这就引得人人称赞。这未免太过荒谬啊。”

嬴政一向睿智。当然自从打败楚国以后,狂妄和自大让他的睿智几乎对半打折了。

但是他时至今日脑筋还是非常清楚的。

赵高不免想起当初皇帝陛下力排众议赦免自己时惹出来的风波。

当时很多人都要杀了自己。

但是皇帝陛下看到很多人要联合起来对付自己,所以坚持保护自己。为的就是捍卫他在朝中的私权,确保朝中永远没有反对他的意见。

赵高今天刚动手杀了林信,紧接着就要杀张苍。

他的动作一定都在太子的掌控之下。

要不了多久,太子就要为他的好朋友来报仇了。

嬴政这些天本来就一直在苦苦挣扎。

臣子吏民苦不堪言,个个内耗。不过大秦的皇帝也在内耗啊。

‘朕之前做错了?’

‘不,朕没有做错。朕是祖龙,奉天命下人间来统一六国,奠基中华。’

‘朕怎么会有错呢。’

‘朕犯了一点小过失罢了。一点点罢了。都是刁民无知,想要害朕。’

‘朕没有错。’

和历史上某位六边形战士相比,嬴政其实也不差。只是嬴政他很吃亏就在于,他不想犯所有过去历史上先王犯下的错误,但是却犯下了一系列大一统时代皇帝可能犯下的错误。

李世民吸取了很多前人的教训不说,秦始皇后期哪一个皇帝敢不立下太子呢。

言归正传,大秦帝国的主宰者秦始皇嬴政面对自己的功绩骄傲自满的同时,无法从历史上吸取任何经验。

他只能凭借自己的感觉治理国家!

有人劈开了天地,只是面对的是前所未见的混沌。如此空前庞大的疆域,广多的人民,以人如此局限的知识,永远做不到全面的见解的特点,去面对这样的混沌。

就像是在黑暗中仅仅靠着双手和对未知的恐惧摸索着制造火光。

比如嬴政结合自己爱好旅游的性格特点,通过东巡来镇压慑服百姓。

这个方法到底有多蠢,太学里的那些博士、学者,可以写洋洋洒洒几千万字来评论嬴政的得失。

但是因为扶苏上表,嬴政看到了太多事情。

嬴政不得不重新思考一個问题,那就是他这五年多来的政治主张到底是对还是错。

“换别人来,不会做的比朕更好。”嬴政一直坚信这个道理。

不过嬴政纠结归纠结,他始终都是实干派。

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大家都心向扶苏,嬴政自然要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

嬴政的本意就是想要借助这次斩杀张苍的事情,看看朝中臣子们的反应,谁是太子的党羽,谁是朕的忠臣。

现在答案已经水落石出了。

这让嬴政感到现在他的处境很危险。

至于张苍被救,何尝不是意味着他的权威已经大幅度下降的实际证明。臣子吏民如同他一直担心的那样,奔向了扶苏的怀抱。

这场政治夺势之争,嬴政没有赢。

已经是输了。

说一千、道一万,根本上朝臣武将们之间利益的不协调。

臣子们选择分裂,朝臣中出现两种声音,表面上看是扶苏和嬴政皇帝和太子的权力矛盾,深层次来说其实是中央集权制度和分封制度的矛盾。

那么这个贯穿了大秦帝国建立直到灭亡始终的矛盾,难道嬴政会搁置它,等着它酿造为祸患,把自己多年来辛辛苦苦建造的皇帝制度给分裂吗。

把问题搞清楚,才知道自己到底身处何种局面。

嬴政不会让历史开倒车的。恢复分封制,人人为王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皇帝制,才是中华这片土地的未来。

要想让这片土地上的黔首们长久地享受和平,而且不被外族欺辱,就得坚持皇帝制度,只有中央集权才能维护大一统版图。

于是乎。

在亲情和政治使命的夹缝之中,嬴政不得不做一系列他中晚年执政时代最重大的政治事件——他要一面保住自己的儿子,一面断了臣子分封的念想。

这件事的难度不亚于在悬崖峭壁之上过独木桥。而很多人将会竭尽全力阻止他。

背对着赵高的嬴政,望着遥远的天幕思考如何应对眼下的危局。

嬴政的身躯依旧伟岸,像是一座大山。

黑色,总是给人以庄严和凝重。

黑色冕服在身的嬴政,更是威严不可逼视。

嬴政在想什么,赵高也在琢磨。

大家都是身在高位的人,手中拥有实权。一举一动都关系到帝国上下无数人的人生。

张苍活了,林信死了。

太子赢了,那接下来等着被收拾的不就是他吗。

在赵高看来,太子救下张苍,那意味着太子赢得了这场政治势力的较量。

赵高经历了多少大风大浪。

他太清楚这种桥段了。

一旦张苍活了,信不明不白地死了,那就是皇帝陛下大输全输。

朝中臣子会对太子殿下趋之若鹜。

你以为政治是勾心斗角吗,更多时候是见风使舵罢了。

赵高唯恐嬴政日后把他当成弃子,让他连最后生存的机会都没有了。

赵高忽然做出哀戚的模样,“陛下,说起来,臣今日又自作主张了。请陛下责罚。”

嬴政正为日后整个华夏地区的庶民担忧,当然也为捍卫他的政治结晶而苦恼。

对于赵高,嬴政一直都很欣赏他的狡猾、残忍、自大、高傲、愚蠢、贪婪、好权、结党营私。

赵高能给嬴政带来很多欢乐。

也许在嬴政的心目中,赵高这样的小人、坏人、聪明人的组合,更多时候在他心目中像是街边俳优一样的存在。

嬴政正在思索大事,赵高却在这个时候不适时宜地‘表演起来’。

“又怎么了?”

“陛下恕罪。陛下昨日下发诏令,臣本来就应该昨日颁布。只是仔细一想,这张苍一旦活了下来,日后陛下您在朝中的政令恐怕就要无人听从了。”

“因为区区一个张苍,就让皇帝陛下在臣子面前失去尊严和威信,陛下岂不是输大了。”

赵高越说,嬴政越是心里火大。

但是想到庶民们联合起来夸他英明睿智,嬴政总感觉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关联。

赵高抬头望着嬴政的脸色,低声道,“臣擅自做主,打算弄死张苍。延迟颁布诏令,到时候出了事情,一切全部都由小人来担当。只要可以维护陛下尊严,小人哪怕是上刀山、下火海也万死不辞啊。”

“小人不愿意让皇帝陛下独自承受非议。更加不愿意看到皇帝陛下颜面受损,政令无法得以贯彻实施。于是小人自作主张,扣留了诏书。”

嬴政额头上露出三道横纹。

“你想要拖延,好让张苍直接被斩杀了。然后你一个人为朕承担。”

赵高倒也没打算在嬴政面前当忠臣。

他和嬴政的关系一向微妙,就连嬴政的妻子皇后都感到震惊。

赵高抬起头来谄媚微笑,“只要保住了皇帝陛下的威严、颜面,何愁小人性命不保呢。”

嬴政大声地赞叹,“聪明。你一向聪明。这咸阳宫里一向你最聪明了。”

赵高欣喜若狂。那可不。

他赵高那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

随即赵高做委曲状,“陛下,臣无能啊。担不起陛下的夸奖,更愧对陛下多年来对臣的信任。”

“张苍被人救下了。”

嬴政本来就感到奇怪,根据赵高的说法,嬴政授予他的隐形权力——见赵高如同见皇帝,他一旦去操作,怎么可能会失败呢。

赵高对嬴政说:“陛下,臣在路上这战车出了故障,幸亏得到了恒阳宫少庶子相助,这才让五大夫张苍幸免于难。”

“但凡臣晚去一刻,恐怕张苍就要人头落地了。只是臣奇怪的是,臣满打满算要杀了这个张苍,自己为皇帝陛下承担一切罪责,但是不知道怎么回事,忽然间半路杀出个少庶子来。”

“可是陛下,为什么偏偏是恒阳宫呢?”

嬴政闻言,也皱起了眉。

“你的意思是说,你的一举一动,都在恒阳宫的掌握之下。”

赵高连忙摇头,“陛下,绝无此事啊。应该只是偶然。太子对陛下一向赤诚,毫无保留。这种事怎么可能是太子做的呢。”

“小人怀疑啊,都是那个少庶子陈平越俎代庖,一人所为。”

嬴政望着赵高,像是在看一个满口谎言的老女人。

对于赵高的言语艺术,嬴政把他带在自己身边多年,早就了如指掌了。

赵高固然混球,目的就是让自己把事情往恒阳宫上扯,可是引导嬴政思考的方向却没有错。

恒阳宫的少庶子,他一个人怎么可能完成这么大的事情。

赵高在朝中地位那都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啊。

嬴政坐了下来。

这几天因为扶苏的事情,嬴政好几天一个人躺在榻上睡不着觉。他很想念皇后,但是皇后留给他的只有儿子。

作为父亲的嬴政,他已经好几个晚上因为扶苏的上谏失眠了。

铜炉里的木炭正在燃烧,时不时传来毕毕剥剥的响声。

赵高的双眼也一大一小起来,他惊恐不安地仰望着嬴政。

事实上,赵高被嬴政弄得早就有点神经衰弱,乃至神经病了。

不过,活该!

嬴政托腮,“张苍是太子麾下的人,如果恒阳宫毫无动作,那才是怪事。”

“而且比起张苍,恐怕信在扶苏心目中的地位更为重要吧。”

赵高也阴险一笑,附和道,“有所得,就要有所失啊。”

嬴政望着赵高,也是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

接下来,赵高可就危险了。

赵高只觉得这是皇帝陛下对太子起了制裁之意。——

恒阳宫里。

张苍还在大牢里,不过只要躲过今日,后续被放出来那是早晚的事情。

扶苏已经给铜丞、少府章邯打过招呼。

因为扶苏救下了张苍,恒阳宫在臣子心目中的地位一下高了百倍不止。

少府章邯和铜丞都很愉快地答应接下来去皇帝陛下面前为张苍求情。

外面下着纷纷扬扬的大雪,天空灰蒙蒙的。

只是恒阳宫殿宇内室里,却到处都充斥着喜庆的氛围。

“恭喜太子,张苍的性命终于被保住了。”

陈平赞叹着。

“这都是伱的功劳。这次的事情,都是你一手安排。”

当着一众心腹臣子的面,扶苏公然夸奖陈平。

冯敬对陈平,又是佩服又是害怕。

太牛了,敢在始皇帝眼皮子底下救人,还能事先安排夏侯婴在宫道里让赵高上车,飞奔赶过去。

简直是安排的天衣无缝。

陈平可不想做什么出头鸟,他身边的每一个都是极其厉害的家伙。若是让他们都眼红自己,到时候自己怕是要危险了。

这都是因为陈平长着过分出色的美貌,但是却常年处在简陋的环境里,经常无端地被人攻击所造成的。

“太子,此次萧吏和夏侯婴二位才是出力最多的人。我不过是出了个点子罢了。”

“良将易得,谋士难求啊。”扶苏对陈平的能力已经是毫不怀疑。

在殿里,司马毋怿正刷刷刷地记录着。

他是这么记载这件事的。

在秦二世尚未继位之前,因为被群臣力谏,不得不上表谏疏,结果却触怒始皇帝。始皇帝和丞相商议,决定惩罚太子的宠臣张苍。

在陈平的游说下,先后发动尚书令信、优旃在始皇帝陛下面前游说,随后进行了一系列的计谋,使得张苍活了下来。

从此有更多的臣子依附于当时做太子的秦二世。

从心理的角度来讲,一个男性要完成从男孩到男人的转变,他首先就要跨过的是父亲这座大山。

那么现在,扶苏已经爬到了半山腰上,只差最后几米,就可以彻底翻越父亲这座大山。

而按照秦国的情况,只有扶苏翻越嬴政这座大山,他才能够做到服众,做到让大秦帝国每个人都归顺于他。

做到真正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