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公子扶苏,请始皇退位! > 第655章 历史的考验

第655章 历史的考验

第655章 历史的考验

剑杀赵高这件事,首先对大秦帝国的命运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这一剑,砍死了赵高不说,还用特殊的方式重创了嬴政的私权,极大地打击了朝堂上一味阿谀逢迎嬴政的风气。

姚贾谄媚之流,一度在朝中失去了话语权。

当然对于秦国来说,杀了赵高的影响和意义,后续会如同涨潮一般,好处会像是波浪一般,陆陆续续推送到岸上来,等待人享用。

只是杀赵高这件事,也是扶苏个人人生历史上的标杆**件。

回到恒阳宫的扶苏,他再望着铜镜,终于觉得镜子里的人活出了自己。

在这重重的深宫之中,等级森严的礼法规定之中,密集骁勇的武士守卫之下,无数人目光注视范围之内,空前膨胀的君权和父权两座大山重压之下,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扶苏不得不背负很多沉重的东西。

很多时候,扶苏活的像个木头人一样。

但是当他不顾一切,不考虑后果去做了某些一直以来想做但是又不敢做的事情之后,扶苏不再有这种感觉了。

他终于给自己在这王宫里打下了一方天,这一方天足以支撑扶苏日后在咸阳宫尽情地呼吸,自由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以前扶苏总感觉面前有着一望无垠的平原,他可以做很多事,但是他的后背处总是空虚的,毫无凭依和支撑。

只有理想,没有权力,就像是一个被人悬空挂在横梁上的人,永远上不了屋顶,可是也落不了地,只能被悬挂在屋子中间。

现在,扶苏终于解脱了束缚,正式落地了。

再望着镜子,扶苏观察着自己和昨天没有什么不同的样貌。

扶苏在章台殿里那是方才异常的平静,有着为正而战的立场,当时的他有如神助。可是回到自己的宫里,安安稳稳地坐下来,有时候却不由自主地双手微微开始颤抖。

难以置信,他刚才居然杀了赵高。

扶苏望着自己的手和放在铜镜旁边的剑。

宫里的人都被扶苏给吓坏了。

扶苏回来时,整个章台宫的人都对扶苏肃然起敬。

扶苏感叹自己终于冲破了那些经书道德伦理教义的束缚,曾经繁杂、收效甚微的努力以及多年蛰伏,终于在时隔多年后回报了自己。

当然,很多年后,扶苏每每回忆起当时,他也总是再次感到心潮澎湃。

人类生命的伟大之处,和动物植物不一样。人能在某個不经意的瞬间,凭借着天、地、时在一霎之间完成对于自身的超越。

这种超越,很多时候发生在个体身上。

但是个人在历史洪流之中,是多么的渺小。个体对于自我的超越,很多时候只能自己记叙,记叙的地方是在心里。

只有极少数的人,他们对于自己自身的超越,能够被记录在历史上。

最有名的,当属于历史上韩信胯下之辱。世人皆以战败他人为胜,但是按照周易的原则,真正的强大不是打败他人,而是打败自己,自胜!

韩信面对对方的挑衅,能够打败自己,战胜内心深处对于面子和尊严的追求,平静地从其胯下穿过,这就是超越他自己的表现。

所以胯下之辱,才是千年美谈。

而现在,有一个人先于韩信完成胯下之辱事情之前完成了性质相同的事情。

自胜!

这个人自然就是扶苏。

在历史上,扶苏杀掉了赵高这样一个象征着秦始皇绝对私权的奸臣,不仅仅是完成了古今千年以来儿子对父亲权力的反抗,更是完成了对自己的超越。

每个人的人生都会有那么一个时刻。

你想要打开一扇门,去看看门背后是什么。隔着高墙,你能亲眼看到院子里满是你所希望和渴求的东西。也许是自己喜欢的女子,也许是理想的事业,也许是心仪的爱好,也许是崇高的理想。

但是绝大多数人,望着那扇高门,却没有推开的勇气。因为自己已经为了应付生活,而弄得满身泥泞。也有的人不为衣食住行担忧,但是他没有勇气去推开那扇门。

说到底,无非是岁月摩擦了容颜,金钱腐蚀了灵魂,权势迷惑了心智。有着太多的原因,使得你无法去推开那扇门。

犹犹豫豫,错过了无数次机会,等到回过头来,物是人非!

那扇门再也不会有机会出现在你面前了,却又开始懊悔。

这就是绝大多数人的人生。

在此之前,扶苏也是那绝大多数人之一。

反抗生养自己的父亲,反抗秦始皇,这是扶苏一直以来想做但是犹犹豫豫没敢做的事情。

赵高此人,扶苏现在想起来,他还是大有用处。对扶苏来说,他成为了自己表达多年来不满父亲作为,也同时成为反抗父亲方式最好的宣泄口径!

少年人越过了父亲这座山峰,终于能够成为掌舵帝国的主人了。

从此他的眼前再也没有什么阻碍视野的大山了。

扶苏可以独当一面了!

对于大秦帝国来说,这件事几乎是至关重要。

一个尚且不能独当一面、无法成功反抗父亲的男人,如何能够做未来执掌天下,统御九州的男人呢!

幸运的是,扶苏完成了这件大事。

也就是说,在某种意义上,扶苏给他未来的大治之世开了一个好头。

他通过了历史的考验!

嬴政对扶苏来说,不仅仅是一座权力的巅峰,若只是一座权力的巅峰,那事情就简单多了。

更关键的在于,嬴政是扶苏生理上的父亲。他们之间有着伦理上的上位和下位关系,父亲为尊,儿子应该听从,这是几千年来的颠扑不破的规矩。

在一个场合之下,扶苏最终是推开了那扇门。

不管前路是否荆棘丛生,至少他现在已经拥抱了新生的自己。

他打败了自己身体里懦弱的一面,战胜了自己,完成了对自己的超越。

对大秦帝国来说,也只有通过这样考验的后继之君,才能够翻越大山。

甘棠夫人、熊柔、予月本正聚在一起喝茶。

忽然间宫人来报,“夫人,太子把赵高给杀了。”

甘棠夫人闻言,顿时手中的汤碗斜了。

宫里只有扶苏和少数人喝得惯清茶,大部分人还是延续老传统,茶里放着人参、鹿茸、红枣、枸杞若干补品。说是茶,其实是更像是补汤。

也有的其实是根据中医药理、黄帝内经泡药材以实现消暑、除湿、安神的目的的茶。

熊柔闻言,则是大喜。那双明亮的眼睛里满是崇拜。

“好!有种!”

甘棠夫人望了一眼熊柔,这话说的略为粗俗,虽然极有道理。

“你是如何知情的?太子现在人呢?”冯绾绾倒不在意扶苏是否勇敢,只是担心扶苏生死。

她放下了茶碗,在瞬息之间,她已经在琢磨如何送三个孩子离开王宫,让他们躲过祸患。

“夫人不用担心。太子现在好好的,自己回来了。左右卫士皆不敢上前靠近太子。”

冯绾绾闻言,不由得脑海中浮现起了平日里始皇帝嬴政威严、不与宫亲近的样子。

冯绾绾感叹,“固然太子今日能够安然无恙回来,恐怕日后,我们这个恒阳宫,从此就要风雨飘摇了。”

熊柔粉色柔唇轻轻上扬,笑容娇艳明媚,“夫人何须担忧啊。别忘了,太子身后可是有夫人和我二人的父亲做靠山。有了这两个人,这恒阳宫,就像是这铜案,甭管风吹雨打,可它就是能够安然无恙。”

熊柔拍着案。

甘棠夫人望着熊柔,“陛下手中,还有攻打南越的五十万精锐之师呢。”

熊柔闻言,顿时又不说话了。

他清楚地记得,自己的父亲当初之所以被嬴政从朝堂之中撵出来,就是因为嬴政独揽了军权。

他的父亲,并不是什么无能之辈,也不是什么愚蠢之人。

年纪轻轻能够做到斩杀嫪毐,诛除吕不韦,可见是英勇和智谋集于一身之人。

但是就因为手中没有军权。

熊柔也站起来,她倒了一碗酒递给冯绾绾。

熊柔像个女英雄一般,十分大度豪迈地说道,“那这种时候,这就需要我们姐妹二人同舟共济,一起帮助太子渡过难关了。”

比起欣赏熊柔光鲜妖艳的美丽外表,冯绾绾更喜欢熊柔明着笑里藏刀的坏。

冯绾绾喝了下酒。

随后三人一起往扶苏住所走去。

自从予月来到宫里,熊柔的气焰就更加大了。

宫中另外两位美人,很少露面了。

韩姬整日一个人住在宫殿里,她在宫里找到了和她性格相似的人——吕雉。

韩姬很喜欢吕雉。

不过吕雉不喜欢韩姬。

因为韩姬看起来像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而吕雉是地道的农家女孩,亲手栽种过五谷,知道民众是多么辛苦,很多时候对于韩姬的想法感到难以理解。

韩姬始终是公主一样,不过是从韩国宫殿搬到了秦国。

但是吕雉就不一样了。

这位汉朝开国国母,她生来就具备政治智慧。

在大家都忙活着争取扶苏目光的时候,吕雉一进宫就发现了自己的短处。

她的容貌和宫中诸多美人比起来,根本毫无优势。

而且她的美丽,难以言喻。并非是表面上的漂亮,而是眼神之中透出来的不输给男儿的坚毅,与她那娇小的身躯完美融合之后,给人以别样的美感。

她的美在验证一件事,水也是可以杀人的。一个娇小的姑娘,也可以因为勇敢、坚毅、聪慧,而使得她有着与众不同的气质。

冯绾绾是一见到这个吕雉,就感觉她不同凡响啊。

但是吕雉非常聪明,一见到冯绾绾这样从头笑到尾的女人,就知道对方不好惹。

所以她乖乖地选择了退隐。

所以在这宫里五年多来,吕雉受到扶苏宠幸的次数加起来不会超过一月天数。

那么作为一个妙龄美少女,如何度过这深宫之中日复一日重复难熬的夜晚,就成了吕雉的大问题。

她入宫之后,也没有办法和妹妹吕嬃交谈。虽然哥哥会来看她,但是也仅仅限于白天。

而且吕氏一族的人,此时都是比较低调的作风。在这个复杂的咸阳城里,此时的吕氏一族,就像是一株刚刚被人从水乡移植到了内陆的小树苗。

能不能扎下根来都是极大的问题。

所以吕家的人只能低调。

而吕雉就在这个时候,开启了她人生之中最宝贵的时光——读书。

在宫外,女子是不兴读书的。认识字就好,为人处世的道理,都是靠父母耳提面命明白的。

他们没有机会接触知识。

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宫里的女人,只要不兴风作浪、不去想着残害其他女子的后代,男人们就要谢天谢地了。

吕雉愿意读书,每天读书,不和女人们争抢丈夫,不给男人们制造麻烦,所有人都乐得自在。

就是在这一天天里,吕雉接受知识的洗礼。

慢慢地,她的身上开始又增添了一股气质——博学。

在春秋战国乃至秦汉之际,天下是很有一些女君子的。通晓诗书的女子,并不在少数。贵族女子,自有气节!

言归正传。

吕雉在宫里一直默默无闻,偶尔和韩姬一起喝茶聊天,带别人的小孩。

她只会从韩姬和宫女口中,得知有关太子的消息。

今天,也不例外。

韩姬十分惊恐地来找吕雉,“姐姐,出事了。”

吕雉听闻经过,只是微微一笑,“这可不是什么坏事。恰恰相反,太子这一通砍下去,以后恒阳宫再也没有什么危机了。”

韩姬美地像是画中人,可是又像是脆弱晶莹的陶器,她对自己还有孩子的未来都十分担忧。

“太子都得罪了父皇。陛下那是什么人,谁敢违抗父皇呢。皇后生前就一直担忧陛下对太子做出不好的事情。”

皇后给扶苏留下了很多政治遗产。

但是给今淑留下的则是对于父子相残的担忧。

吕雉拍着韩姬的背说,“如果你不相信我的话,你可以去问太子啊。太子能好好地回来,这说明,陛下已经无法奈何太子了。”

“可是……我还是怕。”今淑贴在了吕雉胸口。

吕雉抚摸着今淑的头发,她大概知道,为什么韩姬是太子最喜欢的女人了。

其实韩姬只是太子最想保护的人罢了。

“唉……”

安抚了韩姬之后,吕雉清楚地预见到未来大秦帝国的风向。

她开始思索自己的问题。她已经读了很多的书,开始有了独立自由的想法。

那么她到底是要放弃得到扶苏的宠爱、出宫另谋幸福;还是对着这一地的宫灯不愁吃喝、可是无情无爱、孤独寂寞地活下去呢?

在秦朝的时候,男女婚姻嫁娶之间,还是非常开明的。就算是宫里的姬妾,可是如果她长期无宠爱又没有儿子,是可以自己离开的。

但是离开太子,这会打击太子的颜面,对方大概率不会允许。

吕雉不得不盘算,否则她以后的日子将越发难过。

而另一边。

熊柔跟着冯绾绾去看望扶苏时,他正对着镜子,看起来很是不安。

那个时候的扶苏,已经意识到了,他极其强势地抨击了嬴政的私权之后,嬴政这样对权力爱不释手的男人,是不可能就此忍气吞声的,他一定在某个地方暗暗计划重新掌握大权,然后展开对自己的报复。

不过扶苏已经杀了赵高,又有政治夺势之争的胜利在手,这两件事,都可以让他在天下人面前的威信大涨。

很快,也会波及到军队之中。

扶苏自信,属于他的时代真的将要到来了。

冯绾绾跪在扶苏身边,看着他还穿着带有血迹的衣服,“君侯,让我为君侯更衣吧。”

另一边,熊柔则拿起了扶苏的剑。

“好了,伱们都退下。我没有事。”

冯绾绾也不好说什么,“那请君侯换下衣服,我带去清洗吧。”

“不必。无论是剑还是衣服,都给我好好留着。上面的血迹,一点也不可擦拭。”

扶苏要留着这些。

这可是他人生路上的勋章啊!

打发了妻妾之后,扶苏立刻召见了陈平。

“你说下一步,我应该怎么做?”

陈平对人心,总是会用最坏的方式去揣度。

“陛下接下来,恐怕会更换丞相。那么太子您的岳父必然要被排挤。如果太子能够稳住冯相的位置,那么您就可以得到天下大部分部将的支持了。李丞相,并不得人心。”

扶苏点头。——

冬风呼啸,扶苏在宫中杀死赵高的消息,一夜之间,席卷咸阳城。

庶民们人人都在街头击掌赞叹,“这是好事啊。天大的好事。”

只是贵族大臣们却一个个躲在家里,个个面色严肃,他们很担心自己能否躲过这场政治斗争。

腥风血雨才刚刚到来,赵高一家子的死,根本不算什么。

首先,太学里,关于扶苏杀了赵高这件事,影响最大。

那些读了圣贤书,满脑子仁义礼智信的贤能们,在看到扶苏用最简单的方式杀了赵高后。

那一个个是对扶苏佩服地五体投地,都愿意誓死追随扶苏。

他们就喜欢这样的领导者。

尤其是刚刚收揽了几个人墨门,面对这样的扶苏,他们变得更有信心追随他。

至于陈余、张耳,他们两个人听说了这件事的始末,那是一个个唤醒雀跃啊。

原先长久地等待让他们感到人生无望,现在不一样了,扶苏的作为让他们感到了某些事情在提前,他们的理想都寄托在了扶苏身上。

扶苏的表现,完全关系到他们未来理想能否实现。

照这么看来,某人登基的速度,很可能提前了啊。

太学里的人,都开始偷着乐了。

大家在为一些彼此都心知肚明的好事感到高兴。

随后,司马毋怿和一众史官来到太学里,请教博士们。

因为关于太子当着始皇帝的面杀了太仆赵高,这件事还有一些争议。

最大的争议就是,扶苏这么做,从一个儿子的立场来说,这对么?

【尾记:希望读者们在生活中遇到命运的门扇,能够有勇气大胆地推开那道门。因为真的,那扇门你当时没推开,那就这辈子都没机会推开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