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公子扶苏,请始皇退位! > 第660章 十字路口

第660章 十字路口

第660章 十字路口

说实话,扶苏现在又开始迷惘。

他站在了一个十字路口的同时,帝国的未来也站在了十字路口。

是让嬴政继续在位自行发挥,让法家集团执行他的政治主张;还是让扶苏为代表的仁政集团以民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大秦帝国建立全新的辉煌。

扶苏虽然还在犹豫,但是帝国的民众似乎已经被压迫到了极致。

王绾对扶苏说,“我其实,是个赵国人。我的父亲,死于长平之战。”

扶苏惊讶,“怎么会?”

王绾笑呵呵捋须,“太子听了传言,以为我是地道的老秦人是吧。”

“可是您不是父皇的师傅吗?”

“赵国人难道就不能是秦王的师傅了吗?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充满了漏洞。很多事的发生,根本毫无道理、毫无逻辑。或许太子你自己也察觉到了这一点,但是我们只能尽力让它变好。”

扶苏昂首望着四处的陈设,这里简朴清雅,很适合抚琴赏雪。

贵族们手中掌握着世界的真相,垄断了知识。他们非常喜爱谈论哲学,这一点从古至今就没变过。

但是扶苏现在左右为难,他哪有空和王绾谈论什么世界真相。

扶苏东张西望的,他开始有些坐不住了。

他想要的是皇帝的位置,至高无上的权力。那些什么世界真相,在皇帝的位置和至高无上的权力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屋檐上的积雪扑簌扑簌掉下来好几块,狸猫在屋檐上跳来跳去,最后一跃站在树上。它打量着树下的黄袍年轻男人,对着这个陌生人双目圆瞪,前爪向外探着,身体呈弓状。

扶苏望着狸猫,想要逗一逗这一只猫。

王绾看到扶苏满不在乎。忽然拿下一個杯子,重重地往案上一扣。

狸猫被吓了一跳,从树上跳下来,穿过墙下的狗洞跑没影了。

扶苏有些惊骇。

他可是太子啊,“老丞相何故如此?”

“我虽然已经不在朝中,但是我今日倚老卖老,凭借往日功劳想要对太子说些话。太子总得耐着性子听一听吧。”

扶苏记得,他老娘生病,王绾还是给他老娘找过巫医什么的,他这个人一向只关心政治大事,不掺和宫禁。所以扶苏一直记得他这份恩情。

于是扶苏就把这件事和王绾重新提了一遍。

“今日就当是报恩了。”

王绾听罢,心里惊讶。太子这样的高位,还知道知恩图报,实然不错了。只是他这报恩报的太容易了,十分轻视自己。

所以王绾也就把自己心里的想法收在了肚子里,不打算夸他了,免得听了又找不着北。

毕竟太子现在正在得势,他需要的也不一定是冷水,而是要明白他身上肩负的巨大的责任,要担负起一个维护一个国家的民众当下温饱安康乃至未来,这个责任非常重大,也非常辛苦。

那太子以后要面临的困难,不亚于当初始皇帝面临的横扫六国前期遇到的困难。

但是同样的,如果太子能够做好这些所有事。那么他以后也将成为历史上极其了不起的传奇人物。

君王,要比的是历代君主,从历史里比较得失。也就是和前人、后人比较。而不是整天为自己拥有权力沾沾自喜,欺负臣子民众算不得什么本事。

王绾开启了他的故事。

扶苏一开始也没在意,他其实有所猜测,势必又是忠告教诲之类的。

可是王绾讲述的故事和扶苏想的套路完全不一致。

“我七八岁时,本来不喜欢读书,我只想勤加练武,日后好征战杀敌,成为一个大将军。”

“家中有几亩田,一家人辛苦劳作,原本可以温饱……”

扶苏听得有些不耐,,,因为这种故事太多了。

战国时代,大争之世,庶民翻身的机会大大增加,所以扶苏身边的每个人几乎都和扶苏这么讲他们的过去。

“只是后来,我们那个小地方发生了地震。现在太子知道我是如今哪一郡出生的人了吧?”

“东郡?”赵国往昔频繁发生地震的地方,就是东郡了。

“正是。地龙翻身,整个村子都被淹没了,赵王很快下令派兵前来救助。但是让我感到气愤的是,那批粮草并没有发放给我们灾民,而是在路上被强盗打劫了。”

扶苏心想,赵国好游侠之风,有强盗真的不奇怪。而且盗跖就是在大梁那一带异常活跃,东郡一带也一直盗贼频出。

“但是盗亦有道。强盗们根本不会去抢夺灾民的食物,事实上,那批粮草是被官兵们私吞了。”

扶苏望着王绾,“老丞相的意思是,要让我整顿吏治?”

“太子对于政治,并不比老朽愚蠢,甚至敏锐更多。如今朝中出现的状况和风气,究竟需要怎样处理,这个太子不用我教。”

“我想要告诉太子的是,因为那批官兵私贪了粮食,随后我的老家开始干旱。我兄弟六个,最后只剩下了我一个。”

“而村子里的人,几乎都饿死了。”

王绾原本很严肃,也在扶苏面前极力克制自己,但是当他回忆起自己的亲人全部饿死在干旱大地上的场景,还是忍不住老泪纵横。

“人间,最不缺的就是这样的惨剧了。”扶苏是太子,知道全国各地什么时候发生地震、什么时候发生大旱、每次又因为灾害死了多少人。

不是扶苏冷漠,是他已经麻木了。

“在天灾面前,人是极其无力的。”

王绾则对着扶苏说道,“可是如果那批粮草送到,就会有很多人活下来。我的兄弟,也不至于全部活生生饿死。”

“我始终都相信,人的作为能够改变很多事情。”

扶苏静静聆听着。

而逃跑的狸猫不知道什么时候又跑了回来,它蹲在王绾的身边,前肢窝在身下,眯着眼瞅着扶苏。

“从那以后,我就立志要成为一个高官,成为大人物。我前去齐鲁之地求学,学各种学问,谁能教我,我就服侍他。”

“直到有朝一日,我终于学成了,我回到了赵国。我想成为将军,立下军功,面见赵王,整顿改革**之事。”

“但是当我到了军队里,那时秦赵已经爆发了长平之战。整个赵国都沉浸在怨恨秦国人的气氛之中,所有赵国人都把矛头指向秦国。”

“但是我那个时候,其实就已经对我们当时的赵王产生了怀疑。我所学到的是事必由己出。赵国战败,长平之战四十万赵人被杀,赵国人却归咎于秦国人无耻、暴虐、残忍,没有一个人指出是因为统治者选择将领有误,是因为赵国朝廷内部**严重。”

扶苏望着王绾,心里感慨,这家伙也太牛逼了吧。在赵国被屠杀了四十万,所有人都沉浸在怨气之中时,他竟然能够这么思考问题。

这并不是说王绾不爱他的国家,恰恰相反,他是真的爱赵国,想解决赵国的问题,所以才会去寻找根源。

“可是当我进入军队,我遇到了一位时至今日都很难忘的将军。是他教会我,绝对不要忘记自己身上的责任。”

“那时赵国战败,正是元气大伤的时候,北方胡人看准机会,在秋冬时节动不动南下,要抢夺赵人北地的粮食。”

扶苏本以为是一个将军和新入营的战士教导救赎的故事,可是接下来听到的却让他大失所望。

“胡人数次劫掠,将军颇为不耐。此前赵王下令,命令军队扎营,驻守在长城边,等待胡人前来,说一定要阻止他们南下劫掠。”

“将军得到命令,但已经经历了数次苦战的他,十分疲惫。他告诉我说,王绾,这就是你想要报效的王。看你天天这么用心,可是你也把那些高位者想的太好了。”

“事实上,但凡他们有个人愿意亲自前来看一看战况,又或者不在兵器粮草上克扣,这场防御战事也没有那么困难。”

后来,将军因为说了这样的话,被革职带走了。

扶苏很惊讶,“你说的人,难道是将军李牧?”

王绾捻捻胡须,“没想到吧?我以前还是个武夫来着。”

“那后来呢?防御打赢了吗?”

王绾摇头,神色痛苦。

“将军被换下,来了一位贵族。他到达了边地,第一件事就是指挥所有将士给他修建一座巨大的堡垒,他要住在里面指挥士卒。”

“士卒们有人反对,他就杀死反对的人。我当时其实就已经有想要离开他去追随李牧将军的想法了。”

扶苏笑起来,“但是你没有,你比谁都有担当,都要负责。”

王绾摇摇头,“太子终归还是太年轻了,失去的太少。”

“在那位宗室赵将军抵达边境三天之后,斥候们发来急报,说胡人明日就要南下进攻了。”

“将军大怒,命令士卒全体整装待发,他要亲自上阵应敌。他要带领我们越过长城,在戈壁滩前对抗胡人。”

“那个时候,我已经忍他很久了。”

王绾还是省略了很多事,比如那位贵族将军命令他给他打洗脚水,还有指挥他的兄弟们去给他的美妾洗衣服诸如此类的事情。

对于战士来说,没有什么比这更侮辱人了。

在那个时代,赵国境内,如果有谁侮辱对方,对方要么杀了他泄愤,要么会自杀。

但是王绾和他的弟兄们,当时只能忍气吞声了。

而且大家都是聪明人,为了这点事死了,老婆孩子怎么办。

“我告诉将军,如果走到长城前面,就是放弃战略高地,这样我们的弓箭弩机威力就会下降。”

不出意外的话,意外就要发生了。

“将军自然惩戒了我,命令我不许登上战车。当时我是负责用令旗指挥小队的人,我被换下后。就跟在战车后面行动。”

“在戈壁滩上,胡人见到我们赵人驱车前来,感到我们在挑衅他们,于是叫来了一整个部落的人,和我们开展械斗。”

“那位贵族将军,看到胡人来势汹汹,而战况和他想象的不一样后,关键时刻却命令战士驾车想要逃跑。”

“那一刻,我跳上战车杀了他。”

“之后我驾着战车,告诉士卒们,我已经杀了将军。让所有人听我的指挥。”

“战士们听到贵族已死,纷纷唤醒鼓舞,在我指挥下,战况形势很快扭转。我们一直打了两天一夜。三千人死了五百个弟兄,最后,胡人逃走了。”

“他们五千人的部落被我们杀了一千多人。”

“从此我在军中名声大振。”

扶苏望着王绾,不由自主的吞了吞喉哽。

他确定不是在吹牛或者编故事吗?

结果王绾说到激动之处,扒开了自己的衣服,袒露出来的是无数狰狞的伤疤,他还指着自己的胳膊说,“当时这里中了一箭,险些胳膊断掉。”

扶苏望着那遍布胸膛的伤疤,还是闭上了嘴。

扶苏本以为是王绾被人教导了,结果是王绾教导了别人。

“自此,我在军中一跃成名。秦赵以北一带,都是我王绾的名声。但是我之后才知道,我杀的人乃是当朝太后侄儿的外甥。他们告诉我说,如果我回去朝中,会被处死。”

“最后,我还是离开了赵国。”

“很多人都说是因为我得罪了赵太后,其实并非如此。”

“因为当我带领将士们打退胡人的时候,我又想起来了十几年前那批运送粮草的官兵。”

“从小我就知道,我注定是要做大事的人。但是当我发现,我的作为可以救助很多人后,我才知道权力背后的责任。”

“太子你知道吗?我时至今日都在想象,如果那一天,我没有杀了那个贵族将领,那天的战场上会死多少无辜的赵人。”

“当将领逃脱,势必军心大乱。我们那几千人马,也许会在戈壁滩里被那个部落全部屠戮。”

“从那个时候起,我就知道,一个领导者的作为有多重要。后来我就来到了秦国,不管处在什么位置上,我始终都记得这一点。”

“我底下管理的人,也从几十人变成几百人、几千人、几万人、几十万人、几百万人、几千万人。”

“当我站得位置越高,我就知道,我一个小小的决定,会影响无数人的生死。如果一份急报处理地稍微晚了一点,就会有很多人死去。”

“如果一件事处理的有失误,会导致无数人因此痛苦不堪。”

“太子,您知道您接下来的决定,会影响多少人的生死吗?”

扶苏本来听得正起劲,他感觉自己此时心潮澎湃,仿佛脚底下踩着云朵一般。

结果王绾来了个回马枪,还是回到了扶苏身上。

“我?我一向都知道啊。难道我有下达过什么错误的决定吗。”扶苏一向以谨慎著称于世。

“太子,您还没有明白我的意思。陛下如今正处在九六,而太子您则在九四。”

扶苏怔了一下,他望着王绾。

“我是支持您的。我曾经杀过带领我的将军。我不会因为一个人的权势盲目崇拜于他,也不会因为一个人对我有提拔之恩就对他唯命是从。”

“我始终相信,民众的生机才是最宝贵的,权力的存在就是为了维护民众的利益,而不是个人耀武扬威的工具。”

王绾对嬴政鲜明的态度,也正是昔日嬴政麾下忠诚集群对他的看法。失去了君子支持的嬴政,怎么算不上是孤君呢。

当然王绾的话,也完全地打消了扶苏心里最后那点顾虑。

是啊,他稍晚行动一步,又有无数人要被拉入战场,又有无数人要成为‘罪犯’、又有无数人要被拉入秦始皇陵。

不过,王绾前来,可不是教唆扶苏造反的。只是扶苏自己会错意了。因为当一个念头萌生之后,就无法消失了,现在扶苏满脑子就这点事。

他把王绾对他的忠告当成了一种支持激励他造反的阵前擂鼓之音。

王绾说着王绾的心里话,扶苏则盘算着他心里的大事。

旋即,王绾道出他此行真实来意。

他对扶苏把当下国库的大事提了一遍。

原本扶苏很冷静一个人,听到王绾说嬴政下令增发货币的事情,整个人渐渐面色铁青。

主要是嬴政之前已经花了太多钱,现在还增发货币,这不是无限透支帝国的货币信用吗。

“经济乃民政之本,民生大事。货币怎么铸造,铸造多少,如何定价,如何实现其价值,如何流转,每一个环节都关系到民众的饮食起居。”

王绾和扶苏说的十分起劲,他对帝国经济有着非常深刻的见解,而且他有过十多年的实操经验。

但是扶苏只把这个看作是王绾对他的某种宣告。

“现在情况已经很危急了。必须要有个人出来阻止。”

扶苏不断地应和着,“是啊,是啊,早该有人站出来了。”

花我的钱,这怎么能行?

扶苏本来就一直想推翻嬴政,自己干点经营帝国的大事。

听到王绾也‘支持’他这么做,顿时有了无比的信心。

王绾和扶苏说了一天,到了傍晚,他才返回熊柔娘家。

熊柔和扶苏一同乘车回到宫中后,陈平还在宫里等着扶苏。

陈平喜欢搞事业,有机会回家他也不去,每天守在正殿值班所里不是打点关系就是处理事务。

“太子,您不想去南越一带,非要与陛下东巡的事情,陛下已经知道了。”

“什么!伱怎么办事的?”

陈平也很无辜,“陛下大抵是看透了太子您的行为,而且我请人在陛下面前说情,陛下竟然直接就问,到底是不是太子您让他们来的。”

扶苏一阵惊愕,父皇最近变得好聪明啊。。。

难不成,他发现了我的心思,那我要快点行动了。

“你请的谁啊?”

“大夫茅焦,上卿郑国。”

“行吧。我知道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